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114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征象与严重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子宫肌层变薄均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变量分析示剖宫产次数≥2次(X1)、子宫局限性隆突(X2)、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X3)、胎盘信号不均(X4)、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X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风险较大,OR值分别为8.10、10.86、3.09、2.41、7.89(P均<0.05)。5个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模型为LogisticP)=-4.75+2.09X1+2.39X2+1.13X3+0.88X4+2.07X5,该模型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准确率为89.21%。结论 MRI可预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对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腹盆腔6个部位(子宫前方、子宫直肠窝、右侧髂窝、左侧髂窝、肝肾隐窝、脾肾隐窝)腹腔积液深度,建立腹腔积液量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选取经超声测量腹盆腔6个部位的腹腔积液体积并于测量6 h内实施经阴道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的患者50例作为测算组,分别绘制引流腹腔积液量(Y;ml)与腹腔积液深度和(X;mm)、身高相关腹腔积液系数、体表面积相关腹腔积液系数的散点图,建立3个回归方程。采用相关性较好且更简单、实用回归方程为拟验证公式,追踪10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根据上述回归方程获得预测腹腔积液量,将其与实际引流腹腔积液量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测算组X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56.554+10.452XR2=0.577),相关性较好且更简单,并简化为Y=10.5X-250.0。验证组推测腹腔积液量与实际腹腔积液量的一致性界限为(-1 314.02,1 560.48)ml,偏倚为123.23 ml,且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096)。结论 可采用简化公式Y=10.5X-250.0预测OHSS患者的腹腔积液量,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传统二维高频超声及术中超声的对比,探讨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AVSS)预测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 对24名预行剖宫产的晚孕期瘢痕子宫孕妇,于手术前一天分别进行AVSS成像及二维高频超声(2DHF)扫查,记录图像并分别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次日,将术中高频超声直接放置于子宫瘢痕区域测量肌壁厚度,并与术前AVSS及2DHF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AVSS系统可以显示孕妇腹壁下段的皮肤、皮下脂肪及腹直肌结构;同时可以清晰显示子宫浆膜层、肌层与黏膜层的结构关系。AVSS的测值与术中超声测值呈正相关(r=0.76, P<0.01),与术中超声的测量差值集中在≤0.5 mm范围内。结论 AVSS测量晚孕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重复性好,其测值更接近术中实际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图像(US-MRI)配准融合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中的价值。方法 评估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80组US-MRI图像的配准与融合效果;记录并分析用于指导不同配准融合操作的解剖标记部位和效果。结果 以子宫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4);以子宫肌瘤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肌瘤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1);以耻骨边界为标志能配准同一耻骨平面;以骶岬为标志点能配准骶尾骨。结论 US-MRI配准技术可有效提高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视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 收集67例CSP患者(CSP组)和29例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患者(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组),以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孕囊种植部位、与剖宫产瘢痕关系和滋养血流主要来源部位,并测量剖宫产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CSP组与宫腔下段非瘢痕组间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及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以预测概率=0.680为临界值,该模型预测CSP的准确率为86.46%,敏感度为89.55%,特异度为79.31%。以孕囊植入瘢痕和滋养血流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为诊断CSP的标准,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CSP和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Kappa值分别为0.699和0.711。结论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和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可提高对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鉴别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联合GnRH-a与LNG-IUS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微波消融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依治疗方案分三组:A组(微波消融)、B组(微波消融+GnRH-a)和C组(微波消融+GnRH-a+ LNG-IUS),通过比较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及子宫体积改善情况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子宫肌层病变的价值。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弹性图像特征及应变力比值(SR)。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SR多次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肌壁与病变的SR为1.52±0.69;子宫腺肌瘤患者正常肌壁与病变的SR为0.9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13)。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示子宫腺肌瘤以红与绿色为主;子宫肌瘤以较均匀一致的蓝色为主。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病灶消融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病灶消融率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年龄、子宫位置、病灶位置、病灶弥散程度、病灶的MRI信号强度等进行分组,术后1周内通过增强MRI进行病灶消融率评估。分析年龄、子宫位置、病灶位置、病灶弥散程度、病灶MRI信号强度等因素对消融率的影响。结果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后显示子宫底病灶和后壁病灶的平均消融率均小于前壁病灶的平均消融率(P<0.05);超声治疗强度越大,平均消融率越大(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位置和超声治疗强度对聚焦超声消融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 纳入130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HIFU组、联合组,每组65例,HIFU组予HIFU治疗,联合组予超声介入MTX联合HIFU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组间包块大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参数及妊娠结局等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治疗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组织直径及瘢痕部位肌壁厚度预测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 治疗前,2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包块大小、血清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流指数(FI)、搏动指数(PI)、血管化指数(VI)均低于HIFU组(P均<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均高于HIFU组(P均<0.05);联合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HIFU组(P均<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HIFU组(P<0.05);联合组自然分娩率高于HIFU组(P<0.05),提前终止妊娠率低于HIFU组(P<0.05)。2组内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X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妊娠组织直径、瘢痕部位肌壁厚度预测瘢痕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72、0.65及0.75。结论 超声介入MTX联合HIFU治疗可明显改善瘢痕妊娠患者β-HCG、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病灶血供,使患者恢复情况、妊娠结局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焦超声已常规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此外,高强度聚焦超声也为子宫腺肌症、胎盘植入及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目前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性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介入性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以及超声介入治疗两大方面。本文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的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HIFU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对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胚囊型治疗后孕囊塌陷、变形、胚芽未见长大,6例卵黄囊回声稍增强、壁增厚,血流轻度减少;6例包块型治疗后回声先稍增高,而后中央区回声减低,最终表现为稍高回声,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1周、4周RI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RI高于治疗后1周(P均<0.05);但T-HCG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FU治疗割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及随访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增效剂,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生物学效应,损伤兔肝VX2移植瘤的可行性.方法 30只荷瘤兔随机分为二组,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组和联合辐照组,超声造影剂剂量为0.05 ml/kg.结果联合辐照组的辐照时间明显缩短(P<0.05),损伤肿瘤体积大大增加(P<0.01),损伤效率高于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组(P<0.01).结论超声造影剂可以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效率,靶区组织的声学特性、组织结构或者功能状态可以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CEUS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声像图和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方法 将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弥漫型组(n=30)和局限型组(n=12),以1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观察ROI造影剂灌注声像图特点,并分析病灶区的TIC参数,包括始增时间(AT)、峰值时间(TTP)、上升时间(RT)及峰值强度(IMAX),比较3组血流灌注情况和TIC参数。结果 弥漫型组、局限型组与对照组的增强均匀度及峰值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弥漫型组和局限型组与对照组TTP、RT及I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CEUS的不同的灌注特征和TIC的特点,可为定量分析诊断子宫腺肌症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的特征性指标。方法 对69例疑似PAHCM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相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和左心室后壁心肌的厚度,并计算二者比值。同时观察并记录心尖部心肌回声,心尖部心腔面积变化及心尖部心肌运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PAHCM超声特征,并以ROC曲线评价Logistic模型的预报能力。结果 左心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X1)、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回声(X2)、左心室心尖部心腔面积(X3)为PAHCM的特征性超声指标。Logistic模型:Logit(P)=-3.022+4.474X1+2.830X2+3.665X3。此模型预报正确率为94.20%(65/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0.015。结论 左心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回声、左心室心尖部心腔面积可以较精确地预测PAH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胎儿高位空肠闭锁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出生后手术确诊高位空肠闭锁的32胎胎儿资料,观察其特征性超声表现,评价产前超声所测增宽肠管的长度与生后术中测量空肠闭锁部位至屈氏(Treitz)韧带之间肠管长度的关系。结果 产前超声中,32胎多见增宽肠管呈"C"型分布,且末端均超过脊柱左缘,孕晚期增宽肠管长度均大于胃泡长度;21胎于孕28周前、11胎于孕28周及之后检出异常;31胎肠管增宽或呈"双泡征",1胎于孕21+3周见腹腔钙化灶,无肠管增宽及腹腔积液;25胎增宽肠管与胃泡相通、7胎不相通;28胎增宽肠管长度及内径均随孕周而增加,2胎仅见增宽肠管内径增加,2胎内径减小。孕晚期产前超声所测增宽肠管的长度(Y)与术中测量的闭锁部位至屈氏韧带之间的肠管长度(X)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33X+86.43(F=7.719,R2=0.36,P<0.05)。结论 高位空肠闭锁胎儿超声多见增宽肠管呈"C"型分布并与胃泡相通,其末端超过脊柱左缘;结合超声测量增宽肠管的长度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50例腹腔脏器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其中包括肝脏良恶性肿瘤196例,胆囊癌及胆囊良性病变39例,胰腺良恶性病变15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造影剂Sono Vue2.4ml静脉注射后,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胆囊癌快速不均匀增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胆囊良性病变及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连续;胰腺癌造影剂快速进入,消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胰腺炎性肿块造影后回声与胰腺一致,或造影剂不进入。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西藏高原不同海拔日光照射对正常藏族人群皮肤弹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102名西藏高原地区健康志愿者,其中30名来自海拔4500~4800 km地区(高海拔组),39名来自海拔3500~3800 km地区(中海拔组),33名来自海拔2500~2900 km地区(低海拔组).分别以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高原日光照射对皮肤厚度及硬度的影响。方法 招募30名高原地区(高原组)、48名非高原地区(非高原组)志愿者,以高频超声及SWE测量右侧中指、右侧前臂、前胸壁及腹壁4个部位皮肤厚度及皮肤硬度。比较2组间4个部位皮肤厚度及硬度差异;选取皮肤厚度及弹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诊断性试验,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高原组右侧中指皮肤厚度、最大弹性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最小弹性值(Emin)及弹性值标准差(Esd),右侧前臂及前胸壁皮肤Emax、Emean、Emin,腹壁皮肤Emax、Emean、Emin、Esd均大于非高原组(P均<0.05);前胸壁及腹壁皮肤厚度小于非高原组(P均<0.05)。根据腹壁皮肤Emax、Emean及Emin诊断高原地区皮肤的ROC曲线AUC均>0.95。以腹壁皮肤Emax=13.30 kPa、Emean=12.45 kPa、Emin=11.50 kPa为界值,诊断高原地区皮肤的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85.40%、87.50%及85.40%。结论 高原日光照射会导致皮肤厚度改变和皮肤硬度增加;腹壁皮肤弹性值Emax、Emean及Emin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纳入30例TA累及颈总动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12)及非活动期组(n=18);对比观察2组常规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以及CEUS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增强程度(EI)、峰值强度(DPI)及达峰时间(TTP)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压积(PCT)],分析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活动性的价值。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年龄小于非活动期组(t=-2.37,P=0.02),而WBC计数、CRP、颈总动脉壁IMT、血管化分级、EI及DPI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均>0.05)。EI、DPI均与CRP呈弱正相关(r=0.28、0.27,P=0.03、0.04),与IMT呈低度正相关(r=0.39、0.41,P均<0.01),而与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63、0.76,P均<0.01)。根据CEUS参数(动脉壁血管化分级、EI、DPI)及联合参数(EI+IMT、EI+CRP)判断活动期TA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P、ESR及IMT等(P均<0.05)。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