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喻红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3):272-27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估;使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及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护理技术指导,同时对家庭照护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干预前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7.22%和22.22%;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1.67%、16.67%,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大多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需给予心理支持、护理技术及生活护理的服务和指导,以缓解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照护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庭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胸痹伴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血管病房住院治疗的117例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试验组58例。对照组接受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评价工具。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伴上肢痉挛患者分为A、B、C共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徒手定位法BTX-A注射,C组患者则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3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MAS、上肢FMA、MBI、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B组、C组上肢FMA及MBI评分均较A组明显增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亦较B组明显增高(P<0.05),MAS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组、C组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ADL能力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AS、SDS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98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五常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五常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常法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家庭负担[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五常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对照组同期(P<0.05,P<0.01);五常组EORTCQLQ-C30、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F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五常法护理模式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结果喉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SDS、SA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行宫颈癌手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及配偶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功能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家庭适应度评分及家庭亲密度评分高于术后1周且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AS评分与其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SDS评分与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存在密切关系,应用配偶同步心理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诊治的MHD患者105例,根据使用透析膜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采用B-16H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B组采用F15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C组采用CA-HP-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抑郁评分测定,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及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三组治疗前SAS、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RP、IL-6、AGEs及PTH、P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a及ALb和Hb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MHD患者采用CA-HP-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效果理想,其能改善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相关行为干预与家庭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12月我科住院的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干预不良心理反应,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实施遵医行为,进行家庭行为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及肺功能测定。结果干预后两组CAT、SDS、SAS及肺功能测定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的方法,配合家庭行为干预,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患者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SAS、SDS量表评分为(53.96±8.57)分和(58.72±9.1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为66.36%和59.09%;比较存在与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分度、确诊时间治疗信心、复发次数、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023,0.034;P<0.05)、受教育程度(OR=0.026,0.291;P<0.05)、家庭月收入(OR=677.223,237.936;P<0.05)、肝炎分度(OR=46.852,25.559;P<0.05)、确诊时间(OR=277.550,205.820;P<0.05)、治疗信心(OR=156.179,144.315;P<0.05)、复发次数(OR=0.004,0.004;P<0.05)均是影响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慢性肝炎问卷(CLDQ)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分度、确诊时间及治疗信心是影响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基本特征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连续护理3周。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量表中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人际关系、营养、应对压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自评量表的评价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诊断的164例患者和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年龄分为3组:A组小于30岁;B组30~50岁;C组大于50岁。分别比较分析各组评分的特点。结果 A组PBRG患者与CSG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PBRG患者与CSG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患病率分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PBRG患者与CSG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RG患者较CSG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更高,尤其是年轻PBRG患者较CSG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发生更明显,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PBRG特别是青年患者发病原因并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欣百达)防治伴有焦虑抑郁障碍的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偏头痛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将同时伴有焦虑抑郁障碍的慢性偏头痛患者分为西比灵+乐松组(A组)、西比灵+乐松+欣百达组(B组),治疗后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所观察偏头痛患者中有焦虑者占72.4%,抑郁者65.6%,焦虑抑郁共存者49.3%.治疗12周后,B组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改善不明显(P>0.05).A组和B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对生活的影响方面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B组症状改善程度较A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欣百达)对慢性偏头痛有明显防治效果,且改善慢性偏头痛伴随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互联网联合居家照顾模式在高龄慢性病老年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高龄慢性病患者82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联合居家模式;比较两组健康行为、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及QLICD-G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互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高龄慢性病老年患者健康行为能力,改善其负性情绪,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家中接受配偶照料的AD患者60例,根据CDR评分把将其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各组30例.将60例AD患者的照料者分为2组,对照组及护理干预组,每组30例(轻中度组、重度组的照料者各15例).对照组按AD常规家庭照料,不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在AD常规家庭照料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健康知识介绍、照料者的教育、情感支持、讲授解决问题的技巧、压力调节等).各组分别对护理前、护理1年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定(GWB)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轻中度AD患者照料者及重度AD患者照料者SAS>50分者分别为18例(60.0%)和24例(80.0%),SDS>50分者分别为15例(50.0%)和21例(70.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AD患者照料者的SAS、SDS评分均值低于重度组照料者,GWB评分均值高于重度组照料者(均P<0.05).护理干预组干预1年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3例AD患者死亡;护理干预组AD患者2例死亡.结论 AD患者照料者出现焦虑及抑郁情绪、总体幸福感下降与A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AD患者及其照料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督导跟进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COPD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赋权-督导跟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COP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表(CAT)]。结果:实验组SAS、SDS及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赋权-督导跟进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感宣泄结合音乐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感宣泄及音乐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躁狂评分量表(BMR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躁狂、抑郁状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冲动行为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BMR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冲动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感宣泄结合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焦虑、躁狂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减少冲动行为发生率,减轻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专业医疗机构支持下视觉艺术疗法(VAT)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专业医疗机构支持下VAT;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 VE-AD)、阿尔茨海默病行为量表(DBD)]及生活质量[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MoCA、QOL-A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SAS、SDS、BEHA VE-AD、DB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专业医疗机构支持下VAT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能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2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和73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体检组)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定并统计分析,对CHF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8周后复查SAS、SDS评分。结果:CHF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1);康复护理干预8周后,CHF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