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指导学生局部解剖实验操作时,发现不多见的左右不对称的双足底长肌腱变异一例,现报导如下: 中年女尸,左侧足底,足跟至中趾的长度20cm。趾长屈肌腱在足底越过(足母)长屈肌腱的表面,分为三条肌腱止于第3—5趾的末节趾骨;(足母)长屈肌腱在足底从深面与趾长屈肌腱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在解剖下肢肌时,发现一例双侧(足母)长屈肌和趾长屈肌变异,报道如下:男尸,成年。双侧(足母)长屈肌腱在足底越过趾长屈肌腱深面处,各分两束,外侧束再各分两束,分别止于第1~3趾的末节趾骨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足底跗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罕见变异1例,跗长屈肌发出分支与趾长屈肌的第2、3趾肌腱融合,共同管理第2、3趾的运动(图1),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解剖教学过程中,于一男性成人标本上,发现罕见的副长屈肌1例,现报道如下。副长屈肌紧贴于长屈肌下部的后外方,距内踝8cm处起始于胫后血管神经束外侧筋膜及小腿深筋膜,肌腹长5.5cm,宽1.5cm,厚0.3cm,肌腱长11cm。肌腹向下位于胫后血管神经束深面移行为细长的肌腱通过屈肌支持带深面的踝管至足底,沿长屈肌腱外侧共同向前,经趾长屈肌腱深面,并与其交叉,但无腱束合并。副长屈肌的肌腱继续沿足底向前,腱束与收肌斜头肌腱合并,共同止于趾第一节趾骨底。此外、趾长屈肌腱五条,经内踝后方和分…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将我在第一军医大学进修期间尸体解剖中遇到一例副趾长屈肌报导如下: 男尸,约16岁。双侧副趾长屈肌均起于腓骨后缘下端(足母)长屈肌下方。双侧均为羽状形肌,均在距跟关节后方移行为圆形肌腱,分别走在左、右踝管内,紧靠骨面,绕过趾长屈肌腱沟至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母)长伸肌腱移位治疗(足母)外翻的解剖学入路及手术的要点.方法:(1)100例正常足及100例(足母)外翻足,测量(足母)长伸屈肌腱的位置;(2)对20具尸体40足解剖,观察(足母)长伸肌腱、(足母)长屈肌腱、(足母)短伸肌腱、腓浅神经、腓深神经、隐神经及周围血管走行特点,并测量上述结构与解剖标志的相对位置.结果:正常(足母)长伸肌腱的位置在踝横纹处位于胫骨前肌外侧(9.44±4.26)mm,在跖附关节中点外侧(2.00±2.22)mm,跖趾关节中点外侧(1.32±1.46)mm,止点位于末节趾骨基底中点(2.22±2.42)mm范围内,(足母)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中点外侧(0.44±2.42)mm.在(足母)外翻的患(足母)者中,(足母)长伸肌腱在踝横纹处位于胫骨前肌外侧(9.32±3.46)mm,在跗跖关节中点外侧(3.00±2.22)mm,跖趾关节中点外侧(4.22±2.26)mm,止点位于末节趾骨基底中点(2.02±2.32)mm范围内,(足母)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中点外侧(3.24±2.32)mm.(足母)趾背侧皮肤由隐神经、腓浅及腓深神经支配.结论:(1)正常与(足母)外翻足的比较中,伸肌腱的位置在足横纹及止点处无明显的差异,在跖附关节及跖趾关节处,外翻足的伸肌腱明显外移(P<0.05).(足母)长屈肌腱也明显外移(P<0.05).(2)手术中隐神经终末支易受损伤.(3)伸肌腱内移并止点重建可矫正(足母)外翻.  相似文献   

7.
在标本修整中发现一右侧足,胫骨后肌腱经内踝后面的沟内,单独穿过骨性纤维管至足底内侧缘。胫骨后肌腱中占三分之一略强的纤维与腓骨长肌腱在距其止点1cm处会合(见照片)。会合后共同至腓骨长肌腱的止点。其余胫骨后肌腱的腱纤维止点同正常人体。即一部分腱纤维止于舟骨粗隆,一部分腱纤维止于第一、二、三楔骨。腓骨长肌腱在足底经过骰骨跖侧面的腓骨长肌腱沟(该沟被跖长韧带所遮被),在跖长韧带的内侧缘,腓骨长肌腱与胫骨后肌部分腱纤维会合。会合后即开始有止点纤维附着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基底部的跖侧面的外侧。1.第1跖骨粗隆2…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足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基础。  方法 对8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足内侧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各穿支血管的位置、数目、外径、蒂长及吻合等情况。  结果 足内侧区皮肤的血供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母趾胫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穿母展肌在舟骨粗隆附近浅出,外径(1.08±0.20)mm;深支从母展肌和趾短屈肌的间隙内向足底内侧平均发出5.3支穿支,平均外径(0.63±0.25)mm,蒂长(0.93±0.31)cm;内侧深支的内侧支由舟骨粗隆前(1.92±0.61)cm处从母展肌上缘浅出至足内侧。母趾胫侧动脉从第一跖趾关节近侧(2.03±0.56)cm处穿出至足内侧。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内侧深支的内侧支与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吻合形成展肌上缘动脉弓,动脉弓的远端与母趾胫侧动脉相吻合。  结论 足内侧穿支皮瓣可设计以不同的穿支为蒂进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踝部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也可设计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在50具(100侧)成年人尸体标本上,对吻合血管的腓骨和(足母)长屈肌复合瓣移植的应用解剖学进行了研究。这个复合组织瓣以腓血管及其伴行的胫神经(足母)长屈肌支为吻接的血管神经蒂,腓动脉外径3.7mm,(足母)长屈肌神经支横径1.6mm。  相似文献   

10.
长屈肌腱变异较多见,钟世镇根据236例 长屈肌腱的抵止状况将其分为四型,而本例变异未见报道。该肌起点及形态如常,在小腿中下部移行为肌腱时,分为二束:(1) 趾束止于 趾末节趾骨基底部,踝关节平面以上长9.3cm,踝关节平面以下长16.1cm,肌腱的上部宽、厚为2.4mm和1.2mm,中部宽、厚为3.1mm和1.2mm,下部宽、厚为3.1mm和1.8mm;(2)跟骨束与 趾束伴随下降,经踝管前行,止于跟骨载距实的下方,踝关节平面以上长12.2cm,踝关节平面以下长3.4cm,肌腱的上部宽、厚为1.…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标本的过程中,发现1例左足变异肌与长屈肌腱罕见变异,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长屈肌腱从变异肌肌腹移行肌腱处的中间穿过。该变异肌有协助短屈肌屈的作用,可暂命名为副短屈肌。变异肌起于跟骨结节,在距跟骨结节5.38 cm处与趾短屈肌分离,于距跟骨结节8.90 cm处被长屈肌腱穿过,分为两束,内侧束较外侧束明显粗大,行于长屈肌腱深层,分离走行  相似文献   

12.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过程中,于小腿后部深层肌腱之间发现一罕见小骨,同时在胸腺剩体内也发现一小骨,现报道如下:肌腱内小骨在右比目鱼肌内侧头的深面与腘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腱之间,膝关节后下方6.0cm 处,长33.0mm,宽0.6mm,厚11.5mm。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了50例成人尸体足底浅层肌肉的血管和神经,并对浅层肌瓣血管蒂的选择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足底浅层肌肉的血供来源于足底内、外侧动脉,神经来自足底内、外侧神经。趾短屈肌的动脉几乎均匀地来自足底内、外侧动脉,神经来自足底内侧神经。(足母)展肌的血供69%来自足底内侧动脉发出的深支动脉,该动脉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伸肌腱移位治疗外翻的解剖学入路及手术的要点。方法:(1)100例正常足及100例外翻足,测量长伸屈肌腱的位置;(2)对20具尸体40足解剖,观察长伸肌腱、长屈肌腱、短伸肌腱、腓浅神经、腓深神经、隐神经及周围血管走行特点,并测量上述结构与解剖标志的相对位置。结果:正常长伸肌腱的位置在踝横纹处位于胫骨前肌外侧(9.44±4.26)m m,在跖附关节中点外侧(2.00±2.22)m m,跖趾关节中点外侧(1.32±1.46)m m,止点位于末节趾骨基底中点(2.22±2.42)m m范围内,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中点外侧(0.44±2.42)m m。在外翻的患者中,长伸肌腱在踝横纹处位于胫骨前肌外侧(9.32±3.46)m m,在跗跖关节中点外侧(3.00±2.22)m m,跖趾关节中点外侧(4.22±2.26)m m,止点位于末节趾骨基底中点(2.02±2.32)m m范围内,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中点外侧(3.24±2.32)m m。趾背侧皮肤由隐神经、腓浅及腓深神经支配。结论:(1)正常与外翻足的比较中,伸肌腱的位置在足横纹及止点处无明显的差异,在跖附关节及跖趾关节处,外翻足的伸肌腱明显外移(P<0.05)。长屈肌腱也明显外移(P<0.05)。(2)手术中隐神经终末支易受损伤。(3)伸肌腱内移并止点重建可矫正外翻。  相似文献   

15.
通过血管注射,对成人新鲜尸体下肢22侧趾屈肌腱的微血管进行了研究。肌腱的血供主要来自肌支、腱旁组织、腱系膜与腱纽的血管和骨-腱接合处来自骨和骨膜的血管。肌腱鞘外段的腱内血管以束间吻合管为主,分布均匀,与腱外膜血管丛的横支互相连接。肌腱鞘内段的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系膜侧,而对系膜侧为无血管区。拇长、趾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和近侧趾间关节平面分别为无血管段或相对无血管段。对肌腱血供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Jone’s术(拇长伸肌后移固定于第一跖骨头,拇趾间关节融合)是矫正拇趾垂状畸形、替代胫前肌,加强足背伸功能的常用手术方法。但对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者,趾骨骨骺尚在发育,不易做关节融合,且拇长伸肌后移后亦并发拇趾下垂。作者将手术加以改进,治疗35例拇趾垂状畸形,效果满意。 手术适应症:胫前肌肌力3级以下,踝关节其它肌群基本正常,伸拇、伸趾肌肌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马蹄外翻、高弓足,拇趾垂状畸形者。 手术方法: 1.跟腱延长或加跖腱膜切断,矫正马蹄和高弓畸形。 2.拇趾近端背侧纵切口,游离拇长伸肌腱并切断。在拇趾内侧找到拇展肌,游离后切断。于拇趾第一跖骨颈处前后打一骨孔,自后向前拖出拇展肌远侧断端,顶起下陷的跖骨头,将肌腱与拇长伸肌腱近侧断端缝合固定。 3.在踝关节前方做纵切口,显露拇长伸肌及  相似文献   

17.
手和脚的屈肌腱的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又经25%醋酸处理过的指浅、深屈肌腱15对,拇长屈肌腱和(足母)长屈肌腱各5对,作了肉眼解剖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手的指浅屈肌腱初位于指深屈肌腱的掌侧,进而分劈为两半,围绕指深屈肌腱的侧面再转到它的背面。指深屈肌腱的形态变化与指浅屈肌腱分裂所形成的隧道相适应。指深屈肌腱纤维束的排列呈螺旋形扭转。拇((足母))长屈肌腱纤维的排列与指深屈肌腱的相似,这似能进一步论证两者在进化上的同源关系。在拇((足母))长屈肌腱的两侧均有较明显的侧束。而腱形态上的改变是由于腱纤维束排列上的变化所致。本文所见腱纤维束的扭转和交织,提示它使腱更为坚韧,也便于肌力的传递。一般说来,腱的坚韧程度与腱纤维的排列方式有关,而其肌肉的作用力又和腱的强弱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穿肌腱”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制作1成人男性左下肢肌标本中,发现其趾短屈肌合并腓骨短肌腱变异1例,现报道如下. 暴露足底肌第1层,见趾短屈肌发出3个腱,分别止于2、3、4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  结果   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内侧楔骨内侧有一较恒定的吻合,并把这一吻合支暂命名为足内缘动脉弓。形成足内缘动脉弓占82.8%(29侧),吻合处外径为(0.65±0.21)mm,长度为(2.63±0.71)mm;未发现吻合动脉弓占17.2%(6侧)。  结论 以足内缘动脉弓为蒂的足内侧岛状皮瓣可以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的方法.方法:应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折返、重叠、编织等方法,在涉及屈肌支持带延长、松解、缺失等术式中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结果:本组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全部成功,随访16例(18侧),在对抗强阻力下屈曲腕关节无一例出现腕部"弓弦畸形"及肌力减低,正中神经卡压等情况.肌腱按TAM评价法评定:总优良率88.9%.结论:掌长肌腱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