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林娜  王英  罗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65-596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疾病谱的改变,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1]。老年病科患者年龄大,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且伴有多脏器的疾病,护理工作量大,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要求老年病科的护士从思想素质到业务素质都要提高认识,具有一定的专科水平。护理进入了一个加快专业化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在早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82例早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常规体位干预,实验组采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模式。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评价两组患儿的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患儿MDI、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肺炎患儿进行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身体发育,提高早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静脉条件差,不宜穿刺成功者;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者;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及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和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等.其因操作风险小、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1],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之一[2],PICC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将使它的功能丧失,不但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增加护理工作量.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PICC堵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现就PICC的堵塞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科围生期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近30年来,PS的替代治疗已大大降低了NRDS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PS已成为NRDS治疗的主要手段。因此为了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其防治及治疗期间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PS防治NRDS的研究及管理进展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物联网管理模式在低龄组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78例低龄哮喘儿童纳入物联网管理,包括制定并推行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建立哮喘儿童电子病历、建立以症状监测和效果评估为基础的随访体系、给予多渠道的健康教育。监测哮喘儿童入组时,随访4周、8周、12周后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评估哮喘症状控制率;分析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随访前及随访第1、2、3个月末儿童定期复诊率;比较随访前后用药依从性。 结果 随着治疗和随访管理的持续进行,儿童哮喘症状控制率逐渐增高(P<0.01); 定期复诊率及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 对低龄组哮喘儿童采取物联网管理,可提升哮喘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精准护理在哮喘患儿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9月1日收治的116例哮喘患儿,按照出院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住院期间给予相同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呼吸峰流速量(PEF)]和生命质量[包括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FVC、FEV_1、PEF及PAQL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精准护理可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和肺功能,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