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桥小脑角区手术病人颈部不适以及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颈部不适VAS评分表对桥小脑角区手术病人术后第三天的颈部不适进行调查。结果:106例桥小脑角区手术病人在术后第三天颈部不适的发生率高达86.8%,中度以上不适(评分>4分)者占31.1%;侧卧位和仰卧位两组病人颈部不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小脑角区手术病人术后颈部不适发生率高。术中应妥善安置体位,避免颈部过度旋转和扭曲,术后应早期给予干预,以减轻不适,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吞咽功能评定与康复指导在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吞咽功能的跟踪评定、并辅以吞咽功能障碍的术前饮食指导、术后吞咽功能的跟踪康复指导及出院后的随访时的吞咽功能再评定.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14天分别进行两次吞咽功能的评定.结果:实验组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颅神经损伤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实施围手术期的吞咽功能评定及康复指导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对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术后第1~7天每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对照组术后第1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及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患者,术后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能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可减少因饮水呛咳与食物误吸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总结2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有关预防和治疗措施,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的监护要点,防治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早期可出现较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以后颅窝血肿和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最为危险,故术后早期应严密监测,特别强调对病人呼吸、血压和意识状况的观察,床旁应常规备有呼吸机和脑室穿刺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限期手术的胃癌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专家共识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1个月术前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白蛋白、CRP和血红蛋白水平,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24 h及48 h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自理能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的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48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运动康复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查超声检测颈椎前路术后入路间隙血肿及局部水肿情况的可行性,探讨术后不适症状成因。方法 24例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24h、术后第1天、第5天行颈部超声,排查术后血肿,并留取图像,运用Image J软件分别测量矩形限定区组织面积,计算得出局部水肿面积,结合患者术后不适症状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血肿形成。术后第1天、第5天局部水肿面积分别为(1.73±0.64)cm2和(0.67±0.58)cm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调低下、声音嘶哑、颈部肿胀感、吞咽困难4种症状在术后第5天评分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后不适症状受围手术期多种因素影响,超声可以作为颈椎前路术后早期检测局部血肿及水肿情况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蒲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66-67
目的:总结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围术期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对其术前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有效沟通,术后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早期生长隐匿,就诊时肿瘤已较大,手术危险性高,且术后极易出现颅神经损伤,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凯  游超  韩林  郭东生  鲍文公  雷霆  李龄 《中国康复》2007,22(3):191-19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5例,其中单纯桥脑小脑角区胆脂瘤17例,另8例生长累及幕上鞍区、斜坡、第三脑室或对侧桥脑小脑角区;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7例,翼点入路4例,颞下入路3例,对应的半球入路1例;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可见部分,再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留肿瘤,对于术后仍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则尽早配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92%)。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21例(84%),部分改善4例(16%)。术后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经配合理疗和针刺后恢复较好。结论: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43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将2017年4月~2018年5月43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提供分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分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桥小脑角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桥小脑角区(cerebellum pons angle,CPA)是指小脑、脑桥和延髓与颞骨岩部(内耳门)之间的三角立体区域,为颅内肿瘤高发部位。因CPA位置深,重要结构众多,该区的手术也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1]。CPA区手术时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也较特殊,导致患者术后常出现严重的颈部不适,甚至明显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2-7]。目前,国内外对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手术体会。方法 :分析 6例桥小脑角巨大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和CT、MRI影像的特征性表现 ,分析其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肿瘤全切除 5例 ,近全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 ,3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 ,1例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93例。术后24和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评价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1 d和术后第3、7天由同一实验者对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3、7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明显减少,试验组两时间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非心脏手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桥小脑角区是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交的区域,内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生在该区的肿瘤病程长且发展较慢[1]。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为面神经、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小脑、脑干及后组神经障碍,颅内压增高。桥小脑角区肿瘤靠近脑干,很多血管神经通过,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精心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关键。现将4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第2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Fugl Meyer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 Meyer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桥小脑角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例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几年来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3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疼,头昏,视力下降,行走不稳,患侧面部麻木,疼痛等;外科治疗达到肿瘤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3例术后经MR复查,未见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脉络丛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CT及MRI发现,依据病理检查明确,该肿瘤可能原发于第四脑室的脉络丛;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了 6例脑膜瘤术后脑梗死病人的病历资料 ,现报道如下 ,并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4 5~ 71岁。脑梗死发生部位均位于手术同侧。原脑膜瘤部位 :大脑凸面4例 ,矢状窦旁 1例 ,桥小脑角 1例。肿瘤病理 :内皮型 3例 ,成纤维型 2例 ,混合型 1例。1 2 临床表现及术后CT所见 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原有肢体活动障碍加重 ,第 4~ 9天复查CT证实 ,术创周围较大面积的明显低密度区。左侧桥小脑角膜瘤术后第 3天出现同侧肢体无力 ,并呈进行性加重。CT显示 ,手术同侧额颞顶叶大面积低密…  相似文献   

17.
孟培松  王娜  朱威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679-679
1 病例简介患者 ,女性 ,52岁 ,因颈部正中有一无痛渐大肿物 ( 2 0cm× 1 8cm)而就诊。B超显示为一单纯囊肿。故于入院后第 3天行单纯囊肿摘除术 ,因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且较表浅 ,故术中进展顺利 ,手术仅用 40min完成。术后 6h许 ,患者自觉呼吸困难、烦躁。检体见 :局部敷料包扎固定良好 ,无污染 ,整个颈部呈弥漫性肿大 ,锁骨上窝已消失。立即为患者吸氧 ,同时再次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将患者术区缝线拆除见 :术区无活泼性出血点 ,整个肌层呈弥漫性出血 ,血压为2 1 /1 3kPa ,为患者静推立止血 2kU的同时 ,肌层广泛结扎 ,观…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5岁。经检查诊断为右桥小脑角占位病变。于1985年1月21日行右桥小脑角开颅探查术,术中见右桥小脑角有一直径为2cm的实质性肿物,行大部切除。病理诊断为神经鞘膜瘤。术后给脱水、激素、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并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第2天患者清醒,腰穿见脑脊液呈喷射状,即行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引流第5天关闭引流管24小时后腰穿压力360mmH_2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比两组疗效、训练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训练1个月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训练1个月后X线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给予不同营养支持方案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术后患者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前清蛋白(PA)的水平。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60例,根据患者入院手术的顺序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营养支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减轻的体质量、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前与术后第1、第8天患者的ALT、PA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减轻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体内PA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8天试验组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ALT水平均较术前均有所上升,术后第8天试验组ALT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及肝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