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新型的三氯生-纳米银(TCS-Ag NPs)联合抗菌剂,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半胱氨酸(Cys)上的巯基将甘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Gly-Gly-Cys)三肽修饰的三氯生(TCS)连接到纳米银(Ag NPs)上,得到TCS-Ag NPs。利用核磁氢谱(~1H-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三氯生-戊二酸酐-甘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TCS-GA-Gly-Gly-Cys)进行结构确证;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纳米粒的粒径和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纳米粒的光学性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分别定性和定量地研究TCS-Ag 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抑制效果。结果 TCS-Ag NPs粒径为45 nm左右的球形纳米粒。TCS-Ag NPs的ζ-电位为(-26.6±1.9)mV。TCS-Ag 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抑制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在0.5~20.0μg/mL的Ag质量浓度及0.4~16.0μg/mL的TCS质量浓度范围内,其抑菌效果均好于Ag NPs和游离TCS。结论TCS-Ag NPs是一种有效的纳米抗生素,能发挥广谱抗菌剂Ag NPs和抗生素TCS的协同抗菌效果,对细菌进行联合杀伤。  相似文献   

2.
利用血小板膜(PM)包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PLGA NPs),制备成血小板膜仿生纳米粒(P-PLGA NPs)作为药物载体,评价载体的体外跨胎盘屏障转运效率。分别通过超声复合法、物理共挤法和共价连接法制备P-PLGA NPs。利用粒径仪、透射电镜、能谱仪、SDS-PAGE和Elisa对P-PLGA NPs的理化特性表征,确定最优的制备方法。MTT法考察纳米载体对人绒毛膜癌细胞(BeWo b30)的毒性;流式细胞术探究BeWo b30摄取纳米载体的途径;利用Transwell构建体外胎盘屏障模型,考察纳米载体体外跨胎盘屏障效率。结果显示,PLGA NPs粒径为(174.1±23.4)nm,电势为(-32.3±5.6)mV,PM电势为(-24.5±1.8)mV;超声复合法、物理共挤法和共价连接法制备的P-PLGA NPs粒径分别为(269.1±32.9)、(425.0±36.6)、(823.4±73.1)nm,电势分别为(-24.1±3.8)、(-26.4±2.3)、(-23.5±2.9)mV,均显著高于PLGA NPs(P<0.05),接近PM电势;表面膜蛋白条带完整且...  相似文献   

3.
Tat-聚乙二醇修饰明胶-硅氧烷纳米粒跨血脑屏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an X  Wei F  Lin X  Feng W  Wang P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29(3):486-90, 500
明胶-硅氧烷杂化材料具有低毒、表面易修饰、易重复合成等优点,并可介导外源基因在细胞内进行高效率转染,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基因载体材料。本文通过两步溶胶-凝胶反应合成明胶-硅氧烷纳米粒(GS NPs),经Tat多肽(KYGRRRQRRKKRGC)、聚乙二醇(PEG)表面修饰构成Tat-PEG-GS NPs。应用透射电镜(TEM)、粒径仪和活体成像系统对其粒径、形貌、zeta电位、跨血脑屏障入脑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得出,Tat-PEG-GS NPs粒径分布在150~200nm、zeta电位(32.27±2.47)mV;TEM观察显示Tat-PEG-GS NPs可跨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活体成像显示Tat-PEG-GS NPs较PEG-GS NPs在脑部的荧光强,Tat-PEG-GS NPs比PEG-GS NPs在肝脏、脾脏的荧光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Tat-PEG-GS NPs可以逃逸内皮网状吞噬系统的吞噬,跨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实质内,是一种有潜力的入脑纳米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CGN)对血液补体活性和溶血的影响.方法 将精氨酸接枝到壳聚糖上制备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用共沉降的方法制备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用光子相关光谱检测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的粒径,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精氨酸修饰壳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考察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GN)和ACGN在体内外对血液补体活性和溶血作用的影响.结果 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在电荷比为2∶1时能有效地完全包覆DNA,并形成粒径大约为120~180nm的纳米粒子,ACGN和CGN在体内外对红细胞没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体外对补体系统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但在体内引起补体的轻微升高.结论 ACGN在体内外没有引起明显的补体激活和溶血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5.
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细胞相容性的影响。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复合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检测细胞活力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可粘附和生长,粘附于RGD多肽修饰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未经RGD多肽修饰组(P<0.01,P<0.05)。各组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未见异倍体细胞。说明RGD多肽表面修饰对H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对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并检测其细胞粘附性。方法利用异双官能交联剂将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多肽固定在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材料表面,并进行X线光电子分光镜检测和表面接触角测定;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接种至表面修饰的材料上,测定细胞粘附力,并和未修饰材料对比。结果固定交联剂和多肽后X线光电子分光镜检测示硫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3%和0.2%;硫元素的结合能是164eV和163.9eV;表面接触角为60.2±2.364度;细胞粘附力为(521.45±134.98)×10^-10牛顿。结论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能共价固定在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材料表面;多肽修饰后的材料能特异性的介导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增强其粘附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具有高强度的靶向性与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纳米载药颗粒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然而当纳米颗粒被癌细胞识别并内吞后,其对癌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却鲜有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自组装技术(SAMs)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化学官能团(CH3、OH、COOH和NH2)的纳米金颗粒(Au NPs),通过透射电镜观察Au NPs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内的分布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其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利用划痕损伤实验模型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法观察Au NPs对该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化学官能团修饰的纳米金颗粒被细胞内吞后主要分布在囊泡边缘或胞间连接处。此外,我们发现不同化学官能团修饰的纳米金均会对HepG2细胞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纳米金粒子浓度的升高,其细胞增殖能力逐渐降低。划痕模型和Transwell模型结果证实不同表面化学官能团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均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NH2-NPs、OH-NPs组显著抑制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8.
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抗菌涂层一般具有抗细菌粘附的能力,但不具备直接杀灭细菌的功能,故抗菌性能不佳。本研究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与"巯基-烯"点击反应相结合,将末端为巯基修饰的季铵盐类抗菌剂接枝到自组装涂层的含氧降冰片烯结构中,赋予涂层表面杀菌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以及水接触角测试,分别对表面进行结构及物理性能表征;并初步探讨了抗菌涂层的生物毒性,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涂层生物相容性较好;未接枝抗菌剂的自组装涂层具有表面抗细菌粘附的能力,在接枝了抗菌剂后,涂层不但可以抗细菌粘附,而且可以杀灭表面的细菌,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可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表面高抗菌性的功能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背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具有较强的黏附性和生物支架材料可接枝结合,且不会改变材料的表面理化性质。 目的:观察应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猪主动脉瓣去细胞支架材料对骨髓干细胞黏附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胰蛋白酶+TritonX-100法制备猪主动脉瓣去细胞支架材料,用YGRGDSP多肽(酪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进行处理,按照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的质量浓度(0.5,1.0,1.5,2.0 g/L)、反应时间(4,8,12,24 h)、反应pH值(7.0,7.4,8.0)分为不同实验组。 结果与结论:茚三酮显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可很好的交联到猪主动脉瓣去细胞支架材料,最佳反应条件为:室温、1.5 g/L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pH 7.4、持续振荡12 h。提示利用YGRGDSP多肽对猪主动脉瓣去细胞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可显著改善骨髓来源种子细胞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CGN)对血小板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精(ACS)并朋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用共沉降的方法制备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精氨酸修饰壳聚精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表达来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结果 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精氨酸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在正负电荷比≥2:1时,ACS能完全阻滞DNA的迁移,表明所有的DNA均已被ACS完全包覆.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GN)和ACGN在体外均不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但在体内则都引起轻微血小板激活.结论 精氨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子对血小板GMP-140的表达没有引起明显的变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1.
运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在玻璃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元嵌段共聚物(PEGMA-GMA),然后利用GMA中丰富的环氧基团将内皮细胞选择性多肽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EDV)通过开环反应固定在PEGMA-GMA聚合物刷的末端。采用静态水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聚合物刷的结构和亲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在玻璃基材表面成功构建了REDV多肽修饰的二元嵌段共聚物刷;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表面固定的REDV进行了定量表征。最后采用复钙化凝血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涂层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这种修饰多肽的聚乙二醇生物活性涂层为后续表面内皮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具有肝癌靶向的聚多巴胺表面修饰聚合物纳米粒子以增加聚合物膜层和功能化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多巴胺修饰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盐-聚乳酸纳米粒子(pD-TPGS-PLA/NPs),并用其包载多烯紫杉醇(DTX).为了达到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再将半乳糖胺连接在pD-TPGS-PLA/NPs表面,从而通过配体-受体介导的作用提高DTX的递送效率.结果 聚多巴胺-琥珀酸酯-聚乳酸纳米粒子(pD-TPGS-PLA/NPs)和半乳糖胺-聚多巴胺-琥珀酸酯-聚乳酸纳米粒子(Gal-pD-TPGS-PLA/NPs)在粒径和形态学上与琥珀酸酯-聚乳酸纳米粒子(TPGS-PLA/NPs)有明显的不同.体外研究结果显示,TPGS-PLA/NPs、pD-TPGS-PLA/NPs和Gal-pD-TPGS-PLA/NPs对DTX有相似的释放行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HepG2细胞对于包载香豆素-6的Gal-pD-TPGS-PLA/NPs有较高地细胞摄取效率.相比于TPGS-PLA/NPs、pD-TPGS-PLA/NPs和临床应用的DTX药物多西他赛,载DTX的Gal-pD-TPGS-PLMNPs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更强的抑制能力.体内抗肿瘤研究结果显示,在荷瘤裸鼠上注射包载DTX的Gal-pD-TPGS-PLA/NPs能有效减小肿瘤尺寸.结论 Gal-pD-TPGS-PLA/NPs可通过配体-受体识别与肝癌细胞发生特有的相互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靶向治疗肝癌的药物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真空等离子喷涂抗菌HA涂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抗菌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对涂层的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应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含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HA涂层,就其对牙龈单胞卟啉菌(Pg)、具核梭杆菌(Fn)及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抑制作用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MTT法和急性溶血实验检测涂层的细胞毒性和对红细胞的破坏性。结果含抗菌剂5wt%以上的HA涂层对Pg、Fn及Aa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抗菌力大小依次为Pg>Fn>Aa。含抗菌剂的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或1级,没有细胞毒性。涂层的急性溶血率<5%,符合溶血实验标准要求。结论含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真空等离子喷涂HA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是较有前途的种植体候选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制备金(gold,Au)纳米颗粒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nucleic acid,HBV DNA)基因探针,研究其在目视化检测HBV DNA中的应用。Au纳米颗粒通过金-硫(Au-S)共价键结合烷氢硫醇修饰的寡核苷酸,制备检测探针。用荧光标记法检测Au纳米颗粒表面寡核苷酸的覆盖率和与其互补的寡核苷酸的杂交效率。检测探针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捕捉探针构成双探针,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加入银离子(Ag+)-对苯二酚液染色观察结果。制备的Au纳米颗粒粒径为(12±5)nm,分散良好,在520nm有最大吸收峰,经寡核苷酸修饰后,最大吸收峰改变为524nm。Au纳米颗粒表面寡核苷酸的最大覆盖率为(132±10)条,最大杂交效率为(22±3)%。在尼龙膜上用斑点杂交法可检出低至10fmol的合成靶DNA,可目视化检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PCR产物。Au纳米颗粒HBV DNA基因探针可用于目视化检测HBV DNA,此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简单、价廉的特点,可望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多基因检测芯片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CGN)对血小板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精(ACS)并朋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用共沉降的方法制备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精氨酸修饰壳聚精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表达来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结果 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精氨酸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在正负电荷比≥2:1时,ACS能完全阻滞DNA的迁移,表明所有的DNA均已被ACS完全包覆.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GN)和ACGN在体外均不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但在体内则都引起轻微血小板激活.结论 精氨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子对血小板GMP-140的表达没有引起明显的变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一种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用于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方法采用三氟乙酸盐热分解法合成油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然后选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作为修饰剂,置于油-水两相中加热到100℃进行配体交换,离心纯化得到水溶性产物。并对所制备的上转换荧光纳米微粒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和荧光光谱等表征,确定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组成、形态及修饰后该纳米探针的性质。最后将修饰后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作为探针应用于小鼠的活体成像。结果制备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为立方相、平均粒径约21.3 nm的多边形结构,分别在540 nm和660 nm处发出荧光。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修饰后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可以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并且修饰后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粒径、晶相及荧光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红外光谱表明,该纳米探针的表面成功引入了修饰剂;该荧光纳米探针用于小鼠活体成像荧光信号清晰可见。结论研制出了一种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表面修饰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表现出了较好的动物活体成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CGN)对血小板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精(ACS)并朋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用共沉降的方法制备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精氨酸修饰壳聚精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表达来考察精氨酸修饰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结果 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精氨酸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在正负电荷比≥2:1时,ACS能完全阻滞DNA的迁移,表明所有的DNA均已被ACS完全包覆.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GN)和ACGN在体外均不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但在体内则都引起轻微血小板激活.结论 精氨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子对血小板GMP-140的表达没有引起明显的变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方法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以不同分散剂、不同终浓度作用于L929细胞,用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毒性;用溶血试验检测其血液相容性。结果 MTT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作用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一抑制作用随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一样品各个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同一浓度,三种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HAP3〉HAP2〉HAP1,而三种分散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溶血试验表明,溶剂肝素钠、聚丙烯酸纳和三种不同浓度的HAP1纳米粒子均无溶血现象,而三种不同浓度的HAP2和HAP3均有溶血现象,HAP2对浓度存在依赖性,HAP3纳米粒子的三种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L92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血液相容性与不同的分散剂和纳米粒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NPs)被广泛应用于MRI成像,为防止其聚集和实现高精度肿瘤诊断,制备高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的超顺磁MRI对比剂至关重要。目的:合成具有基于叶酸受体靶向的肿瘤靶向性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粒子。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NPs,再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脱水剂,通过酯键将双亲性高分子Pluronic-F127(PF127)与叶酸(FA)分子连接,从而形成PF127-FA偶联物,最后用PF127-FA包裹Fe3O4纳米粒子,形成稳定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粒子。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和T2加权成像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初步表征其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Pluronic-F127与FA偶联物,再用其包裹Fe3O4纳米粒子,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超顺磁性复合粒子。该PF127-FA-Fe3O4复合粒子透射电镜观察到该复合粒子大部分粒径小于200 nm,Fe3O4核心大小为10-20 nm,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证明了叶酸被成功修饰到超顺磁性复合粒子表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F127-FA占PF127-FA-Fe3O4复合粒子总量的27.2 wt%。磁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饱和磁强度Ms为47.35 emu/g,核磁共振仪成像测得其弛豫率为0.025×106 mol/s。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显示了可以忽略的毒性。因此,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用于肿瘤靶向性MRI对比剂的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物,实验所制备的PF127-FA-Fe3O4复合粒子有望用于肿瘤靶向性MRI对比剂。  相似文献   

20.
背景: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NPs)被广泛应用于MRI成像,为防止其聚集和实现高精度肿瘤诊断,制备高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的超顺磁MRI对比剂至关重要。目的:合成具有基于叶酸受体靶向的肿瘤靶向性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粒子。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NPs,再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脱水剂,通过酯键将双亲性高分子Pluronic-F127(PF127)与叶酸(FA)分子连接,从而形成PF127-FA偶联物,最后用PF127-FA包裹Fe3O4纳米粒子,形成稳定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粒子。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和T2加权成像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初步表征其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Pluronic-F127与FA偶联物,再用其包裹Fe3O4纳米粒子,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超顺磁性复合粒子。该PF127-FA-Fe3O4复合粒子透射电镜观察到该复合粒子大部分粒径小于200 nm,Fe3O4核心大小为10-20 nm,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证明了叶酸被成功修饰到超顺磁性复合粒子表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F127-FA占PF127-FA-Fe3O4复合粒子总量的27.2 wt%。磁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饱和磁强度Ms为47.35 emu/g,核磁共振仪成像测得其弛豫率为0.025×106 mol/s。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显示了可以忽略的毒性。因此,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用于肿瘤靶向性MRI对比剂的双亲性超顺磁复合物,实验所制备的PF127-FA-Fe3O4复合粒子有望用于肿瘤靶向性MRI对比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