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肌酐酶-氧化酶偶联法测定肌酐(以下简称酶法)。方法:同时用ROCHE公司和LABO公司的两种酶法试剂盒测定肌酐并与苦味酸法进行比较。结果:LABO酶法测定肌酐的线性范围为25μmol/L-2210μmol/L,ROCHE为49μmol/L-4420μmol/L,苦味酸法为92μmol/L-520μmol/L。LABO试剂的批内CV<0.54%,批间CV<2.06%,回收率为95%;ROCHE试剂的批内CV<0.88%,批间CV<2.30%,回收率为99%;苦味酸法批内CV<1.13%,批间CV<3.23%,回收率为93%。溶血、黄疸对两种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率<4%;抗坏血酸对苦味酸法产生正干扰,当其>0.625g/L时,干扰率≥11.2%,抗坏血酸≥1.25g/L时,对ROCHE试剂测定结果的干扰率≥5.58%;药物头孢曲松钠≥1.00g/L时,对苦味酸法产生正干扰,干扰率≥7.11%,对其它两种试剂无干扰。结论:酶法测定肌酐优于苦味酸法,可作为临床常规测定方法。同时,临床实验室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酶法试剂盒。  相似文献   

2.
王萌  刘明  郭健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6):401-405
目的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氨酸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初步估计尿肌氨酸的生物参考值。方法参考CLSI EP5-A2、EP17-A、EP6-A、C28-A3等文件,评价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氨酸的重复性、空白限(limits of blank,LoB)、检测限(limitsof detection,LoD)、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tation,LoQ)、线性范围、回收率和生物参考值。结果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2.0μmol/L肌氨酸溶液、2.9μmol/L新鲜尿液样本,总不精密度均14.0%;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5.0、10.0μmol/L肌氨酸溶液及6.4、9.8μmol/L新鲜尿液样本,总不精密度均10.0%。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氨酸的LoB约为0.35μmol/L;肌氨酸溶液的LoD、LoQ分别为1.1、1.9μmol/L,新鲜尿样本分别为1.2、2.0μmol/L;线性范围为2.0~125.6μmol/L;回收率为65.3%~90.5%。健康人群尿肌氨酸的生物参考值为0.01~0.06μmol/g肌酐。结论肌氨酸氧化酶方法检测尿肌氨酸的精密度、检测限、线性范围等可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但仍需在校准品基质方面有所改进以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程涌江  李丽  陈海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1939-1940,1942
目的探讨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情况。方法参照临床化学检验的干扰评价(CLSI EP7-A2)规则,设计配对差异试验和剂量试验,判断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效应与酚磺乙胺浓度的关系。结果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有正干扰,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有负干扰,其干扰效应与酚磺乙胺浓度的关系均为二次曲线关系,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的最小干扰浓度分别为0.070 g/L和0.016 g/L。结论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均有干扰,在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避免这种干扰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钾(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A)的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评价方案(EP15-A2、EP6-A、EP7-A2)和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的要求对K、ALT、CREA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现象及参考区间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K、ALT和CREA批内精密度(Sr)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批内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小于1/4Tea;室内精密度(Sl)均小于厂家声明的室内精密度,室内CV小于1/3Tea;正确度良好,所有同组实验室均值均落于置信区间内;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0.999~1.014,R2均≥0.95;K、ALT、CREA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1~80mmol/L、1~6 000U/L、8.84~212 160μmol/L;干扰物[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对K、ALT、CREA的检测均无明显干扰,但Hb≥5g/L对K有干扰;这3项指标的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该实验室引用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对K、ALT及CREA的检测性能达到要求,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将单试剂苦味酸法改成双试剂法测定血清肌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单试剂的苦味酸法改成双试剂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肌酐,结果显示该方法性能良好,具有准确、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其批内CV<3.5%,线性范围在0~1769μmol/L内,与酶法、原苦味酸单试剂法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5;干扰试验表明黄疸、溶血、蛋白质、维生素C等因素对肌酐测定未见有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血清肌酐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的差异。方法用酶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136份血清标本肌酐的水平,以酶法检测的值分为四组。结果1组苦味酸法值高于酶法值(P<0.01);2、3组两种方法测得值基本相符(P>0.05);4组苦味酸法值低于酶法值(P<0.01)。结论苦味酸法适应范围窄,干扰多;酶法适应范围宽,特异性强,干扰小。不同测定方法应建立不同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程开书  孙建民  方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6):2092-2093,2095
目的分析肌氨酸氧化酶法(简称酶法)和苦味酸速率法(Jaffe′s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的偏倚。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文件,每天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血清Cre含量,共测定5d,记录结果,去除离群点,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倚估计。结果在测定患者新鲜血清样本Cre时,酶法和Jaffe′s法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Cre浓度小于100μmol/L时,两种方法的预期偏倚不超过-1.5%,酶法的测定结果低于Jaffe′s法;当Cre浓度大于300μmol/L时,两种方法的预期偏倚不低于6.4%,酶法的测定结果高于Jaffe′s法;当Cre浓度大于500μmol/L时,两种方法的预期偏倚不低于7.9%。结论预期偏倚在中低浓度时随肌酐浓度增高而降低,高浓度时则随浓度增高而增大,但Jaffe′s法测定结果较酶法低。临床实验室在换用不同仪器或试剂时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以确定其分析性能是否符合临床实验室应用的要求。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EP5-A。EP6-A,EP7-A分别对九强公司生产的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了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和抗干扰实验。结果高、低浓度水平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1.23%和3.87%,总精密度CV分别为2.60%和4.03%。线性范围:在0—50.0 mol/L范围内,测定结果为线性。结合胆红素在20 mg/dl、乳糜在1.2%、抗坏血酸在30 mg/dl以内,对试验无明显的干扰,干扰相对偏差〈4%。血红蛋白在13.3 g/L内,干扰偏差不大于7%。结论北京九强公司生产的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在测定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等方面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酶法血肌酐测定对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就对苦味酸法和酶法这两种不同方法所测肌酐值对CCr的影响进行比较,以探讨临床是否需要重新制定新的血肌酐和CCr正常范围的必要性。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本院肾内科1.2样本分组第一组:血肌酐值50μmol/L以下,第二组:血肌酐值51~90μmol/L,第三组:血肌酐值91~132μm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非配套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在罗氏Modular 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指南文件EP-5A2,EP-6A2,EP9-A2,EP-7A2的要求,对非罗氏配套肌酐试剂在罗氏Modular 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与罗氏配套肌酐试剂比对、干扰性能进行验证,利用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对检测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批内精密度小于1/4允许总误差(TEa)、总精密度小于1/3TEa;40份患者标本比对相关系数r=0.9992,在医学决定水平偏倚小于1/2TEa;2013年3个批次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均为100分,总平均偏倚小于1/2TEa;线性范围、干扰性能均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指标相符。结论非配套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在罗氏Modular 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主要分析性能能够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应用特性。方法测定健康人群血清肌酐(苦味酸法、酶法)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统计参考限。把肌酐及Cys C测定值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美国2个、中国3个、日本3个、Cys C 4个),统计其95%可信区间(CI)。测定8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男43例、女40例)血清肌酐及Cys C,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以相关分析观察其一致性。改变某一变量(测定浓度、年龄和干扰),考核对eGFR模型的影响程度。综合归纳eGFR方法适用范围。结果肌酐苦味酸法95%CI男、女分别为73~120、55~97μmol/L;酶法分别为34~106、18~75μmol/L;Cys C为0.38~0.98 mg/L。肌酐苦味酸法、酶法99%CI分别为41~132、26~120μmol/L。全国推荐法、美国法、美国IDMS法、瑞金医院、中山医院、日本推荐法、日本苦味酸法、日本酶法、Cys C66.8、Cys C91.6、Cys C77.24、Cys C中山医院eGFR 95%CI分别为53~123、49~110、48~227、52~110、38~85、36~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步酶法测定肌酐的实验方法。方法以肌酐酰氨基水解酶为试剂Ⅱ,以N-(2-羟基-3-磺丙基)-3,5-二甲氧基苯胺钠盐(HDAOS)和4-氨基安替比林(4-AAP)色原物作为试剂Ⅰ,建立二步酶法测定血清肌酐。通过内空白法消除内源性肌酸和改变光谱吸收方法消除脂血、溶血、黄疸干扰。采用二步酶法测定36例患者血清肌酐,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一步酶法比较;同时测定20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肌酐,以建立参考范围。结果患者组肌酐二步酶法结果[(84.2±26.6)μmol/L]明显低于一步酶法[(116.6±29.6)μmol/L,t=32.12,P<0.01];与HPLC法测定结果[(83.9±26.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1 6,P>0.05),且呈良好相关性(Y二步酶法=1.042XHPLC法-0.182 1,r2=0.982 4)。二步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的线性范围达4 500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91%~4.20%和3.20%~4.60%,应用二步酶法每天测定室内质控定值血清[低(78.0μmol/L)、中(206.0μmol/L)、高(900.0μmol/L)],共测定180 d,其日间总CV分别为4.46%、5.27%、7.24%。二步酶法试剂至少能稳定180 d。健康人群血清肌酐的参考范围男性为56~132μmol/L,女性为41~109μmol/L。结论以肌酐酰氨基水解酶为试剂Ⅱ和以HDAOS、4-AAP为色原物(试剂Ⅰ)的二步酶法可以消除肌酸和脂血、溶血、黄疸血的干扰,可用于临床肌酐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酶法与苦味酸法对血清肌酐在不同水平段的测定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在国内发表的有关酶法与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对照研究的文章,采用RevMan5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包含有2545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依血清肌酐水平,将数据分为低(<130μ mol/L)、中(130~500 μmol/L)、高(>500μmo]/L)三组.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13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29.44,95% CI(-32.76,-26.13)],当血清肌酐浓度介于130~ 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小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11.80,95%CI(-19.09,-4.52)],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所测血清肌酐值大于苦味酸法测定结果[WMD=31.88,95% CI(11.44,52.32)].结论 根据目前证据可认为:当血清肌酐浓度低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低于苦味酸法;当血清肌酐浓度高于500 μmol/L时,酶法测定结果高于苦味酸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本实验室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盒儿童与成年人参考值范围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400例健康人员(儿童、成年人各200例)的新鲜血清.利用市售肌酐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CLSI C28-A2(临床实验参考值范围的定义与确认-第二版)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确认本实验室使用肌酐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儿童与成年人参考值范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结果的95%参考范围:儿童:11.0~58.1μmol/L;成年人:49.8~93.0μmol/L.  相似文献   

15.
杨雪  王薇  张传宝  赵海舰  王治国 《检验医学》2012,27(12):989-994
目的研究我国肌酐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方法通过向全国1 402家实验室发放5个不同浓度批次的质评物,进行肌酐检测的实验室室间调查,同时收集各实验室2011年5月肌酐室内质量控制(IQC)信息,按照2种检测方法(苦味酸法和酶法)和11套检测系统分组分析。计算各检测系统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剔除离群值后的均值(x珋)、标准差(s)、变异系数(CV)。以1/3允许总误差(TEa)和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判断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采用各实验室EQA的平均偏差作为偏倚估计,IQC累积CV作为不精密度估计,计算各实验室的西格玛(σ)水平。结果 EQA结果分析中,苦味酸法组CV范围为1.03%~18.23%,酶法组为1.50%~8.08%。苦味酸法组中Beckman检测系统实验室间的变异情况较其他系统好,Beckman UniCel系列检测系统CV范围为3.13%~4.90%。酶法组中以HITACHI系列(Roche)检测系统的变异情况优于其余各组,CV为1.50%~3.00%。IQC结果分析中,80%以上的实验室通过1/3 TEa的质量规范,70%以上的实验室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最低质量规范。σ水平分析中,σ度量值>6的实验室酶法组约43%,苦味酸法组约23%。结论肌酐不同检测系统实验室间变异情况酶法组优于苦味酸法组,多数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满足生物学变异的最低标准,酶法组的σ水平优于苦味酸法组。我国实验室肌酐的检测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常用Cr检测系统的准确度,观察系统间Cr测量值的相对变异及所带来的eGFR差异.方法 参照CLSI EP14-A2实验方案,在10套酶法和1套苦味酸法Cr检测系统上验证CAP LN24的互通性.LN24共6个浓度,分别为68.1、126.9、185.7、244.5、303.2和361.9 μmol/L,Cr定值基于NIST-IDMS方法.以LN24定值为靶值,评估各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分析各系统间变异.eGFR采用基于苦味酸法Cr的MDRD公式和基于酶法Cr的CKD-EPI公式进行计算.结果 LN24在11套Cr检测系统间具有互通性.4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2套系统在各浓度的偏倚均>4.4 μmol/L,1套系统存在较固定偏倚[(-4.2±0.7)μmol/L],其余系统在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倚.Cr在68.1 μmol/L时,eGFR偏差最高可达14.9ml· min-1·(1.73 m2)-1.系统间SD随Cr浓度升高而升高(2.6 ~6.1 μmol/L);系统间CV随Cr浓度升高而下降(4.0% ~1.7%).去除负偏倚显著的2套系统,系统间变异及eGFR偏差均明显下降.测量新鲜血发现,各酶法系统间Cr差异大部分< 10 μmol/L;苦味酸法与酶法的差异离散度大,差异范围- 15~20 μmol/L.Cr<100 μmol/L时,MDRD公式和CKD-EPI公式计算出的eGFR可相差-18~40ml·min-1·(1.73m2)-1.结论 部分酶法Cr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各酶法系统间的差异较为固定,可通过数学校正达到统一.苦味酸法和酶法肌酐测量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用数学公式不能校正.低浓度时,肌酐测量偏倚和采用不同公式计算eGFR均可导致较大的eGFR偏差.建议临床实验室重视低浓度下Cr测量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并采用统一的公式计算eGF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更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方法.方法 通过重氮法、钒酸盐氧化法、酶法等3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相关性及干扰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种测定方法的批内批间CV均良好,线性范围除重氮法为300 μmol/L外,另两种方法均达到680 μmol/L.血红蛋白对重氮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大的正干扰;对酶法有一定的正干扰;而钒酸盐法则为较小的正干扰.3种测定方法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 钒酸盐氧化法较适合应用于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评价N乙基N(2羟3磺丙)3,5二甲氧4氟苯胺(F DAOS)酶法肌酐(Cr)试剂盒。方法采用F DAOS酶法试剂盒测定血清Cr,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因素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为1.24%~2.15%,批间CV为2.33%~3.95%,总CV为2.52%~4.27%,线性达2870μmol/L,r=0.996。与Roche同类试剂对照,r=0.9894。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血清测定偏差值≤2.06%。胆红素<684μmol/L、血红蛋白<5.0g/L、维生素C<500mg/L时对本法无干扰。参考值:男性为55.8~136.2μmol/L,女性为36.8~111.2μmol/L。结论采用F DAOS色原的酶法测定血清Cr的方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EP5-A,EP6-A,EP7-A 分别对杏恩公司生产的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进行了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抗干扰试验,并依据EP9-A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 高浓度水平(Hcy 20.0 μmol/L)的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分别为1.88%和3.71%,低浓度水平(Hcy 10.0 μmol/L)的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分别为2.76%和3.98%;在0~ 60.0 μmol/L 范围内,测定结果线性良好;胆红素在500.0 μmol/L,三酰甘油在15.0 mmol/L,维生素C在10 mmol/L以内,血红蛋白在16.0 g/L内,干扰相对偏差小于5%,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干扰;荧光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良好(r2=0.976 1).结论 荧光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在测定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等方面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清蛋白(Alb)、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Urea)、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8种复合干片项目在VITROS XT 3400生化分析系统中的性能。方法 参照CLSI EP15-A3文件验证8种复合干片项目的正确度;参照WS/T492—2016文件验证项目的精密度;参照CLSI EP06-Ed2文件验证项目的线性范围;参照CLSI C28-A3c文件验证项目的参考区间;参照CLSI EP7-A2文件验证项目的抗干扰能力;参照CNAS-GL047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 8种复合干片项目的正确度验证结果显示,检测结果的均值均在确认区间(VI)内或检测偏差≤1/2允许总误差(TEa),符合EP15-A3文件要求。8种复合干片项目2个水平的精密度测定样品实验室内变异系数均≤1.66%,符合<1/3TEa的要求。所有项目检测结果的线性偏差90%置信区间(CI)均与1/2TEa相交,符合EP06-Ed2文件要求。参考区间验证显示90%以上的表观健康人群检测值落在厂商预设的参考区间之内,符合C28-A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