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及相关实施方法。[方法]分别选取在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的对照组和试验组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比较两组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4月本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界,比较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施前)和2013年4月—2014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发生事故共12例,事故发生率为7.89%,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共发生事故4例,事故发生率为2.14%,管理实施后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实施前(χ2=13.357,P<0.001)。实施管理前的护理满意度为80.26%,显著低于管理实施后的96.26%(χ2=30.478,P<0.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曾丹  李向芝 《全科护理》2014,(21):2001-2002
[目的]减少和遏制护理中存在的病人安全显性和隐性问题,提高危重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对危重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通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病房管理、护理人员管理、病人管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结果]科室连续两年零投诉、零差错。[结论]加强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识别和评估ICU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和完善危重病人护理风险防范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玉娟  王伟玲 《全科护理》2010,8(29):2692-2693
[目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及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重点环节控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做法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持续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在管理上制定对策规避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减少,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弥补系统缺陷、实施预见性管理,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护理风险是指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不安全事件的总和[1]。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理质量和安全的根本保证[2]。心血管内科重危患者多、突发事件多,更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故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2014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床位60张,护理人员25人,其中CCU床位8张,护理人员10人,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378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B组,每组126例,A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B组实施急诊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比较3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的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43分±1.42分,A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1.36分±2.54分,B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2.43分±2.46分,观察组高于A组和B组(U=6.977,6.483,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59%,A组为7.94%,B组为8.73%,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观察组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41%,A组为84.92%,B组为84.13%,观察组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饮食安全护理方法,保障老年病人饮食安全。[方法]对125例老年病人实施饮食护理风险管理,评估老年病人饮食风险因素,并采取了确保老年病人饮食安全的对策,包括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以及食物的合理选择,整洁、安静、舒适、安全进食环境,正确、舒适的进食体位,良好的情绪、精神状态。[结果]125例老年病人没有发生一起饮食安全意外。[结论]进行教育风险因素评估,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制订安全饮食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杜绝饮食意外,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饮食安全护理方法,保障老年病人饮食安全。[方法]对125例老年病人实施饮食护理风险管理,评估老年病人饮食风险因素,并采取了确保老年病人饮食安全的对策,包括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以及食物的合理选择,整洁、安静、舒适、安全进食环境,正确、舒适的进食体位,良好的情绪、精神状态。[结果]125例老年病人没有发生一起饮食安全意外。[结论]进行教育风险因素评估,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制订安全饮食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杜绝饮食意外,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董晓红  王友荟  王智群 《护理研究》2005,19(28):2562-2564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的调查表,对心血管内科100例老年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病人PSQI总分9.56分±3.88分,78.0%的老年病人有睡眠质量问题,居于前5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夜间起夜、身体不适、医院周围环境、经济负担、对心导管手术的焦虑。[结论]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明显低于老年健康人群,应针对降低睡眠质量的因素,加强老年住院病人的睡眠护理,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身心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珍  )  陶小明  )  刁秀莲  ) 《全科护理》2011,9(19):1755-1756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通过识别妇产科病房存在的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制订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针对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应对措施,评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的91例患者为2014年组(护理风险管理前);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针对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2015年1~12月的93例患者为2015年组(护理风险管理后第1年),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97例患者为2016年组(护理风险管理后第2年),比较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水平低、护理记录不规范及时、用药用氧不科学及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变及环境不佳等是导致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后第1年和第2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与管理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投诉率与管理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强化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措施有强化风险培训、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分层分组管理等措施,与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强化风险管理后护士安全管理意识、护理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变化。[结果]强化风险护理管理后,护士的风险因素认识、安全管理认识、对安全管理的态度等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护士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消毒隔离、风险评估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低于管理前,主动呈报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强化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血液净化中心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丽玲  蒋碧玲  莫国华 《全科护理》2009,7(31):2879-288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论]做好护理风险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柳 《护理管理杂志》2007,7(9):55-56,5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冠心病专科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冠心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及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重点环节控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评估呼吸内科护理风险问题,关注呼吸疾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结果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问题,关注精神科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结果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