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诱骗剂(NF-κB ODN Decoy)处理的DC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FN-γ、IL-10、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牛Ⅱ型胶原(BⅡC)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在初次免疫第5天经尾静脉注射到CIA大鼠体内,并设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和BⅡC-decoy-DC实验组.42 d后观察各组关节炎指数和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IL-10、抗Ⅱ型胶原抗体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抗Ⅱ型胶原抗体含量升高,而IL-10含量降低(P<0.05),而BⅡC-decoy-DC实验组经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BⅡC获得的DC注射后,与CIA模型组相比,血清中IFN-γ、抗Ⅱ型胶原抗体含量降低,而IL-10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BⅡC的DC具有明显抑制CIA大鼠外周血IFN-γ和抗BⅡC抗体产生,促进IL-10水平的增加,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8(TLR8)在鸡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12只DBA/1J小鼠随机分成造模组和阴性对照组.造模组小鼠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在诱导后的第27天出现关节红肿时处死所有小鼠.用ELISA测定小鼠外周血的TNF-α,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的炎症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表达IL-10、IL-17A、IL-1β及TLR8的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造模组小鼠关节部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造模组小鼠的外周血血清TNF-α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模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表达IL-10、IL-17A、TLR8和IL-1β的水平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或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LR8的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负相关(r=0.945;P<0.01),而与IL-17A、IL-1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LR8在鸡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尽管IL-10的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但其与TLR8的表达呈现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达细胞因子比例的变化特征。方法胃癌患者110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NK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分析γδT细胞亚群表达TNF-α、IL-1β和IL-10的γδT细胞数量及其在胃癌不同分期组织的比例变化。结果在胃癌组织中,B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与正常胃部组织相比无明显变化;CD4+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比例显著大于在正常组织(P0.05);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比例低于正常组织(P0.05)。表达TNF-α和IL-1β的γδT细胞在胃癌部位的比例低于正常组织中的比例(P0.05);而表达IL-10的γδ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比例高于正常组织(P0.05)。对胃癌不同分期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Ⅲ/Ⅳ期胃癌组织中,表达TNF-α和IL-1β的γδT细胞的比例均低于Ⅰ/Ⅱ期胃癌组织(P0.05);而表达IL-10的γδT细胞的比例则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织(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下降;表达TNF-α和IL-1β的γδT细胞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不断减少;表达IL-10的γδT细胞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不断增加。通过对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检测,说明淋巴细胞亚群与胃癌组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提取和纯化乌梢蛇Ⅱ型胶原,观察乌梢蛇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的特性,为研究乌梢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提供研究方向。离心提取乌梢蛇Ⅱ型胶原,经DEAE-52纤维素交换柱纯化,斑点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成分鉴定。乌梢蛇Ⅱ型胶原不完全佐剂免疫大鼠,观察大鼠关节炎发生情况、抗Ⅱ型胶原抗体、CD 4/CD8亚群、血清中TNF-α、IL-10、IL-1β、IL-4的变化。乌梢蛇Ⅱ型胶原提纯品在SDS-PAGE凝胶电泳上呈一条区带,斑点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为阳性反应。诱导大鼠关节炎发生率为86.67%,关节炎大鼠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明显增高(P<0.01),CD4 T细胞亚群和CD4~+/CD8~+增高(P<0.05),TNF-α含量增加(P<0.01),IL-10含量降低(P<0.01),血清中IL-1β和IL-4含量无变化。结果显示,乌梢蛇Ⅱ型胶原能通过免疫方法可以诱导大鼠产生多关节炎,并且体内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欧更  辛昊  周南 《解剖科学进展》2021,27(3):273-276
目的 观察硫酸羟氯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硫酸羟氯喹组,每组8只.给药前(0 d)和给药10、20及30 d后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病理损伤;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JAK2、p-JAK2、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硫酸羟氯喹显著降低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P<0.05);减轻大鼠膝关节滑膜病理损伤(P<0.05);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及IL-6水平(P<0.05);增加大鼠滑膜组织中Bax、Caspase-3蛋白,降低Bcl-2蛋白表达,抑制大鼠滑膜组织细胞凋亡(P<0.05);此外,硫酸羟氯喹亦降低了大鼠滑膜组织中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P<0.05).结论 硫酸羟氯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38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Th17/Treg失衡的调节作用,明确SIRT1/HIF-1α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CIA模型组(CIA组)、CIA+IL-38(5ng/g)组(IL-38组)和CIA+IL-38(5ng/g)+SIRT1 抑制剂(1 μ g/kg)组(SIRT1i组).观察大鼠后足及关节情况,关节指数评分评估大鼠症状,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变化,qRT-PCR检测Th17/Treg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1、HIF-1α、myd88、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 IL-38可显著降低大鼠关节炎积分,改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P<0.05);IL-38干预后,脾MNCs CD4+CD25+Foxp3+细胞的细胞百分数及Treg/Th17细胞比值较CIA组回升,CD4+IL-17A+细胞的细胞百分数有所回落(P<0.05);IL-17、IL-21、IL-22、TGF-β 表达下降,IL-10表达升高(P<0.05);上调SIRT1 表达,下调HIF-1α、myd88、NF-κB的表达(P<0.05);而SIRT1抑制剂逆转了上述结果.结论 IL-38可通过SIRT1/HIF-1α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失衡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COPD大鼠炎性反应及肺组织MMP-9与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丹参酮Ⅱ A组,各12只.选用熏烟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BALF中TNF-α、IL-1β与IL-6的含量;分别用Western blot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中MMP-9与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BALF中巨噬细胞(AMC)、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的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炎性因子TNF-α、IL-1 β与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P<0.01),肺组织中MMP-9与MCP-1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给予丹参酮Ⅱ A预处理后,COPD组大鼠BALF中AMC、NEU和LYM的细胞总数显著降低(P<0.01),炎性因子TNF-α、IL-1β与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MMP-9与MCP-1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降低COPD大鼠炎性反应,下调肺组织MMP-9与MC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b重组蛋白(rmIL-37b)通过调节CD39/ATP轴抑制树突状细胞(DC)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L)、CIA模型组、rmIL-37b 5μg/kg组、rmIL-37b 10μg/kg组,每组各10只。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含有卡介苗的完全弗氏佐剂和牛Ⅱ型胶原混合乳液免疫刺激,建立CIA模型。确定建模成功当天(D0),rmIL-37b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μg/kg、10μg/kg rmIL-37b;CTL组和CIA模型组注射相同体积的(1 ml/kg)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 d。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RPL3)炎症小体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另外试剂盒检测血清三磷酸腺苷(ATP)和免疫学指标。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rmIL-37b 10μg/kg组大鼠足容积、AI值、NLRP3炎症小体表达量、血清ATP、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Ⅱ型胶原抗体亚型(anti-ColⅡ-IgG、anti-ColⅡ-IgG2a)水平均降低,同时DC表面C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T细胞结合肽(FNS007)对大鼠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Ⅱ)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牛CⅡ免疫Lewis大鼠诱发CIA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FNS007低(0.25 mg/kg)、中(0.5 mg/kg)、高(1.0 mg/kg)剂量组及阳性药(甲氨蝶呤)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隔天一次,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溶媒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实验期间观察踝关节宽度以及爪厚度,关节炎评分。给药后第22天处死大鼠,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FN-γ和IL-6的水平及抗CⅡ抗体水平;X光分析FNS007对CIA大鼠后爪骨损伤的疗效,并对大鼠踝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FNS007 高剂量明显抑制CIA大鼠足爪肿胀程度,爪厚度和踝关节宽度明显降低;炎症评分明显降低; 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的含量和抗CⅡ抗体的水平明显降低; X光评分和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FNS007 中剂量和低剂量组的以上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FNS007对大鼠CIA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CIA大鼠体内抗CⅡ 的产生,并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的含量,从而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受体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和甲氨喋呤(MTX)组,后者用MTX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滑膜组织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 ① CIA模型组和MTX组大鼠的滑膜OPN、整合素αvβ3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对照组(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减少(均为P<0.01). ②正常对照组和MTX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大鼠(均为P<0.01).结论 滑膜OPN和整合素αvβ3异常表达在CIA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MTX通过下调滑膜OPN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CI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以雷公藤多甙作对照,通过对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观察及检测问荆合剂含药血清对滑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β水平的影响,探讨问荆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问荆合剂能显著减轻大志关节肿胀指数,不同程度地抑制大志关节滑膜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β的水平。提示问荆合剂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关节滑膜分泌的炎性细胞原子TNF-α、IL-β的水平,从而减轻关节滑膜的炎症,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淋巴细胞的过继转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的免疫学机制以及II型胶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鸡II型胶原(CCII)加完全佛氏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分别用发病大鼠的T淋巴细胞和血清进行过继转移,以ELISA检测外周血中抗CCII抗 体的水平;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炎性关节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CIA大鼠模型,发病率为90%,用T淋巴细胞转移的大鼠,可见明显CIA症状,发病率为40%,实验组大鼠外周血中的抗CCII抗体的水平虽较对照组高,但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血清过继转移的大鼠无一发病,但该组外周血中抗CCII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鉴定结果可见炎性部位呈典型的CA病变,结论:CIA可以通过淋巴细胞过继转移,机体对I原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CIA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采用T细胞介导的免疫治疗RA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θ(protein kinase Cθ,PKCθ)信号途径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gen,Mtb-Ag)激活人γδT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Mtb-Ag和IL-2优势刺激和扩增γδT细胞,或预先用5.0μmol/L Rottlerin(楸毒素)预处理,培养不同时间后,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γδ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同时采用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SE)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Mtb-Ag刺激γδT细胞后的增殖和各子代细胞百分率.结果 PBMC经Mtb-Ag刺激后3d,γδT细胞CD69和CD25表达分别为46.2%和45.6%,而Rotderin预处理显著地抑制了CD69和CD25表达(P<0.01);PBMC经Mtb-Ag激活培养5、10和15d,培养扩增细胞中的γδT细胞比例分别为9.6%、54.6%和82.4%,其中第5天已有少部分γδT细胞发生增殖,第10天和第15天时几乎全部γδT细胞分裂都在6代以上,用Rottlerin预处理,显著抑制了γδT细胞增殖反应,但在培养第10天后仍有少部分γδ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同时在培养第7天、14天和21天,用PMA(佛波酯)+Ionomycin(离子霉素)再刺激后,产生IFN-γ的γδT细胞均在80%左右;培养21d时,有2.6%的γδT细胞表达IL-4.在Rottlerin预处理组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γδT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而γδT细胞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4则几乎完全抑制(P<0.01).结论 PKCθ信号途径在Mtb-Ag刺激γδ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蛋白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CD25+FOXP3+Treg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Ⅱ型胶原蛋白治疗组大鼠外周血CD25+FOXP3+Treg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CD25+FOXP3-T细胞和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II型胶原蛋白治疗CIA大鼠的可能途径是升高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芍总糖苷(TG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足爪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0等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RA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足爪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RA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TGP能以剂量依赖性地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RA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水平。结论:TGP对RA大鼠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IPE2 (tumor necrosis factor-a induced protein 8 like 2)在牛Ⅱ型胶原诱导的CIA模型小鼠脾脏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使用牛Ⅱ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建立CIA小鼠模型;半定量RT-PCR法检测CIA小鼠脾脏中TIPE2基因的表达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新鲜分离的淋巴细胞中TIPE2基因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CIA小鼠脾脏及患者淋巴细胞中TIPE2蛋白表达差异.并研究TIPE2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CIA小鼠的脾脏细胞中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IPE2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强,此外类风湿患者在活动期TIPE2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TIPE2表达水平和DAS28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 TIPE2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TIPE2可能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联合甲氨蝶呤对胶原诱导性(CIA)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弗氏佐剂与牛Ⅱ型胶原皮下注射复制CIA大鼠模型,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电针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各组大鼠治疗12周后,采用Pelletier评分和Mankin评分对大鼠大体和组织学改变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RT-PCR检测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 RNA水平,TUNNEL法测定软骨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软骨中JAk-3、STAT-3、VEGF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Pelletier和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软骨中JAk-3、STAT-3、VEGF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甲氨蝶呤组、电针组和联合治疗组Pelletier和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软骨中JAk-3、STAT-3、VEGF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甲氨蝶呤组和电针组降低更明显(P<0.05);电针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氨蝶呤组、电针组和联合治疗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甲氨蝶呤组和电针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电针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作用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痨愈康丸(GLYK)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的影响,探讨GLYK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CIA组、甲氨蝶呤(MTX)组、GLYK组、GLYK+Janus激酶(JAK)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GLYK+AG490)组和AG490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5组建立CIA大鼠模型,每组10只。用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JAK2、JA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CIA组大鼠关节液中IL-6、IL-17、IL-1β、TNF-α和MMP-3的水平、滑膜组织中JAK2、JAK3和STAT3蛋白及相关mRNA的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SOCS1和SO...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中的蛋白激酶C(PKC)途径与磷酸肌醇3激酶(P13K)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L-2与IFN-γ中的作用.方法 人PBMC先用P13K抑制剂Ly29400Z、PKC抑制剂Rottlerin或NT-κB抑制剂TPCK分别预处理1h,再加入结核杆菌低分子量多肽抗原(Mtb-Ag)和rhIL-2刺激3 d,最后用低浓度PMA Ionomycin短时再刺激后检测γδT细胞IL-2和IFN-T分泌;并同时检测,αβT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无抑制剂的对照组γδT和αβT细胞中分泌IL-2的比例分别为44.5%和15.2%,分泌IFN-γ的比例分别为51.1%和10.7%;Ly294002、Rottlerin、TPCK组分泌IL-2的γδT和αβT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后二组分泌IFN-γ的78T和αβT细胞亦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Ly294002组分泌IFN-γ的γδT和αβT细胞反而上升至77.2%和22.3%(P<0.01).结论 PKC途径活化促进人γδT细胞分泌IL-2与IFN-γ;PDK亦促进人γδT细胞分泌IL-2但在其分泌IFN-γ中起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