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 ,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APA)应用最为广泛 ,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 ,它在异体组织 /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化包被组织细胞移植可发挥免疫隔离作用 ,为解决治疗疾病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短缺提供了新途径。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是目前最成熟的微囊化技术 ,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使得异种组织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在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敏  刘德明 《解剖科学进展》2004,10(4):361-363,367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发挥其功能。雪旺细胞的分离纯化技术已日渐成熟 ,目前对微囊化雪旺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使异种雪旺细胞的移植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成为可能 ,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囊化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发展最为成熟,但最近海藻酸-钡交联微囊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好评。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可使移植物较长时间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猪胰岛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良好供体。微囊移植虽尚不适于临床,但经不断完善必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发展最为成熟,但最近海藻酸-钡交联微囊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好评。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可使移植物较长时间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猪胰岛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良好供体。微囊移植虽尚不适于临床,但经不断完善必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APA微囊移植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分别将APA空微囊、牛嗜铬细胞(BCCs)和APA微囊化BCCs(APA-BCCs)移植到绵羊的蛛网膜下腔中,观察宿主细胞免疫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各组移植后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APA微囊包裹可明显阻止BCCs移植引起的血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 /CD8^ 值和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APA微囊包裹可减轻羊移植区组织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结论:APA微囊具有免疫隔离效果,可有效地阻止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人工膜与胰岛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膜是目前应用于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领域中一种免疫隔离物质.包括渗透性小腔、中空纤维管、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三种.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免疫细胞、淋巴因子及自身抗体起到免疫隔离作用,其中以海藻酸钠微囊应用比较广泛.微囊化胰岛在同种及异种胰岛移植中,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浓度,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微囊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研究者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藻酸钠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已日臻完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囊的免疫隔离作用,用它包被组织细胞进行移植可以减少或消除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免疫抑制药物,并且扩大了组织细胞移植来源的种属范围。近些年来,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在治疗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若想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器官移植研究的深入,诸如移植物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1980年,Lim等[1]首次采用微囊免疫隔离技术进行胰岛微囊化移植研究,为人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近些年取得了众多成就,目前研究表明由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构成的微胶囊具有制作简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应用前景较好的免疫隔离膜[2]。本文将就其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发展史60年代Chang[3]首次提出人工细胞的概念,即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裹组织细胞,该膜允许小分子营养物、代谢…  相似文献   

10.
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存活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和存活时间。方法用胶原酶灌注分离猪肝细胞,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法制成微囊肝细胞,将其植入正常SD大鼠腹腔内,两个对照组分别于腹腔植入游离肝细胞和空囊,观察3个月。结果经测定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经形态学检查显示微囊肝细胞在3个月内有较好活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肝细胞异种移植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且肝细胞存活时间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是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导入到靶细胞内,再将该细胞微囊化后植入受体体内,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避免了机体的排斥反应(免疫隔离),且微囊内的功能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该技术使得异种组织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成为可能,在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技术是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导入到靶细胞内,再将该细胞微囊化后植入受体体内,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避免了机体的排斥反应(免疫隔离),而且微囊内的功能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微囊移植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隔离技术,它利用具有组织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被移植体,保护移植体免受宿主免疫攻击;同时又不影响移植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微囊移植技术的这种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来源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现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镇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损伤等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将对微囊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技术是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导人到靶细胞内,再将该细胞微囊化后植入受体体内,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避免了机体的排斥反应(免疫隔离),而且微囊内的功能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是目前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治疗措施,但是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仍是阻碍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对于巨噬细胞,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它在移植排斥中发挥的促炎症反应作用,然而,随着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还可以促进移植物的存活。不仅如此,巨噬细胞在移植后的组织损伤修复及再生过程中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调控巨噬细胞减轻排斥反应,甚至促进植物的功能重建是今后的研究方向。现就巨噬细胞的极化、巨噬细胞在移植物内的聚集及其在同种异体移植与异种移植中的免疫排斥作用、移植损伤修复、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探索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是移植免疫研究者致力攻克的堡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对移植排斥反应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移植免疫耐受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目前普遍认为,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即受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物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本文将对近年来阻断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免疫偏离、主动免疫诱导同种移植耐受及建立受者体内嵌合体诱导移植耐受等主要方面的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组工程细胞进行基因治疗无疑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宿主对异源细胞产生的移植排斥反应却是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障碍。现代细胞微囊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屏障作用,使克服这一障碍成为可能。近年来,细胞微囊技术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发展迅速,已在血友病,帕金森病、肿瘤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细胞微囊技术的微囊膜材料、制作工艺、微囊内重组细胞的构建以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排斥反应时局部移植物及外周血中1L-2R阳性表达细胞增加,并可出现在临床移植排斥诊断之前。此种局部浸润的1L-2R阳性表达细胞或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产生的1L-2R表达细胞,过继转移给同基因异体宿主后可引发或增加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血清可溶性1L-2R在排斥时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来源尚未确定。又因其易受感染、免疫抑制剂及外科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故只能成为排斥诊断的参考指标。抗1L-2R单克隆抗体预防移植排斥反应要比逆转性治疗成功率高,而多表位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免疫隔离在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排斥是组织移植中的最大障碍。免疫隔离可望解决这一难题,但仅适用于组织及细胞移植,且移植物必须是靠分泌某些活性物质来发挥功能。内分泌腺的移植特别适合应用免疫隔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先前的工作表明,泰山盘石饮灌入小鼠,可显著延长同种游离心脏组织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鉴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是移植物中免疫活性细胞对组织型不相配的、免疫缺陷的宿主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病理过程,不仅其机制与移植排斥反应相似,而且是某些同种移植如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肝脏移植时的重要并发症,我们就泰山盘石饮对异种局部GVHR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观察,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泰山盘石饮有抑制异种局部GVHR的作用,经泰山盘石饮处理的小鼠脾脏中组胺受体_2阳性细胞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