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符合入选条件的412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195)和常规组(n=217),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和实际情况进行急诊PCI、补救PCI、易化PCI、溶栓后PCI和单纯PCI.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计算及比较.结果 虽然术前两组患者各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cTFC术后即刻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尤其是在急诊PCI时,替罗非班组cTFC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STEMI可以有效改善梗死心肌区微循环,提示替罗非班治疗STEMI安全、有效,尤其是对急诊PCI获益更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给予冠脉内或静脉内注射负荷剂量后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变化,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术后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术后2h心电图ST段恢复程度更高,住院期间及30d、3个月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诊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术中未予替罗非班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内推注及静脉内泵入替罗非班。术前及术后30 d测血清hs-CRP水平。术后随访30 d,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30 d血清hs-CRP均较术前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后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心肌损伤,是否能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上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4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比较2组术后再灌注指标(包括TIMI 3级血流、ST段回落>50%比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h,观察组TIMI 3级血流、ST段回落>50%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2组患者LVEDD、LVESD、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观察组LVEDD、LVESD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VEF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87%比28.26%,χ~2=4.420,P<0.05)。结论 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完成梗死冠脉再灌注,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成功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24、48 h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5),且血清cTnI迅速回落(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迅速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血清CTnI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年龄65~81岁,平均(71.6±8.3)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1 h 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术后1 h内ST段回落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盐酸替罗非班在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46例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术后24h及30d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只用PCI的患者,并且提高了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灌注血流(TIMI),但使用替罗非班组的患者出血事件稍多。总之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EMI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的作用、安全性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76例接受急诊PCI术的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将患者随机分组,抽吸组39例患者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行PCI治疗,替罗非班组37例患者造影后给予替罗非班+PCI治疗。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抽吸组和替罗非班组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罪犯血管TIMI血流帧数(TFC)、心肌呈色分级、2h内ST段回落率分别是2.6%vs.16.2%、48.1±10.3vs.63.2±14.3、2.59±0.48vs.1.68±0.43,84.6%(33例)vs.62.2%(23例),抽吸组心肌灌注水平明显优于替罗非班组(均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抽吸组。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4.7%和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老年患者中,对血栓负荷重的病变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相比更安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替罗非班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或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后静脉滴注替罗非班。分别检测各组围术期血清一氧化氮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黏附分子;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内皮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降低(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住院期间难治性心绞痛、心肌再梗死及心力衰竭、30d心肌再梗死及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1年本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选择应用替罗非班、腺苷组及对照组各25例,行介入治疗者,腺苷140μg/(kg.min)静脉推入,于术前6 min内推完。股动脉穿刺完毕后,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tirofiban)10μg/kg,3 min推完,后以0.15μg/(kg.min)于24 h匀速静脉泵入。结果行PCI术的患者中用替罗非班、腺苷组冠脉血流恢复达TIMI 3级者比例更高。术后半年复查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CI(心脏指数)、SVI(每搏指数)增加,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围术期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和腺苷有助于改善无复流,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