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膀胱癌具有高度的组织形态学异质性,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转移性膀胱癌的分子特征不同。随着对膀胱癌分子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 国际上提出了几种膀胱癌的分子分型, 以及这些分子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本文阐述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分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转移性膀胱癌的分子特征, 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以及分子分型在膀胱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常规细胞涂片检测胸腔积液病敏感度相对较低(50%~78%),不能清晰鉴别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可能与两者细胞形态十分相似有关[1]。准确区分转移性癌与间皮性肿瘤可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精准、有效的治疗方式[2],近年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鉴别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的敏感度较高,获得临床医师的青睐[3]。本文着重探讨胸腔积液病的细胞块切片与常规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的临床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的特点及其方法。方法对24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出现淋巴道转移概率最高的为浸润性小叶癌;40~60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结论乳腺癌的诊断应注意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和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保证患者在术后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相关分子标记Tenascin C(TN-C)、α-SMA和PDGFRα的表达,明确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及癌细胞中TN-C、α-SMA和PDGFRα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这三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乳腺腺病、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三种不同病变中,TN-C在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51.9%(P0.001);α-SMA的阳性率分别为0、20.0%、70.4%(P0.001);PDGFRα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37.0%(P0.01)。三者在间质表达均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相关(P0.05),且均在HER-2阳性乳腺癌间质中的表达水平最高。TN-C、α-SMA和PDGFRα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导管内癌或乳腺腺病,其中TN-C在癌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有关(P0.05),乳腺癌细胞α-SM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PDGFRα在癌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乳腺腺病和乳腺导管内癌相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TN-C、α-SMA和PDGF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是促进乳腺癌恶性演进的重要因素,成纤维细胞活化相关分子有望成为乳腺癌临床预后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提高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内科胸腔镜的检查时机。方法连续收集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31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17例;年龄17~90岁,平均年龄58.3岁。评估胸腔积液细胞学对恶性胸水的诊断率。对27例经胸水细胞学未能诊断的患者和2例胸水细胞学恶性胸腔积液但未准确分型的患者进行了内科胸腔镜检查,评估胸腔镜检查联合胸水细胞学检查对胸腔积液诊断率及恶性胸水的准确诊断率的影响。结合不同次数的胸腔积液细胞学的阳性率及相关支出,评估内科胸腔镜的检查时机。结果311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水细胞学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80例;231例胸水细胞学未确诊的患者结合各自情况,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和/或支气管镜、或肺动脉CT造影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系统分析后,诊断如下:恶性胸腔积液106例,良性胸腔积液91例,未确诊病例34例。胸水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28.9%(80/277)。29例接受了内科胸腔镜检查患者中,25例患者直接确诊,诊断率为86.2%。内科胸腔镜检查使该组病例的确诊率提高到37.9%(105/277),与单纯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3次及以上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不能较2次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提高更多的诊断率(P=0.156),且其支出超过内科胸腔镜的支出。结论内科胸腔镜不仅较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能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更能提高胸腔积液总体诊断率。对2次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无结果者,如无禁忌证,应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膜联蛋白A2 (Annexin Ⅱ,ANX 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ANX A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X A2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RT-PCR结果也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X A2 mRNA的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癌中ANX A2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nexinA2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annexinA2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的相关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4例未经新辅助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神经侵犯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4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神经侵犯阳性125例、阴性41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数目、Ki-67增殖指数、ER及HER-2表达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和PR水平均无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个数与患者年龄、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及ER水平有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Ki-67、PR及HER-2表达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数目、ER、HER-2和Ki-67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神经侵犯与淋巴结转移数目、Ki-67增殖指数、ER及HER-2表达有关,且神经侵犯个数与患者年龄、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及E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9.
雌激素受体 (ER)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而且其状况与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情况相关联的。我们对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组织ER的表达和突变的状况进行了检测及比较 ,以探讨ER阳性乳腺癌中的ER基因变化 ,是否在转移癌中比在原发癌中的发生频率要高一些[1] 。一、材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从 1997年~ 2 0 0 0年 6 0例乳腺癌中选取 34例ER阳性原发性和相配对的腋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标本 ,均为我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术前患者均未经任何治疗 ,所有病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均为浸润性导管癌 ,其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证实均以镜下观察到淋巴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病理学检查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中的作用及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行EBUS-TBNA的连续病例200例,可取得细胞块的部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22例阳性病例还用细胞学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200例中140例有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标本不充足24例(12.0%,24/200).良性病变42例(23.9%,42/176),可疑12例(6.8%,12/176),恶性肿瘤122例(69.3%,122/176).与组织学及临床共同诊断对照,细胞学的敏感度94.4%,特异度100%.细胞块及免疫酶标对准确分型及胸腔外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有帮助.细胞学标本检测EGFR突变率36.4% (8/22).结论 EBUS-TBNA细胞学是一种诊断肺癌及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敏感和特异的方法.EBUS-TBNA细胞学标本是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WHO(2003版)乳腺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4年8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诊治2392例乳腺肿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03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2392例乳腺肿瘤中,绝大多数为女性患者(2382例),占99.58%,男性10例(0.42%)。乳腺良性肿瘤982例(41.05%),浸润性乳腺癌和原位癌1389例(58.07%),乳腺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10例(0.42%),淋巴瘤2例(0.08%),转移性肿瘤9例(0.38%)。其中乳腺良性肿瘤中构成比居前5位分别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脂肪瘤和管状腺瘤;纤维腺瘤患者发病高峰为20~40岁。浸润性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112例(87.63%),浸润性小叶癌37例(2.91%),其他特殊类型癌120例(9.46%)。乳腺癌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黏液癌最为多见。浸润性导管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导管原位癌6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35例,小叶原位癌3例。Paget病10例(其中4例合并浸润性癌,4例合并导管内癌且3例伴微浸润)。乳腺癌中分子亚型分类Luminal A型693例(60.63%);Luminal B型127例(11.11%);Her-2过表达型130例(11.37%);正常乳腺样(normal breast -like)型172例(15.05%);Basal-like型21例(1.84%)。结论:对乳腺定期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浸润性乳头状癌是一种浸润性成分主要呈乳头状形态(〉90%)的浸润性乳腺癌.我们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6例浸润性乳头状癌,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9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CD90、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D9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5%和2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90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中,CD90阳性率以Luminal A型最低(40.0%)、三阴型最高(82.4%),各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与ER(r=-0.342,P0.05)、PR(r=-0.374,P0.05)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84,P0.05)。结论 CD90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以肿瘤性上皮向鳞状细胞和(或)间叶成分分化为特征的癌,间叶成分包括梭形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和横纹肌细胞。化生性癌可完全由化生成分构成,也可由非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化生成分混合构成。化生性癌占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0.2%~5%[1],其差异性是由不同研究对化生性癌的定义不同造成的。若仅考虑有间叶成分,化生性癌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乳腺化生性癌的诊断主要需与具有相似形态学特征的乳腺叶状肿瘤、间叶源性肿瘤、皮肤原发的肿瘤和乳腺转移性肿瘤鉴别,尤其是在组织较少的穿刺标本诊断中。大部分乳腺化生性癌为三阴性( ER、PR和HER-2均阴性)乳腺癌,与其他非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对化疗的反应差,除少数组织学亚型外,大多预后差。乳腺化生性癌的遗传学特征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乳腺化生性癌的组织学亚型、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进行概述,并对其发病机制、遗传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良、恶性疾病都可导致胸腔积液,目前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的首要发病原因。同时,胸腔积液患者可仅有胸腔积液的症状而不出现原发病灶表现,这就给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胸腔穿刺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的检查,然而这些检查的敏感度只有40%~7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Bcl-2相互作用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im)与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收集6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组织中Bim与BCSG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不同直径和是否转移情况下Bim与BCSG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im与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4cm、低分化程度、浸润性乳腺癌、Ⅲ-Ⅳ期和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Bim与BCSG1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高度分化、中度分化、非浸润性乳腺癌、Ⅰ-Ⅱ期和非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Bim和BCS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期、浸润、分化程度和转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 ,并注入顺铂治疗 2 8例转移性恶性胸腔积液。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2 8例病人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4 2~ 87岁 ,中位年龄 6 5岁 ,其中肺腺癌 10例、磷癌 4例 ,小细胞肺癌 2例 ,乳腺癌 6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mRNA及蛋白质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表达及分布,探寻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新的分子标志,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型FABP、心型或骨骼肌型FABP、脑型FABP、表皮或牛皮癣型FABP、肝型FABP、小肠型FABP和胃型FABP mRNA及蛋白质在35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A-、B-、I-和G-FABPs mRNA在两种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H-和L-FABP mRNA在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较纤维腺瘤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L-和H-FABP在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细胞百分数较纤维腺瘤明显上调(P<0.05),分布范围更广。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E-、L-和H-FABP蛋白质在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E-、L-和H-FABP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进一步探寻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分子标志及治疗途径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M  Chen ZQ  Bao Y  Li Q  Du ZG  Xu ZD  Tang F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6):372-376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分型,探讨各哑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28例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和CK5/6的表达,参考文献报道的免疫分型方法 对其分型,并对HER2过表达型9例进行FISH检测.结果 ER、PR、HER2和CKS/6在本组128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128)、45%(58/128)、27%(34/128)和27%(34/128),并将128例分为5种免疫哑型,管腔A型55%(70/128),管腔B型20%(25/128),HER2过表达型7%(9/128),基底细胞样型10%(13/128),无法分类型8%(11/128).FISH检测HER2过表达型9例均为HER2基因扩增.各分子亚型间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管腔A型预后最好,基底细胞型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乳腺癌临床分期和免疫分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月经状态在乳腺癌各免疫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ER、PR、HER2和CK5/6的表达可以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成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5个免疫亚型,对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分型,探讨各哑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28例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和CK5/6的表达,参考文献报道的免疫分型方法 对其分型,并对HER2过表达型9例进行FISH检测.结果 ER、PR、HER2和CKS/6在本组128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128)、45%(58/128)、27%(34/128)和27%(34/128),并将128例分为5种免疫哑型,管腔A型55%(70/128),管腔B型20%(25/128),HER2过表达型7%(9/128),基底细胞样型10%(13/128),无法分类型8%(11/128).FISH检测HER2过表达型9例均为HER2基因扩增.各分子亚型间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管腔A型预后最好,基底细胞型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乳腺癌临床分期和免疫分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月经状态在乳腺癌各免疫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ER、PR、HER2和CK5/6的表达可以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成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5个免疫亚型,对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