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12月接受HFNC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患者纳入研究,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FNC治疗后的结局(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与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成功组纳入患者39例,治疗失败组纳入患者11例,治疗失败率为2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Ⅰ型呼吸衰竭比例、HFNC起始流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脑钠肽(BNP)水平高、呼吸频率快、pH值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治疗2 h后ROX指数低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FNC治疗前BNP≥280 ng/L(OR=6.727,95%CI:1.062~42.602,P=0.043)、pH值≤7.30(OR=7.613,95%CI:1.400~41.380,P=0.019)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采用HFNC治疗,但部分患者可能治疗失败,HFNC治疗前BNP≥280 ng/L、pH值≤7.30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OX指数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收治的接受HFNC的符合重症COVID-19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续是否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将其分为HFNC治疗成功组与HFNC治疗失败组,使用 t检验、χ 2检验或者秩合检验比较两组在基本资料、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共有5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成功组与失败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治疗2 h ROX ( OR=0.069)、治疗6 h ROX( OR=0.194)、治疗12 h ROX( OR=0.036)均为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示,HFNC治疗2 h、6 h、12 h后ROX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评价指标中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ROC曲线下面积(AUC)0.838,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100%。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AUC为0.762,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2.3%。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AUC为0.866,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100%。 结论:ROX指数可以及时、简便、实时地在评估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期(AE-IP)伴呼吸衰竭(RF)患者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136例AE-IP伴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资料,进行HFNC治疗,完成1周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有效组,比较2组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找出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1周,研究内136例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无效发生率为16.91%(23/136);无效组呼吸道感染占比、营养不良占比均高于有效组,氧合指数低于有效组,B型钠尿肽(BNP)、降钙素原(PCT)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BNP、PCT、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与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无效有关,氧合指数低、BNP高、PCT高、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可能是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无效的风险因素(OR>1,P<0.05);森林图显示,在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中,营养不良的关联度最强。 结论AE-IP伴RF患者HFNC治疗有一定的无效风险,可能与氧合指数低、BNP高、PCT高、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关于HFNC对AECOPD拔管后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试验组采用HFNC,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其中6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共869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ICU住院时间、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中,HFNC较NPPV有明显优势;但在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液酸碱度、死亡率以及再插管率结局指标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HFNC在降低AECOPD拔管后患者的呼吸频率、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优于NPPV。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HFNC在AECOPD拔管后患者序贯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e,HFNC)不同流速设置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重要生理参数、舒适度、呼吸窘迫程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9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HFNC,探究不同流速(低流速组30~ 35 L/min,中流速组40~45 L/min,高流速组50~60 L/min)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气管插管率、舒适度、呼吸窘迫度的影响。 结果 应用HFNC 6、24、48 h,低、中流速组呼吸频率均低于高流速组;应用HFNC 72 h,低流速组呼吸频率低于高流速组;应用HFNC 6、48、72 h及结束时,低流速组舒适度及呼吸窘迫度评分最低;应用HFNC 24 h,低、中流速组舒适度评分及呼吸窘迫度评分低于高流速组(均P<0.05)。通过对不同缺氧程度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氧合指数201~300 mmHg(1 mmHg=0.133 kPa)为轻度缺氧组,101~200 mmHg为中度缺氧组,低氧流速设置下,应用HFNC 6 h,中度缺氧患者呼吸频率更低;应用HFNC 48 h,中度缺氧患者呼吸窘迫程度更低;治疗结束时,中度缺氧患者心率更低。中氧流速设置下,应用HFNC 6、24、48 h时,中度缺氧患者的呼吸频率更慢;应用HFNC 48 h,中度缺氧患者心率更慢(均P<0.05)。 结论 HFNC流速设定需结合患者的吸气需求、缺氧程度以及耐受性与舒适度,进行个性化、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应用特点和应用对象方面综述经鼻高流量氧气疗法(HFNC)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指出HFNC在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方面发挥了明确的作用,目前国内HFNC的使用大多是结合国外文献资料,实验型研究数据仍缺乏,因此需要针对国内病人特征,制定符合国内居民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3组:FM组(n=18)、HFNC组(n=18)和NPPV组(n=19)。FM组采用文丘里呼吸面罩进行氧气吸入,HFNC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行经鼻高流量氧疗,NPPV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行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观察3组治疗前30min和治疗后2hpH、呼吸频率、心率(HR)、舒适度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30min比较,治疗后2h,HFNC组、NPPV组呼吸频率下降和PaO2、SpO2水平均升高,FM组PaO2水平升高,NPPV组MAP水平下降,HFNC组舒适度评分升高(均P<0.05);与FM组比较,HFNC组、NPPV组治疗后2hPaO2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HFNC组比较,NPPV组治疗后2hPaO2水平升高(P<0.05);与FM组、HFNC组比较,NPPV组治疗后2hMAP水平下降(P<0.05);与FM组、NPPV组比较,HFNC组治疗后2h舒适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纠正机体缺氧的状态,改善肺功能,并能提供很好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28)和NIPPV组(n=28)。HFNC组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NI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总氧疗时间等指标。结果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NIPPV组(P0.05);2组不带呼吸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较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ICU收治的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7.25~7.35,PaCO,〉50mmHg)COPD的患者。人ICU后4h内采用HFNC治疗并持续2h以上,且在第一个24h内至少使用4h者,进入HFNC组;类似使用NIV治疗的患者为NIV组。观察两组治疗失败率(治疗期间患者更换到另一组的呼吸支持方式,或进行有创通气)及28d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人选82例患者,其中HFNC组39例,NIV组43例。HFNC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为28.2%,低于NIV组(39.5%),但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1.228,P=0.268)。HFNC组28d病死率为15.4%,与NIV组(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0.049,P=0.824)。HFNC组人选24h内气道护理干预次数显著低于NIV组[5(3~8)次比11(7~15)次],而入选24h内呼吸支持时间显著长于NIV组[16(9~22)h比8(4~11)h](P均〈0.05)。NIV组治疗期间鼻面部皮损发生率为20.9%,显著高于HFNC组的5.1%(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HFNC与NIV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且HFNC具有更好的治疗耐受性,是临床治疗COPD呼吸衰竭新的有潜力的呼吸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颅脑损伤术后撤机拔管中的作用。方法 将7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术后撤机拔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HFNC组35例,2组患者术后均入ICU监护,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导管给氧;HFNC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48 h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48 h内气管再插管率。结果 2组治疗后1、24、48 h的RR、HR、MA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HFNC组治疗后1、24 h的RR、HR、MAP值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48 h的RR、HR、MAP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气管再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6%比17.14%,P=0.046)。结论 HFNC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管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5岁以下呼吸系数疾病患儿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5岁以下呼吸系数疾病患儿使用HFN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15-2020年发表的RCT文献11篇,共246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5岁肺炎伴轻度低氧血症、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中,与常规氧疗比较,HFNC可以显著降低患儿治疗失败率(P0.001);在5岁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中,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比较,鼻损伤发生率降低(P=0.004),但HFNC治疗失败率增加(P=0.032);分别与常规氧疗和nCPAP比较,HFNC对患儿插管率、住院病死率、气漏综合征发生率、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用氧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HFNC可作为5岁肺炎伴轻度低氧血症、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支持措施,不建议在5岁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中使用HFN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105例,其中常规组35例、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35例,无创正压通气组(NPPV组)35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h后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率、气管插管率以及VAS评分、NRS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48 h后,同组同项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指标比较提示HFNC组及NPPV组分别与常规组相比,除MAP及PaCO2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FNC组及常规组(P0.05)。而常规组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NRS评分进行比较,除NPPV组VAS评分外,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均0.05)。HFN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NPPV组(P0.05),而NRS评分无差异。结论:相对于常规组,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中应用NPPV或者HFNC,均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及血气指标。而使用HFNC及NPPV两种方法疗效相似,但HFNC相对NPPV而言,患者舒适度更佳,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干燥情况,而NPPV能更有效改善患者CO2潴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男69例,女57例,年龄(58.94±5.89)岁,年龄范围为45~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NPPV组与HFNC组,每组63例。NPPV组患者给予NPPV,HFNC组在NPPV组基础上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心率、呼吸频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治疗后,HFNC组治疗有效率[95.2%(60/63)]高于NPPV组[82.6%(52/63)];HFNC组血氧分压[(87.87±9.45)mmHg,1 mmHg=0.133 kPa]及血氧饱和度水平[(89.29±8.99)%]高于NPPV组[(78.43±8.69)mmHg、(82.21±8.20)%],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47.95±4.85)mmHg]较NPPV组[(56.72±5.19)mmHg]降低;HFNC组心率[(85.45±4.38)次/分]和呼吸频率水平[(18.39±2.03)次/分]低于NPPV组[(92.87±4.72)次/分、(22.49±2.52)次/分]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NC联合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两种氧疗方式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6例,常规组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HFNC)组给予HFNC治疗,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HFNC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更高,各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更低(P<0.05);两组插管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在改善老年呼吸衰竭肺通气功能中有明显优势,可促进其症状缓解,抑制肺部血管收缩及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拔管后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失败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入住福建省立医院ICU气管插管拔管后行序贯HFNC的145例患者。根据HFNC成功与否将其分为HFNC成功组(113例)和HFNC失败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HFNC成功组和HFNC失败组患者插管原因(χ2 = 11.224,P = 0.024)、慢性心力衰竭(χ2 = 4.863,P = 0.027)、心脏瓣膜病(χ2 = 6.435,P = 0.011)、呼吸道病原学阳性(χ2 = 8.909,P = 0.003),拔管当天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Z = 2.138,P = 0.032)、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t = 2.307,P = 0.023),插管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χ2 = 4.153,P = 0.042)和雾化N-乙酰半胱氨酸(χ2 = 4.531,P = 0.033),拔管前2 d内中性粒细胞计数(t = 2.170,P = 0.032)、淋巴细胞总数<0.8 × 109/L(χ2 = 5.941,P = 0.024)、降钙素原(Z = 2.656,P = 0.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2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0.8 × 109/L[比值比(OR)= 2.898,95%置信区间(CI)(1.059,7.935),P = 0.038]和呼吸道病原学阳性[OR = 4.617,95%CI(1.463,14.568),P = 0.009]为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拔管前2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8 × 109/L和呼吸道病原体阳性为气管插管拔管后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序贯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ARF患者HFNC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93例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8例采取HFNC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经鼻标准吸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值)]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根据HFNC治疗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统计2组基线资料,分析HFNC治疗老年AR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2组HR、RR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pH值优于治疗前,PaCO2优于治疗前,观察组PaO2、pH优于对照组,PaCO2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Web of Scicence、Pumbed、ScienceDirect、OVID、Medline及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收集HFNC对AHRF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起至2019年7月31日,以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共188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与常规氧疗(COT)相比,可有效减缓患者的呼吸频率[MD=-2.39,95%CI(-3.36,-1.42),P<0.01],但不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MD=-0,17,95%CI(-0.64,0.31),P=0.49]和减少无创机械通气率[RR=0.79,95%CI(0.15,4.02),P=0.77]。同时在死亡率与插管率的结局比较上,经HFNC与CO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82,1.14),P=0.69;RR=0.87,95%CI(0.75,1.01),P=0.06]。HFNC与无创机械通气(NIPPV)比较,可有效减慢患者的呼吸频率[MD=-2.00,95%CI(-3.77,-0.23),P=0.03],但对插管率无明显影响[RR=0.81,95%CI(0.61,1.06),P=0.12]。结论HFNC可以短期内改善AHRF患者的呼吸急促症状,但尚不能证明HFNC能够确切有效地减少AHRF患者的插管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国临床护理》2017,9(3):271-273
利用PubMed等外文数据库收集近年来关于成人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进行的相关性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衰竭未行气管插管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其他氧疗方式、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在改善氧合及提高舒适性方面具有优势。HFNC可以替代成人和早产儿无创通气,但HFNC能否降低成人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如何正确把握治疗效果与应用时机的关系,尚需更多、更大型随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有创呼吸机序贯治疗中的效果是否与无创呼吸机(NIV)类似。 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连续收治的因COPD急性加重需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经治疗患者病情改善出现"病情缓解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NIV组,主要观察终点是患者48 h内再插管率,次要观察终点是ICU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共计35例患者纳入分析,HFNC组18例,NIV组17例。48 h内HFNC组3例患者(16.7%)、NIV组2例患者(11.8%)再插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HFNC组较NIV组明显降低[(10.4±1.8)d vs (14.2±1.1)d,t=-2.549,P=0.023],不良事件HFNC组发生1例(5.6%)、NIV组5例(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以"病情缓解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序贯通气策略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效果相似,且可缩短ICU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无创通气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下不同流速对有创通气患者拔管后呼吸力学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住院的9例危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67.2±14.1)岁。在拔除患者人工气道后24~48 h行3种不同流速HFNC(20、40、60 L/min)干预,通过留置多功能监测鼻胃管收集呼吸力学指标,比较不同流速HFNC对气管拔管后患者食管压(Pes)、胃内压(Pga)、跨膈压(Pdi)、食管压-时间乘积(PTPes)、胃内压-时间乘积(PTPga)、跨膈压-时间乘积(PTPdi)、膈肌肌电(EMGdi)、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食管压变异率(CVes)、肌电变异率(CVemg)、食管压与跨膈压的比值(Pes/Pdi)和跨膈压-时间乘积与食管压-时间乘积的比值(PTPdi/PTPes)等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结果患者在HFNC流速为60 L/min和40 L/min时的EMGdi幅度均低于20 L/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s、Pga、Pdi、PTPes、PTPga、PTPdi、Ti、Te、CVes、CVemg、Pes/Pdi、PTPdi/PTPes在HFNC流速为20、40、60 L/min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拔除人工气道后选择流速为20、40、60 L/min的HFNC做序贯治疗对呼吸力学无明显影响,而在流速为40 L/min时,HFNC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