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义Snail转录因子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高转移性骨肉瘤细胞株MG-63分别转染反义Snail质(pGenesil-snail AS)和空载体质粒(pGenesil).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组MG-63骨肉瘤细胞中Snail表达;体外细胞运动实验及重组细胞基底膜(Matrigel)侵袭实验了解细胞转移潜能的改变;以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结果:MG-63细胞内Snail表达明显,转染反义Snail质粒后,Snail表达明显被抑制.Snail表达下降的同时伴随着体外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力的抑制.结论:骨肉瘤细胞中存在Snail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抑制Snail mRNA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运动和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自分泌环基因治疗骨肉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阻断骨肉瘤细胞TGF—β1自分组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达到基因治疗骨肉瘤的目的,探讨巴断TGF—β1自分组环基因治疗骨肉瘤的机制。方法 将反义TGF—β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后,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BMP—2、IGF—1、bFG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阻断TGF—β1自分组环后,骨肉瘤细胞BMP-2、IGF—1、bFGF基因表达明显降低或消失。结论 通过阻断自分组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表达的TGF—β1后,肿瘤细胞其他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降低。研究阻断TGF—β1自分组环抑制肿瘤生长和发展的机制,将为开辟骨肉瘤基因治疗的新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siRNA下调含SET结构域(赖氨酸甲基转移酶) 8(SETD8)基因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特异性针对SETD8基因的siRNA转入骨肉瘤MG-63细胞中,得到关于SETD8基因沉默表达的MG-63稳定的细胞系即实验组,将杂序siRNA用脂质体法同时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得到关于Control siRNA的MG-63细胞系即对照组,未经转染的骨肉瘤MG-63的稳定的细胞系即空白组。以上三组细胞系通过应用细胞毒性活性检测法(CCK-8法)、平板克隆法同时检测被SETD8基因沉默后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迁移小室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法即(PCR法)以及蛋白质印迹法即(Western Blot法)检测SETD8基因沉默表达效果及细胞内SETD8,β-catenin,cyclin D1,vimentin、MMP3的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ETD8 siRNA转染后,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control siRNA转染MG-63细胞)和空白组(未经转染的MG-63细胞)(P 0. 05); 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沉默SETD8基因组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实验组(SETD8 siRNA转染MG-63细胞)中SETD8、β-catenin、cyclin D1、vimentin、MM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 05)。结论 siRNA下调SETD8基因表达可以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并调控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阻断骨肉瘤细胞TGF-β1自分泌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达到基因治疗骨肉瘤的目的,探讨阻断TGF-β1自分泌环基因治疗骨肉瘤的机制。方法将反义TGF-β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后,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肿瘤细胞BMP-2、IGF-1、bFG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阻断TGF-β1自分泌环后,骨肉瘤细胞BMP-2、IGF-1、bFGF基因表达明显降低或消失。结论通过阻断自分泌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表达的TGF-β1后,肿瘤细胞其他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降低。研究阻断TGF-β1自分泌环抑制肿瘤生长和发展的机制,将为开辟骨肉瘤基因治疗的新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转染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cDNA对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急变细胞株K5 6 2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转染反义 (AS)、正义 (S)VEGF1 2 1 cDNA及空载体 (V ,pcDNA3质粒 )的K5 6 2细胞株 ,观察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 ;免疫组化法比较其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 (MVD) ;MTT法观察其对骨髓内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反义VEGF1 2 1 cDNA的K5 6 2 AS细胞组的瘤块体积小、生长慢于K5 6 2 V组 [(2 0 7.5± 192 .9)mm3 vs (4 45 .0± 15 0 .9)mm3 ,P <0 0 5 ],而K5 6 2 S组瘤块体积大于K5 6 2 V组 [(1174.6± 5 0 8.7)mm3 vs (4 45 .0± 15 0 .9)mm3 ,P <0 .0 1]。K5 6 2 AS组裸鼠体内肿瘤MVD低于K5 6 2 V组 [(11.0± 7.6 ) 0 .72mm2 vs (18.9± 7.0 ) 0 .72mm2 ,P <0 0 5 ],而K5 6 2 S组则高于K5 6 2 V组 [(5 0 .8± 11.7) 0 .72mm2 vs (18.9± 7.0 ) 0 .72mm2 ,P <0 .0 1]。K5 6 2 AS细胞的培养上清刺激骨髓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弱于K5 6 2 V ,而K5 6 2 S细胞的结果相反。结论 转染反义VEGF1 2 1 cDNA抑制K5 6 2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 ,降低裸鼠瘤块内MVD ,对骨髓内皮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RNA在调节食管癌血管生成及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法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RNA转染到人食管癌TE-1细胞,噻唑蓝还原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转基因肿瘤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探讨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关系。结果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转染,使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减少,反义组裸鼠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11.0±7.6)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50.8±11.7、48.9±7.0)(均为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RNA可使肿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减少,血管生成能力降低,有望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1(PD-1)对骨肉瘤细胞干细胞及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进行分选及球体诱导,采用MTT法检测骨肉瘤MG-63与肿瘤细胞球的增殖过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D-1 mRNA的表达。结果 7 d内癌细胞明显增殖,显示较强的增殖能力和侵袭性;肿瘤细胞球的形成依赖于血清营养的支持,与无血清悬浮培养的骨肉瘤细胞球细胞数量相比,血清培养基中的MG-63癌细胞增殖数量显著较高(P 0. 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多能干细胞标记CD133在癌细胞球中的表达显著高于MG-63,癌细胞球及MG-63中PD-1表达均明显增加(P 0. 05)。结论 MG-63细胞系能够表达相应的细胞标记,随着骨肉瘤细胞的增殖PD-1的表达增加,免疫功能下降,说明PD-1表达与骨肉瘤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瘢痕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之一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高表达,为达到抑制TGFβ1过度表达的目的,尝试用反义TGFβ1抑制瘢痕形成的方法,将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医学.目的探讨反义TGFβ1对Ⅲ度烫伤愈合中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5只,体质量(250±20)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干预SD大鼠Ⅲ度烫伤后,分3组进行处理①反义TCFβ1脱氧寡核苷酸.②反义TGFβ1重组质粒.③空白对照.分别于烫伤后1,3,5,14 dRT-PCR、免疫组化检测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烫伤后5,14,21,28,60 d原位杂交检测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病理检测炎性细胞浸润反应和胶原分布状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烫伤后1,3,5,14 d RT-PCR,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②烫伤后5,14,21,28,60 d 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③病理检测炎性细胞浸润反应和胶原分布状况.结果反义ODN组和反义重组质粒组在烫伤后第1天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降低,14 d分别为0.176±0.014和0.213±0.071,表达均减少.反义作用组TGFβ1蛋白质的表达在烫伤后3周内均为低表达.原位杂交显示对照组在14 dⅠ型胶原mRNA开始表达,28 d达到高峰,随后减少,反义作用组无此现象,一直保持低表达.病理染色显示反义作用组炎性细胞浸润少,炎性反应低,胶原合成减少.结论反义TGFβ1可抑制Ⅲ度烫伤愈合中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反义P^53基因和mdm2基因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为肺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含有反义P^53基因和mdm2基因及空载体的逆转录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GLC-82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抗性克隆。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试验观察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11.
MMP—7反义寡核苷酸对KATOⅢ细胞MMP—7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MP-7反义寡核苷酸对恶性肿瘤细胞MMP-7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MMP-7反义寡核苷酸的治疗意义.方法将嵌合性硫代磷酸修饰的MMP-7反义寡核苷酸通过FuGENETM6导入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KATOⅢ,采用RT-PCR检测该细胞表达情况.结果①FuGENE TM6能提高转染效率,增强反义抑制作用.②MMP-7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KATOⅢ细胞MMP-7mRNA表达量(MMP-7/β-actm光密度比值为0.305±0.02)明显低于对照组、PS-sODN及PS-mODN组(分别为1.590±0.012,1.140±0.03,1.508±0.017),P<0.05.结论MMP-7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的降低肿瘤细胞的MMP-7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体系中应用不同的细胞因子培养未成熟DC(imDC,GM-CSF)和TGF-β1处理的DC(TGFβ-DC,GM-CSF+TGF-β1),观察其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反应.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BrdU ELISA法检测DC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在LPS刺激后分泌IL-12p70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oll-like受体4(TLR4)表达.结果与imDC相比,TGFβ-DC在LPS刺激后仍能保持未成熟的细胞形态.TGFβ-DC的CD80,CD86表达明显低于imDC[(4.14±0.95)%和(13.90±7.22)%;(8.60±0.75)%和(20.63±5.03)%,P值均<0.05].ImDC对LPS有更强的反应性,其中I-Ab、CD80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TGFβ-DC(P值分别<0.01及<0.05).TGFβ-DC在96 h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T细胞为14,11时,TGFβ-DC的异基因刺激能力较imDC弱(P值均<0.05).LPS刺激TGFβ-DC 24 h后分泌IL-12 p70的能力显著低于imDC(P<0.01),TGFβ-DC较imDC弱表达TLR4(P<0.05).结论TGFβ能抑制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且能抵抗LPS的促成熟作用,并可能与其TLR4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探索治疗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肿瘤研究所实施,以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m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得到人CD147的编码区cDNA,用DNA重组技术将人CD147编码区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中,构建成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PcDNAasCD147.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经G418筛选后获得的克隆进行鉴定. 结果: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PcDNAasCD147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免疫组化SP法染色证实:转染细胞MG63/PcDNAasCD147,与亲本细胞相比,CD147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地从人成骨肉瘤细胞中克隆出CD147编码区基因,构建了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PcDNAas CD147,此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D147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为成骨肉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MMP -7反义寡核苷酸对恶性肿瘤细胞MMP -7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MMP -7反义寡核苷酸的治疗意义。方法 将嵌合性硫代磷酸修饰的MMP -7反义寡核苷酸通过FuGENETM6导入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KATOIII,采用RT-PCR检测该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①FuGENETM6能提高转染效率 ,增强反义抑制作用。②MMP -7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KATOIII细胞MMP-7mRNA表达量(MMP -7/β-actin光密度比值为0.305±0.02)明显低于对照组、PS -sODN及PS -mODN组(分别为1.590±0.012 ,1.140±0.03 ,1.508±0.017) ,P<0.05。 结论 MMP -7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的降低肿瘤细胞的MMP -7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源性TGF β1、TNF α在三氧化二砷 (As2 O3)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模型 ,应用RT PCR、定量PCR、ELIS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片段化DNA分析等方法研究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内源性TGF β1、TNF α及其受体基因以及TGF β1蛋白表达的变化 ;进而研究TGF β1、TNF α反义磷酸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PSODN)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 ①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伴有TGF β1、TNF α表达上调 (处理前后mRNA拷贝数分别为 135 46± 12 4,4972 16± 187和 2 32 73± 2 2 9,6 742 17± 189) ,bcl 2表达下调 (处理前、后分别为 10 42 4± 2 74和 336 1± 89) ,细胞培养 2 4h上清中TGF β1蛋白水平明显提高 ,上升为对照组的 2 .0倍。②TGF β1、TNF α反义PSODN能够明显抑制As2 O3 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并使细胞bcl 2mRNA及蛋白表达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结论 内源性TGF β1、TNF α在As2 O3 诱导HL 6 0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两者均可通过下调bcl 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ADp14ARF转染p53阳性的肿瘤细胞系,可以发现明显的细胞增殖受阻现象。而转染p53阴性的肿瘤细胞系,尽管也可见肿瘤细胞增殖受阻,但在程度上明显轻于前者。同时转染p14ARF和p53两种基因,既增强p53表达又加强p53积累,能否更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双质粒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并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1/2006—10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公共实验平台完成。人骨肉瘤MG-63细胞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教研室细胞室提供。含p53全长基因序列的质粒pIRES-p53和pIRES载体均购自武汉晶赛生物公司。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从培养的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细胞中扩增出的p14cDNA(0.5kb)亚克隆至pIRES载体中,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IRES-p14ARF-p53。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入骨肉瘤MG-63细胞中,并筛选出阳性克隆,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空载体对照组(稳定转染pIRES-neo细胞),p14ARF-p53组(稳定转染pIRES-p14ARF-p53细胞)。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前后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②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m bolt对稳定转染后的瘤细胞p53、p14ARF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③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与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骨肉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②瘤细胞p53、p14ARF蛋白的表达。③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出双质粒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①骨肉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后的瘤细胞多停滞于G1期。②蛋白表达检测结果: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p14ARF、p53基因在靶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有独立表达。③细胞生长情况:转染MG-63后24,48,72,96h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43%、69.37%、66.19%、75.26%,与空载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野生型p53和p14ARF可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对白血病细胞裸鼠体内生长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RZ 转染白血病细胞系 K562,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抽提基因组 DNA,用 PCR 方法验证核酶基因已转入 K562细胞;荧光定量 PCR 和免疫印迹反应检测白血病细胞中 VEGF mRNA 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将白血病细胞皮下接种 BALB/c 裸鼠,观察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cDNA-RZ 转入白血病细胞系 K562(K562/RZ),G418筛选两周获得阳性克隆,PCR 检测证实核酶基因整合入白血病细胞基因组 DNA;与 K562及 K562/PC 细胞(转染空质粒的 K562细胞)相比,K562/RZ 细胞 VEGF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接种 K562、K562/PC 和 K562/RZ 细胞组小鼠肿瘤终体积分别为(3.21±0.89)cm~3,(3.42±1.01)cm~3,(1.71±0.94)cm~3;肿瘤重量分别为(4.43±0.87)g,(3.96±0.94)g,(2.24±0.56)g;瘤体内 MVD 分别为4.70±1.25,4.67±1.31和1.80±1.55。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导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能减少白血病细胞中 VEGF 的合成,细胞裸鼠致瘤能力明显减弱,瘤体内血管形成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拟构建针对mta1 mRNA的siRNA重组载体,将siRNA对应的DNA发卡样双链序列克隆入载体内,位于H1启动子下游,转染入人骨肉瘤细胞内,在细胞内表达mta1靶向的siRNA分子,特异性沉默mta1的表达。方法依据GenBank中mta1基因(NM-004689)的序列,用设计分析软件进行设计候选序列,确定针对mta1的siRNA序列。合成mta1发卡样siRNA寡核苷酸,退火成双链DNA,克隆入T载体,利用α互补和T7/SP6PCR扩增筛选鉴定重组子pGEM-T-mta1;用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重组子pGEM-T-mta1和siRNA表达载体pSuperneo;将双粘mta1发卡样siRNA片段亚克隆入siRNA表达载体pSuperneo中;利用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筛选鉴定重组子pSuperneo-mta1;对插入序列进行DNA序列分析。将siRNA表达载体pSuperneo-mta1转入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mt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pSuperneo-mta1的实验组骨肉瘤细胞中mta1 mRNA表达几乎完全被抑制,而2个对照组(无关siRNA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和未转染的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中都存在较高水平的mta1 mRNA表达。结论设计出针对mta1的发卡样siRNA寡核苷酸片段,成功构建出针对mta1的siRNA表达载体pSuperneo-mta1,pSuperneo-mta1转染骨肉瘤细胞后能显著降低细胞mta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coRNA-145-3p(miR-145-3p)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的增殖、侵袭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miR145-3p在MG-63细胞与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将MG-63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人工合成miR145-3p-mimic(miR-145-3p类似物),使用慢病毒载体将miR-145-3p-mimics转入实验组MG-63细胞内,同时使用慢病毒载体将空质粒转入对照组细胞内。通过CCK-8方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 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 RT-PCR测定两组细胞miR-145-3p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1(CDK1)的表达情况;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和荧光素酶实验确定CDK1是否为miR-145-3p的靶基因; Western印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145-3p在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中的表达量为(0. 59±0. 24),较人成骨细胞系hFOB1. 19细胞中的表达量(1. 46±0. 21)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CK-8结果显示,在48 h、72 h、96 h、120 h时,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处于G1期细胞数量为(69. 92±0. 13)%,较对照组(49. 43±0. 09)%明显增多(P 0. 05),而处于S期细胞数量(26. 01±0. 08)%,较对照组(40. 67±0. 11)%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比率为(31. 3±4. 7)%,较对照组(9. 35±1. 9)%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转染野生型CDK1后,实验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转染突变型CDK1后,实验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CDK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 0. 05)。结论 miR-145-3p通过下调节CDK1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探索治疗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肿瘤研究所实施,以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m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得到人CD147的编码区cDNA,用DNA重组技术将人CD147编码区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PcDNAasCD147。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经G418筛选后获得的克隆进行鉴定。结果: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PcDNAasCD147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免疫组化SP法染色证实:转染细胞MG63/PcDNAasCD147,与亲本细胞相比,CD147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地从人成骨肉瘤细胞中克隆出CD147编码区基因,构建了CD147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PcDNAasCD147,此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D147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为成骨肉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