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合并脑损伤的骨折愈合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血清含量变化及骨折位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2在河北医科大学生化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6只,脑损伤组6只,骨折组36只,脑损伤+骨折组36只。脑损伤组按Gruner改良法制作中度脑损伤模型(将400g砝码于100cm高处通过导向管坠落,撞击置于人字缝与失状缝之间的圆锥上,致中度脑损伤)。骨折组充分显露一侧胫骨后,在胫骨结节下1cm处横断胫骨,以直径1mm的克氏针作髓内固定。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于实验开始后第3天,其他3组分别于术后3d,1,2,3,4,5周采用ABC—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脑损伤组与骨折组分别于术后3d,1,2,3,4,5周取骨折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折位点局部的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8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损伤组术后第3天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对照组的4倍[分别为(17.80&;#177;11.75),(4.42&;#177;2.10)μg/L,P〈0.011,2周以后降至正常。骨折组术后1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70&;#177;4.56),(4.42&;#177;2.10)μg/L,P〈0.05],第5周降至正常。脑损伤+骨折组术后第3天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对照组的7倍,术后第1周时达到8倍,术后第3天及第1周时脑损伤+骨折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高于骨折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9.30&;#177;20.96),(5.93&;#177;3.34)μg/L,P〈0.05;(31.73&;#177;21.57),(11.70&;#177;4.56)μg/L,P〈0.01],术后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图像分析中,术后3d,1,2,3,4周脑损伤+骨折组骨折位点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的吸光度始终高于骨折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206&;#177;0.055,0.135&;#177;0.029;0.271&;#177;0.043,0.181&;#177;0.035;0.234&;#177;0.059,0.188&;#177;0.036;0.209&;#177;0.057,0.166&;#177;0.033;0.187&;#177;0.037,0.169&;#177;0.031,P〈0.05)。术后第5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血浆和骨折位点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合并脑损伤骨折时增高,可能是合并脑损伤时骨折愈合加速的体液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损伤对骨折愈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家兔脑损伤后骨折愈合质量,并与单纯骨折愈合质量进行比较。 方法:取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共20只,单纯随机分为合并脑损伤组和单纯骨折组2组,每组10只。①单纯骨折组:麻醉状态下锯断家兔右侧尺骨中段,建立标准右尺骨骨折模型。②合并脑损伤组:右尺骨骨折模型建立同前,同时建立直线加速脑损伤模型:麻醉后将一个不锈钢垫(直径1cm,厚0.3cm)置于冠状缝及人字缝间,待家兔完全清醒后,俯卧于一块海绵垫上,采用加以改进的Marmarou致伤模具,以一铜制重450g圆柱体自1.5m高度的Plexiglas落体管内自由下落,撞击动物颅骨顶部钢垫,致伤冲击力为0.675(kg&;#183;m)。③致伤后6周处死动物,行患肢局部骨密度测定;检测患肢弯曲强度极限值;X射线平片检查测量骨痂直径。 结果:19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致伤后6周合并脑损伤组骨密度高于单纯骨折组[(0.112&;#177;0.024),(0.086&;#177;0.024)g/cm^2 P〈0.05]。②致伤后6周合并脑损伤组骨痂直径大于单纯骨折组(P〈0.05)。③致伤后6周患肢抗弯强度极限值合并脑损伤组大于单纯骨折组[(161.674&;#177;10.060)。(135.400&;#177;12.540)kN/cm^2,P〈0.05]。 结论:合并脑损伤的骨折其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单纯骨折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为生长激素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完成。消化获取3个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无因子对照组进行培养,每组16孔细胞。以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阿新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聚胺多糖分泌量。 结果:①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细胞增殖最显著,是对照组的2.17倍[噻唑蓝法检测不同组吸光度:无因子对照组为0.199&;#177;20.05,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0.317&;#177;20.06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组为0.384&;#177;0.084,生长激素组为0.252&;#177;20.056,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433&;#177;20.080]。②各处理组培养上清聚胺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聚胺多糖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10倍[阿新兰染色法检测不同因子组上清聚胺多糖含量:无因子对照组为(49.69&;#177;1.37)mg/L,转化生长因子131组为(80.10&;#177;1.42)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88.44&;#177;1.68)mg/L,生长激素组为(67.73&;#177;1.56)mg/L,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104.47&;#177;1.86)mg/L]。 结论:生长激素也有促进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生长激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大鼠血清和骨痂中的表达,及其对骨折合并脑损伤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09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12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脑损伤组、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建立大鼠脑损伤和股骨骨折模型。分别于2周和3周取材,每个时间点每组8只,拍骨折股骨X射线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浓度,取骨折端上下5mm组织作组织形态学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骨折愈合情况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①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同一时间点单纯脑损伤组和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骨折组,单纯脑损伤组和骨折合并脑损伤组相似,正常对照组和单纯骨折组相似d脑损伤组和骨折合并脑损伤组2周时高于3周时,正常对照组在2周和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骨折组在2周和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正常对照组、脑损伤组、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3周正常对照组、脑损伤组、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分别为(414.74±81.32),(579.98±73.30),(397.37±70.68),(569.95±65.13),(350.07±41.10),(433.37±53.78),(328.13±49.27),(454.26±93.26)μg/L]。②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骨折端组织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均高于单纯骨折组,单纯骨折组2周与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合并脑损伤组2周与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3周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分别为(0.776±0.057),(0.853±0.044),(0.780±0.051),(0.851±0.039)]。结论:脑损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能是脑损伤促进骨折愈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1,(33):6168-6172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目的:观察中枢神经损伤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局部骨痂的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损伤-骨折组、脊髓损伤-骨折组、单纯骨折组。于术后第1,2,3周测量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术后第2,3周行X射线摄片评估骨痂愈合情况,术后1,2,3,4周取股骨制作标本,测量骨痂体积,术后3d,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痂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痂体积、X射线评分高于单纯骨折组(P〈0.05);伤后3d,1,2周时,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血清质量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伤后1周,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折端平均阳性细胞数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提示中枢神经损伤可以影响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质量浓度和骨痂局部的表达,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宋之明  张绍坤  刘一  任琦  付长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7):60-63,i0004
目的:观察转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对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8在军事兽医研究所病毒室及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取出生28d新西兰白兔的关节软骨,采用机械分离及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分离的兔软骨细胞,用单层培养扩增。②用脂质体法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③以经过转染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牛Ⅰ型胶原作为支架,体外构建转基因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④5个月龄的新西兰白兔80只制备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移植入不同组别的移植物:空白对照组、单纯支架组、单纯软骨细胞附和支架组、经过转染的软骨细胞附和支架组、自体软骨移植组,分别于术后4,8,16,24周处死各组动物4只取材,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①G418培养液筛选结果:通过G-418对于兔关节软骨细胞的最小致死剂量的测定得出,G418对软骨细胞的最小致死剂量为0.4g/L。转染后软骨细胞经0.4g/L G418筛选,2周后得到抗G418的阳性细胞克隆,而未转染细胞在含G418的培养液中逐渐全部死亡,初步证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转染成功。②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转染软骨细胞胞浆中有氯化镍紫蓝色颗粒阳性杂交信号说明有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的表达;未转染细胞则未见阳性信号。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转染的软骨细胞胞浆中有棕黄色颗粒样阳性信号,说明有Ⅱ型胶原蛋白表达,证明稳定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转染软骨细胞保持Ⅱ型胶原的表达。④软骨缺损修复后的组织学评价结果:在试验所观察的24周内,软骨基本稳定,而且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组织工程软骨显示出强烈的软骨基质分泌能力。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软骨细胞附和支架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支架组、单纯软骨细胞附和支架组、经过转染的软骨细胞附和支架组、自体软骨移植组修复软骨的组织学评分:术后4周为(12.00&;#177;0.79),(11.00&;#177;0.81),(8.10&;#177;0.90),(5.80&;#177;1.03),(5.20&;#177;0.46)分;术后8周为(10.20&;#177;0.96),(10.10&;#177;1.19),(7.10&;#177;1.34),(4.90&;#177;1.15),(4.00&;#177;0.58)分;术后16周为(8.00&;#177;1.24),(8.50&;#177;1.79),(5.20&;#177;1.88),(4.00&;#177;1.82),(2.00&;#177;1.96)分;术后24周为(7.00&;#177;0.90),(6.50&;#177;2.13),(4.30&;#177;2.00),(3.00&;#177;2.13),(1.20&;#177;0.78)分,P〈0.05]. 结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后可以在细胞中表达,而且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对兔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效果明显。为进一步转基因组织工程软骨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组织内,骨形成和吸收之间的平衡主要与全身和局部的激素和生长因子活性有关,肢体固定能导致骨吸收增加及骨形成减少,从而诱发骨质疏松,但生长因子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认识。目的:通过大鼠后肢固定模型,观察大鼠股骨组织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生长抑素的浓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实验。材料:6月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90-320g,随机分为固定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方法:实验于2002-02/2003-Ol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完成。固定组大鼠右后肢用胶布固定于腹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于1,2,4和8周腹腔内麻醉后处死大鼠。对照组大鼠于8周处死,除未进行固定外,其他处理方法与固定组一致。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大鼠和固定l,2,4和8周大鼠股骨组织提取液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生长激素水平在固定第8周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41.80&;#177;8.39),(19.86&;#177;4.21)μg/g,P〈0.05];而股骨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第2周出现最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3&;#177;23.12),(499.60&;#177;18.76)μg/g,P〈0.05],但在第4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在第8周明显减少[(258.65&;#177;5.76)μg/g,P〈0.05]。生长抑素在固定的第8周明显高于对照组[(51.69&;#177;2.36),(34.63&;#177;8.85)μg/g,P〈0.05]。结论: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不仅和骨形成有关,且在固定增加骨吸收的情况下,可以引起这些肽类的浓度升高,可能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可靠的动物模型,尝试验证脑损伤对骨折愈合质量的影响。实验于2000—08/09在天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及单纯尺骨骨折组,每组10只。其中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采用改良的Marmarou致伤模具制成直线加速型脑组织损伤,并应用手术切开、锯断尺骨的方法制成尺骨骨折模型;单纯尺骨骨折组仅制备尺骨骨折模型。致伤后6周处死动物,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肢骨折处骨密度值;用WD-1型电子万能测试机进行患肢三点抗弯实验。测定弯曲强度极限值;应用游标卡尺测量X射线平片骨痂最大直径。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在脑损伤模型建立过程中有1只家兔死亡,剔除出组。结果显示:①致伤后6周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的患肢骨折愈合处骨密度显著高于单纯尺骨骨折组(t=2.11,P〈0.05);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正、侧位X射线平片骨痂直径显著大于单纯尺骨骨折组(t=2.10,2.23,P〈0.05~0.01)。②致伤后6周脑损伤合并尺骨骨折组家兔患肢抗弯强度极限值显著高于单纯尺骨骨折组[(161.674&;#177;10.060),(135.400&;#177;12.540)NPa(t=2.05,P〈0.01)]。提示合并脑损伤的骨折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单纯骨折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鼻腔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5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n=5):不干预。②假手术组(n=5):只分离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不插入尼龙线。③缺血组(n=30):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0.5h经鼻腔给予生理盐水5μL,间隔2min后再次给药,共10次50μL。缺血后24,48,72,96,120h,7d麻醉状态下处死动物。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n=30):造模同模型组,缺血后0.5h经鼻腔滴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50μL,给药方法和处死时间同模型组。计算各组不同时间点脑梗死灶体积、Bcl-2阳性细胞数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结果:经补充后7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灶体积:缺血组24,72h最大,120h变小,7d更小[(283.72&;#177;40.58),(288.74&;#177;42.03),(141.97&;#177;28.34),(101.28&;#177;19.42)mm^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以上各个时间点均小于缺血组[(202&;#177;32.66),(200.83&;#177;36.80),(98.97&;#177;32.76),(78.92&;#177;23.24)mm^3,P〈0.01]。②Bcl-2阳性细胞数: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缺血组24h少量出现,72h达高峰,120h减少,7d更少[(9&;#177;3),(28&;#177;3),(17&;#177;2),(3&;#177;3)个/视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以上各个时间点均多于缺血组[(22&;#177;3),(37&;#177;6),(26&;#177;4),(8&;#177;3)个/视野,P〈0.01]。结论:脑缺血后经鼻腔给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减少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目的:观察中枢神经损伤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局部骨痂的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损伤-骨折组、脊髓损伤-骨折组、单纯骨折组。于术后第1,2,3周测量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术后第2,3周行X射线摄片评估骨痂愈合情况,术后1,2,3,4周取股骨制作标本,测量骨痂体积,术后3d,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痂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痂体积、X射线评分高于单纯骨折组(P<0.05);伤后3d,1,2周时,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血清质量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伤后1周,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折端平均阳性细胞数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提示中枢神经损伤可以影响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质量浓度和骨痂局部的表达,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神经内科2002-09/2004-06收治的符合2型糖尿病和脑梗死诊断标准的住院、门诊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证实,且脑梗死发生于2d内,排除冠心病病史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患者。符合以上标准的56例患者根据脑梗死严重程度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轻型脑梗死组3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型脑梗死组21例;选择28例单纯性脑梗死患者,28例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及对照组空腹血浆胰岛素、内皮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112例患者血样合格,测量结果进入统计分析。①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轻型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型脑梗死组显著低于单纯性糖尿病组[(0.8&;#177;0.4)%,(0.6&;#177;0.3)%,(1.2&;#177;0.3)%,P=0.02,0.00],而且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型脑梗死组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轻型脑梗死组(P=0.02)。②内皮素水平检测结果:单纯性糖尿病组与单纯性脑梗死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不显著[(91.3&;#177;26.3),(89.8&;#177;19.8)ng/L],2型糖尿病合并轻型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型脑梗死组的内皮素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99.3&;#177;23.3),(127.6&;#177;33.2),(91.3&;#177;26.3)ng/L,(P=0.03)]。分层对比分析显示,56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等无关,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关。结论:脑卒中发生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存在明显的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和升高的内皮素水平可能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内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以及给予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对缺氧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11-01/30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疾病研究室进行。①脑组织肾上腺髓质素测定: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29只单纯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及肾上腺髓质素组各10只,正常组不干预,另外2组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人含体积分数为0.08氧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造模后肾上腺髓质素组即刻腹腔注射肾上腺髓质素2.0nmol/kg(浓度为82μmol/L),48h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左侧脑组织测肾上腺髓质素含量。②细胞凋亡测试:7日龄Wistar大鼠39只分4组,正常组9只,模型组、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各10只,正常组不干预,另外3组同前造模。造模后即刻后2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髓质素2.0nmol/k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5μg/kg。48h后心脏灌注处死,取脑组织,行TUNEL法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细胞凋亡数,凋亡百分率,凋亡面密度及数密度。 结果:6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肾上腺髓质素含量:肾上腺髓质素组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1.81&;#177;0.43),(0.41&;#177;0.02),(1.07&;#177;0.27)ng/g,F=34.82,P〈0.01],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1)。②凋亡细胞数:正常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肾上腺髓质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9.20&;#177;0.53),(23.43&;#177;5.11)个/视野,P〈0.001]。③凋亡细胞数密度和面密度: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01),肾上腺髓质素组低于模型组(数密度:0.0016&;#177;0.0007比0.0049&;#177;0.0009;面密度:0.043&;#177;0.018比0.131&;#177;0.044,P〈0.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与肾上腺髓质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凋亡细胞百分率: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55.5&;#177;5.1)%,(7.6&;#177;3.6)%,P〈0.01],肾上腺髓质素组明显低于模型组[(21.8&;#177;1.8)%,P〈0.01]。 结论:④肾上腺髓质素在缺氧缺血后脑组织内含量明显升高。②肾上腺髓质素可降低缺氧缺血后的脑细胞凋亡,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12在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3个月龄雄性SD大鼠60只,建立闭合骨折髓内固定动物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血化瘀汤组(n=30)、生理盐水组(n=30)。每组叉分为骨折后3,5,7,14,21d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在大鼠麻醉苏醒后开始灌服活血化瘀汤(由蒲黄9g,姜黄4.5g,当归9g,泽兰6g.茜草9g,三七6g,红花1.5g,莪术6g,生地9g,赤芍9g,紫苏9g,甘草3g等组成,由福建中医学院屏山制药厂协作制备)15mL/(kg&;#183;d)(按10倍成人剂量换算),分两次,生理盐水组在相同条件下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骨折后3,5,7,14,21d取骨折区组织,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1的表达。结果:纳入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骨折后第3天有一个初期峰值;在第7天会出现一个低谷;而在骨折后第2周,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会再次升高,达到第2个峰值,也是最高表达期;其后的表达逐渐降低。②骨折后3,5,7,14,21d活血化瘀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0.437&;#177;0.073,0.292&;#177;0.103;0.368&;#177;0.099,0.245&;#177;0.052;0.360&;#177;0.082,0.281&;#177;0.076;0.783&;#177;0.289,0.461&;#177;0.163;0.526&;#177;0.12,0.453&;#177;0.085,P〈0.01)。③骨折后3,5,7,14,21d活血化瘀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6,033&;#177;2.244,32.879&;#177;3.423;34.442&;#177;2,197,32.691&;#177;1.243;33.383&;#177;1,688,32.073&;#177;1.109;40.918&;#177;4.102,38,287&;#177;2.694;34.688&;#177;3,746,33.381&;#177;0.499,P〈0.01)。绪论:活血化瘀汤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增强,促进了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变化及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40只2月龄SD大鼠,体质量(200&;#177;50)g,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30);模型组造成中度压迫(30%~60%)的慢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持续压迫组(保留压迫装置)、减压组(取出压迫装置做捆绑对照)、减压加电针组(在减压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每组10只。电针治疗频率0.5ms,刺激强度为10mA,30min/d,6d为1个疗程,间隔1d,进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各组大鼠联合行为评分、脊髓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的变化。结果:4组大鼠,每组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联合行为评分:减压加电针组(10.44&;#177;0.09)优于压迫组(39.92&;#177;0.59)和减压组(12.97&;#177;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07,P〈0.01;t=2.28,P〈0.05)。②各组大鼠脊髓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的观察结果:减压组和减压加电针组较压迫组大鼠脊髓扁平化减轻。③各组大鼠脊髓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的观察结果:减压组和减压加电针组脊髓损伤较压迫组减轻。④压迫节段脊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阳性神经元计数(6个视野作阳性神经元计数):减压加电针组(107.7&;#177;3.22)明显高于压迫组(62.9&;#177;1.8)和减压组(88.4&;#177;1.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1.48,4.99,P均〈0.01)。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慢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介导电针的治疗过程,与促进行为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肖骏  王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50-52,i0001
目的: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使其在该细胞中瞬时表达,并观察该表达载体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取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培养的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基因转染: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对照组则为空载体pcDNA3。③转染与非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④转染细胞的增殖状况检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A值越大表示细胞增殖越强)。结果:①转染与非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未转染和转染pcDNA3质粒的细胞仅出现内参照β-肌动蛋白的条带,而转染的细胞出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β-肌动蛋白的两条带。(2)转染细胞的增殖状况:24,48,72h各时间点单纯骨髓基质细胞组和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骨髓基质细胞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72h:1.233&;#177;0.45,1.575&;#177;0.45,0.482&;#177;0.04,P〈0.01);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骨髓基质细胞组显著性高于单纯骨髓基质细胞组(P〈0.01)。结论:将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转入软骨组织工程最佳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明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效应,并初步证实了其促进种子细胞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每组5只。采用激素注射造模,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兔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7.5mg/(kg&;#183;只),2次/周;正常对照组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肌注青霉索16万U和链霉素15万U预防感染,2次/周。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出自清&;#183;吴谦等所著的《医宗金鉴》,原方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7mL/kg灌胃,1次/d;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麻醉后各处死5只,13周后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麻醉后各处死5只,分别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 结果:纳入大白兔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模型对照组空缺骨陷窝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0&;#177;5.40)%,(14.50&;#177;1.72)%,P〈0.001]。治疗组兔股骨头软骨、骨小梁、骨细胞及髓腔组织等均接近正常,空缺骨陷窝数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空缺骨陷窝数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5.80&;#177;2.83)%,(27.50&;#177;5.40)%,P〈0.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病理情形相似,其空缺骨陷窝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8.70&;#177;7.26)%,(14.50&;#177;1.72)%,(15.80&;#177;2.83)%,P〈0.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模型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低于正常对照组,即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0.39&;#177;4.31.97.58&;#177;0.56,P〈0.01);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弱,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3.53&;#177;4.96,97.58&;#177;0.56,P〈0.001);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表达增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7.55&;#177;0.74,133.53&;#177;4.96,P〈0.001);生理盐水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高于模型对照组,表达减弱,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3.53&;#177;4.96,90.39&;#177;4.31,P〈0.001]。③血液流变学指标: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35&;#177;0.05),(3.14&;#177;0.02),(3.50&;#177;0.07),(2.76&;#177;0.22)mPa&;#183;s;(7.11&;#177;0.40),(5.77&;#177;0.24),(7.48&;#177;0.17),(5.49&;#177;0.48)mPa&;#183;s;(1.70&;#177;0.05),(1.57&;#177;0.06),(1.72&;#177;0.03),(1.48&;#177;0.03)mPa&;#183;s,P〈0.001,0.01,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0.01)。各组间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54&;#177;0.04,0.46&;#177;0.04,P〈0.01];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3&;#177;0.04,0.50&;#177;0.05,0.54&;#177;0.04,P〈0.05,0.01)。 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活血化瘀中药可对抗激素的作用,间接地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可以有效地改善股骨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族多功能的蛋白多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为转化生长因子β1。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程度如何是判定内固定材料优劣的一个重要评定指标。目的:通过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后骨折愈合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细胞内定位,借此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0-03/2001-07在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兔42只,所有动物均随机抽取,雌雄不限,按内固定物分成两组:矩形髓内钉组;不锈钢接骨板组,每组动物21只。方法:以矩形髓内钉与不锈钢接骨板固定兔胫骨制作骨折内固定模型,骨折内固定部位为兔左胫腓骨交界下2mm处。手术前后用市售动物颗粒饲料分笼喂养,饮用自来水,自由活动,不用外固定。每组动物于内固定手术后1.3.7,14,21,28d分别处死3只,取骨折端骨痂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切片和原位杂交处理。主要观察指标:观测并记录组织切片中不同细胞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染色阳性强度和阳性面积比,显示兔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分布和含量。结果:共用实验动物42只,腹泻死亡3只,伤口局部感染骨外露3只,共6只未纳入结果分析,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各3只,进入结果分析动物数36只。①在骨折早期,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局部的细胞和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均无表达;7d后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中有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表达。②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染色强度、阳性面积比及阳性指数术后14d最高(12.36&;#177;0.58,0.19&;#177;0.05,2.35&;#177;0.20:10.24&;#177;0.65,0.13&;#177;0.03,1.33&;#177;0.10),28d最低(4.24&;#177;0.57,0.06&;#177;0.02,0.25&;#177;0.08:3.31&;#177;0.27,0.03&;#177;0.01,010&;#177;0.02),同期比较除术后7d阳性面积比外,其余矩形髓内钉组均高于不锈钢接骨板组,组问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矩形髓内钉较不锈钢接骨板更能促进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下肢长骨骨折康复期治疗中应用改良绞链石膏/支具,观察其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选择河北工程大学临床医学院骨科1984-01/2005-06收治的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82例。分为实验组42例,采用符合生物固定要求的内固定后,应用外用改良铰链石膏/支具外固定。与传统绞链不同的是,近侧合叶片的联结点不是一个圆孔,而是一个按照膝关节瞬时中心曲线设计的滑道。使患者在3周后负重、持拐行走,利用骨折部合理的压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铰链石膏/支具配合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内固定。 结果:82例患者平均获2年随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6~8周内愈合者22例(52.4%),9-12周全部愈合。②实验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股骨及胫骨干骨折早期负重后Ender钉尾轻度外移3例,系断端嵌合不佳所致;骨折部半侧愈合不良1例;向外成角10&;#176;1例。无一例发生发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关节僵硬和明显的废用性肌萎缩。③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术后5,6,7周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5周:(92.53&;#177;15.34)&;#176;比(80.12&;#177;16.41)&;#176;,6周:(108.48&;#177;16.35)。比(96.26&;#177;18.37)&;#176;,7周:(146.37&;#177;19.28)&;#176;比(135.21&;#177;17.65)&;#176;,t=2.73~3.54,P〈0.01)④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检查骨痂出现率:术后4,5,6周实验组骨痂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52%比0.28%,0.67%比0.40%,0.88%比0.70%,χ^2=4.08~5.86,P〈0.05)。 结论:下肢长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后,应用符合膝关节生物力学原理的改良绞链石膏/支具外固定,利用骨折部合理的压应力可促进骨折愈合。早期负重活动减少了因骨折长期卧床制动引起的股四头肌粘连、膝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对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2—04/2004—06在郧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1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喂养2ld后对照组及高脂组肌注白蛋白(2μg/k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肌注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2μg/kg),继续以前方式饲养3周(喂养42d)处死动物,测定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用计量组织学的方法(CD34的阳性面积)测定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 结果:实验兔3组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喂养21d及42d时,高脂组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高于对照组[21d:(1.57&;#177;0.3),(1.48&;#177;0.2).(0.38&;#177;0.1)mg/L.P〈0.05:42d:(1.49&;#177;0.21.(2.81&;#177;0.9),(0.37&;#177;0.1)mg/L,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42d高于21d(P〈0.01)。②喂养42d时新生血管的密度: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61.15&;#177;7.55),(12.35&;#177;2.02),0个/mm^2,P〈0.051。③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CD34的阳性细胞数之间关系:呈正相关(r=0.944)。④斑块面积.斑块周径及斑块的最大厚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24.12&;#177;3.58).(1.81&;#177;0.61)%,0;斑块周径:(25.71&;#177;1.97).(6.05&;#177;1.62)%,0;斑块的最大厚度:(0.16&;#177;0.007).(0.06&;#177;0.002),0mm.P〈0.05]。⑤电镜观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与动脉粥样斑块相邻,新生管腔内可见淋巴细胞。 结论: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促进斑块内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其促进C反应蛋白合成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骨痂中的表达,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骨折愈合加快的机制。方法12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8只,即:2周单纯骨折组(G1)、2周骨折合并脑外伤组(G2)。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2周取材,骨痂作SP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分析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骨折合并脑外伤组高于单纯骨折组。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IGF-Ⅰ可能是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