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7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2)两组治疗4周与8周后,40mg阿托伐他汀组与10mg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40mg阿托伐他汀疗效优于10mg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控制冠心病患者周围血管易损斑块的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d,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服用2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径(commoncarotidarterydiameter,CCAD)、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斑块体积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24个月后CCAD较治疗前增加(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CIMT、斑块体积及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控制血脂水平。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g/d,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mg/d,n=45)和常规治疗组(n=43);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30)与之对照。结果 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与血脂水平不相关。②他汀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PAPP-A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除血清hs-CRP水平降低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试验组30例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服用1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e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变化;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C、LDL.C、HDL—C、Hey、hs.CRP、IMT等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相当(P均〉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组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5/30)低于对照组的46.7%(14/30,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近期疗效更优,对血脂、炎症反应及颈内动脉IMT等指标的影响更明显,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脂联素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48例UAP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抽血测定脂联素及其他相关指标。同时设4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AP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而炎性反应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升高。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hs-CRP、TNF-α、IL-6均下降,但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UAP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有助于纠正UAP患者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瑕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59-196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行PCI手术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mg/d),低瑞舒伐他汀组(10mg/d),高瑞舒伐他汀组(20mg/d),各30例,在常规治疗时,于术前一周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于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一个月对三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术前三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及一个月,高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低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I患者术后应用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同时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及瑞舒伐他汀(可定10 mg)治疗4 周后,冠心病患者LDL-C(低密度脂蛋白)、CX3CR1以及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方 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8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例,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分别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采用均相酶显色法检测LDL-C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类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X3CR1的表达,采用酶循环法检测Hcy水平。 结果经过4周的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各组冠心病患者LDL-C及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X3CR1在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较治疗前均减低(P<0.05),且治疗后LDL-C水平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CX3CR1及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同时具有抗炎作用;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要强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择期行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一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0mg/d),而后即行PCI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0mg/d),而后即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差异,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术后主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主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猝死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TnI水平(O.12±0.13vs.0.21±0.56,P=0.381〉0.05)及术后一月主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vs12.5%,P=0.723〉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他汀预处理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硬化(CA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12周后观察其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颈动脉膜中层厚度(CIMT)的水平,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效果优于辛伐他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颈动脉硬化方面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的患者的非调脂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血压不伴有高脂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加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降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反映内皮功能的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脑钠肽(BNP)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降至并维持正常水平,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O水平、FMD明显升高,BN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NO水平、FMD、BNP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防止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李英  朱榆红 《临床医学》2010,30(5):12-1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观察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分为PAS治疗组30例,应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AS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对照组30例仅给予阿司匹林。共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PAS治疗组及AS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含量均下降(P0.05),PAS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联合应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脂、降低炎症指标hs-CRP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也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中 IL-6及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6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治疗组和非他汀治疗组,另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非他汀治疗组(102例)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他汀治疗组(66例)加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 IL-6及 IL-10水平变化,并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感染后致 SIRS 患者入院时三种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治疗组治疗后4 d 及7 d 血清 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但他汀治疗组较非他汀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治疗组治疗后4 d 血清 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后7 d 血清 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05),他汀治疗组较非他汀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 <0.05);他汀治疗组发生 MODS 为16例(24.2%),非他汀治疗组发生 MODS 为25例(2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 =0.969>0.05);他汀治疗组病死为17例(25.8%),非他汀治疗组病死为43例(4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94,P =0.030<0.05)。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能促进 IL-6水平下降和 IL-10水平升高,进一步改善全身炎症反应,但仍需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炎症因子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参麦.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 05);观察组LVM、LVMI和IVS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参麦可以改善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脂质代谢,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n=40)和20mg组(B组,n=42),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纽(C组)。检测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压、血脂和CRP明显高于C组,一氧化氮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和CRP显著下降(P〈0.05);血NO显著上升。B组的作用较A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56例;Ⅰ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Ⅱ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Ⅲ组患者为空白对照组,持续治疗并随诊9个月.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 结果 Ⅰ、Ⅱ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Ⅰ、Ⅱ组患者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Ⅲ组患者(P均<0.05),且Ⅰ组患者LDL-C水平比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9个月后,Ⅰ组患者ABI及CI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Ⅰ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Ⅱ、Ⅲ组(P均<0.05).3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20 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显著提高ABI水平及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还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 PCI 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 组患者(4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口服,B 组患者(4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 口服,C 组患者(4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 口服,1次/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和4周测定患者血脂、脂联素、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 C 组改善更明显(P <0.05)。三组患者用药后脂联素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但 C 组升高更明显(P <0.05)。三组患者用药后 CRP、TNF-α及 IL-6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但C 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调节血脂,而且还可以升高脂联素水平,减轻 PCI 术后炎性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杨爽  靳丽丽 《临床荟萃》2014,29(12):1330-1333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Ⅱ级以上的老年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标准组,n =71)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n =67),两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5 mg,每日1次,或加贝那普利5~10 mg,每日1次,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标准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强化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 1/晚.入选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肝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均于入选时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和比较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夜间SBP、晨峰SBP、白昼DBP、夜间DBP以及晨峰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强化组患者SBP、DBP以及晨峰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强化组患者24 hSBP、白昼SBP、夜间SBP、白昼DBP和夜间DBP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均P<0.05).经过8周治疗,标准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强化组患者24 h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患者白昼SBPV和DBPV改善更加明显(均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均降低(均P<0.05),强化组hs-CR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一定水平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无临床意义.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赵建  刘红辉  许永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303-304,30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择6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A组,n=30)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n=30)和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n=15)。A组的T2DM患者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等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阿乐,10~2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留取血清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比色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SH—Px、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期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