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本次COVID-19暴发疫情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病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7月22日至8月5日,大连市累计报告COVID-19疫情相关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18例,病例年龄为1月龄至73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60例。 确诊病例92例,首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为7月9日,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为8月5日,某食品公司病例发病时间早于该公司以外的病例。 81.36%的病例来源于以某食品公司及大连湾街道为核心的高风险地区,95.76%的病例通过密切接触者排查和社区筛查发现。  结论  此次COVID-19疫情是与冷链海鲜产品加工相关的聚集性暴发疫情,因为控制及时有效未发生广泛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0年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贵州省报告的COVID-19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及疫情特征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1月22日至12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7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16%。 其中确诊病例147例(84.97%),无症状感染者26例(15.03%);重症病例31例(21.09%);本地病例84例(48.55%)、境内输入病例87例(50.29%)、境外输入病例2例(1.16%)。 疫情曲线呈双峰型,两个高峰间隔7 d,第1个发病高峰以境内输入病例为主,第2个发病高峰以本地病例为主。 全省9个(100%)市/州44个(50%)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贵阳市、毕节市及遵义市(占全省总病例的70.70%)。 男、女性别比为1.06∶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年龄中位数为37岁。 82例(47.40%)病例是通过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发现,55例(31.79%)是通过主动就诊发现,36例(20.81%)是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来黔等重点人员主动筛查发现。 暴露因素以密切接触者(42.77%)和武汉市旅居史人员(38.73%)为主。 29起聚集性疫情均为家庭聚集病例。  结论  贵州省COVID-19病例以境内输入及密切接触感染为主。 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的早期排查、集中隔离管理及对发热病例的监测是早发现和防止疫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20年7 — 8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沙区报告发现的122例COVID-19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描述沙区疫情概况、病例的三间分布、聚集性疫情特征及病例发现途径。  结果  COVID-19病例122例,报告感染率为16.30/10万。 确诊病例106例(86.89%),无症状感染者16例(13.11%),男女性别比为1∶1.35。 其中维吾尔族病例占62.30%,汉族占35.25%。 年龄最小的为3月龄,最大的为92岁,中位年龄为33岁[四分位数间距(IQR):15~49岁]。 各年龄段均有病例,病例主要为<60岁人群(93/106,87.74%),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40岁人群(15/16,93.75%),确诊病例平均年龄高于无症状感染者(35岁vs. 18岁,Z=?2.295,P<0.05)。 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17.92%),其余依次为退休、无业、个体经营和服务人员。 聚集性疫情30起,涉及病例88例(72.13%),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5起,病例73例(73/88,82.95%);邻里及单位聚集性疫情分别为2起,病例均为4例(4/88,4.55%);同班级聚集性疫情1起,病例7例(7/88,7.95%)。 疫情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 长江管委会病例最多(26例,21.31%)。 通过集中隔离检测、居民大筛查、居家隔离检测发现113例,占92.62%,以主动检测发现为主。 疫情经过两个最长潜伏期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沙区此次疫情传播迅速,以聚集性疫情为主,通过采取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2022年5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5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整体形势将继续呈现趋稳向好态势,但仍然存在反弹风险,需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做好疫情应对准备。 进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预计在5月以后逐渐上升。 英国等多国报告儿童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疫情,需要跟踪相关监测和研究进展。  结论  需要对COVID-19予以特别关注,对毒蘑菇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20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病例特征及流行趋势,旨在为遏制本地疫情扩散及外地疫情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呼吸道样本采集,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其呼吸道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疫情趋势及聚集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54例COVID-19病例的682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发现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 截至2020年2月28日,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其中确诊病例78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5例有湖北省武汉市旅居史的输入性确诊病例构成本次疫情流行曲线的早期波峰,本地73例确诊病例及18例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共同聚集性活动使COVID-19疫情进一步扩散。结论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家庭及宗教(寺庙法会及丧葬礼念经)聚集性活动为本次疫情发生的高危传播因素,无症状感染者以中青年人居多,早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隔离医学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及时检测、对高龄确诊病例进行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传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21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6日宁夏COVID-19确诊病例的发病时间、病例分布、人群特征、基因测序结果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宁夏2021年10月聚集性疫情共确诊COVID-19病例 44例,本轮疫情有2个独立的传播链,平均代间距约4 d,潜伏期中位数为5.3 d(1.1~8.0 d),最多已传代至3代;获得43例COVID-19病例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本起疫情是由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感染,同武汉参考株(NC_045512)序列相比,43例病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基因组序列存在45~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SARS-CoV-2 刺突(S)蛋白存在12个氨基酸突变位点。  结论  Delta毒株导致的疫情呈现出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传播能力强的特点,境外输入的 SARS-CoV-2 变异株存在引起本地暴发与流行的风险,需持续对境外输入的 SARS-CoV-2毒株进行分子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研判国内自2020年6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发疫情在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及最后规模的首估法和更新法。  方法  在首个病例确诊后的一个迭代间隔内,首估法运用疫情重心“可能的密切接触(密接)者人数”乘以感染率得到疫情最后规模。 在超过半个迭代间隔后,更新法旨在修正疫情的最后规模和结束时间。 其中,未来病例数等于现有“处于医学观察者人数”乘以转化率,疫情最后规模为现有病例数与未来病例数之和。 首估法和更新法均基于国内前期抗疫积累的经验参数,包括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与密接者人数确定的密接到确诊的转化率、具体疫情事件关联的感染率。 首发时间的判断则依赖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束时间则假定为首例病例确诊后的28 d。  结果  应用首估法和更新法研判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的COVID-19新发疫情的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和感染者最后规模。 根据首例病例确诊3 d内的数据,于2020年6月13日、7月19日和7月24日分别对北京市、乌鲁木齐市和大连市的新发COVID-19疫情,及时给出预判结果并将报告呈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参考。 北京市新发地新发疫情已于2020年7月6日开始清零,累计确诊病例335例,清零时间比本研究预测的7月10日早4 d。  结论  对疫情的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及最后规模的精准研判成为疾控部门疫情早期制定相应措施的一个根本依据。 本研究提供了对疫情做及时研判的可行方法。 北京市将成为其他省市面对类似新发疫情的一个参考样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2021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流行情况及对我国的输入风险。  方法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开发布的每日COVID-19疫情数据,结合牛津大学发布的政策严格性指数,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通过总体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区及重点国家疫情趋势综合评估和周边十四国疫情与防控政策综合分析,对全球COVID-19疫情风险进行综合、全面与及时的评估。对于各国评估结果,用“全球重点关注国家”“各WHO分区一般关注国家”和“周边特别关注国家”予以表示。  结果  与2021年1月相比,2021年2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降低了43.8%,全球新增死亡病例降低了25.9%,欧洲区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均最多,其次是美洲区(北)和美洲区(南),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全球每新增1000万确诊病例用时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每新增50万死亡病例用时保持不变。 我国周边十四国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为俄罗斯。  结论  全球COVID-19肺炎疫情仍在继续蔓延,尽管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增长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但对于重点关注国家仍要进行持续监测,并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控政策,完善防疫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对疫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2021年10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流行情况及对我国的输入风险。  方法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开发布的每日COVID-19疫情数据,结合牛津大学发布的政策严格性指数,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通过总体概述、WHO各区及重点国家疫情趋势综合评估和周边十四国疫情与防控政策综合分析,对全球COVID-19疫情风险进行综合、全面与及时的评估。 对于各国评估结果,用“全球重点关注国家”、“WHO各分区一般关注国家”和“周边特别关注国家”予以表示。  结果  与2021年9月相比,2021年10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下降了18.96%,全球新增死亡病例下降了18.4%。 欧洲区新增确诊病例增加35.6%,新增死亡病例增加36.1%,其他各区均呈下降趋势。 全球每新增1 000万确诊病例、每新增50万死亡病例用时均呈现增加趋势。 英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德国是全球重点关注国家;智利、约旦、坦桑尼亚为WHO分区一般关注国家;俄罗斯是我国陆地接壤十四国中特别关注国家。  结论  进入10月后,全球COVID-19疫情整体出现好转,但欧洲区疫情仍然在加重,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增加,应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沟通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某小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疾病的流行情况,采集水样本、典型病例的粪便或呕吐物、密切接触者的肛拭子标本进行胃肠炎病毒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搜索到病例69例(9例为小区内幼儿园儿童,60例为社区居民), 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76.81%),腹泻(69.57%)。 0~5岁儿童罹患率最高(21.18%)。 17份病例标本和2份密切接触者标本GⅡ组诺如病毒阳性,基因型均为GⅡ.4[P16]。  结论   本次事件是由GⅡ.4[P16]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是由患病儿童呕吐物造成环境污染,社区人员密切接触导致,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置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充分考虑种群中个体差异和人员流动对传染病发展的影响,构建一种基于个体行为的传染病模型来揭示传染病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方法  以个体为基本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为个体属性赋予不同数值以体现个体间的差异性,将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因素以参数形式引入模型,通过改变个体的属性值来反映传染病流行期间个体的状态变化。  结果  通过对相关参数的设置,模型仿真结果与疫情发展趋势高度吻合,并以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基本再生数为指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个体社交活跃度对疫情发展的影响,模拟了不同防控措施下疫情的发展趋势。  结论  该模型参数灵活,适用于传染病在多种情况下的趋势分析,能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祁邦国  于石成  王琦琦  张原  刘楠堃  谭枫 《疾病监测》2022,37(12):1588-1593
  目的   利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模拟我国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过程,分析和评估相关防控措施对疫情的影响。  方法  以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4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为依据,建立动力学模型对疫情发展进行模拟分析。  结果  我国实施的交通管制措施,使R0从疫情发展初期的4.82[95%可信区间(CrI):4.81~4.83]降低到1.13(95% CrI:1.11~1.1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集中隔离和大规模核酸筛查等措施使R0进一步降低到0.31(95% CrI:0.30~0.32),模型估计得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为54.7%(95% CrI:45.7%~65.3%)。 保持防控措施实施的时间点不变,将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提高至75%、95%,分别能够避免新增3.4%、5.6%的感染者。 保持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不变,将防控措施实施的时间点整体前移1周、2周,分别能够避免新增78.2%、95.3%的感染者。  结论  交通管控措施显著降低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对感染者的集中隔离和大规模核酸筛查消除了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我国实施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够发现一半以上隐匿的无症状感染者。 相对于提高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防控措施的尽早实施能够避免更多的新增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2022年3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2022年3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将较2月有所上升.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西钦州市一起本地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调查处置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起疫情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专题分析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COVID-19疫情自2022年3月12—24日共持续13 d,报告感染者97例。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中位数M(P25,P75)为32岁(17,44.5);无症状感染者79例,确诊病例18例。潜伏期中位数为3 d,潜隐期中位数为2 d。共排查出密接3 841人,61人转为感染者,密接续发率1.59%。明确家庭内传播的疫情共8起,家庭续发率为65%(95%CI:20%~100%);涉及3起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娱乐会所包厢内聚集、婚礼聚餐、新居宴聚餐,罹患率分别为63.64%、9.38%、12.16%。疫情首先在娱乐会所包厢内暴发,最长的传播链至少传至5代。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结论 通过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分析发现,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2022年10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10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将较9月上升。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呈现持续反弹趋势,具有点多、面广、频发、线长的流行态势,存在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部分地区发生社区传播)及疫情外溢到其他地区的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各地要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报告2例鼠疫死亡病例,提示疫源地需继续做好动物间鼠疫监测和风险管理。  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鼠疫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一起职业暴露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探讨职业人群在COVID-19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置工作,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核酸检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部分确诊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本次疫情涉及病例11例,其中3例为家庭聚集性,8例为医护人员,女性9例;男性2例。共传3代,平均潜伏期为3.18 d,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办公室区域,共同使用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是本次疫情的高危行为,病例首发症状以咳嗽为主(10例,90.97%)。现场流调人员脱防护服时不规范以及防水靴套设计不科学,成为本次职业暴露的最主要风险点。本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属于VOC/Delta变异株。结论 本起疫情主要为职业暴露,建议流行病学现场防护服穿脱时指定专人监督和评估,建议改良防水靴套脚踝处设计,进入过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减少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当下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数据难采集、难整理、难分析、难应用等问题,顺应疫情风险评估和防控需求,构建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平台。方法 从业务需求、架构设计、功能建设等方面,阐述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并分析平台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方法,实现标准化、可视化、关联化和模型化等综合利用,集成疫情信息一站式浏览平台。结论 平台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在全球疫情监测系统化方面的空白,为常态化开展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循证决策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