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莹  朱娜娜 《上海护理》2010,10(3):58-6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32例,回顾性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中,置管时间10-183 d,平均118 d;出现穿刺点渗血2例,占6.3%;静脉炎2例,占6.3%;导管堵塞5例,占15.6%,送管困难1例,占3.1%;导管异位1例,占3.1%;局部感染1例,占3.1%。结论为防止PICC置管中产生各类并发症,需严格掌握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造成这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进行肿瘤化疗的127例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及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3.38%,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6.29%,7例发生导管堵塞,发生率5.51%;头臂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00%,明显高于贵要静脉2.41%和正中静脉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维护模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3M换药模式护理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而正确的穿刺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化疗,每周跟踪随访1次,持续6个月,分析不同化疗周期PICC常见并发症和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有静脉炎、接触性皮炎、导管感染、堵塞和脱落,总发生率为23. 57%;患者住院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化疗间歇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第1、6个化疗周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第4个化疗周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有穿刺点出血和渗液、感染、导管移位(或脱出),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PICC置管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PDCA循环护理干预,均通过电话或门诊形式随访6个月。比较2组PICC置管效果,记录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PICC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28. 06±2. 93) d长于对照组(21. 58±3. 27) d(P 0. 05)。2组PICC相关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和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渗血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DCA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恶性肿瘤PICC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导管时间,有效预防渗血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接受常规PICC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6月接受PICC风险管理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2组PICC置管操作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但研究组静脉炎、渗血、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操作质量,有效预防静脉炎、渗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蒨  段然 《中国临床护理》2010,2(4):292-294
72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8例,穿刺点渗血5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感染10例,导管堵塞9例,导管脱出6例。 对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用德国B Braun公司生产的CAVAFIX·PICC导管进行穿刺置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2005年6月~2007年5月300例PICC患者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2.0%,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取封管液选择、固定导管方法、穿刺前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患者导管护理等改进措施后360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封管液,减少静脉血栓产生和导管堵塞;置管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用保鲜膜保护贴膜,固定好导管和皮肤,预防导管脱落;应用3L输液袋配营养液预防输液反应发生,通过这些相应改进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用德国B Braun公司生产的CAVAFIX·PICC导管进行穿刺置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2005年6月~2007年5月300例PICC患者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2.0%,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取封管液选择、固定导管方法、穿刺前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患者导管护理等改进措施后360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封管液,减少静脉血栓产生和导管堵塞;置管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用保鲜膜保护贴膜,固定好导管和皮肤,预防导管脱落;应用3L输液袋配营养液预防输液反应发生,通过这些相应改进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用德国B Braun公司生产的CAVAFIX·PICC导管进行穿刺置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2005年6月~2007年5月300例PICC患者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2.0%,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取封管液选择、固定导管方法、穿刺前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患者导管护理等改进措施后360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封管液,减少静脉血栓产生和导管堵塞;置管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用保鲜膜保护贴膜,固定好导管和皮肤,预防导管脱落;应用3L输液袋配营养液预防输液反应发生,通过这些相应改进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129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发生穿刺点渗血7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2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儿科留置PICC管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儿科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实施护理干预,减少静脉炎发生。方法对儿科157例PICC管发生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静脉炎18例,患儿年龄、导管型号、穿刺次数、剧烈运动史及置管时间等与静脉炎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提高穿刺技巧、避免剧烈运动、选用相对血管小的型号管进行置管,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置管质量,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化疗间歇期居家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及使用寿命。方法将213例PICC并携带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定期回本单位护理组108例和社区护理组105例,比较2组患者间歇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回本单位护理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15/108),社区护理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4%(5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患者PICC居家护理方式与导管留置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有相关关系,建议患者尽可能回本单位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5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发生静脉炎6例,静脉血栓4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破损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8.92%,满意度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2.61%和73.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2,5.846;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置管及维护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其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直视下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体会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经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直视下留置PICC,从操作手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23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成功,护理中重点要求解剖位置明确、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及时更换敷料。23例患者中穿刺成功后送管失败1例,出现局部皮肤红肿1例。结论直视下留置PICC适合大肠癌化疗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失败后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操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肿瘤患者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142例使用PICC的耳鼻咽喉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结果成功置管138例,置管成功率为97.18%。发生并发症14例(10.14%),其中穿刺口渗血2例(1.45%),导管异位6例(4.35%),机械性静脉炎5例(3.62%),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72%)。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和加强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增强PICC相关并发症和相关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把握PICC置管的适应证,规范PICC置管的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使用PIC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套件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共1745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87例患者作为非护理套件组,将2011年2月(我院开始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套件进行PICC导管的维护)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58例作为护理套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标准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护理套件组患者的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套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统一的护理套件可减少PICC患者CRBSI及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PICC超声引导下肘上置管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3期)、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收集所有关于PICC超声引导下肘上置管和常规肘下置管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3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5个临床对照试验、4个队列研究,4 0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肘上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均较常规肘下置管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4.71,95%CI(1.97,11.28),P=0.000 5;OR=8.63,95%CI(1.92,38.82),P=0.005].常规肘下置管的静脉炎发生率较超声引导下肘上置管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3,95%CI (0.08,0.21),P<0.000 01].结论 PICC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肘上置管较常规肘下置管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了解和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原因。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发生PICC并发症有8例,发生率为30.8%,其中置管不成功、穿刺口渗血、静脉炎、皮肤过敏样反应、导管脱出和导管部分断裂各1例,导管异位2例。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做好导管维护及对患者的宣教是预防及减少PICC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PICC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尽管它为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静脉通路,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ICC置管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文对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并发症的认知与重视,预防并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