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女,39岁,因胸痛、气促1周于2010年10月14日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胸部阵发性刺痛,与呼吸及体位无关,无向其他部位放射痛,伴气促,无胸闷、心悸.1995年曾在外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服用中药治疗,皮肤反复出现皮疹、溃破.2个月前始患者自觉颈前区肿物,呈进行性增大,无疼痛、吞咽困难等.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7.69/7.98 kPa,颜面对称性红斑,扁平,以双颧明显,四肢皮肤见散在对称性皮疹,溃破,上附鳞屑.甲状腺Ⅲ度肿大,质稍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晰,与周围无明显粘连,表面未及结节,无压痛,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对EB病毒阴性的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Akata的B细胞早早期癌前基因c-fos及病毒激活的关键转录因子BZLF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EB病毒(来源于EB病毒阳性Akata∕GFP.EBV.c18)感染EB病毒阴性的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Akata,使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EB病毒感染不同时间后细胞c-fos和EB病毒的BZLF1的表达。结果EB病毒感染Akata后30min到3h期间c-fos的表达明显增加,随后恢复正常;EB病毒感染后1.5h到48h的BZLF1的短暂表达,随后消失;而且EB病毒感染后6h到12hBZLF1蛋白也有短暂表达,随后消失。结论EB病毒感染能诱导Akata的B细胞c-fos及随后的BZLF1的短暂表达。  相似文献   
4.
邹长武  陈盛亭 《临床荟萃》2012,27(21):1915-1916
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于面部中线附近,以凝固性坏死、多种类型细胞浸润及出现异形淋巴样细胞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现报告2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例1,男,12岁.2002年10月初鼻部受外伤后出现鼻梁塌陷,睡觉时鼻塞、流脓涕.在我院耳鼻喉科做经鼻内窥镜鼻腔检查及清理术,术中见:鼻腔内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痂皮,双侧鼻腔外侧壁、底壁在梨状孔区骨质暴露,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机化.病理活检诊断可疑中线原发性T细胞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痛5个月,加重10 d于2015年4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5 min可缓解.近10 d休息时亦觉胸痛,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心血管科.入院后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遂转入血液科.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药物,血压、血糖控制可.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79 mmHg;全身皮肤、黏膜苍白,中度贫血貌,下颌及右侧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约2 cm×1.5 cm.腹饱满,腹软,肝肋下4 cm,脾肋下4 cm.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69.00 g/L、血小板计数 53.00×109·L-1、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比1.95%;白细胞计数2.42×109·L-1;β2-MG 4.30 mg/L;免疫球蛋白:κ-轻链0.656 g/L、λ-轻链0.896 g/L、κ/λ 0.732;IgA 0.50 g/L、IgG 2.82 g/L、IgM 0.15 g/L;血免疫固定电泳λ-轻链(+);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尿本周蛋白:阳性.余项无异常.腹部B超:胰头旁低回声光团,考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AML-M2a诱导TCR Vβ T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和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a细胞诱导的体外增殖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和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利用肿瘤细胞-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方法(MLTC),分别收集3例经AML-M2a细胞体外诱导不同扩增时间的健康人T细胞,利用LDH释放方法分析其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同时利用RT-PCR和基因扫描方法分析经AML-M2a细胞诱导前后T细胞的24个TCR Vβ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和克隆性情况.结果:在培养第12天和第21天时,1例AML-M2a细胞诱导的3例健康人T细胞对该诱导细胞的平均杀伤率分别为39.88±7.79%和62.14±9.79%,而对AML-M2a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均无杀伤作用.TCR Vβ谱系分析发现诱导后3例健康人T细胞均出现Vβ16的克隆性增殖.结论:AML-M2a细胞可诱导健康人T细胞成为具有克隆性增殖的特异性CTL,并以Vβ16的克隆性增殖为主.  相似文献   
7.
追踪观察了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前B细胞抗原CALLA的关系,观察到CALLA阳性患者病程进展快,化疗效果差,生存期短。6例CALLA阳性患者中位数生存期为11个月(7~24个月,平均13.5个月),8例CALLA阴性患者中位数生存期为25.5个月(9~105个月,平均44.75个月)。经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本文结果说明CALLA可作为预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预处理方案(nonmyeloabative conditionning regimen,NACR)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血液系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本报告用Fludarabine 180mg/m^2,ATG 40mg/kg,马利兰8mg/kg加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淋巴瘤4例。4例供者均系患者亲属,其中1例供受者HLA有一个位点不合,其余3例供受者HLA完全相合。结果:4例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良好,移植后无1例发生移植物排斥。迄今4例患者已完全缓解8~15个月。结论: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作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安全有效,毒性低,可应用于年老体弱或有实质内脏损伤者。  相似文献   
9.
司艳辉  韩超  陈盛亭 《临床医学》2010,30(9):118-118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但原发于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总数的1.1%,此病例为合并有副脾且累及副脾的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鲜有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霉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困难,其病原学证实困难且晚于临床症状体征.本文对本院1985年~1997年间急性白血病患者118例探讨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临床资料118例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其中46例并发霉菌感染A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11~70岁.中位数年龄50岁;急淋占14例.急非淋占32例(M_1、M_2、M_3、M_4、M_5各占4、8、7、5、8例).72例未发现并发霉菌感染B组,男47例,女25例,年龄15~68岁,中位数年龄33岁,急淋占26例,急非占46例(M_1、M_2、M_3、M_4、M_5各9、10、7、6、14例).1.2霉菌感染的部位 A组34例经病原学证实,其中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