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泡输出率(Follicular Output Rate,FORT)、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结合年龄评估卵巢反应性及预测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症妇女,选择长方案促排卵治疗,共纳入197个治疗周期,新鲜周期获得治疗结局159个周期,分三个年龄组、三个AFC组,三个FORT组,分别比较临床资料、促排卵资料、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等指标,评价年龄、AFC、FORT三个指标与卵巢反应及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以及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妊娠组的FORT、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均较非妊娠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Gn用量增加,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日当天雌二醇(estradiol,E_2)、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FORT在三种年龄段内无差异。三个不同AFC组相比较,随着AFC的增加,获卵数增加,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高、中、低FORT组比较,HCG日E_2在高FORT组中最高,在低FORT组中最低。获卵数、优胚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在低、中、高三组间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RT、AFC、年龄三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联合年龄、AFC、FORT三种指标可以有效预测卵子的数量、质量、卵巢的反应性以及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不同年龄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共150周期,按照年龄分为两组(≤35岁组、35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获卵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可移植胚胎率、未获卵周期率、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AFC及基础E_2、b FSH/b L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n用量与天数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低龄组明显多于高龄组(P=0.001);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龄组患者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可移植胚胎率较高龄组增高,未获卵周期率、周期取消率较高龄组降低。结论:PPOS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是有效的促排卵方案,低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中三组不同原因行全胚冷冻患者的临床结局,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行全胚冷冻并行冻融移植的患者87例,根据患者行全胚冷冻的指针不同分为微刺激方案组、E2升高组和孕酮(P)升高及其他原因组。比较三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助孕周期、注射Gn天数、使用FSH、HMG用量、获卵数、获得优质胚胎数及妊娠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微刺激组患者年龄较其他两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不孕年限及助孕周期较其他两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注射Gn天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FSH用量少而HMG用量多,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微刺激组获卵数较其他两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A级胚胎及B及胚胎较其他两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冷冻胚胎较其他两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妊娠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是卵巢低反应患者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妊娠活产率及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诊治的8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35)为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干预方案,对照组(n=51)为单行卵泡期微刺激促排卵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获卵数、获卵率等促排卵情况及受精结局、临床妊娠结局,综合评估患者卵巢反应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扳机日P与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H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获得优质胚胎率及成功受精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期+黄体期促排卵干预可调控患者HCG注射扳机日雌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受精情况,提升卵巢反应性,并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检测对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93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月经期第2d~第3d检测血清AMH、E_2和FSH/LH水平,另记录获取卵子数目。根据获卵数将患者分为卵巢反应正常组(n=149)、卵巢低反应组(n=25)、卵巢高反应组(n=19),比较三组患者血清AMH、基础E_2和FSH/LH水平,并绘制基于血清AMH、基础E_2和FSH/LH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的工作曲线(ROC),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93例不孕症患者血清AMH为(1.82±0.41)ng/mL,基础E_2水平为(30.45±2.37)pg/mL,基础FSH/LH为(1.64±0.35);193例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25例(12.95%),卵巢正常反应149例(77.20%),卵巢高反应19例(9.84%);卵巢反应正常组、卵巢高反应组的血清AMH水平均明显高于卵巢低反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AMH水平高于卵巢反应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反应正常组、卵巢高反应组的基础E_2、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卵巢低反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基础E_2、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卵巢反应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MH、基础E_2、FSH/LH及联合预测不孕症患者卵巢低反应的AUC分别为0.824、0.652、0.765、0.911,灵敏度分别为72.00%、60.00%、64.00%、84.00%,特异度分别为82.55%、83.22%、79.87%、88.59%;血清AMH、基础E_2、FSH/LH及联合预测不孕症患者卵巢高反应的AUC分别为0.714、0.791、0.691、0.936,灵敏度分别为73.68%、68.42%、73.68%、84.21%,特异度分别为82.55%、83.89%、74.50%、88.59%。结论不孕症患者血清AMH水平在卵巢高反应性、卵巢正常反应性、卵巢低反应性中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基础E_2、FSH/LH则逐渐升高,血清AMH、基础E_2、基础FSH/LH均对卵巢反应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此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价值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米勒管激素(AMH)用于预测超促排卵患者的窦卵泡计数(AFC)和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 172例控制性促排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罗氏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AMH,探讨AMH预测卵巢反应性[卵巢高反应(HOR)为获卵数15个,卵巢低反应(POR)为获卵数≤4个]的界值,AMH与AFC的相关性,以及AFC15的AMH的界值。结果 HOR的AMH(5.1ng/mL)高于POR(2.1ng/mL)。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建立HOR和POR预测敏感度为90%的AMH界值分别为0.85ng/mL和3.84ng/mL,特异度分别为61.3%和63.7%。对于POR的预测,ROC分析表明,AMH(AUC=0.66)优于AFC、年龄和FSH(AUC分别为0.60、0.35和0.24)。对于HOR的预测,AMH(AUC=0.74)优于AFC、年龄、FSH(AUC分别为0.65、0.41和0.37)。另外,AFC15的90%敏感度的AMH为1.8ng/mL,相应的特异度为52.6%,且AMH与AFC15呈正相关。结论 AMH检测可作为预测IVF患者卵巢反应性的一种较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由于AMH的临界点取决于所用的检测方法,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统一AMH检测方法并将AMH与其他临床重要结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肾养血冲剂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卵巢低反应诊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倒,在进入IVF-ET程序之前治疗组给予3个月经周期的温肾养血冲剂联合TEAS治疗,空白组不给予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月经第2天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窦卵泡数.两组患者中适宜行IVF-ET者给予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治疗,观察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冻胚敦、妊娠率.结果:(1)治疗组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有5例获得自然妊娠,治疗组的FSH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窦卵泡数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Gn用量减少,获卵数及冻胚数多于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IVF-ET前采用温肾养血冲剂联合TEAS治疗卵巢低反应患者能够通过良性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作用,改善卵巢储备能力,使获卵数增多,从而提高妊娠率.本研究对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尤其是高龄不孕女性的妊娠率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本中心接受治疗的238个IVF—ET周期,根据WHO推荐的Diff—Quik染色方法及评价标准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共分为三组:A组:5%〈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0%,B组:10%〈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5%,c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5%,比较各组精子形态与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男方年龄、女方基础FSH值、Gn天数、Gn总量、hCG日E2值、hCG日P值、内膜厚度、获卵总数、MⅡ卵数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多精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5%时,精子形态对常规IVF的治疗结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控制性超促排卵后卵巢慢反应与体外受精结局的关系,探讨外源性重组黄体生成素(r LH)等相关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治疗的260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促排卵的反应和治疗状况将其分为三组:A组,增加r FSH剂量,同时给予r LH补充治疗的卵巢慢反应患者,共89例;B组,仅单一增加r FSH用量的卵巢慢反应患者,共73例;C组,对照组,同期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共98例。分析比较三组启动日和刺激第8d的LH水平、促排卵时间、Gn总用量、HCG日E2和LH水平、获卵数、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结果:A、B组的Gn使用总时间、Gn总用量明显高于C组,HCG日LH水平、HCG日E2水平和获卵数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A组HCG日E2水平、获卵数亦高于B组(P0.05);B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于卵巢反应正常者,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卵巢慢反应患者的体外受精结局较差。补充外源性r LH则可有效改善卵巢反应性、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对肾虚型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崔薇  孙伟 《中国性科学》2009,18(7):28-3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肾虚型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细胞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IVF—ET的肾虚型PCOS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加用电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内分泌、治疗前肾虚症状积分、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血LH、E2、P水平、获卵数、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治疗后肾虚症状改善明显(P〈0.05),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Gn用药量及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IVF—ET中接受电针治疗,可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内分泌和卵巢局部微环境,提高了临床妊娠率,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患者术后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肿瘤科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MOGCT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化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年龄相近、有生育要求且经手术切除后未经化疗的31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化疗组术后进行4个周期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博来霉素(BLM)(PEB)方案或顺铂(DDP)+紫杉醇(TAX)(PT)方案化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月经变化情况。结果:①术后6个月,化疗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E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化疗组LH、FSH水平较之6个月时显著下降,E2水平显著上升,两组LH、FSH、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化疗组化疗期间停经17例(50%)、月经量减少10例(29.4%),截至随访结束,15例(88.2%)停经患者月经复潮,月经量较术前减少;对照组31例患者仅有4例(12.9%)出现月经减少,两组术后月经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752,P=0.000)。③化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有生育计划且成功妊娠的比例分别为44.0%(11/25)、62.5%(15/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3,P=0.195)。结论:MOGCT术后化疗近期可引发性激素水平变化与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停经,月经异常具有可逆性,复潮后月经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150例卵巢早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组(观察组),西药组采用雌激素治疗,中药组采用补肾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性功能障碍上的差异性。结果:中药组治愈率为16%,总有效率为62%,西药组治愈率为12%,总有效率为44%,观察组治愈率为38%,总有效率为80%。以上情况观察组和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在性功能障碍各项指数和血清性激素水平FSH、E2上较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可纠正紊乱的生殖内分泌轴和恢复部分卵巢功能,能改善卵巢早衰患者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种国产短效曲普瑞林减量长方案在IVF/ICSI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寻减量长方案中更为方便有效的曲普瑞林减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长方案降调节行IVF/ICSI治疗的284个周期,根据启动日短效曲普瑞林不同减量方法分为A、B两组。A组于启动日开始曲普瑞林改为0.05mg/日直至HCG日;B组启动日开始曲普瑞林改为0.1ing/隔日直至HCG日。比较两组患者曲普瑞林用量,Gn总量、Gn天数、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曲普瑞林用量和天数,Gn总量、Gn天数、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早发LH峰及提前排卵,两组间HCG日LH、E2及P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短效曲普瑞林降调节长方案超排中,曲普瑞林半量每日注射和原量隔日注射均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曲普瑞林原量隔日注射的临床妊娠率有增高趋势,而且由于减少了注射次数,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达英-35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及腰围指数(WHR),检测生殖激素、卵巢及子宫内膜变化,及观察月经恢复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体重、BMI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WHR则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LH、T、LH/FSH、FINS、TG各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卵巢体积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的月经恢复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可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及脂代谢的水平,改善左、右卵巢体积及月经恢复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20~29岁年龄段患者的窦卵泡数量最多、卵泡体积最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40岁组卵泡数量及卵泡体积在整个月经周期里无明显变化(P〉0.05),窦卵泡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组(P〈0.05);各年龄段血流频谱成周期性变化,且滤泡期和黄体期PI、RI、S/D值明显高于排卵期(P〈0.05),但滤泡期与黄体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组各期PI、RI、S/D值明显高于20~29岁组和30~39岁组。结论:女性卵泡体积、数量以及排卵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262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流产组26例)和继续妊娠组(对照组224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既往自然流产史、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月经第三天基础FSH、LH、E2及注射HCG日LH、E2、P之间的差异,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中,有既往流产史者均高于对照组,年龄〉35岁组的流产率最高。而两组间不孕年限、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月经第三天基础FSH、LH、E2及注射HCG日LH、E2、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ICSI助孕患者既往有自然流产史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可增加助孕后早期流产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大,流产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为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所接受,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方法。控制性卵巢剌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能否获得数量适中且质优的卵母细胞及胚胎是影响IVF-ET成功率的关键因素。COS过程中如若出现卵巢慢反应,一旦处理不当,就会转变为卵巢低反应,导致获卵数少、临床妊娠率低,因此必须积极干预。本文通过对COS过程中出现卵巢慢反应的1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卵巢慢反应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治疗措施、转归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