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ALCAPA患者28例,根据LVEF分为LVEF减低组(LVEF<50%)19例和LVEF正常组(LVEF≥50%)9例,比较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间超声参数的差异。手术患者(17例)分别于术后1 d、1个月、6个月、1年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应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超声参数进行对比。 结果LVEF减低组患者LVEF为30%~48%,平均年龄5.4个月;LVEF正常组LVEF为60%~73%,平均年龄2.5岁。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131.95±24.24)mm/m2 vs(85.67±20.26)mm/m2],右冠状动脉内径小[(3.06±0.51)mm vs(4.01±0.6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5、4.075,P均<0.001),易形成室壁瘤。LVEF减低组中10例行手术治疗,7例超声心动图随访至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术后1 d开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逐渐回缩[(109.98±16.06)mm/m2、(99.49±12.02)mm/m2、(89.48±10.90)mm/m2、(80.03±8.09)mm/m2 vs(123.26±12.40)m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8、-7.519、-5.413、-6.526,P=0.004、0.001、0.012、0.007),LVEF术后1个月开始恢复,术后6个月达正常水平[(45.50±9.57)%、(66.25±10.34)%、(67.25±4.50)% vs(38.83±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2、3.683、5.869,P=0.025、0.014、0.002)。 结论LVEF减低的ALCAPA患儿年龄小、心脏病变重,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作出诊断,但需要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ALCAPA手术治疗远期效果较好,超声心动图在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以及心脏超声特征,为基层医师诊断和初步鉴别这两种心脏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脏扩大且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53例患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DCM组(34例,33~79岁)和ICM组(19例,41~77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及心脏超声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构成情况、右心系统增大构成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血脂检查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声检查结果[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射血分数]。 结果在年龄构成方面:DCM组中青年患者(<40岁)比例明显高于I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59% vs 0,χ2=4.51,P=0.034);而DCM组老年患者(≥60岁)比例明显低于I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35% vs 68.42%,χ2=6.40,P=0.011)。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所有心脏扩大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所有患者的81.13%;但是DCM组和ICM组在男性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35% vs 78.95%,χ2=0.09,P=0.761);ICM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D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68% vs 38.24%,χ2=6.13,P=0.013;52.63% vs 20.59%,χ2=5.74,P=0.017);DCM组和ICM组患者吸烟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2% vs 57.89%,χ2=0.00,P=0.948)。在血脂水平方面,DCM组和ICM组患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0.59)mmol/L vs (1.46±1.02)mmol/L,t=-0.91,P=0.369;(1.02±0.40)mmol/L vs (1.06±0.27) mmol/L,t=-0.39,P=0.699];DCM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I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7±1.10) mmol/L vs (5.23±1.32)mmol/L,t=-2.54,P=0.014;(2.80±0.82)mmol/L vs (3.43±1.02)mmol/L,t=-2.46,P=0.018]。在心脏超声检查方面,DCM组患者左心系统扩大程度较ICM组明显,DCM组患者左心房直径、LVd、LVs均大于IC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29±6.19)mm vs(38.58±4.82)mm,t=2.86,P=0.006;(65.94±7.30)mm vs(58.94±9.16)mm,t=3.05,P=0.004;(54.68±8.43)mm vs (48.16±7.61)mm,t=2.79,P=0.007];DCM组患者与ICM患者比较,右心系统扩大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12% vs 15.79%,χ2=4.36,P=0.037),射血分数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65±7.18)% vs (36.89±9.10)%,t=-2.31,P=0.025]。 结论综合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及心脏超声特征可初步鉴别DCM和IC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过程中左心房功能和容积的改变情况。 方法选取CKD患者103例,根据CKD分期将其分为3组:A组50例(CKD1、2期),B组29例(CKD3、4期),C组24例(腹膜透析患者)。对以上患者行传统超声心动学检查,使用左心房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左心房收缩应变,并获得左心房时间-容积曲线计算总排空率、被动排空率及主动排空率,使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间的指标差异。 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的左心房峰值应变、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6.0)% vs(30.9±7.7)%,(2.11±0.55)s-1 vs(1.83±0.45)s-1,(25.4±6.1)% vs(18.1±5.7)%,q=3.70、3.28、7.77,P均<0.05];高血压患病率、室间隔厚度、左心房收缩应变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 vs 86.2%,χ2=7.59,P=0.006;(9.8±1.4)mm vs(11.1±2.1)mm,(9.6±3.9)% vs(12.8±5.7)%,q=4.09、4.22,P均<0.05];C组的左心房峰值应变、舒张早期应变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5±7.5)% vs(35.1±6.0)%,(19.7±4.7)% vs(25.4±6.1)%,q=4.68、5.70,P均<0.05];C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率、左心室质量、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收缩前容积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 vs 56.0%,54.2% vs16.0%,χ2=12.01、11.61,P均=0.001;(201.7±66.0)g vs(159.5±45.2)g,(35.2±9.0)ml vs (28.1±8.0)ml,(57.0±21.1)ml vs (42.1±15.7)ml,(22.9±19.8)ml vs(13.1±6.7)ml,(38.2±14.6)ml vs(27.1±11.3)ml,q=4.46、3.37、4.84、4.78、4.95,P均<0.05]。与B组相比,C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左心房收缩应变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4% vs 8.3%,χ2=7.4,P=0.007;(12.8±5.7)% vs (9.7±4.5)%,q=13.45,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率、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收缩前容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 vs 54.2%,χ2=9.82,P=0.002;(28.6±8.7)ml vs (35.2±9.0)ml,(41.3±17.5)ml vs(57.0±21.1)ml,(14.1±9.2)ml vs (22.9±19.8)ml,(28.2±13.8)ml vs(38.2±14.6)ml,q=2.81、4.58、3.85、4.00,P均<0.05]。 结论左心房贮存和通道功能随着CKD的进展而减低,CKD3、4期患者的左心房收缩功能强于CKD1、2期患者及腹膜透析患者。左心房应变参数比左心房容积参数更敏感,能在左心房容积改变之前发现左心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BODE指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65例,随机分为肺康复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干预,肺康复组同时进行12周的肺康复治疗。年龄、病程,BODE各项指标及BODE指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成人COPD生存质量评分(COPD-QOL量表)等属于计量资料,2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上述相关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性别、COPD临床严重程度分级的组间差异。 结果最终有63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肺康复组BODE指标中体质量指数(BMI)、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21.5±1.4)kg/m2 vs(18.7±1.2)kg/m2;(1.6±0.3)分 vs (2.1±0.3)分;(270.3±37.8)m vs (158.3±42.4)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2.036、5.021,P=0.036、0.046、<0.001)。对照组6MWD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188.3±40.3)m vs (160.1±39.7)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09)。组间比较,肺康复组治疗后BMI、MMRC和6MWD均优于对照组[(21.5±1.4)kg/m2 vs(18.6±1.3)kg/m2;(1.6±0.3)分 vs (2.1±0.4)分;(270.3±37.8)m vs (188.3±40.3)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4、2.031、4.568,P=0.038、0.016、<0.001);BODE指数比较,肺康复组改善优于对照组[(3.9±0.9)分 vs (4.5±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37)。治疗后肺康复组IL-6、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62.1±6.4)pg/ml vs (95.9±5.9)pg/ml;(48.5±7.3)pg/ml vs (73.3±10.1)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872、7.136,P均<0.001);COPD-QOL总分较治疗前提高[(110.5±17.8)分 vs (96.2±2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21,P<0.001);组间比较,肺康复组治疗后IL-6、TNF-α和COPD-QOL总分优于对照组[(62.1±6.4)pg/ml vs (94.6±6.3)pg/ml;(48.5±7.3)pg/ml vs (71.7±7.5)pg/ml;(110.5±17.8)分 vs (96.3±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1、7.328、7.526,P均<0.001)。 结论肺康复可以明显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BODE指数和降低血清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过程中患儿体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4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高胆组,再根据对高胆红素新生儿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胆1组20例(常规蓝光治疗)和高胆2组(常规蓝光治疗加妈咪爱);选取同期与高胆组日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无黄疸或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 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高胆1、2组胆红素与IL-6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高胆1组及高胆2组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CD3[(48.00±5.28)% vs (46.60±5.57)% vs (60.54±4.66)%]、CD4[(31.05±5.09)% vs (33.50±4.80)% vs (44.86±3.75)%]及CD4/CD8比值(0.93±0.21 vs 0.95±0.23 vs 1.32±0.17)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胆1组与高胆2组新生儿的IL-6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21.73±2.35)ng/ml vs (22.05±2.58)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高胆1、2组患儿CD3[(46.15±7.17)% vs (55.15±6.89)% vs (60.54 ±4.66)%]、CD4[(29.45±5.64)% vs (37.85±5.49)% vs (44.86 ±3.75)%]、CD4/CD8比值(0.92±0.22 vs 1.12±0.25 vs 1.32±0.17),较对照组比较仍较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偏高[(23.83±3.34)ng/ml vs (14.91±2.31)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胆2组与高胆1组CD3、CD4、CD4/CD8比较却明显升高,IL-6水平也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总体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胆1、2组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780、-0.594,P<0.01),而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52、0.591,P<0.01)。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情况,光疗在降低高间接胆红素的同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口服免疫调节剂妈咪爱可有效弥补光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平板运动负荷超声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 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无冠状动脉相关病史、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平板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的体检者58例。应用斑点追踪软件分析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常规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E峰值、A峰值,二尖瓣侧壁瓣环运动曲线e、a、s值,计算E/A,e/a,E/e,并对整体和节段(17个)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和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比较,计算经心率校正后的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应变达峰时间比值。 结果LVESVI峰值较静息时减小[(6.4±2.1)m3/m2 vs(14.7±3.6)m3/m2],峰值期二尖瓣环s峰值较静息时明显增高[(0.21±0.27)m/s vs(0.12±0.0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室节段除后壁和下壁基底段外,峰值应变在负荷运动峰值期较静息时均明显增加(P均<0.05),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期的应变绝对值均是心尖部最高[(24.9±3.2)%,(33.9±3.7)%],与基底段和中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运动负荷峰值期各节段达峰时间均较静息期明显缩短(P均<0.01),心尖段峰值期达峰时间最短[(215.9±35.6)ms],基底段峰值期达峰时间最长[(237.8±43.4)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息与运动负荷峰值状态经心率校正后的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比值为2.3~3.0。 结论负荷状态的应变及达峰时间参数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负荷前和负荷后均可独立反映心肌功能状态,可为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改良短方案与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在高龄(年龄≥35岁)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基础窦卵泡≤8个)患者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ICSI-ET)助孕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高龄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340个IVF/ICSI-ET周期,按促排卵方案分为改良短方案组(175个取卵周期)和PPOS方案组(165个取卵周期),统计2组患者促排卵结局和临床结局,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时间、可移植胚胎数、药物费用等的差异,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双原核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胚胎流失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 结果PPOS方案组的Gn用量显著下降[(2204.6±1539.4)U vs (2736.0±633.6)U,t=4.516,P<0.001],Gn使用时间缩短[(9.45±1.75)d vs (10.34±2.00)d,t=5.125,P<0.001],促排卵费用减少[(650.22±450.52)元vs(843.73±273.43)元,t=6.755,P<0.001];改良短方案组的获卵数[(4.88±2.21)个vs(4.01±2.39)个,t=4.507,P=0.001]、可移植胚胎数[(3.35±1.81)个vs (2.90±1.92)个,t=3.302,P=0.005]高于PPOS方案组;改良短方案种植率高于PPOS方案组[23.69%(95/401)vs 14.01%(36/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10,P=0.002),累积临床妊娠率[37.62%(79/210)vs 27.62%(29/105),χ2=3.107,P=0.078]、活产率[22.38%(47/210)vs 17.14%(18/105),χ2=1.173,P=0.279]较PPOS方案组有改善趋势,流产率[3.33%(7/210) vs 1.90%(2/105),χ2=0.475,P=0.723]、异位妊娠率[1.90%(4/210) vs 0.95%(1/105),χ2=0.443,P=0.6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短方案与PPOS方案相比,可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因此,对于高龄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改良短方案不失为高龄患者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三甲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月5月,选取云南5家三甲医院老年T2DM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口学信息、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的数据统计,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组之间、不同BMI组之间、不同糖尿病病程组之间、不同血压组之间FPG、2 h PG及HbA1c的差异。 结果年龄(73.4±7.4)岁,病程(11.4±8.0)年,HbA1c(8.8±2.2)%,HbA1c<7.0%的患者29例(19.2%,29/151),BMI(24.3±3.6)kg/m2,BMI<24 kg/m2的患者占50.3%(76/151),FPG<7.0 mmol/L占33.1%(50/151),2 h PG<10.0 mmol/L占23.8%(36/151);按年龄60~69岁、70~79岁、≥80岁分组,HbA1c组间比较[(8.1±2.0)% vs (8.9±1.8)% vs (9.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11,P=0.027)、2 h PG组间比较[(11.6±3.1)mmol/L vs (14.9±5.0)mmol/L vs (14.4±5.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829,P=0.004),FPG组间比较[(7.7±2.6)mmol/L vs (9.5±3.6)mmol/L vs (9.3±3.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48,P=0.056);初中及以下组及高中及以上组间,HbA1c组间比较[(9.0±2.2)% vs (8.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9,P=0.025),FPG、2 h P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BMI<24 kg/m2、≥24 kg/m2分组,HbA1c、FPG、2 h P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血压是否达标,HbA1c、FPG、2 h P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糖尿病病程<10年、≥10年分组,HbA1c、FPG、2 h P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云南5家三甲医院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血糖控制较差,文化程度越高,血糖控制越好。BMI、血压、糖尿病病程对血糖控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后病变血管内膜腔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曾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因心绞痛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为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药物球囊治疗组(47例)及支架植入组(49例),比较术后即刻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支架膨胀率等,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内膜增生面积等。 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药物球囊治组疗术后即刻靶病变最小内膜腔面积和支架最小截面积均小于支架植入组[(10.8±2.8)mm2 vs (11.8±3.2)mm2;(11.2±2.9)mm2 vs (12.0±3.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2、1.987,P=0.025、0.042);支架相对膨胀率药物球囊治疗组低于支架组(86.7% vs 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45)。术后随访12个月,药物球囊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支架植入组心血管事件9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支架植入处最小内膜腔面积[(10.6±2.6)mm2 vs (10.8±2.7)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2组患者支架植入处内膜均有增生,但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内膜增生面积[(0.30±0.12)mm2 vs (0.39±0.15)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支架最小截面积[(10.9±2.7)mm2 vs (11.2±3.0)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 结论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后12个月其靶病变血管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内膜增生面积与支架植入组相当,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对双J管留置术后中段尿、双J管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及尿液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方法将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56例行输尿管双J管留置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留置双J管时,双J管表面涂抹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组留置双J管时在双J管表面均匀涂抹利多卡因胶浆。2组患者术前均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术后4周左右拔除双J管,剪取双J管中段作标本及尿液行细菌培养,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培养结果的阳性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尿白细胞计数的差异。 结果置管前2组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比较[(1537±477)个/μl vs (1410±355)个/μl;10.7% vs 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0,P=0.439;χ2=0.163,P=0.686)。置管后对照组双J管培养及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25.0% vs 3.6%;28.0% vs 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22;χ2=4.383,P=0.036);2组患者尿液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9,P=0.929)。 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可降低双J管留置术后尿及双J管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可有效减低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与肥胖、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SMI老年肌少症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 方法将103例老年肌少症患者根据入选者SMI的均值(男5.1 kg / m2,女4.3 kg /m2)分为低SMI组(男38例,女11例)与极低SMI组(男43例,女11例)。对不同性别两组肌少症患者SMI、体质量指数(BMI)、全身脂肪百分比、髋关节密度及股骨颈密度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SMI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患者肠道菌群的含量。 结果在老年男性患者中,极低SMI组的SMI[(4.4 ± 0.5)kg / m2 vs.(5.8 ± 0.5)kg / m2]与BMI[(21.6 ± 2.9)kg / m2 vs.(24.8 ± 3.1)kg / m2]显著低于低SMI组(t = 12.062,P < 0.001;t = 4.740,P < 0.001)。在老年女性中,极低SMI组的SMI显著低于低SMI组[(3.8 ± 0.3)kg / m2 vs.(4.8 ± 0.8)kg / m2,t = 7.065,P < 0.001]。同时,在老年男性中,SMI与BMI成正相关(r = 0.521,P < 0.001),普拉梭菌[2.87(0.42,10.86)× 106拷贝数/ g vs. 9.57(1.33,36.04)× 106拷贝数/ g]、梭菌属Ⅰ族[3.03(0.39,20.47)× 104拷贝数/ g vs. 15.94(3.57,48.88)× 104拷贝数/ g]在极低SMI组的含量均显著少于低SMI组(Z = 1.987,P = 0.047;Z = 2.943,P = 0.003)。在老年女性中,SMI与全身脂肪百分比成负相关(r = -0.447,P = 0.029);与低SMI组比较,极低SMI组患者肠球菌含量显著减少[2.56(0.20,54.82)× 104拷贝数/ g vs. 0.28(0.01,1.55)× 104拷贝数/ g,Z = 2.068,P = 0.040],梭菌属Ⅰ族含量显著增加[1.18(0.37,11.73)× 104拷贝数/ g vs. 16.88(5.22,66.79)× 104拷贝数/ g,Z = 2.134,P = 0.034]。 结论老年肌少症患者SMI与BMI及全身脂肪百分比显著相关,且肠道菌群在不同程度的SMI间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产次对肛提肌裂孔(LH)面积的影响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产妇250例,包括初次经阴道分娩产妇(FVD组)150例、二次经阴道分娩(SVD组)及剖宫产产妇(CS组)各50例,行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时LH面积的变化,并选择同期120例未分娩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内POP盆底超声检出率。并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POP分为POP组(167例)和无POP组(203例),比较2组间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LH面积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有POP组和无POP组间LH面积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POP的超声检出率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下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LH面积分别为(16.59±3.12)cm2、(15.34±3.50)cm2、(13.09±2.78)cm2及(11.09±2.47)cm2;Valsalva状态下各组LH面积分别为(22.80±8.37)cm2、(18.46±6.63)cm2、(15.58±3.91)cm2及(13.11±5.30)cm2;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各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1.89、11.14,P均<0.001)。对照组、CS组、FVD组及SVD组POP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7.5%、26.0%、60.0%及86.0%,CS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VD组 vs FVD组:χ2=11.38,P<0.001;SVD组 vs CS组:χ2=36.53,P<0.001;SVD组vs对照组:χ2=70.55,P<0.001;FVD组vs CS组:χ2=17.36,P<0.001;FVD组vs对照组:χ2=49.74,P<0.001)。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POP组LH面积均大于无POP组[(14.88±3.49)cm2 vs(12.38±2.17)cm2;(20.93±6.53)cm2 vs(15.59±3.50)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9.50,P均<0.001)。 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及产次对女性LH面积的影响程度不同;LH面积越大,发生POP的风险越高。盆底三维超声能够测量产后女性不同状态下的LH面积,从而早期发现盆底支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排空分数,同时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行RT-3D TEE检查的90例患者。其中53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37例非心房颤动患者(NAF组)。53例AF组患者中,11例患者LAA内血栓(血栓组),13例患者LAA自发显影(自发显影组),29例患者LAA未见异常(未见异常组)。采用RT-3D TEE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LAA分叶数、排空分数、开口宽度指数(LAA-WI)、长度指数(LAA-LI)、开口面积指数(LAA-OI)、最大容积指数(LA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A-VImin)、射血分数(LAA-EF)、排空血流速度(LAA-v)、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及NAF组患者LAA分叶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AF组和N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采用t检验比较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与未见异常组患者年龄、LAA-WI、LAA-LI、LAA-OI、LAA-VImax、LAA-VImin、LAA-EF、LAA-v、LA-VImax及LAA分叶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分别为(3.57±0.77)、(3.28±0.99)、(2.57±0.68)、(2.76±1.13)叶。血栓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较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增多,且与NA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5);而其余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均低于NAF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71、7.082、10.432,P均<0.05)。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患者LAA-WI、LAA-OI、LAA-VImax、LAA-VImin、LA-VImax及LAA分叶数均大于未见异常组患者[(18.27±2.14)mm/m2 vs (12.76±1.93)mm/m2,(3.45±0.46)cm2/m2 vs (2.64±0.37) cm2/m2,(6.63±0.73)ml/m2 vs (4.72±0.48)ml/m2,(4.22±0.53)ml/m2 vs (2.51±0.22)ml/m2,(4.57±0.32)ml/m2 vs (4.21±0.28)ml/m2,(3.62±0.11)叶vs (2.57±0.08)叶],LAA-EF、LAA-v均小于未见异常组患者[(34.12±2.31)% vs (48.09±2.74)%,(29.11±1.08)cm/s vs (48.18±2.11)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49、7.107、11.000、14.787、4.367、40.471、19.814、42.417,P均<0.001);而年龄、LAA-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AA排空分数是LAA血栓或自发显影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3,95%CI:1.471-2.821)。 结论RT-3D TEE评估LAA复杂结构可行且准确性更高。LAA分叶数增多、排空功能减低与LAA血栓形成相关,且LAA排空分数降低是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将38例液体复苏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多巴酚丁胺组及左西孟旦组,每组均为19例。多巴酚丁胺组予以5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微泵连续24 h静脉维持;左西孟旦组予以0.2 μg·kg-1·min-1微泵连续24 h静脉维持。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每搏指数、心脏指数、左心室每搏工作指数(LVS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输送量指数(DO2I)、氧耗量指数(VO2I)变化;,并记录治疗前后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TNI)、脑钠肽、LVEF以及血乳酸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t=0.984,P=0.332)、CVP(t=0.979,P=0.334)、MAP(t=0.301,P=0.765)、每搏指数(t=0.320,P=0.750)、心脏指数(t=1.209,P=0.235)、LVSWI(t=1.306,P=0.200)、SVRI(t=1.365,P=0.181)、ITBVI(t=0841,P=0.406)、GEDI(t=0.706,P=0.484)、EVLWI(t=0.167,P=0.869)、DO2I(t=0.467,P=0.644)、VO2I(t=0.485,P=0.631)、h-FABP(t=1.462,P=0.152)、TNI(t=0.397,P=0.693)、脑钠肽(t=0.302,P=0.764)、LVEF(t=0.494,P=0.624)以及血乳酸水平(t=1.071,P=0.29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较,左西孟旦治疗后SVI[(34 ± 10)ml/m2 vs.(40 ± 9)ml/m2,t=2.261,P=0.030]、心脏指数[(3.1 ± 0.4)L·min-1·m-2 vs.(3.5 ± 0.3)L·min-1·m-2,t=3.487,P=0.001]、LVSWI[(33.8 ± 2.9)kg·min-1·m-2 vs.(36.9 ± 2.7)kg·min-1·m-2,t=3.410,P=0.002]、DO2I[(720 ± 50)kg·min-1·m-2 vs.(755 ± 52)kg·min-1·m-2,t=2.133,P=0.040]及VO2I[(127 ± 15)kg·min-1·m-2 vs.(140 ± 18)kg·min-1·m-2,t=2.241,P=0.031]、LVEF[(39 ± 8)% vs.(46 ± 8)%,t=2.485,P=0.018)]均明显增加,EVLWI [(8.9 ± 3.0)ml/kg vs.(6.4 ± 2.8)ml/kg,t=2.665,P=0.012]、h-FABP[(13.1 ± 3.8)μg/L vs.(8.5 ± 2.6)μg/L,t=4.355,P<0.001]、TNI[(0.28 ± 0.10)μg/L vs.(0.20 ± 0.11)μg/L,t=2.346,P=0.025]、脑钠肽[(381 ± 49)ng/L vs.(233 ± 39)ng/L,t=10.380,P<0.001]及血乳酸水平[(4.3 ± 1.0)mmol/L vs.(3.6 ± 0.8)mmol/L,t=2.383,P=0.022]均明显下降。但是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1、0.209、0.290、0.117,P均>0.05)。 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可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增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ASI,根据AASI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中位数组(低AASI组)和≥中位数组(高AASI组)各89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和AAS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病史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Lp-PLA2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所有患者Lp-PLA2与AASI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AASI的影响因素。 结果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年龄[(67.87±14.23)岁vs(55.65±14.59)岁]、收缩压[(136.96±16.23)mmHg vs(128.35±14.23)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5.95±2.26)mmol/L vs(5.36±0.82)mmol/L]、Lp-PLA2[127(100,169)ng/ml vs 103(86,150)ng/ml]比较均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与低AASI组患者舒张压[(72.26±12.87)mmHg vs (77.30±10.49)mmHg]、eGFR[(92.49±18.66)ml/(min?1.73 m2)vs(106.90±15.83)ml/(min?1.73 m2)]比较均低于低AASI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t=-3.762,P<0.001;t=-2.296,P=0.024;Z=-2.470,P=0.014;t=2.867,P=0.005;t=5.55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Lp-PLA2与AASI呈正相关(r=0.237,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收缩压(β=0.431,P<0.001)、舒张压(β=-0.371,P<0.001)、空腹血糖(β=0.160,P=0.013)、Lp-PLA2(β=0.152,P=0.022)水平是AA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与AASI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BNP/NT-proBNP,探讨其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干部一科收治的16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无心力衰竭者)、B组(NYHA Ⅰ+Ⅱ级)和C组(NYHA Ⅲ+Ⅳ级),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测定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并检测患者血清BNP、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酐、尿素氮、球蛋白、白蛋白、胱抑素C,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NP/NT-proBNP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另外,在各组内按不同肾功能或是否合并感染分出亚组,进一步分析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时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 结果随着心功能的下降,3组BNP/NT-proBNP逐渐降低(0.252±0.065,0.221±0.062,0.195±0.071,F=9.807,P<0.001),该比值与LVEF、6MWT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00,P<0.001;r=0.230,P=0.003)。3组中,未合并感染者BNP/NT-proBN与合并感染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B组和C组内,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较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低[B组:(0.128±0.110)vs(0.225±0.056),C组:(0.135±0.046)vs(0.199±0.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t=6.578,P<0.001,C组:t=2.819,P=0.007),而当排除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3组内,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BNP/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诊断及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无会阴保护技术对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体验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无会阴保护技术接生法,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联合托肛保会阴接生法。比较2组分娩自我效能、会阴损伤情况、分娩结局、分娩体验等指标。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初产妇的结果效能、期望效能及分娩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127.43±15.22)分vs(116.28±13.34)分;(125.36±14.21)分vs(112.25±13.74)分;(252.79±31.32)分vs(228.53±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5.243、4.274,P均<0.05)。试验组会阴完整率、Ⅰ度裂伤率均高于对照组(22.22% vs 6.45%,52.38% vs 29.03%,χ2=6.305、7.053,P均<0.05),Ⅱ度裂伤率及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4.76% vs 17.74%,20.63% vs 46.77,χ2=5.294、9.570,P均<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 vs 58.06%,χ2=5.742,P<0.05),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46.14±7.23)min vs(58.26±8.31)min,t=8.703,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6.71±1.04)分vs(7.86±0.92)分,t=6.544,P<0.05]。试验组自身能力、专业支持、安全感知、参与性、分娩体验总分高于对照组[(25.41±4.23)分vs(22.28±3.46)分;(20.32±2.51)分vs(18.76±2.16)分;(18.82±3.20)分vs(16.65±2.42)分;(17.18±2.34)分vs(15.62±3.21)分;(81.73±10.25)分vs(73.31±9.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4、3.722、4.271、3.108、4.748,P均<0.05)。 结论自由体位联合无会阴保护技术有助于促进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养成,减少会阴损伤程度,改善分娩结局,增强初产妇分娩体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