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为视觉传导路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在26例成人尸体头部的连续冠状断层标本与6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连续冠状断层扫描图像上,研究视觉传导路的断层解剖. 结果 本研究辨认了视觉传导路5个关键冠状断层上的典型表现:1.视神经眶中段冠状断层呈圆形,位于眼眶中心偏内上方眶脂体内,周围包绕蛛网膜下隙和视神经鞘.2.视交叉冠状断层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2或C3段.3.视束中部冠状断层呈圆形夹在大脑脚底和杏仁体、尾状核尾之间,下方是脉络丛前动脉,继续向下在钩与大脑脚底之间是大脑后动脉P2段.4.外侧膝状体内侧邻大脑脚底,外侧是尾状核尾,下方是钩和大脑后动脉P2段.5.视辐射冠状断层参与构成侧脑室下角和后角外侧壁,视辐射与侧脑室后角之间隔簿层毯.头部磁共振冠状断层扫描对视觉传导路结构的辨认与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具有较好对应性. 结论 在冠状断层上,对视觉传导路结构的辨认,尤其是关键断层特征结构的辨认,为视觉传导路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断面上动眼神经的解剖特征与MRI表现,为相关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用成人尸头标本15例,经冰冻后,用电动断层带锯制成连续断层标本;用3.0TMR扫描仪,获取10例成人志愿者的3D—CISS序列图像;在上述断层标本与MRI图像上观察动眼神经在冠状断面上的走行规律及毗邻关系。结果:动眼神经在经中脑脚问窝的断面上,呈“八”字形,紧贴两侧大脑脚向外下方走行,居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在经海绵窦后份的断面上,位于“工”字形结构下端的左右两侧;在经海绵窦前份的断面上,位于前床突下方,颈内动脉的外侧;在经眶尖部的断面上,位于视神经和下直肌的外下方。结论:在冠状断面上可清晰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海绵窦段和眶尖段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3.
视交叉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视交叉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测量视交叉的横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视交叉前角、侧角和后角。 结果 视交叉横断层能同时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冠状断层视交叉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1或C2段;视交叉的横径 (TDT)为(13.54±3.12)mm,前后径 (APDT)为(7.91±1.29)mm,上下径 (SIDC)为(3.51±0.49)mm,视交叉前角(AA)为(69.7±9.1)°,左侧角(LLA)为(121.1±16.9)°,右侧角(RLA)为(122.3±15.2)°,后角(PA)为(73.3±10.2)°。断层数据和MRI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连续横、矢、冠状断层和MRI是研究和辨认视交叉、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嗅球和嗅束的断面特点与MRI表现,为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国人成年尸头标本69例,经防腐和冷冻后,以电动断层带锯分别切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36例、矢状断层标本18例和冠状断层标本15例;采用SE序列,获取12例自愿者的头部1.5TMRI横、矢、冠状图像;利用3.0TMRI扫描仪,获取了10例自愿者的SE序列和3D-CISS序列头部断层图像;将上述连续断层标本和MRI图像相对照,观察、分析嗅球与嗅束的断面形态、MRI信号、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等。结果:在冠状断面上,嗅球位于嗅束沟或直回与筛板之间,呈上方凹陷略扁的椭圆形;嗅束化于直同和嗅束沟下方,呈扁平的椭圆形。在矢状断面上,嗅球走行在颅前窝底直回下方,周围环绕以嗅池,其中上部嗅池较宽大。在横断面上,嗅束位于直回与眶回之间的嗅束沟内,视交叉的前外侧。MRI横断层、矢状断层和冠状断层图像均可显示嗅球、嗅束,其周围被嗅池环绕。结论:横断面、欠状断面和碰状断面均可清晰显示嗅球、嗅束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其中以冠状断面为佳。  相似文献   

5.
眶尖区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眶尖区影像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 应用 5 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制成 0 5mm的火棉胶连续切片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 3 6侧冠状位标本上的眶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视神经管眶口处面积最小 ,管内段视神经从颅端到眶端逐渐变细 ,眼动脉进入神经经管从视神经内下方向外下方走行 ,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下区 3部分。结论 冠状位是观测眶尖结构的理想层面 ,对眶尖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庞刚  韩卉  胡玉婷  朱友余  王惠珠 《解剖学杂志》2006,29(4):490-493,F0004
目的:探讨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为临床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成人眶上裂区标本进行连续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观察。结果: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和内侧区,内有第Ⅲ、Ⅳ、Ⅴ_1、Ⅵ对脑神经及其分支和眼上静脉通过,未见眼下静脉。视神经由颅内的横椭圆形逐渐变为眶内的圆形;眼动脉在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和眶口处分别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正下方和外下方。结论:冠状断层对于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显示效果良好,应作为该区影像诊断的基本层面。火棉胶包埋结合滑动式切片机薄层连续切片技术是研究眶上裂区断层解剖学的一种简便适用、定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眼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为视神经减压术提供眼动脉颅内段和眶内段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及组织切片方法对 70个经甲醛固定的头颅标本眼动脉颅内段和视神经管内段的行程、毗邻、分支及眼动脉起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 :眼动脉颅内段和视神经管内段可分为短脚、长脚和远侧部三段。有 5 5 .97%的眼动脉在视神经的腹侧形成压迹。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穿行于视神经的硬膜鞘壁内 ,其分支多行于视神经的腹侧。结论 :视神经管下壁切除时应注意保护眼动脉。视神经减压术管内鞘切开部位宜选择在鞘的外、上壁交界外。  相似文献   

8.
眼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眼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为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30例(60侧)成人颅底湿性标本的眼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结果:①眼动脉分别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的前上壁(占93.34%)、海绵窦段前部(占3.33%)或脑膜中动脉(占3.33%),起始处外径为(1.46±0.40)mm。②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行于视神经下方、管底硬脑膜鞘内,在视神经管颅口处62.50%位于视神经内下方,在视神经管眶口处85.72%位于视神经外下方。③眼动脉眶内段分为3段,并形成2个弯曲。④视网膜中央动脉起始位置不恒定,起始处外径为(0.57±0.12)mm。结论:熟悉眼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有利于眶尖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时避免损伤眼动脉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建立显微外科解剖基础.方法在26侧经防腐同定的尸头标本上,进行视神经管和眼动脉及其周边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视柱前端视神经管外膜与眶上裂硬膜融合变厚,形成凸向眶内的襞,厚度为(1.71±0.37)mm(1.14~2.38 mm).眼动脉有88.5%(23侧)于视神经管颅口底部内侧进入鞘膜,在襞前端内侧穿出入眶.视神经管外下壁与蝶窦外侧壁结合形成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长为(7.40±1.44)mm(5.60~10.10 mm).结论(1)视神经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内上方切开;(2)眼动脉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切开骨性视神经管全长的基础上再向眶内延长1.14~2.38 mm;(3)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可作为视神经减压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管内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8例(36侧)成人颅底湿标本视神经管进行了解剖观测,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的口径、视神经硬膜鞘各壁的厚度、眼动脉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眼动脉与视神经管下壁的关系。结果 ①从视神经管颅口到眶口硬膜鞘的各壁逐渐增厚;②在视神经管颅口处,61.2%眼动脉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到了眶口处,81.9%眼动脉绕到视神经的外下方;③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行走于视神经硬膜鞘下壁内。所得数据用SPSSl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视神经间接损伤后,硬膜鞘在眶口处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最强。由于管内段视神经被牢固地定于视神经管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内段视神经能承受位移的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滑车神经在MRI图像上的识别,为滑车神经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国人成年尸体头部标本51例,以冷冻切片法分别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36例和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5例;采用3D—CISS序列,结合3D—TOF序列,对20名正常体检者及23例眼运动神经麻痹患者行1.5T磁共振扫描;应用3.0TMRI扫描仪,获取10例志愿者头部的SE序列T2WI图像;在上述连续断层标本和MRI图像上,观察分析滑车神经的位置、走行、毗邻及识别标志等。结果:在横断面上,滑车神经起始段走行在上髓帆后部的四叠体池内,其外侧为小脑幕切迹,后方为小脑上动脉;其环池段绕中脑大脑脚两侧的环池走行,由背侧转至腹侧。在冠状断面上,滑车神经环池段位于小脑幕下方,其外上方有大脑后动脉;其海绵窦段走行在蝶骨体两侧的海绵窦外侧壁,动眼神经的外下方。结论:横断面能较好地显示滑车神经的起始段和环池段,而冠状断面则能清晰地显示其海绵窦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横断面上展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为展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成人尸头标本36例,以冷冻切片法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采取3D—CISS序列,获取成人头部MR图像53例;在上述断层标本与MR图像上,观察分析展神经在横断面上的解剖特点与MRI表现。结果:根据走行,展神经大致可分为桥池段、Dorello管段、海绵窦段、眶上裂段以及眶内段五段。在横断面上,展神经桥池段的识别标志为基底动脉,该段展神经对称走行于基底动脉两侧;颞骨岩部尖和蝶窦下壁是展神经Dorello管段的识别标志;展神经海绵窦段走行于颈内动脉与三叉神经节之间。在横断面上寻找展神经的眶上裂段和眶内段较为困难。结论:横断面能够清楚地显示展神经的桥池段、Dorello管段和海绵窦段,对眶上裂段和眶内段的显示较差。  相似文献   

13.
视神经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视神经磁共振 (MRI)成像最佳方法及正常视神经MRI征象 .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进行头部检查 ,无眼部疾患或视力障碍患者作为正常视神经研究对象 .使用PhilipsACS -NT15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正交头线圈 .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 (SET1WI)及超快速自旋回波加或不加脂肪频谱饱和技术成像 (TSE±SPIRT2WI) .扫描方位包括与视神经平行轴位、斜矢状位及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和标准冠状位 .结果 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及视束粗细均匀 .SET1WI显示视神经较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信号强度稍高 ,T2WI显示视神经呈相对低信号 ,与脑髓质信号相等 ,周围包绕高信号脑脊液 .与视神经长轴平行的轴位及斜矢状位T1WI及T2WI均可显示视神经全貌 ,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 +SPIRT2WI技术显示视神经信号均匀 .结论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视神经解剖 ,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 +SPIRT2WI可以较好地显示信号特征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额入路行蝶鞍区手术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的视交叉前间隙及有关结构在肉眼和SXQ鄄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进行测算。结果①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6.2)mm2。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长,夹角越小,视交叉前间隙越大;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短,夹角越大,视交叉前间隙越小。②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之间的距离为(4.1±0.8)mm,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之间的夹角为63.2°±5.8°。③颈内动脉自前床突内侧向上穿过硬脑膜之后,先向前、内、上方行至视神经下面,再弯向后、外、上方行于视神经外侧。④分布于视交叉上后面的视交叉上动脉来源于两侧大脑前动脉水平部段和前交通动脉。分布于视交叉下前面的视交叉下动脉来源于两侧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结论经额入路蝶鞍区手术主要是通过视交叉前间隙,在颈内动脉之间的间隙操作,手术中应注意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营养动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在不同断面上的位置、毗邻、走行及识别标志,为舌下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用国人成年尸体头部标本69例,以冷冻切片法切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36例、矢状断层标本18例和冠状断层标本15例;招募成年志愿者10名,利用3.0TMRI扫描仪,以3D—CISS序列扫描,获取横、矢状、冠状断层图像;在上述断层标本对照下,于MR图像上观察舌下神经在断面上的形态、位置、毗邻和识别标志等。结果:在横断面上,可见枕骨基底部两侧呈倒“八”字形的舌下神经管,管内走行着舌下神经;在矢状断面上,舌下神经管呈椭圆形,位于小脑前下方,岩下窦与寰枕关节之间;在经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冠状断面上,舌下神经管外口位于寰枕关节外上方、颈内静脉内侧,其间容纳舌下神经;在经舌下神经管内口的冠状断面上,呈“鸟喙”状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居枕骨侧部内,其内侧为延髓,外侧为颈内静脉,上方为颈静脉孔,下方为寰枕关节。结论:在横、矢状和冠状断面上,均可清晰显示舌下神经的位置及毗邻结构,但以横断面和冠状面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