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对患者身体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这种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一种改良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n=38)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联合改良的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n=38)按传统手术方式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与经典组相比明显缩短,两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中失血情况虽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经典组出血量多于改良组。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了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的疗效、卵巢功能及患者性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83.44±10.21)min、(59.38±14.59)m L、(6.03±1.98)d均少于对照组的(92.72±12.49)min、(77.83±16.54)m L、(7.12±1.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FSH、LH、E2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中异常症状、射精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方式均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患者性功能,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手术中、后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病理分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6. 01±7. 23) min、术中失血量(62. 13±7. 01) ml、住院天数(15. 79±1. 03) d以及肛门排气时间(2. 30±0. 73) h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9. 93±15. 04) min、术中失血量(251. 01±12. 09) ml、住院天数(17. 30±0. 23) d以及肛门排气时间(3. 30±1. 23) h;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10. 00%)、肠梗阻(4. 00%)以及淋巴囊肿(6. 00%)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36. 00%)、肠梗阻(30. 00%)、以及淋巴囊肿(32. 0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 07±0. 53)分以及SAS评分(35. 17±3. 5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 91±0. 79)分以及SAS评分(46. 22±7. 21)分,两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具有较大的改善作用,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均有相近的近期及远期生存效果,但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手术后的恢复功能,同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与探讨将电视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的价值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与评价,并研究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经东方人民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为临床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电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评分、下床时间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3. 87±1. 91)分、术中出血量(61. 56±13. 33) ml、不良反应(2. 56%)、排气时间(27. 45±6. 04) h、Ig M(0. 86±0. 23) g/L、Ig G(8. 33±1. 92) g/L、Ig A(1. 98±0. 31) g/L、下床时间(6. 47±1. 54) h;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5. 53±1. 64)分、术中出血量(102. 44±30. 47) ml、不良反应(20. 51%)、排气时间(39. 36±6. 81) h、Ig M(0. 63±0. 24) g/L、Ig G(7. 56±1. 04) g/L、Ig A(1. 76±0. 32) g/L、下床时间(14. 66±1. 23) 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患者痛苦,明显减轻了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较快恢复,满足了患者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B组9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手术方式对A、B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评分的影响。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相关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50岁以下患者较A组在卵巢及性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患者相比,B组较A组在卵巢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性功能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较好,有助于提高50岁以上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4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对患者性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变化,比较患者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126. 89±23. 12ml、258. 12±34. 12ml)低于对照组患者(159. 78±25. 45ml、297. 12±34. 89ml),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32. 12±5. 12h、48. 37±6. 21h、5. 23±0. 54d)短于对照组患者(39. 40±5. 28h、59. 78±5. 88h、9. 23±0. 34d),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患者均出现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10. 9%)低于对照组患者(32. 6%),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和性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行为异常评分(56. 12±5. 07分)低于对照组(65. 12±6. 0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对患者性功能影响小,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aparoscopichysterectomy,LH)和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3年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比较腹腔镜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方面与开腹组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后的排气时间为(29.57±10.3)h,开腹组术后的排气时间为(49.7±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7.3±2.31)d,开腹组的住院时间为(9.1±3.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有3例,明显少于开腹组38例(P〈O.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0.5±15.6)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56.3±37.6)mL(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H患者损伤小、腹部切口瘢痕不明显、肠蠕动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早、疼痛轻,LH是我们未来继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子宫切除,观察组采用次全子宫切除,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0.83±10.31)min,术中出血量(108.74±14.58)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3±0.31)d,住院时间(5.66±1.11)d;对照组手术时间(92.38±16.37)min,术中出血量(142.97±27.15)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7±0.94)d,住院时间(8.96±2.24)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欲(188.37±17.32)分,性唤起(180.45±19.94)分,性高潮(176.98±19.13)分,性心理(178.85±17.69)分,性行为(140.28±12.77)分,综合评分(176.79±15.77)分;对照组性欲(165.28±10.33)分,性唤起(161.31±11.04)分,性高潮(160.38±9.97)分,性心理(163.46±10.05)分,性行为(121.39±6.76)分,综合评分(160.09±8.8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E2(98.37±8.96)pg/m L,FSH(14.57±1.14)m IU/m L,LH(24.59±2.47)m IU/m L;对照组术后3个月E2(70.04±4.55)pg/m L,FSH(19.81±1.88)m IU/m L,LH(34.57±3.76)m IU/m L,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性功能评分,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情况和术后卵巢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接诊的6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将其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50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卵巢功能情况、围术中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6.60%,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27,P=0.0786);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窦卵泡数(sinusoidal follicle count,AFC)(8.79±1.21)个低于术前评分(11.8±1.5)个,对照组患者AFC(6.09±1.27)个低于术前评分(11.41±1.03)个,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患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8.47±0.57)分高于术前评分(7.91±0.25)分,对照组FSH(10.21±1.13)分高于术前评分(7.78±0.51)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下气肿、下肢静脉血栓和阴道感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给卵巢功能带来一定的损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行全子宫和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时,次全子宫切除术对于AFC与FSH的影响比较小,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术后恢复时间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skin and the pattern of alteration in chronic ulc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ficiency of prolidase have been studied superficially in the past. W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several biopsies taken from apparently normal skin and from ulcerations afflicting a young woman with such a syndrome. Deposits of amyloid were found within the walls of medium-sized vessels and occasionally occluding their lumens. Impaired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resulting from statis, moderate vasculitis, and abnormal structure of the dermi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gional preponderance of deposits of amyloid and ulcerations in the legs.  相似文献   

15.
16.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7.
18.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红皮病12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及并发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73.3%红皮病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他致病原因依次为药物过敏、肿瘤,部分原因不明。28.3%并发感染的红皮病患者中,41~60岁组和〉6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白蛋白降低组患者感染率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皮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能忽视非常见病因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红皮病患者的感染率增加,应注意皮肤护理及早期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