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色体的缺失可见于各型肿瘤中,包括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存在于5q、6q、8q、9q、11q、13q和17q。杂合性缺失分析是一有效的检测染色体缺失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研究在染色体的特定区域是否有可能存在抑制基因,达到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合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意义。 方法:用CC法和FISH对26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 结果:26例MM患者中,CC法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有9例(34.6%);FISH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有22例(84.6%),其中IGH基因重排占38.5%(10例);P53缺失5例(19.2%);1q21扩增9例,缺失1例;13q14缺失13例(50.0%)。13例伴有13q14缺失MM患者中8例出现1q21异常,13例未检测到13q14缺失患者中2例发现1q21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MM患者13q14缺失和1q21异常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4,P<0.05)。 结论:FISH结合CC法可提高MM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法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进行染色体22q11微缺失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查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妊娠22q11微缺失胎儿的孕妇进行产前22q11微缺失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所有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无异常,FISH检查结果显示3例呈阳性。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测22q11微缺失综合征,因此对有22q11微缺失先天性心脏病风险的胎儿产前诊断应用FISH检查法,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林俊伟  侯红瑛  章钧 《新医学》2023,(11):826-831
目的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22q13缺失综合征病因。方法 应用G显带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技术(SNP-array)对一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患儿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患儿染色体异常来源。以“t(13;22)”为检索词,在生物医学文献外文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亲代遗传t(13;22)非平衡易位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患儿母亲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患儿父亲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t(13;22)(q31;q13.3),患儿SNP-array分析结果提示13号染色体长臂q31.1q34存在35.8 Mb片段重复,22号染色体长臂q13.3发生1.1 Mb片段缺失,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der(22)t(13;22)(q31;q13.3)pat。文献复习3例患者病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面部畸形、房间隔缺损等,其中一例出生11 d死亡。结论 患儿遗传父源性der(22)t(13;22)(q31;q13.3)片段,13号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1例因肌张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反应迟钝就诊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基因芯片进行染色体全基因组分析。结果G显带染色体分析初步判定患儿核型为46,XY,t(2; 12; 18; 14)(q31; p13; q21.3; q11.2),为4条染色体复杂易位; SNP芯片检测分析提示患儿染色体18q21.31-q22.3区域存在1.502 2×10~7bp的片段缺失。患儿父母染色体核型及芯片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患儿为新发复杂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染色体18q21.31-q22.3微缺失及4条染色体的复杂易位可能是导致患儿疾病表型的重要原因。微阵列芯片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易位时造成的亚显微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瘤样本1p/19q染色体缺失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样本,分析样本中1p/19q缺失情况。结果在对37例样本的检测中,1p缺失25例(67.5%)、19q缺失23例(62.2%)、1p/19q共缺失20例(54.1%)。其中少突胶质细胞瘤正常组、1p/19q共缺失、仅1p缺失和仅19q缺失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1、85、67和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85、78和64个月。1p/19q共缺失和1p缺失患者的预后较正常组和19q缺失组更好。结论 1p/19q染色体缺失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预后判断,肿瘤分层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例患有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常规G显带技术(chromosome G banding technique)、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进行分析。结果本例12号环状染色体患者流产2次,其他临床体征正常;性激素6项正常;抗苗缪勒管激素0.57 ng/m L,低于参考区间;腹部B超未见异常;该患者核型为mos 46,XX,r(12)(p13q24)[96]/45,XX,-12 [3]/46,XX,dic r(12; 12)(p13q24)[1]; CMA结果显示12号染色体在12q24.33区域存在小片段的缺失,缺失区域为良性CNVs; FISH检查结果显示12号环状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 MLPA检查结果显示12号长臂末端亚端粒缺失。结论本例环状12号染色体临床体征正常,环状染色体的临床表现与核型嵌合比例及12q末端缺失的多少相关,女性流产可能与r(12)的不稳定相关。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异常和血管生成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13q14缺失是MM患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miR-15a/16即定位于该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NT增厚的彩超异常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及诊断,探讨多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在遗传病检测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WGS)法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100kb以上的拷贝数微缺失/微重复,同时用常规G显带法对羊水行胎儿脱落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WGS显示胎儿4q末端存在34.16Mb的重复合并18q末端存在19.97 Mb的缺失,经结合G显带核型分析最终确定该胎儿核型为46,XN,der(18)t(4;18)(q32.1;q21.3)。结论应用WGS结合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确诊了1例4q部分三体合并18q部分单体衍生的不平衡重排染色体的彩超异常胎儿,证明合理运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有助于对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变异病例进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先心病胎儿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在先心病胎儿中进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经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28例胎儿,行绒毛取样、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获取胎儿细胞。综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荧光原位杂交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等多种检测技术,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检测。结果 228例样本中发现染色体非整倍体64例,其中21三体25例、18三体30例、13三体4例、45,X 2例、48,XXY,+18 1例、染色体三倍体2例。对164例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者,行全基因组SNP微阵列芯片分析发现9例22q11.2微缺失,22q11.2微缺失在先心病胎儿中的发生率为5.49%。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缺陷与染色体22q11.2微缺失有关。在先心病胎儿中行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是必要可行的,对于优生优育、明确胎儿预后及再发生育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例11号染色体长臂新发中间缺失患儿的临床表型和相关遗传学病因。方法 1例中度发育迟缓患儿,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全基因组DNA,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查阅Decipher、OMIM、DGV等数据库,分析其遗传学检查结果。结果该例患儿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患儿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del(11)(q13.5q21),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为arr[hg19]11q13.5q21(76752340_93065447)×1,缺失片段大小为16.313Mb;查阅数据库未发现该缺失片段。结论该患儿11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为新发缺失,可能与患儿中度发育迟缓的临床表型相关,从而导致其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浆细胞白血病(PCL)中13号染色体缺失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位于13q14和13q31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对21例初发PCL患者的间期细胞进行13号染色体缺失的检测。结果显示,21例PCL中13例(61.9%)具有del(13q14)异常,其阳性细胞率在52%-98%之间;12例(57.4%)有del(13q31)异常,其阳性细胞率在50%-98%之间。13例del(13q14)异常患者中,12例伴有del(13q31),仅1例阴性。结论:PCL中13号染色体缺失发生率较高,大部分PCL患者13号染色体缺失片段可能涉及由13q14到13q31的整个区间。FISH技术是一种在分析PCL13号染色体缺失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1例潜在Angleman综合征风险妊娠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孕妇曾生育过15q11-13缺失的Angleman综合征患儿.该妇女再次受孕,要求产前诊断.方法 孕妇于妊娠26周时在常规B超引导下,经羊膜腔穿刺抽取胎儿脐带血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用15号染色体含有15q11-13的特异位点的双色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mar与母亲核型相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提示15q11-13没有缺失.孕妇于40周时剖腹产一个健康女婴,现孩子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对潜在染色体病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非常重要,以避免染色体病孩子的出生.  相似文献   

14.
根据病人性别、年龄和FAB形态学分类标准以及染色体发现、对治疗反应和生存期,作者在6年半的时间里对90例MDS和194例AML进行了研究随访。90例MDS包括男性63例,女性27例,年龄17-98岁。中位年龄64岁,11例病人在50岁以下。194例AML男性122例,女性72例,年龄16-94岁,中位年龄50岁。 MDS有66例(73%)染色体异常,24例染色体正常。共分8个染色体类型:单纯5q缺失;-7或7q缺失;+8;20q缺失;一个混合缺陷;两个混合缺陷;复合缺陷和正常染色体。染色体正常者和5q缺失(主要为RA)预后较好,两组31例有29例中位随访期为18个月,12例病人随访超过3年。8号三倍体,7q缺失/-7或有复合缺陷的37例只有2例存活,  相似文献   

15.
正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发病率为1/4 000~1/2 000[1],由于其临床表型多样且部分表型不典型,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滞后,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2q11.2DS大部分是由于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导致的新发变异,位于染色体22q11.2区域有0.7~3.0Mb片段杂合性缺失,累及多系统异常表现,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6.
毛新  阿部周一 《华西医学》1992,7(4):420-422
对建成的一个上皮样肉瘤(ES)细胞株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和DNA印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瘤株染色体众数45,丢失1个22号染色体;结构异常为del(3)(q21.1)以及5、6、9和12号衍生染色体。用定位于人染色体3q13.1-q22的pPCC41A2克隆作为DNA标识探针,在该瘤株DNA中检出PCCB基因的部分缺失。本研究结果提示del(3)(q21.1)及PCCB基因的改变可能与ES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检测脑胶质瘤染色体1p、19q和10q杂合性缺失(LOH)的实验室新方法。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对38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标本进行染色体1p、19q和10q LOH检测。结果 38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染色体中有25例(65.7%)发生1p LOH,26例(68.4%)发生19q LOH,5例(13.2%)发生10q LOH。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微卫星分析技术快速、准确性高,可以用于脑胶质瘤标本染色体LOH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9日于莱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产前超声检查,并经羊水穿刺及病理解剖证实的1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并文献复习。 结果胎儿心脏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心轴异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肺动脉细窄,主动脉弓位于气管的右侧,头臂动脉呈镜像分布,动脉导管缺如,胸腺发育不良。遗传学检查:22号染色体q11.21处缺失2.58Mb区域。病理解剖证实为法洛四联症、右位主动脉弓伴头臂动脉镜像分支、动脉导管缺如、胸腺发育不良。 结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常见的基因异常综合征,表型多样,超声检查无创,方法简单易行,可为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20q-)是恶性血液病中仅次于Ph染色体的第二个最常见的结构异常。它主要和髓系疾病相关。该异常系中间缺失,各例缺失区的大小不一致,其共同缺失区位于20q11.2- 20q13.1。骨髓增殖性疾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键缺失区分别定位于约2.7Mb和2.6Mb的区域,二者重叠区约1.7Mb大小,已初步确定了一些有关候选基因。基因的缺失/失活可能在该类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少见的20q-的特殊类型如20q-重复、双着丝粒20q-和等臂20q-。涉及20q的隐匿易位, 易于误认为20q-,诊断时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为了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细胞遗传学基础,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费城(Ph~1)染色体表现为第22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易位,其与CML发生之间的关系依然不清楚。过去认为,该不正常的染色体是第22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22q—),现在已经证明,在90—95%的病例中,这是第9和第22号染色体长臂之间的相互易位(9q;22q)。其余的5—10%是变异的易位。其中有些是一部分染色体物质易位到异常的第22号染色体,使其长于正常22号染色体,Ph~1染色体因此而不易被分辨出来。这就称为遮蔽的、或隐匿的Ph~1染色体。这一术语看来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已经发现在这种情况时,第22号染色体的长臂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染色体,从而提示存在着相互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