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2年6月~2008年6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8%、年出血并发症为0.76%,分别低于文献报道的4%及1%。结论:无抗凝禁忌症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并慢性房颤的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远期凝血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以前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房颤而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108例,术后均进行正规华法林抗凝治疗,在其出院半年以后在门诊进行凝血系列检查(PT,PT%,PTR,INR,Fbg,APTT)。按是否发生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分为栓塞组、出血组、无并发症组,应用SPSS软件分析安全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范围。[结果]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栓塞4例、出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所有病人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随INR波动,与华法林的用量无关。华法林用量与PT及INR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合并慢性房颤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PT范围为14.4s~28.7s,INR范围为1.51~2.6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病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成试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华法林给药方式和剂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INR达标时间以及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PT值以及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T值以及APTT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INR达标时间较短(P 0.05);两组出血以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抗凝效果显著,并可有效缩短INR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4.
柯月兰  黎观梅  黄丽娟 《现代护理》2007,13(14):1293-12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能否提高慢性房颤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和每月监测INR的依从性。方法将110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在住院期间,2组患者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只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嘱2组患者出院后坚持长期口服华法林,每月监测INR1次。结果干预组患者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不依从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房颤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和每月监测INR的依从性,它可应用于慢性房颤患者实施长期抗凝治疗前,并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地抗凝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40例服用华法林拟行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为(24.72±2.94)分(总分8~32分);华法林抗凝依从性与抗凝知识得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抗凝知识得分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为患者抗凝依从性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 拟射频消融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总体较好,但在不同服其他药物、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每天需摄入稳定量的维生素K食物方面尚待提高;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的宣教并重视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从而促进其维持良好的抗凝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能否提高慢性房颤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和每月监测INR的依从性.方法 将110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在住院期间,2组患者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只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嘱2组患者出院后坚持长期口服华法林,每月监测INR 1次.结果 干预组患者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不依从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房颤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和每月监测INR的依从性,它可应用于慢性房颤患者实施长期抗凝治疗前,并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对服用华法林的108例房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为(25.84±3.35)分(总分8~32分);自我效能总得分为(76.58±16.31)分(总分0~104分),其中仅7例占6.48%表现为低水平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与抗凝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总体较好,但在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同服其他药物及每天需摄入稳定量的维生素K食物方面尚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抗凝依从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与卒中情况。 方法调查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房颤患者30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情况、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INR值、华法林剂量、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情况,分析抗凝治疗的规范性及其与临床后果的关系。 结果住院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2±11)岁,房颤类型以非瓣膜型房颤为主,占93.7%(282/301),58.8%的房颤患者采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4%接受NOAC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抗凝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0% vs 20.5%,P=0.025)。瓣膜型和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后INR达标(INR 2.0~3.0)的比率分别为15.8%和7.1%。 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预防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127例分为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5~3.5(中等程度,72例)和INR1.6~2.4(低等程度,55例)两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率为0,中强度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低强度组出血发生率为5.45%,中强度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中均无严重出血病例。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6~3.5能明显降低二尖瓣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INR1.6~2.4时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黄桑  林涛  刘媛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13-42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72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8例、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38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2.0]和中强度华法林抗凝组42例(INR 2.1~2.5)、高强度华法林抗凝组44例(INR 2.6~3.5),应用华法林抗凝并行INR监测,常规门诊随访2年,分析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与INR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低、中、高强度华法林3组血栓栓塞发生率相当(P>0.05),华法林3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高强度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低、中强度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大致相仿(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华法林(INR 1.6~2.5)抗栓治疗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并慢性房颤的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远期凝血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以前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房颤而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108例,术后均进行正规华法林抗凝治疗,在其出院半年以后在门诊进行凝血系列检查(PT,PT%,PTR,INR,Fbg,APTT)。按是否发生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分为栓塞组、出血组、无并发症组,应用SPSS软件分析安全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范围。[结果]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栓塞4例、出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所有病人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随INR波动,与华法林的用量无关。华法林用量与PT及INR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合并慢性房颤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PT范围为14.4s~28.7s,INR范围为1.51~2.6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区域内单中心房颤人群流行病特点及抗凝现状。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房颤患者702例,随访半年(出院1、3和6个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特点、栓塞/出血风险评估(CHA2DS2-VASc/HAS-BLED评分)分布特征、随访6个月时新发事件(急性冠脉事件、急性心力衰竭、新发脑血管病、出血事件、血栓事件、再次住院、死亡)的发生率,以及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 1)702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3.96±11.27)岁,男352例、女350例,常见伴随疾病有高血压(38.89%)、冠心病(50.57%)、心力衰竭(49.19%)、心脏瓣膜病(1.42%)、糖尿病(56.27%),主要以阵发性房颤(40.02%)和永久性房颤(31.19%)为主,房颤人群总体抗凝率为64.10%;CHA2DS2-VASc评分≥2分人群中,未口服抗凝药物患者224例(占总房颤人群31.91%),口服抗凝药物患者425例(占总房颤人群60.54)。702例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112例(15.60%)、新型抗凝药物(NOAC,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艾多沙班)338例(48.15%),本地区房颤人群服用抗凝药物种类以NOAC为主。2)对口服华法林抗凝人群随访半年,发现自行停用华法林抗凝药物的患者13例(10.66%),在出院1、3个月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最高(59.82%、73.21%),出院6个月时INR达标率下降至58.93%。3)随访半年中,记录到新发脑血管疾病4例,其中未抗凝组3例、抗凝组1例;栓塞事件2组均为1例;再住院分别为17例、13例;死亡分别为3例、2例。结论 本地区房颤好发于老年人,抗凝率总体良好,多数患者以口服NOAC为主;出院6个月时患者华法林INR达标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宫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933-2933
目的:观察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6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通过对医生的培训,患者的宣教,根据INR值积极调整华法林用量,并严密观察出血事件,对栓塞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可以明确降低栓塞的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 96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服用前强化健康教育,服用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和护理,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发生,2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 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PT及INR。早期发现出血的征象并加强健康教育,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持续性房颤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口服华法林持续性房颤病人16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采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记录两组病人随访12个月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连续随访12个月期间,在第1月、第3月、第4月、第7月、第9月、第11月和第12月两组病人INR达标情况比较存在差异(P0.05);管理组病人缺血性卒中、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服用华法林的持续性房颤病人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法华林治疗,3mg/d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200mg/d口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INR值及血栓栓塞、出血等事件。结果观察组华法林维持量(1.75~4.75)mg/d,平均剂量(2.00±0.75)mg/d,INR值为3.08±0.72。2组出血发生率相似(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20.0%,P<0.05)。结论在严密监控INR情况下,使用华法林治疗房颤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1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观察组(伴有肾功能不全)和对照组(无肾功能不全),两组均使用华法林辅助抗凝治疗。比较华法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出血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发生人数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INR值为2.71±0.79,对照组的INR值为2.24±0.82,观察组IN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观察组INR>2.5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脑卒中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78、6.13、16.32,P均<0.05)。结论房颤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明显升高,抗凝血作用也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高龄房颤并发栓塞患者的抗凝剂量、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8例高龄房颤并发栓塞患者应用华法林(每片2.5 mg),每日1次早饭后口服,维持剂量为(2.26±0.30) mg,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本组患者华法林在(10.6±3.5) d内使INR达标(1.5~2.5),这一维持剂量的出血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高龄房颤患者并发脑栓塞和下肢动脉栓塞后,华法林的应用没有特殊要求,较普通人小的剂量可使INR达标.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用药前进行基本药物知识宣教,服药期间饮食调节、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长期随访并观察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时间(37.3±7.9)个月;INR达标率(2.0~3.0)为88%;不良事件中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各1例,皮下出血3例,口腔黏膜及鼻腔出血1例,长期尿潜血1例。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各系统的出血,应定期监测PT及INR;健康教育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希  梅洁 《当代护士》2021,28(11):149-151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最危险的并发症,但栓塞事件可通过口服抗凝剂得以降低,华法林因其较低的价格及肯定的药物疗效,被大多数人作为抗凝首选,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卒中风险下降64%,全因死亡减少26%[1].合适的华法林抗凝强度要求INR在2.0~3.0,<2.0易致栓塞性疾病,>3.0出血事件增加[2].然而由于华法林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与其他药物相关作用复杂,因此出血仍然是华法林抗凝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