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心导管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成熟,经导管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除了单一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等常见病种外,临床工作者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将介入治疗技术联合应用于治疗一些复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缺损(ventwitulaw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20例VSD患者进行封堵器介入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venterit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25%-50%。以往外科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自1988年Lock等成功封堵了肌部室间隔缺损后,经导管V SD封堵术成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热点,介入技术也日臻完善。但对一些特殊病例治疗仍有一定困难。我院2006-10以来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对脊内型室间隔缺损18例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丽君  宗永琴 《护理研究》2007,21(12):3378-3379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经导管封堵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现已在临床广泛开展。VSD封堵通常要建立股静脉轨道,但下腔静脉中断或阻塞时,通过股静脉轨道则无法完成手术,需要选择其他路径。我科2006年5月对1例VSD并下腔静脉畸形的病人成功实施了经颈内静脉途径的导管封堵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1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的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CHD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指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着异常交通,引起心室水平的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VSD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常见为先天性,发生率约占CHD的12%~23%。近10年来,随着设备器材的改进和技术的日臻成熟,CH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从早期的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逐步扩大到不同类型的VSD,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目前有关VSD介入封堵治疗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封堵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由于具有可避免开胸手术的创伤和危险,且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2001年Amplatzer发明的新型VSD封堵器应用临床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对117例VSD患儿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阮伟伟 《临床医学》2011,31(9):F0003-F0003
胎儿时期动脉导管是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正常血管结构,是维持胎儿血循环的重要通路,新生儿的动脉导管一般在出生后短期内闭合,如果在出生后没有闭合,导致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出现异常的血流交通(见图1),则被称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动脉导管未闭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21%[1],常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也可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8.
Sideris钮扣装置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心室间隔缺损(VSD)和心房间隔缺损(ASD)是导管介入治疗的又一种新方法。通过对35例采用此方法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心电监护非常重要,以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加强术侧肢体的护理,减少穿刺处出血及防止下肢血栓形成,注意体温监测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的微创介入治疗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  刘雪娜 《天津护理》2003,11(5):223-224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左右心室间隔的缺损,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气喘,以活动时明显,易感冒、口唇发紫、生长发育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心脏功  相似文献   

10.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成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近年来介入性治疗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目前文献中尚未见经导管修补法治愈缺口直径〉33mm的ASD,长海医院于2004年6月成功治疗1例直径为39mm的ASD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al septal defect,ASD)一直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技术在部分地区相对落后,大量的儿童期先心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早的矫正而进入成年,因此成人先心病ASD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通过对应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闭合器介入封堵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ASD2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临床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在体外循环下开胸进行心内直视修补术,但手术创伤性大,有瘢痕形成,影响美观,并有并发症。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疗效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3年9月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共1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复合畸形为室间隔缺损(VSD)并发房间隔缺损(ASD)7例,ASD并发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SD并发肺动脉瓣狭窄(PS)2例,VSD并发PDA 5例.介入治疗的顺序依次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48 h,1~6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17例复合畸形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9% (1/17),1例VSD并ASD术后发生残余分流伴溶血经治疗后停止,余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采取适当的治疗策略,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安全可行、有效,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介入治疗后发生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15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6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均采用全麻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取出封堵器、矫治心内畸形,外科手术开放升主动脉后全部自动复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及严格掌握介入手术适应证是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术后应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最大限度避免病情恶化,并矫治心脏畸形,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严幸君 《护理与康复》2011,10(8):734-735
房间隔缺损(at 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下开胸心内直视修补,但手术创伤大。微创封堵术是由导管介入封堵法移植而来的新技术[1],具有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6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介入封堵手术,其中30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果全组均在Advantx LC^+心血管专用X线介入系统和彩色多普勒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优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每年新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心导管介入技术日趋完善,经皮导管房间隔缺损Amplatzer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亦日趋提高,其是一种针对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该病具有独特优势,但诊断正确率并非100%.为此,我们收集了60例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心血管造影所证实的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病例,将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Amplatzer装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其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患者的欢迎。近年来我科采用Amplatzer装置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共38例获得成功。现将我科1998年11月至2001年4月采用Amplatzer装置关闭的先心病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我国自2002年相继开展VSD经导管封堵治疗~([1]),这一技术已被证实为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2])。经导管封堵治疗需建立动静脉导丝轨道桥,常规的轨道桥由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