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急性脑外伤术后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外伤手术后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脱机拔管后采用常规面罩吸氧方式,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RR、SpO_2、PaO_2、PaCO_2等指标及再插管率。结果两组患者脱机拔管接受氧疗后不同时间RR、SpO_2、PaO_2、Pa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再插管率0%(0/34),对照组为8.82%(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外伤术后气管插管脱机拔管后的氧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相比于传统的面罩氧疗效果更佳,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儿心脏术后加温湿化氧疗与普通氧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心脏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普通氧疗方式,观察组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加温湿化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氧疗效果。结果:两组吸氧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痰液性状及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氧疗在心脏术后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老年AECOPD合并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导管氧疗,观察组给予HFNC;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转归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插管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48 h PaCO_2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2 h、24 h、48 h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48 h pH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 h、12 h、24 h、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 h、12 h、24 h、48 h RR、HR、SpO_2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12 h、24 h、48 h PaO_2/FiO_2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12 h、24 h、48 h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48 h 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应用于老年AECOPD合并心衰患者中,可纠正高碳酸血症,改善pH值与氧合指数,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心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28)和NIPPV组(n=28)。HFNC组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NI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总氧疗时间等指标。结果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NIPPV组(P0.05);2组不带呼吸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较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和无创呼吸机对重症监护室(ICU)拔除气管插管后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ICU收治的93例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鼻导管氧疗失败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3例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40例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病人在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率、呼吸、住院时间、拔管失败率、病人舒适性、耐受性及气道湿化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PaO_2)(86.98±16.65)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105.46±33.02)mmHg;观察组心率(94.08±13.39)/min高于对照组(87.60±17.89)/min(P0.05);观察组拔管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拔管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在舒适度和耐受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拔除气管插管后的病人应用HFNC能提高其氧合指数,降低拔管失败率及减少住院时间,并且能保证病人舒适度、耐受度以及气道湿化程度,是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在成人心脏术后低氧血症中应用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126例接受心脏手术且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人,对照组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接受HHFNC。比较两组拔管后血气情况、ICU停留时间、再次插管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并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拔管后2 h、6 h和12 h时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逐渐升高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有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ICU停留时间、再次插管率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明显改善成人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状况,减少再次插管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再插管及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ICU 86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拔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拔管后接受HHFNC。观察并比较两组拔管后血气情况、ICU停留时间、再次插管率及拔管至再次插管时间。结果:拔管后6 h和12 h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停留时间、再次插管率、拔管后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拔管至再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拔管后的氧合状况,降低再次插管率及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能否降低胸部手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在脱机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再插管率。方法选择2016年1~2017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6例胸部手术术后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生呼吸衰竭后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HFNC。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的再插管率为17.39%,高于对照组的4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可以降低胸部手术术后脱机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ARF患者HFNC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93例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8例采取HFNC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经鼻标准吸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值)]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根据HFNC治疗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统计2组基线资料,分析HFNC治疗老年AR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2组HR、RR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pH值优于治疗前,PaCO2优于治疗前,观察组PaO2、pH优于对照组,PaCO2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急诊颅脑手术术毕行气管切开术的麻醉效果,为急诊颅脑手术患者术毕行气管切开寻求更安全、平稳、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急诊颅脑手术术毕需行气管切开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在开颅手术术毕即以异丙酚(3.0±1.5)mg/(kg·h)+瑞芬太尼(3.0±1.5)μg/(kg·h)静脉微泵输注维持至气管切开插管后5min,Ⅱ组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记录切皮前(T1)、切管时(T2)、拔出气管导管时(T3)、插入气管套管管芯时(T4)及插管后3min(T5)、5min(T6)以及停药后5min(T7)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潮气量(VT)、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反应。结果:I组患者MAP、HR、RR、VT平稳,与切皮前比较P>0.05,Ⅱ组患者MAP、HR、RR、VT在T2~T5明显升高(P<0.05),SpO2I组除1例患者下降至95%以下及时在气管套管接上麻醉机给氧予以纠正外,其余均无明显变化。I组有4例(20%)在拔管及插入气管套管时有轻微呛咳反应,Ⅱ组则出现15例(75%)较明显呛咳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术后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合普通吸氧,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2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神经损伤状况、认知功能及术后7 d内再次气管插管率。结果术后7 d,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7 d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TNF-α、PCT、IL-6、NIHSS评分和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7 d内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干预,其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神经损伤状况和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拔管后48 h内再次插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105例,其中常规组35例、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35例,无创正压通气组(NPPV组)35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h后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率、气管插管率以及VAS评分、NRS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48 h后,同组同项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指标比较提示HFNC组及NPPV组分别与常规组相比,除MAP及PaCO2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FNC组及常规组(P0.05)。而常规组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NRS评分进行比较,除NPPV组VAS评分外,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均0.05)。HFN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NPPV组(P0.05),而NRS评分无差异。结论:相对于常规组,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中应用NPPV或者HFNC,均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及血气指标。而使用HFNC及NPPV两种方法疗效相似,但HFNC相对NPPV而言,患者舒适度更佳,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干燥情况,而NPPV能更有效改善患者CO2潴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使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拔管48 h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呛咳发生率、痰痂形成率和拔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氧分压和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呛咳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使用AIRVO 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可提高患者氧分压,降低心率,减少呛咳发生率和痰痂形成率,提高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 ow nasal cannula,HFNC)作为初始氧疗,与传统氧疗(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COT)相比是否可以降低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并改善其他临床结局。方法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人员于急诊抢救室筛选出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的患者,并进行评估,纳入符合条件的急诊抢救室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患者210例,1∶1随机分配至HFNC组或COT组,分组后立即接受HFNC或COT治疗1 h。主要指标包括24 h内气管插管率,次要指标包括本次就诊总气管插管率、升级呼吸支持比率、患者治疗后去向、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病死率等。计量资料根据数据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对60天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分析。结果HFNC降低了就诊24 h内气管插管率(4.8%vs.14.3%,P=0.019),减少了患者被迫升级氧疗的比率(34.3%vs.53.3%,P=0.005),但不影响本次就诊的总气管插管率(χ2=0.463,P=0.509)。在急诊抢救室期间,HFNC使更多的患者达到目标指脉氧饱和度(90.5%vs.78.1%,P=0.02)、呼吸频率降至24次/min以下(68.6%vs.49.0%,P=0.004),但不影响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和60 d存活率(P>0.05)。结论在急诊科初始应用HFNC可降低24 h内气管插管率,降低就诊过程中氧疗措施升级率,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中老年患者全麻胆囊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和再插管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HFNC组(30例)、鼻导管组(30例)、面罩组(30例)。比较拔除气管插管前后各组间心率(HR)、血压和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以及拔管后患者不适感和再插管率情况。 结果拔除气管插管前,3组患者间HR、收缩压(SBP)、PaO2、PaCO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 h,3组患者间HR和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患者的PaO2与氧合指数均高于面罩组,PaCO2低于面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9,P=0.031),但与鼻导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101,P=0.545);面罩组与鼻导管组相比,PaO2和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3,P=0.314)。鼻导管组黏膜干燥抱怨所占比例最高,面罩组的幽闭恐惧和恶心呕吐所占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 结论对于中老年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患者而言,相比面罩氧疗,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序贯HFNC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PaO2、PaCO2、氧合指数和不适感,但不能降低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03-190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颅脑损伤患者96例,依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T0、T1、T2、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T1、T2、T3时间点,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常规边吸引边拔管两种方法对心血管指标、动脉血气、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5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正压通气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10,1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末梢氧饱和度(SpO2);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2,6,12 h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MAP、HR、SpO2、pH、PaO2、PaCO2值拔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HR、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各时刻PaO2、PaCO2,拔管后30 min 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6,12h 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期间未发生误吸和喉头水肿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除误吸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低氧血症,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咪达唑仑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救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行地西泮麻醉,研究组行咪达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即刻生命体征及插管后连接呼吸机前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行气管插管术较地西泮能更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而对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停止机械通气后采用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序贯通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8年9月—2018年10月选择入住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7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人停用机械通气后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面罩进行氧疗,观察组病人停用机械通气后采用高流速加温湿化的方法进行氧疗,观察两组病人氧疗效果、痰液黏稠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氧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气道湿化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的氧合情况,改善病人痰液黏稠度,促进病人痰液排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七氟烷全凭吸入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在新生儿Ⅲ度唇裂修补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全凭吸入组(Q组)30例和七氟烷加氯胺酮全身麻醉组(L组)30例.Q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根据BIS监测值及心率血压的变化调整其吸入浓度.L组采用氯胺酮琥珀胆碱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追加氯胺酮及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调整麻醉深度.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术中10 min(T3)及拔管后3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HR、MAP、RR、SpO2以及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结果 两组在T1、T2、T4时刻HR、MAP、RR以及诱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组在T1呼吸抑制要明显大于L组,且SpO2下降程度亦剧烈于L组(P<0.01).两组患儿在T3、T5时刻各指标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全凭吸入较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诱导时间短,插管及拔管期HR、MAP、RR较Q组麻醉平稳,能有效地抑制咽喉反射,呛咳屏气等不良反应.而在拔管时间、清醒哭闹时间较长,有再嗜睡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