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肌肉痉挛是一种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是肌肉过度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pper rnotoneuron svndrome,UMN)的常见表现。临床上,痉挛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肌肉过度活跃导致拮抗肌联合运动,肌痉挛导致肌肉和肌腱挛缩等,最终可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和生存质量下降。UMN患者肢体畸形的起源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失衡,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可改善肌肉痉挛,因而纠正肌肉失衡。本文综述BTX-A在肢体肌痉挛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痉挛状态与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小儿脑性瘫痪、脑卒中、缺氧性脑病等都有可能引起痉挛状态。痉挛状态特指因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所导致的运动失调,表现为速度依赖的牵张反射增强,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下行抑制减少,使得牵张反射阈值降低,γ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而极度的牵张反射造成肢体痉挛状态。患者表现为躯干及肢体发生不能控制的肌肉痉挛,并伴有肌电  相似文献   

3.
痉挛性瘫痪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訾明杰 《中国康复》2006,21(1):50-51
痉挛性瘫痪即控制主动协调运动的神经丧失功能,不能协调运动,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综合征的一部分,其表现为肌张力升高、肌肉僵硬、抽搐性痉挛等。严重的痉挛造成患者运动障碍、日常生活不便和护理困难,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手术和电刺激等。对肌肉痉挛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定量评定研究是康复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尚无公认的可行方法。本文从多方面研究肌肉痉挛及其对关节神经肌肉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关节神经肌肉系统综合特性定量评定肌肉痉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脊髓损伤的病人来说,通常脊髓损伤节段越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损害越明显,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常有极显著的活动功能障碍,而应用植入性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系统,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颈部脊髓损伤病人活动功能障碍的方法。1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系统的作用机理 高位脊髓节段的损伤导致的是上位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这种上位运动神经元的损害使其失去了对下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调控能力,因此下位神经元极易为很小的刺激所激动而导致持续的,痉挛式的收缩,而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系统可以以一种协调的方式来激动下位运动神经元,这样可以使下位运…  相似文献   

5.
吴淼  杜贤进  晏晨  田丹 《临床急诊杂志》2019,20(11):838-841
<正>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厌氧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可经由各种伤口侵入机体并迅速繁殖,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以经由下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向上运输至脊髓或脑干,这些毒素穿过突触后就会被抑制性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摄取,造成GABA和甘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导致下运动神经元去神经化,引起肌肉活动增加,最终出现肌肉强直和痉挛~[1-2]。重症破伤风多见于潜伏期短、身体强壮的患者,发病时由于呼吸肌群出现持续性的痉挛可引起窒息,并可导致呼吸骤停及死亡,因此,重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骨骼肌痉挛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电刺激引导下.对38例由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导致严重下肢痉挛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部位:胫神经31条.坐骨神经20条.股神经2条,闭孔神经2条。在注射前和注射后2周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痉挛状态。结果:①第一次注射后效果:显效52.7%,有效29.1%,无效18.2%;②第一次注射后一周再次注射效果:显效53.8%,有效30.8%,无效15.4%;③个例:3个月内3次注射的患者也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电刺激引导下的乙醇神经干阻滞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下肢肌肉痉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脑瘫作为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性疾病,符合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导致步态异常的普遍特点,又有它作为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自身属性。本文概述目前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神经肌肉组织结构和功能表现的研究结果,结合步态周期说明他们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和异常步态间的特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改善脑瘫的异常步态和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脑卒中后步行恢复的主要障碍是肌肉反应性增高所致的踝关节运动障碍。牵拉肌肉后反应性增高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之一被认为是初级肌梭传入纤维引起中枢突触兴奋性增加 :另一机制是肌梭敏感性增加。H反射最大波幅与M波最大波幅之比被认为是代表单突触反射募集运动神经元数目在运动神经元池中所占比例。本研究是为了探讨摆动相中期与站立相中期H反射改变是否与脑卒中患者步行时足过度跖屈有关 ,并与非脑卒中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以前描述的方法测定脑卒中患者及健康老年人步行时比目鱼肌对电刺激的反应性是本研究的基础。在平板步行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国内外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相关研究出发,探讨影响肉毒毒素临床作用的因素及对策。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botulinumtoxin,spasticity/spastic”,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肉毒毒素,痉挛”,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选择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纳入标准: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②临床试验研究包括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采用了含肉毒毒素的治疗。排除标准: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异常,综述类文献,没有对照组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98篇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临床试验。49个试验纳入标准。排除的49篇中6篇是综述,43篇为无对照组。资料综合:49个试验包括2679例患者,分别对肉毒毒素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进行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明确功能目标,采用个体化剂量,应用电刺激准确定位,确保A型肉毒毒素最大限度地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位点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生物学效应。而注射后采用电刺激、牵张等相应的康复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结论: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应用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痉挛状态为脊髓损伤的常见症状,痉挛的机制可概括为由于脊髓下行抑制性冲动的消失导致梭内肌与梭外肌形成的反馈及前馈环路的平衡发生改变,导致痉挛状态。经颅磁刺激(TMS)可能通过增加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脊髓水平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控制痉挛状态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进行讨论,对其发病机制及TMS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概况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肉毒毒素临床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国内外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相关研究出发,探讨影响肉毒毒素临床作用的因素及对策。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botulinum toxin,spasticity/spastic”,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5-05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相关的文献,检索词“肉毒毒素,痉挛”,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 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选择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纳入标准: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②临床试验研究包括平行对照组。③治疗组采用了含肉毒毒素的治疗。排除标准: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异常,综述类文献,没有对照组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98篇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肉毒毒素治疗肢体肌肉痉挛的临床试验。49个试验纳入标准。排除的49篇中6篇是综述,43篇为无对照组。 资料综合:49个试验包括2679例患者,分别对肉毒毒素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痉挛进行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明确功能目标,采用个体化剂量,应用电刺激准确定位,确保A型肉毒毒素最大限度地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位点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生物学效应。而注射后采用电刺激、牵张等相应的康复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结论:肉毒毒素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应用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脑和脊髓损伤后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中枢神经调节运动能力下降 ,导致肢体肌张力升高 ,腱反射亢进 ,出现痉挛性麻痹。持续性肌肉痉挛消耗能量 ,使运动笨拙和运动范围缩小 ,引起疼痛 ,还容易发生关节挛缩畸形 ,因此应尽快开始康复治疗。痉挛性麻痹的分类 ,病理 ,特性[1 ]横山绘里子等[1 ] 将中枢性痉挛分为 :痉挛、强直和强直痉挛。痉挛是由于锥体束障碍所引起相对性紧张反射亢进所致 ,强直是由于大脑基底核病变引起椎体外束损伤 ,进而引起紧张性伸张反射亢进所致。脑和脊髓损伤后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变性 ,中枢神经调节运动能力下降 ,引…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病人常会出现上肢痉挛(即达到BrunnstromⅢ阶段),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是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在恢复过程中出现肌张力增高或痉挛状态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A型肉毒毒素、矫形器、手术等进行治疗。笔者运用手法与徒手牵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痉挛是临床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热点.脑卒中、脑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和多发硬化等神经康复领域常见病,都会伴有痉挛问题.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痉挛的出现会限制患者运动而导致功能障碍,痉挛特别是严重的异常痉挛模式的存在使患者无法行走,转移困难,出现异常坐姿与平衡障碍,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限制,甚至终身需要照顾.能否及时有效地对痉挛状态予以正确干预,是挖掘患者康复潜能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针刺治疗痉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脑血管意外后的运动康复手段以Hughlings Jackson提出的针对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相对简单的运动模式为基础。已知包括灵敏性不足和肌力低下的运动障碍与肌肉兴奋性过低或兴奋性过高(即痉挛,表现为拮抗肌的不自主收缩)有关。而肌电反馈已被用于兴奋轻瘫肌肉和抑制痉挛肌肉。现已证明,肌电反馈在教会中风病人增加轻瘫肌肉活动方面是有益的。还有报道指出肌电反馈可用以减少静止时痉挛肌的活动及其相关的反应,也可抑制被动牵伸时拮抗肌的不自主活动。 然而在有关训练痉挛肢体的报道中,拮抗肌和主动肌均应用肌电反馈,而未分别测定肌电反馈对拮抗肌或主动肌的影响。从这些文献中不能看出肌电反馈对痉挛性拮抗肌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另外,训练转换测量方面文献缺乏也促使进行本研究。目前应用肌电反馈治疗的过程越来越多地被概念化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感觉运动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速度依赖的牵张反射亢进,常导致不随意的肢体活动和异常的姿势,并伴随着肌肉短缩和疼痛的发生~([1])。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发生率为19%—38%,痉挛直接导致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社区生活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1])。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单位募集和同步化等中枢控制因素及肌肉兴奋传导速度等外周因素的共同作用,可用来评价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态~([2])。目前,表面肌电技术已在临床疾病的筛查、肌肉力量的评定、肌肉疲  相似文献   

18.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展性神经肌肉疾病,因上、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球部、四肢、躯干、胸部及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相似文献   

19.
痉挛是一种在紧张性牵张反射中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是肌肉过度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upper motor neuron,UMN)的常见表现。临床上,肌痉挛是疼痛和运动不能的常见原因,可阻止患者的有效康复,使生活质量下降。而在中风、颅脑和脊髓外伤、多发性硬化、脑瘫  相似文献   

20.
肌痉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其表现为肢体被动运动初始阻力持续增强,关节活动受限,是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关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脑卒中偏瘫后约有8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痉挛,其中上肢屈肌痉挛较为典型,并因此影响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加重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肌痉挛的控制是关系到患者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报道示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休息时的痉挛肌肉活动及联合反应;痉挛肌肉被动牵张时不需要拮抗肌活动,从而相应减少运动错误发生[1],故用肌牵张方法治疗痉挛疗效确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