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不同营养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应亮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765-1768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接受肠内营养(EN)和胃肠外营养(PN),并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C3、IgA、IgM、IgG和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率,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感染率。结果:7d后EN组补体C3、IgA、IgG、CD4+、CD4+/CD8+、NK细胞的恢复程度与PN组差异有显著性;EN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较PN组低。结论:与PN对比,EN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与传统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该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入组的患者75例,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35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组),30例接受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传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术毕、术后1、3及7 d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结果①术毕、术后1~3 d,传统组IgA、IgM及IgG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时略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毕、术后1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时开始升高,7 d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3~7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②术毕、术后1、3 d时,传统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时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有所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毕、术后1 d时,VATS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也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术后7 d时已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1~7 d,VATS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胃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IEDs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各29例,IEDs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EN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分别检测术前1d、术后1,9d2组患者的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术前、术后1d2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2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降低,术后9d均回升.术后9 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G与IgM较术后1d均显著增加.术后9 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M较EN组分别增加了6.57%、27.97%、26.47%、36.05%、22.75%、2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的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对比肠内免疫营养和普通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不同作用.方法 4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在手术后第2~8天给予等热卡[125.1 kJ/(kg·d)]营养支持;在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9 d检测血清IgG、IgM、IgA、CD3+、CD4+、CD8+、CD4+/CD8+.结果 经过7 d营养支持,与普通肠内营养组相比肠内免疫营养组的IgG、IgM、CD3+显著增加(P<0.05),IgA、CD4+、CD4+/CD8+比值显著增加(P<0.01);肠内免疫营养组IgM、CD3+术后9 d与术前1 d差值显著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IgA、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较普通肠内营养能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随机分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测定所有入选患儿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NK值,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监测相同的指标,将2个试验组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的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均较术前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患儿,患儿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腭咽成形术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患儿同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87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患者采取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腹腔镜组)、38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囊肿摘除(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点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d1的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d1的IgG、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均可影响到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但腹腔镜组的损伤更小,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情况更轻,从而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7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例,开腹手术3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3和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3、7天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52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27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7 d、14 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RP、CD3+、CD4+、CD8+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 CRP、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RP、CD8+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D3+、CD4+、CD4+/CD8+水平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免疫功能保护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肺良性肿瘤和60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sIL-2R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明显低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sIL-2R高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术后第二天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较术前更低(P<0.01),sIL-2R迅速降低(P<0.01),至术后7~14天除sIL-2R外其它指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28天CD3+、CD4+、CD4+/CD8+和NK细胞较术前升高,sIL-2R接近术后2天水平(P>0.05);肺癌患者CD3+、CD4+水平无论早期或晚期均比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CD4+/CD8+比值只有晚期比对照组下降(P<0.01),早期与对照组相似(P>0.05);术后28天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CD3+、CD4+、CD4+/CD8+和NK细胞较剖腹探察组升高(P<0.01),sIL-2R明显降低(P<0.01).结论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NK细胞和sIL-2R的动态监测是反映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客观指标,对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魏家珏  赵来珍  徐来 《护理研究》2004,18(17):1542-1544
[目的 ]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取足月分娩新生儿 2 1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抚触组和穴位按摩抚触组各 70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 ,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 ;穴位按摩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 ,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 ,观察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 7d内的经皮胆红素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结果 ]在降低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方面 ,穴位按摩抚触组与抚触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抚触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抚触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优于单纯抚触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经穴推拿治疗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经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8.33%(47/60),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RS等级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经穴推拿治疗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疗效优于单一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和灸联合穴位按摩促进气血虚弱型缺乳产妇泌乳启动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治疗的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分娩后入住母婴同室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G1)、穴位按摩组(G2)、温和灸组(G3)、温和灸联合穴位按摩组(G4)。干预时间为3 d,比较四组产妇泌乳启动时间、产后乳汁分泌情况(12 h、24 h、72 h)及婴儿72 h体重下降幅度,评估其安全性(不良反应、血液指标及其皮肤情况)。结果G4组产妇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其他三组,在产后48 h和72 h的泌乳量多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4组婴儿产后72 h体质量下降幅度小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产妇均无不适主诉及不良事件发生,干预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受试部位皮肤无异常变化(均P>0.05)。结论温和灸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促进气血虚弱型缺乳产妇泌乳启动,增加泌乳量,减少72 h婴儿体重下降幅度,操作方便、无创伤、痛苦小且能起到持续之疗效,产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配合穴位按摩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腹式呼吸配合穴位(包括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内关穴)按摩,减轻患者术后腹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内腹胀程度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内腹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腹式呼吸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行腹部手术后下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12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40例,术后分别予以下肢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锻炼按摩组)及使用医用弹力袜(弹力袜组),进行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按摩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与弹力袜组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地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在早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82例早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常规体位干预,实验组采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模式。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评价两组患儿的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患儿MDI、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肺炎患儿进行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身体发育,提高早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在中风偏瘫肢体肿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五子散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对比2组治疗效果,患肢足踝和小腿周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FMA) 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Barthel指数)评分、数字评分疼痛量表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评分。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χ2=4.891,P=0.027) ;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N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t=8.731,P<0.001; t=10.102,P<0.001; t=5.329,P=0.001);2组STEF评分、足踝及小腿周径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中风患者偏瘫肢体肿胀,促进肢体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术后6 h开始行四肢取穴按压,并指导收腹提肛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能促进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脐贴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因功能性便秘住院的80例患者,采取编码抽签形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通便药物,试验组增加中药脐贴(沉气散)敷脐和腹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7. 5%。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57. 5%。试验组治疗便秘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 05)。结论中药脐贴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叶酸、静脉加口服硫辛酸序贯治疗及足底穴位按摩对高危糖尿病足(DF)的康复效果。方法120例高危DF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叶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硫辛酸组在叶酸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静脉滴注2周后口服,按摩组在硫辛酸组基础上加用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4组多伦多症状体征评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踝肱比(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叶酸组、硫辛酸组、按摩组同型半胱氨酸、ba PWV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多伦多症状体征评分除叶酸组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BI除叶酸组外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生活质量评分除叶酸组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硫辛酸组、按摩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未用硫辛酸组(P0.01)。结论叶酸、硫辛酸联合足底按摩可以改善DF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