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解毒生肌膏对糖尿病大鼠足溃疡肌肉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到6个月时结扎动脉下端,7个月时造成足底部深Ⅱ度烫伤制备大鼠糖尿病足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解毒生肌膏治疗组(中药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生长因子组)、对照组;分别予中药解毒生肌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理盐水局部外用治疗30 d;观察3组大鼠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及愈合情况,并测定溃疡肌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含量.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7%(13/15),明显高于生长因子组53.8%(7/13)(P<0.05);对照组10只实验鼠中有8只足溃疡恶化,2只无变化,总有效率为0.两个治疗组溃疡肌肉组织中VEGF和PDG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中药组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因子组(P均<0.05).结论 应用中药解毒生肌膏治疗糖尿病大鼠足溃疡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局部肌肉组织中VEGF和PDGF含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N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bFGF及TNF-α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受益率(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bF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bFGF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优势,能降低血清VEGF、bFGF及TNF-α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联方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三联方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奥美拉唑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血清bFGF、VEF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FGF、VE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指标的水平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FG、bFGF均具有相关性(P0.05),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三联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紫草油联合艾灸对糖尿病足伤口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级糖尿病足伴伤口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和换药,试验组用艾灸局部熏烤后外敷紫草油,两组均为2次/天。6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足伴伤口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且伤口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8.9%),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联合艾灸护理较常规换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创面(烧伤残留肉芽创面41例,溃疡创面17例)患者按随机表法被随机分为治疗组A、B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国产rhEGF和bFGF进行局部治疗,并外用抗菌素;对照组仅使用抗菌素。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判断疗效。结果:rhEGF和bFGF联合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A和B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约5.27d和3.32d,差异显著性意义(t=3.129,2.344,P&;lt;0.05)。但A、B两组问无差异。结论:rhEGF和bFGF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胃溃疡大鼠部分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大鼠消化性渍疡愈合的影响,进而阐明其抗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乙酸胃窦部浆膜下注射法制备大鼠消化性溃疡模型.70只实验大鼠被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组、硫糖铝混悬液治疗组及3个不同剂量(0.25、0.5、1.0/kg)壳聚糖治疗组.按Guth标准记分判定溃疡指数并计算溃疡抑制率;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用ELISA法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结果:壳聚糖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溃疡抑制率升高(P<0.01);胃黏膜EGFR及bFGF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10D值P<0.05).0.25/kg壳聚糖治疗组血清EGF含量最高,与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及其他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壳聚糖可促进冰乙酸溃疡大鼠的溃疡愈合,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可能与提高胃溃疡大鼠血清EGF的含量及胃黏膜EGFR及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苏慧 《临床医学》2020,40(3):55-57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简单随机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浆VEGF、VEGFR表达、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缓解率(84. 74%,36/38)比对照组患者(68. 95%,30/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VEGF及VEGF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VEGF、VEGFR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浆VEGF及VEGFR因子的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缓解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辅以外用药物治疗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外用药物治疗)与研究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月经不调评分、黄褐斑面积显著低于、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小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 82%(P 0. 05)。治疗后,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辅以外用药物治疗可增强疗效,能够减轻月经不调症状,缩小黄褐斑面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5 9例溃疡期糖尿病足患者分两组 ,实验组 30例 ,对照组 2 9例 ,观察溃疡面修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 1、2级糖尿病足愈合时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 .0 1)。结论 实验组可使 1、2级糖尿病足创面肉芽生长迅速 ,溃疡面自行修复 ,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健胃化瘀汤对反复性消化性溃疡(RPU)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RPU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BFGF及VEGF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BFGF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RPU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健胃化瘀汤治疗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清BFGF及VEGF水平,加快消化性溃疡面的愈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63例PHC患者(PHC组)、5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和6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GF-Ⅱ和VEGF含量,并对PH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F-Ⅱ和VEGF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HC组患者血清IGF-Ⅱ和VEGF的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血清1GF-Ⅱ和VEG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介入治疗后6个月随访,12例复发者血清IGF-Ⅱ和VEGF含量显著高于51侧未复发者(P〈0.05)。治疗前后IGF-Ⅱ与VEGF均呈显著正相关(r=0.43,0.39,P〈0.05)。结论:IGF-Ⅱ与VEGF可作为肿瘤标记物,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PHC的检出率,动态检测二者的水平可为临床肝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依据。[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难愈创口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作出评价.方法 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外用bFGF组)和对照组(不用bFGF组)各21例,治疗组以1%Ag-SD霜联合bFGF局部外用,bFGF剂量150 Au/cm<'2>,对照组创口仅以1%Ag-SD霜局部外用,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及创面色泽、渗液量及肉芽生长情况并作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改善创面色泽和调节渗液量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改善创口的愈合质量,有利于糖尿病足难愈创口的进一步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混悬液治疗Ⅱ度及以上褥疮的疗效.方法:将122例Ⅱ度及以上褥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加bFGF治疗,对照组用5%的聚维酮碘纱条填塞引流,红外线灯(不锈钢反射罩)照射.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7%vs41.7%),治疗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1.79)dvs(20±1.7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bFGF治疗Ⅱ0度及以上褥疮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肝源性溃疡中胃黏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分析其与病情进展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临床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133例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合并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内镜下活检溃疡边缘及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胃黏膜(133例)、胃溃疡活动期(GA期52例)、胃溃疡愈合期(GH期45例)、胃溃疡瘢痕期(GS期36例)患者黏膜组织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溃疡边缘组织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GS期患者VE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A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期患者bF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A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rs=-0.672,-0.508,P<0.05).结论 VEGF mRNA、bFGF mRNA在肝源性溃疡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潜在的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及住院部慢性难愈合创面老年患者60例,分别给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组30例)和凡士林油纱贴敷创面(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反映创面愈合治疗效果和皮肤功能恢复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因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2周时肉芽生长评分、残余创面面积4周内愈合率。创面最终平均愈合时间、疤痕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针刺感、轻触觉和温度觉的恢复率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两点辨别觉优于对照组(P=0.038),汗腺再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28)。观察组不同病因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糖尿病患者明显长于压迫性溃疡患者(P=0.001)和创伤性溃疡患者(P=0.003),压迫性溃疡患者和创伤性溃疡患者之间无差异(P=0.238)。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比凡士林油纱的常规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和皮肤功能的恢复,但对不同病因的患者疗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定位下椎体成形术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IH)对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7例椎体IH患儿,按照引导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n=23)常规行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儿(n=24)行基于CT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骨水泥充盈率,骨水泥使用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VEGF、尿b FGF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100%vs. 73. 91%)、骨水泥充盈率(100%vs. 82. 61%)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骨水泥使用量(3. 32±1. 13 ml vs. 5. 61±1. 24ml)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7 d的血清VEGF、尿bFGF及VA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的血清VEGF(120. 5±75. 4 pg/ml vs. 209. 5±72. 6 pg/ml)、尿b FGF(13. 5±6. 5 pg/ml vs. 22. 9±7. 2 pg/ml)及VAS评分(1. 1±0. 9分vs. 2. 2±1. 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0%vs. 47.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引导定位下切除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骨水泥充盈率,减少骨水泥使用量,改善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血清VEGF、尿b FGF水平,对治疗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2例MM患者不同时期的VEGF、bFGF、HG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浓度,观察其与MM分期和治疗效果的关系;以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MM患者治疗前的VEGF、bFGF、HGF血清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IL-6血清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I期、Ⅱ期的VEGF血清水平显著低于Ⅲ期,而Ⅰ、Ⅱ期之间的VEGF血清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I期、Ⅱ期、Ⅲ期的bFGF及HGF血清水平依次增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期MM之问的IL-血清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治疗有效者,其血清VEGF、bFGF、HGF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无效者,其血清VEGF、bFGF、H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管生成调控因子VEGF、bFGF和HGF的血清水平与MM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相关,可以作为判断MM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部溃疡(DFU)创面皮瓣移植方式选择和效果。方法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DFU患者195例,根据皮瓣移植方式分为三组各65例。A组予小腿部位带蒂皮瓣治疗;B组予局部转移皮瓣合并或未合并手术治疗;C组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比较三组疗效、足部溃疡愈合基本情况、治疗前后创面生长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随访12个月,统计三组手术次数、溃疡复发率、截肢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肢端感觉恢复时间、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组织形成时间短于B、C组(P<0.05)。治疗4、12周后,三组创面VEGF、bF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升高,且A组高于B、C组(P<0.05)。随访12个月,A组手术次数少于B、C组,溃疡复发率、截肢率低于B、C组(P<0.05)。结论与局部转移皮瓣合并或未合并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比较,小腿部位带蒂皮瓣效果显著,更能促进DFU患者创面生长细胞分泌,进一步加快足部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9.
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口服中药保心汤,常规组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血浆VEGF和bFGF浓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血浆VEGF和bFGF浓度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保心汤能提高血浆VEGF和bFGF浓度,通过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新蔡县人民医院眼科欲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40眼,试验组患者在术前注射0. 5 mg康柏西普。后两组患者均给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术后1周用0. 5%左氧氟沙星眼液点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眼压、VEGF水平、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d、术后1周,试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VEGF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VEGF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 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14,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抗VEGF药物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能够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