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专人专机护理,对18例肝衰竭病人行无肝素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36例次,治疗模式均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前后监测肝肾功能、血小板变化、凝血功能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36例次治疗,除1例次因输入红细胞后治疗2 h引起循环血路凝血,其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后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显著下降,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无一例发生病毒性肝炎交叉感染。[结论]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对肝衰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可以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总结187例肝衰竭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认为治疗前与患者沟通,治疗中密切观察、正确处理不良反应和有效护理干预,治疗后回访以及健康宣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经过治疗,187例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有改善,总胆红素较治疗前降低(136.9±39.2)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4.5±1.1)%,肌酐较治疗前降低(114.1±28.1)μmol/L。  相似文献   

3.
曹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4):3451-345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专职护理小组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需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专职护理小组护理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完成上机所需时间、平均肝素用量、治疗持续时间、发生凝血及出血的比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比率、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两组完成上机所需时间、平均肝素用量、治疗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发生凝血及出血的比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专职小组能显著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工作效率、缩短上机所需时间、减少治疗中肝素的用量、延长持续治疗的时间,同时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探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在重症病人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11例病人共行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3次。将4%枸橼酸钠抗凝剂通过输液泵以180mL/h~250mL/h的速度从血透导管动脉端泵入,同时用静脉注射泵将10%葡萄糖酸钙和25%硫酸镁分别从中心静脉导管以一定的速度泵入。通过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总结护理要点、难点及对策。[结果]11例病人共行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3次,均能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通畅的血路及合理的抗凝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前提,而治疗中正确的监测及护理则是完成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无肝素抗凝技术的护理观察。方法:2005年1月至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42例危重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其中高危出血患者19例采用无肝素技术抗凝,设为观察组;2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设为对照组(其中3例因故改用无肝素抗凝)。两组置换液速度均为3000mL/h,持续时间12h/d,碳酸氢盐置换液前稀释方式输入。观察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跨膜压及滤器寿命。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PT、APTT、PLT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跨膜压在7h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在9h明显升高;观察组滤器的平均寿命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溶质下降率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VVH中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对于高危出血患者,是保障CVVH治疗持续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的方法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操作方法、治疗完成的情况、有无诱发和加重出血的情况和相关护理措施等。认为在为危重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使用无肝素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总结规范化、系统化的深静脉置管管路护理在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行血液灌流治疗的中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深静脉置管护理改进前和改进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入院后均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血流灌注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系统化深静脉置管管路护理。比较2组导管感染、导管血栓、其他原因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管脱落、导管堵塞、局部感染及血肿等置管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导管感染、导管血栓、其他原因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0. 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54. 0%(P 0. 05)。结论实施规范化、系统化深静脉置管护理,可保障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效果,提高置管维护力度,降低相关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总结 1 例冷球蛋白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液净化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小组的专职护士针对冷球蛋白溶解的特点,运用预防无肝素治疗凝血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严密监测患者体温,使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终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滤过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能否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995~2003年56例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造影剂(碘普罗胺)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26例)于造影后立即给予12~16小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单次治疗,分析此两组患者造影后的肾功能的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频率、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14/30(47%),而血液透析滤过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26(8%)(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的发生率为10/30(33%),而血液透析滤过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1/26(4%)(P<0.05),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为14/30(47%),血液透析滤过组为1/26(4%)(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死亡率为3/30(10%),而血液透析滤过组住院死亡率为1/26(4%)(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HD)、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血液透析滤过(HDF)中的应用,以期得到针对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更安全、有效、简便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方法选择56例患者分为2组:局部枸橼酸抗凝组(RCA组)46例,行血液净化86例次;对照组10例,行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血液净化39例次.监测全血ACT(活化凝血时间)、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监测血清游离钙、枸橼酸、血钠、碳酸氢根浓度;监测血尿素氮、肌酐等.结果 RCA组:治疗中体外ACT较治疗前延长 39%~75% (P < 0.01),体内ACT较治疗前无延长;透析器凝血程度达2~3级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静脉壶凝血的发生率(除血液透析滤过以外)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体内血游离钙水平无明显改变,血清枸橼酸水平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未发生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并发症.血尿素氮、肌酐等清除理想.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局部枸橼酸抗凝体外抗凝确切,对系统凝血功能无影响;无各种并发症;且血液净化效果好.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行HD、CVVH及HDF治疗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既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伴有低血小板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 1 2例低血小板的 MODS患者 3 6人次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 CVVH)治疗中的抗凝方法分为两组 :无肝素组 ( NH组 )和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组 ( COM组 ) ,观察各组 1 2 h内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血小板的变化 ,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NH组出血例次较 COM组多 ( P<0 .0 0 5 ) ,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经 1 2 h治疗后 NH组血小板数下降显著 ( P<0 .0 5 ) ,而肌酐清除率低 ( P>0 .0 5 )。结论 伴有低血小板的 MODS患者CVVH治疗时采用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抗凝比无肝素抗凝效果好 ,对血小板影响小 ,不增加出血危险。良好的护理管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枸橼酸抗凝治疗在危重出血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普遍证实,但由于使用枸橼酸抗凝不当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如枸橼酸中毒、碱中毒、低钙血症等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3]。该例脑干出血伴急性肾衰竭患者前期使用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期实行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枸橼酸-氯化钙(CVVHDF Ci-Ca)治疗,现对该病例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总结,观察该患者平均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方法 总结13例不同原因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PE联合CVVH治疗31例次前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的评估、健康宣教、治疗过程中的监护、血液通路的建立及维护、并发症护理及治疗后护理等。 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总有效率76.9%。 结论 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护理是PE联合CVVH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基础生命体征、炎性介质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均较治疗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LPS、TNF-α、IL-1、IL-8、CRP以及乳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存活率(85. 71%)明显高于对照组(74.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同时需加强护理干预,提供严密监测以保证血液净化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6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65.2%,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15~21 d、22~28 d、≥29 d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5%、35.6%和65.3%;深静脉置管时间愈长,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均高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及化疗患者(P<0.0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及经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P<0.01).结论: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采用中心静脉(股静脉、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运用血泵驱动进行体外血液循环,以对流的原理清除体内大、中及小分子物质,水和电解质,同时补充置换液.通过超滤可以降低血中溶质的浓度,以及调控机体容量平衡.由于CVVH是一连续、长时间的治疗过程,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抗凝便是一非常棘手的问题[1].在连续抗凝条件下,CVVH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但对危重患者合并出血或者有严重出血倾向的肾衰竭患者,CVVH会加重出血.无肝素抗凝技术CVVH是指在血液滤过过程中停用抗凝剂,而改用生理盐水定时冲洗管路一次,防止凝血,对有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的肾衰危重患者,能达到治疗目的,但护理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现将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CVVH对神经外科此类危重患者救治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封管方法对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接受血透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深静脉置管,对照组给予单纯肝素封管。观察组采用庆大霉素联合肝素封管。观察两组置管后第1~2周、第3~4周、第5~6周及第7~8周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血栓形成率,比较置管后8周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总发生率及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后8周血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透深静脉置管患者采用庆大霉素联合肝素液进行封管,明显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同时未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8—12/2009—07我院肾脏内科、烧伤科、ICU有8例住院危重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净化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7.32%,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9.2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明显缓解,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满意度为63.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一方面可以降低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生理痛苦;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措施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2例需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后第7天、第14天的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及穿刺点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后,干预组置管后第7天、第14天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CVC-RI)发生率为3.57%、8.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30.36%,穿刺点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也低于对照组(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可以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感染的发生,降低SAP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和穿刺点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