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肥大细胞染色在软组织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组织损伤的动物实验中,为了反映局部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的程度,常常需要对创伤局部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进行分类计数及脱颗粒率评定。而常规HE染色中MC及颗粒并不明显,和其他细胞胞质一样被伊红染成红色,为了清晰的显示出MC及其颗粒必须借助于特殊染色。我们经过摸索采用天青A染色法染MC及其颗粒得到了满意的染色和拍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方法 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特殊染色研究胎儿十二指肠壁肥大细胞 (MC)的分布、发育规律、异质性。结果  16周时 ,在胎儿十二指肠粘膜下层、肌层间结缔组织中偶见结缔组织型(CTMC) ,而粘膜型肥大细胞 (MMC)出现在 18周。TB染色 ,幼稚的MC颗粒呈淡紫色 ;分化成熟的MC呈紫色。某些MC自 2 2周开始呈活化状态 ,MC表面界限不清 ,有脱颗粒现象。结论 胎儿十二指肠MC有MMC和CTMC ,两者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IgAFc受体(FcαR)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行为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用IgA免疫复合物(IgAIC)和单克隆抗体(MIP8a)交联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αR,用细胞释放的乳铁蛋白作为脱颗粒反应的指标剂,比较不同交联物激活细胞后产生的脱颗粒现象。结果 MIP8a交联FcαR后中性粒细胞发生迅速脱颗粒反应,在胞外无钙离子的情况下,该反应减弱。但是在胞外无镁离子的情况下,反应不受影响。IgAic交联FcαR后仅引起缓慢的脱颗粒反应,在胞外无钙离子或无镁离子的情况下,都不能发生反应。结论 FcαR作为受体(由IgAIC交联FcαR)和FcαR作为抗原(由MIP8a交联FcαR)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内移植肿瘤与肥大细胞关系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肝内移植肿瘤与其周边肥大细胞的关系。方法:建立40只雄性Wistar大鼠肝内移植肿瘤模型,运用HE染色,肥大细胞(mast cell,MC)Alcian blue特殊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电镜等技术,观察移植肿瘤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肿瘤周边浸润MC的数量以及MC与肿瘤组织的关系,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结果:肿瘤组织周边部分肝细胞形态学异常;肝组织内胶原纤维增生,主要为Ⅰ型和Ⅲ型胶原,并包绕肿瘤组织,肿瘤周边MC浸润,并沿胶原纤维分布,不同大鼠其肿瘤周边MC数量不一,有的差异明显。超微结构观察显示MC通过多个接触点与肿瘤细胞紧密相连,并释放胞质颗粒内容物,导致肿瘤细胞崩解。结论:MC与肿瘤组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MC可能通过多种途径直接和间接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溃疡病胃壁内肥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胃溃疡21例,十二脂肠溃疡23例,作HE和CABE液染色,研究GU和DU胃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分布和脱颗粒率与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肥大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GU组溃疡底部与边缘委员长我细胞脱颗粒度的差异也有其它显著性,并且由溃疡向外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6.
特异性脱颗粒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异性脱颗粒肥大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 通过抗IgE单抗(抗IgE mAb,HRP)与已致敏的肥大细胞相结合,用DAB加中胜红双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 发现无论肥大细胞是否脱颗粒,只有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才能被染成棕褐色;而非特异性(即未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无论其脱颗粒与否,都呈现中性红的颜色,即胞浆内呈现砖红色的颗粒。结论 该实验为评价患者当前所处状态(是高敏体质还是非高敏体质?是疾病缓解期抑或发作期等?)、预测哮喘等Ⅰ型变态反应的病程转归、判断疗效,以及进行一些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的科学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特异性脱颗粒肥大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 通过抗IgE单抗(抗IgE mAb-HRP)与已致敏的肥大细胞相结合,用DAB加中性红双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 发现无论肥大细胞是否脱颗粒,只有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才能被染成棕褐色;而非特异性(即未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无论其脱颗粒与否,都呈现中性红的颜色,即胞浆内呈现砖红色的颗粒。结论 该实验为评价患者当前所上状态(是高敏体质还是非高本质?是疾病缓解期抑或发作期等?)、预测哮喘等I型变态反应的病程转归,判断疗效,以及进行一些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的科学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β趋化因子同源物MC148基因对趋化因子RANTES的拮抗作用。方法 从传染性软疣病毒(MCV)基因组中克隆MC148DNA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构建Ad—MC148腺病毒重组体。重组体转染293细胞,从上清液提纯蛋白MC148P。通过趋化实验研究MC148P对RANTES趋化单核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构建了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Ad—MC148,重组蛋白MC148P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拮抗趋化因子RANTES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结论 MC148P是趋化因子RANTES的拮抗剂,可以拮抗RANTES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对趋化因子类似物的研究有望为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鼠IgECH2-3-FasL融合蛋白对大鼠肥大细胞株RBL-2H3诱导凋亡作用和抑制其脱颗粒作用。方法:将本室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IgECH2-3-FasL转染肥大细胞株RBL-2H3,RT-PCR及免疫印迹法鉴定大鼠IgECI-12-3-FasL融合蛋白的表达,ArmexinV流式细胞分析融合蛋白对RBL-2H3的凋亡作用,通过组胺释放率的测定,分析融合蛋白对RBL-2H3脱颗粒的阻断作用。结果:大鼠IgECI-12-3-FasL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RBL-2H3上获得表达,并且诱导RBL-2H3凋亡,部分阻断了RBL-2H3的脱颗粒。结论:大鼠IgECI-12-3-FasL融合蛋白具有促进肥大细胞凋亡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国人皮肤麦克尔细胞(MC)及其颗粒和亮小泡的超微结构。MC多分布在触盘增厚的表皮基底层,与神经终末接触并形成突触样结构,与角质形成细胞以桥粒相联系。ME具有一分叶状核。丰富的线粒体和许多直径80—120nm的膜包致密核心颗粒和直径70~90nm的亮小泡。这些颗粒和小泡不仅靠近突触样结构膜,也靠近与角质形成细胞相邻的胞膜。本文还讨论了MC分泌功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和观察了酒精对大鼠胚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酒精对大鼠胚胎肝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为:粗面内质网扩张,数量明显减少,并有脱颗粒现象;滑面内质网扩张呈空泡状;线粒体肿胀、变形,结构遭到破坏;糖原颗粒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Formula-3(乌梅、灵芝、人参、当归、黄连、干姜)对嗜碱性粒细胞系(RBL-2H3细胞)和SOC通道的作用,探讨Formula-3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RBL-2H3细胞系制作肥大细胞的模型,通过MTT实验、脱颗粒实验和激光共聚焦(Confocal)实验来研究Formula-3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机制。结果 Formula-3(终质量浓度0.05、0.2、0.8 mg/ml)在急性(0.5 h)和慢性(12 h)作用下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致敏RBL-2H3细胞脱颗粒(P0.01),而对非致敏RBL-2H3细胞没有影响(P0.05)。Formula-3可显著的抑制SOC通道钙离子内流(P0.01)。结论 Formula-3通过抑制SOC通道钙离子内流来显著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为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肥大细胞(MC)是一种充满颗粒的免疫细胞,主要位于与外界接触的黏膜上皮下。MC主要被熟知的生物功能是参与过敏反应,但MC也参与很多其他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一些人类肿瘤或动物肿瘤模型中也发现MC的浸润,然而它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还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MC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横向比较了MC在多种肿瘤进展中发挥的不同功能,以及MC重塑肿瘤微环境的机制,以期为以MC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丹参酮对肥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活化脱颗粒的影响,深入探讨丹参酮的抗炎药理机制。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丹参酮等药物对体外培养的RBL-2H3肥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活化脱颗粒的影响。结果:丹参酮I、IIA对肥大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20μmol/L,并能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且对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丹参酮对肥大细胞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青藤碱对RBL-2H3肥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活化脱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青藤碱对肥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活化脱颗粒的影响,深入探讨青藤碱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青藤碱等药物对体外培养的RBL-2H3肥大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活化脱颗粒的影响.结果 青藤碱对肥大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G50约为1 mmol/L,并能促进肥大细胞凋亡,且对RBL-2H3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藤碱可能部分通过下调肥大细胞功能发挥抗炎抗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良的人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是一种观察人嗜碱细胞对特异性变应原脱颗粒反应的简易方法。其步骤包括聚蔗糖——泛影葡胺浓缩嗜碱细胞,用阿尔新蓝特异性染色细胞浆内肝素颗粒,借助于血球计数板计数未脱粒细胞,以加入特异性变应原后染色细胞减少30%以上判定为阳性。本文以蒿属花粉作为特异性变应原,对50例由蒿属花粉过敏所致的典型秋季花粉症患者作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结果发现,在花粉症缓解期阳性率为72%,且其阳性率随蒿属花粉皮试反应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在花粉症急性发作期阳性率为34%,明显低于缓解期。由此对“嗜碱细胞释放能力”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花粉症急性发作期嗜碱细胞在体内已经或正在和特异性变应原发生作用,此时如果嗜碱细胞在体外再和变应原接触时,由于其释放能力的限制,将处于相对的低反应状态。30例正常人的阴性反应结果则排除了蒿属花粉变应原的非特异性脱颗粒作用。本研究表明该方法在花粉变态反应研究中应用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人胎儿呼吸道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胎儿呼吸道发育中肥大细胞的分型、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状态。材料和方法:对12例6月-9月胎龄人胎儿鼻粘膜和气管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标本制作和观察。结果:胎儿期呼吸道肥大细胞的颗粒多为粗粒状或细粒状,有的有致密核芯,少量颗粒内有晶格状结构;并且肥大细胞有活跃的脱颗粒现象。结论:人胎儿另一种呼吸道肥大细胞为不成熟的MCTC型,肥大细胞通过脱颗粒积极参与呼吸道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辣椒素受体(VR1)在氯喹引起搔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4个部分,分别研究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平腹腔注射、局部应用辣椒素使VR1脱敏感、局部注射PKA抑制剂H89或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Ⅰ、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颈背部注射氯喹200μg/100μl 30min内引起搔痒的次数,分为9小组,共使用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63只。结果腹腔内注射辣椒平、局部应用辣椒素与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明显抑制氯喹引起的搔痒,而H89与BIM对氯喹引起的搔痒均无明显作用。结论氯喹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搔痒,而辣椒素受体介导了氯喹引起的搔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肥大细胞(MC)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分配和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MC颗粒释放物存在或缺乏下与高密度脂蛋白3(HDL3)共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酯化胆固醇(EC)含量,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HDL3及apoA-Ⅰ的降解。结果: MC组泡沫细胞内TC、FC明显高于对照组(TC对照组为527.3 mg/g,MC组为917.9 mg/g);EC/TC比值低于对照组(7.6% vs 47.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少于对照组(26.92%±2.6% vs 40.98%±3.4%,P<0.05);而泡沫细胞ABCA1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颗粒释放物处理HDL3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约有28%的apoA-Ⅰ被降解,在分子量26 kD左右处出现了新的条带,产生了1个26 kD的小多肽。结论:肥大细胞可通过降解HDL3及apoA-Ⅰ抑制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而增加细胞内胆固醇蓄积,这个作用与ABCA1表达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肥大细胞体外脱颗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和方法:模拟体内的脱颗粒反应,分别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酶活力测定方法定量检测组胺和类胰蛋白酶释放,探讨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法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可行性。结果:致敏血清和肥大细胞共孵育后在抗原刺激下,引起组胺和类胰蛋白酶剂量依赖性释放,且二者释放是平行的。结论:与组胺的测定比较,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可以用来标记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程度,该法灵敏可靠,简单可行,为临床上诊断变态反应疾病和筛选变应原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