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前一讲,我们解读了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简称2015更新指南)的概论和基础心肺复苏,本期我们解读2015更新指南的第七章《高级心肺复苏》[1]。抢救心脏骤停期间,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LS,基础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ACLS,高级心肺复苏)与心脏骤停-后治疗,这是一套连续技术与知识,但通常ACLS含有BLS与心脏骤停-后治疗。过去,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关键,是在心脏骤停发生(4min)内进行有效地生命支持。在临床实际抢救工作中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急救与护理,是提高复苏率的关键。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一项护理急救措施。成人的生存链体现在4个“早期”:即①早期识别、求救;②早期CPCR;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的因素,寻求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分析91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心肺或心肺脑复苏成功者共37例;B组为心肺复苏未成功者54例。结果:两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39±5.5 min和7.3±3.54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2.69±2.71 min和8.12±3.7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结论:心脏骤停是最危重急症,及时的诊断,先进的抢救设备,高素质的急救人员,系统正规的急救技术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对部分心脏骤停者,通过适当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即超长心肺复苏,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急救方法。但是,对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尚不理想,故需研究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关键因素,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对本院心脏骤停症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搏、呼吸骤停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时采用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的过程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和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3个阶段[1].护士实施院内心肺复苏,开展高效的生命急救时,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往往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护士通常是医院内心搏骤停的第一目击者,因此,护士在及时启动心肺复苏挽救患者生命的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笔者通过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途径,分心肺复苏培训、医院内心肺复苏、护士角色3个部分,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OVIDSP在线全文期刊、springerlink全文期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近10年的文献,现对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了解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对心肺复苏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见解、新概念。笔者参阅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在此,作以下几方面概述。一、心肺复苏的新概念心肺复苏(CPR)全过程可分为3期:①基础生命支持疗法,指院前急救(现场抢救),采取维持生命最基础的措施;②后继生命支持疗法,指医院急诊科应用急救物品和仪器设备高效优质抢救生命;③持续生命支持疗法,指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现代监护设备实施心、肺、脑、肝、肾等持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10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内、外两组复苏成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初期复苏地点、时间、救护措施等有关。结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是尽早心肺复苏、电除颤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普及复苏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心脏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对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部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10名心脏猝死高危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5名患者家属接受系统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案;对照组305名患者家属只接受床旁健康宣教及公休会等。分析两组患者心脏骤停后存活率及其家属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存活的定义为患者心脏骤停经复苏抢救,患者出现自主心搏、自主呼吸,且在高级生命支持下存活时间>24 h。存活率=(心脏骤停后存活人数/心脏骤停事件总例数)×100%。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心脏猝死诱因、防治措施、心脏骤停判断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应急反应时间平均为(81.02±37.01)s,明显短于对照组(169.62±30.69)s;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7.05%,明显优于对照组83.28%。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存活率(88.51%)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家属的急救水平及应急能力,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急救复苏的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复苏是指对由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肺做功停止的患者进行人为的维持其呼吸、循环功能的方法.心脏骤停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及生命的一个最主要原因.70年代强调心肺复苏术(CPR)要考虑到脑.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维持脑循环使患者不遗留神经学的后遗症.故目前把CPR扩展为 CPCR.医院内病人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的.因此,护士能够迅速且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是非常必要的.现对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两讲,我们分别解读了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简称2015指南)的概论和基础心肺复苏、高级心肺复苏[1-2]。本节解读2015指南第三章《心脏骤停后治疗》[3-5]。2010指南强调心脏骤停可由许多不同疾病所致。不管何种病因,在心脏骤停期间均发生低氧血症、缺血与再灌注,复苏可引起多器官系统损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在患者之间及每个患者器官之间是极不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监护和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3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急诊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再灌注治疗、镇痛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除颤监护仪进行监护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术及机械通气、药物复苏法等。比较两组救护期间心室颤动发生率、心脏骤停发生率、发生心室颤动后的心肺复苏率及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结果:两组救护期间心室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骤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颤动发生后,观察组心肺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64,P<0.01);观察组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2,P<0.01)。结论:除颤监护仪应用于AMI患者的监护和急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及存活率,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对AMI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呼吸循环骤停复苏操作技术的经验。方法:对38例心脏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电除颤及药物应用。结果:心肺复苏成功32例,心肺脑复苏成功20例。结论: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是脑功能完全恢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AHA )于 2015 年 10 月 15 日发表了《 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在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 BLS )方面,主要重申高质量心肺复苏及复苏顺序的重要性;并优化了胸外按压的速度及深度。 在高级心脏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 ACLS )方面,保留了大部份常用的急救药物。 但在某些可逆转性的患者中,建议按情况采用体外循环心肺复苏(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ECPR )进行急救,即应用体外膜氧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ous oxygenation , ECMO ) 技术去维持患者生命。对于复苏后预后不佳的患者,应评估和考虑此类患者能否成为器官捐赠者。 对于急性冠状综合症患者,应尽快获取并分析其院前心电图,并优先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  相似文献   

14.
心脏骤停是指意料不到的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搏停止,大动脉触不到搏动,听不到心音。它是心血管病较为常见的严重事件。有资料表明,相当多的冠心病人,其首次的症状就是突然死亡(心脏骤停)。此种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抢救,患者将迅速死亡。因此,迅速判定心脏骤停,立即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后,由于心搏停止时,组织器官遭受严重的缺氧性损伤,功能障碍。因此,心肺复苏后保证重要脏器脑、心、肺、肾维持和恢复正常功能,是减少病残,使病人得到完全康复的关键。故心、肺复苏后的监护是非常重要的。心脏骤停的急救  相似文献   

15.
心脏骤停是临床的急危重症,目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较低,特别是高龄患者在慢性疾病基础上出现的心脏骤停,抢救难度更大。能否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障。现将我院心内科成功抢救1例高龄超长心肺复苏患者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对近5a78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成功病例救治反应时间(从出现心跳骤停到开始救治的时间)明显短于失败病例,成功病例的急救措施明显优于失败的病例.结论 心脏骤停开始复苏时间是成功的关键,提高救治水平是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古宏文  黄俭强  张俊娥 《全科护理》2011,(12):1094-1095
最近,《2010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颁布,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及现场救治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就此公布的指南中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及现场救治的变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 0 0 0》关于基本生命支持(BLS) ,对使用自动体外除颤 (AED)做了重要的更改 ,其措施和要求 :①院前早期除颤在求救急诊医疗服务 (EMS)系统后 5分钟内完成 ;②急救人员应有计划接受急救培训 ,并在有除颤器情况下 ,有权行电除颤治疗 ;③在医院各科室及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应接受急救技术培训 ,院内除颤做到在医院任何地方或救护车内发生的心脏骤停 ,从发病至除颤时间限在 3分钟内 ;④普及公众除颤 (PAD) ,心脏骤停发生频率是以 5年内可使用 1次AED为合理依据(预计心脏骤停发生率为 1人次 / 10 0 0人 /年 …  相似文献   

19.
丁叶鹏 《临床荟萃》1998,13(14):635-636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虽然CPR技术不断改进,监测手段有所加强,救治措施有提高,但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仍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56例心脏骤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曾接受急救员复苏的30岁以上院外心脏骤停病人1345例,分为<70岁的较年轻组和>70岁的老年组。心脏骤停现场是:有人在但未进行心肺复苏;无人在;有人在并进行了心肺复苏;有急救队员在。急救队员最初确定的心脏节律分为:心室纤颤(VF),心搏停止或电机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