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狗内脏大神经起始神经元的研究——HRP及CT-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11例幼狗左侧内脏大神经近侧端涂CT—HRP、单纯HRP或二者混合的HRP,观察该神经中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中的部位、分布节段和细胞形态特征。共发现8110个标记细胞,分布范围在同侧胸1—腰1脊髓节段,胸4—12节段出现频率最高,占标记细胞总数的92.53%±0.29,其中胸8—10节段占总数的46.38%±0.55。标记细胞出现在脊髓的四个区域:中间外侧核主部(ILP)、中间外侧核索部(ILf)、中介核(IC)和中介核旁室管膜部(ICpe)。在ILp发现的标记细胞占总标记细胞的87.92%,ILf占总数的5.7%,IC占总数的4.29%,ICpe占总数的1.4%。ILp和ILf两部的标记细胞分布节段较广(12—14个节段),IC和ICpe两部较窄(7—11个节段)。本文还讨沦了实验方法和狗内脏大神经中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家兔副神经外支及其分支的起始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真成年家兔15只。(1)HRP注入副神经外文,标记细胞出现在注射侧延髓锥体交叉下端和脊髓C_(1-5)节段,88.9%标记细胞分布在C_(1-4)。标记细胞成群或散在地分布在延髓锥体交叉下端中央管的前外、颈髓前角和中间带的各亚核。标记细胞的最大径在30.9-123.5μm之间,41μm以上的占88.8%。在注射侧的C_1、2、3、脊神经节、迷走神经下节和交感神经颈上节观察到标记细胞。(2)HRP注入斜方肌神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侧脊髓C_(1-8)节段,标记细胞分布在前角的大多数亚核。(3)在胸锁乳突肌神经近侧断端涂HRP结晶,标记细胞出现在同侧延髓锥体交叉下端和脊髓C_(1-3)节段,标记细胞分布在前角的多数亚核。斜方肌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神经起始核在脊髓的位置有较多的重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和盆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腰骶段脊髓后连合核内的分布。 方法 应用HRP和BSI B4 HRP跨越神经节追踪技术。 结果 将HRP注射到坐骨神经后 ,有一定数量的HRP标记纤维出现于后连合核内 ,而BSI B4 HRP标记的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全部终止于后角浅层 (主要在Ⅱ层 ) ,后连合核内未见任何阳性标记。HRP标记的后根节神经元大、中、小均有 ,其平均直径为 33 2 5± 14 18μm ,而BSI B4 HRP标记的细胞以小型为主 ,其平均直径为 17 5 9± 4 80 μm。HRP和BSI B4 HRP标记的盆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腰骶段脊髓内的分布相似 ,且均向后连合核投射 ,但BSI B4 HRP注入例的标记量明显少于HRP实验组。BSI B4 HRP标记的后根节神经元的数量也明显少于HRP实验组 ,但两者均以直径在 10~ 2 0 μm的小型细胞为主。  结论 终止于后连合核的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可能为粗纤维 ,而盆神经则含有细纤维。这种躯体和内脏神经在后连合核内的不同终止形式可能与针刺镇痛的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将33只猫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左或右星状神经节内注射HRP后,标记细胞分布在注射同侧的C_4~T_(?)脊神经节,大多数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T_(1~5)脊神经节。左、右侧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和分布模式上没有明显差别。各节段的标记细胞大多数为50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另一组切断椎神经后将HRP注入星状神经节,标记细胞仅分布在T_(1~9)脊神经节,证明椎神经是C_(4~8)脊神经节细胞发出传入纤维路经星状神经节的联系通路。  相似文献   

5.
将HRP注入7只家兔肠系膜上神经节内,观察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位置和分布节段。结果如下:1.标记细胞位于中间外侧核本部(47.40%)、中介核(30.99%)、中介核旁室管膜部(21.50%)、中间外侧核侧索部(0.11%)。2.标记细胞分布在T_5~L_3节段内,76.62%的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T_8~T_(11)节,高峰在T_9节(19.03%)。3.各核团标记细胞节段分布的集中趋势不同。4.标记细胞在脊髓内呈双侧对称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将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的C_(6,7)、L_(5,6)和T_(5~7),C注射者观察L_5和T_5,L注射者观察C_5和T_5,T注射者观察C_5和L_5的标记细胞和顺行标记终支。标记细胞大量且恒定地存在于Ⅶ(包括胸髓的侧角)、Ⅷ层;其次为Ⅴ层和Ⅹ区;Ⅰ层的标记细胞多见于C、L,于T基本未见;Ⅳ、Ⅵ层的标记细胞不恒定且数量少;Ⅸ层在T可见少量,于L仅见个别,在C则未见到;Ⅱ、Ⅲ层于所有各例均未见到标记细胞。标记终支分布范围较广,几乎见于灰质各层。以Ⅹ区、Ⅶ层(包括胸髓的侧角)和Ⅷ层较为密集;L注射例在C_5腹角的腹外侧可见到明显的丛状终支,而于C注射例在L_5则未见到此特殊结构。还见到一些标记终支重叠在标记细胞上或紧挨其附近,也见到标记终支存在于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旁。根据形态学结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胸髓Ⅶ区外侧分(侧角)出现标记细胞和终支,提示脊髓节段间联系不仅与躯体运动有关,而且也和内脏活动有关。2.Ⅹ区标记细胞恒定,标记终支也较密集,提示该区在脊髓节段间的联系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3.腰膨大发出长的上升束,直接到达颈膨大腹角的腹外侧份,起着对运动神经元直接调节的作用。4.标记细胞旁有标记终支说明脊髓节段间有着反馈联系。  相似文献   

7.
投射到兔颈上神经节的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成年家兔12只、猴1只。将20μl%HRP注射于兔的颈上神经节内,在猴则用15%的HRP。动物存活3~6天。切片按Mesulam氏联苯胺蓝色法作成色反应,中性红复染。脊髓内HRP标记细胞仅见于注射例,12只兔共有标记细胞7908个。但每例的标记细胞数目不等,最多1690个,最少71个。标记细胞的纵长分布为12个脊髓节(C_6~T_9),但主要集中在T_1~T_4(占86.18%),特别是T_2和T_3(占56.22%)。高峰则位于T_2(29.10%)。标记的节前神经元细胞柱的首尾长度在各动物也不一样,最长的11节,占C_7~T_9;最短的5节,占C_3~T_4。标记细胞的高峰在各例动物中分别位于T_1~T_3,但主要集中在T_2和T_3。在脊髓的横切面上,标记细胞集中于4个细胞群,即:中间外侧核本部(ILp)、中间外侧核侧索部(ILf)、中介核(IC)和中介核旁室管部(ICpe)。后者又分为背侧部(ICped)和腹侧部(ICpev)。HRP标记细胞主要位于ILp,12只兔有92.99%位于此。位于ILf的标记细胞较少,占6.25%。位于IC和ICpe者则更少,分别占0.68%和0.08%。此外,在前角背侧部可偶见标记细胞。本文虽仅用1只猴,但标记细胞的分布模式与兔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内脏大神经传入神经元在后根节内的节段分布,本研究将家兔的左侧内脏大神经中枢侧断端浸泡于HRP溶液中。其HRP标记细胞的节段范围为胸_2——胸_(12)节,并以胸_5——胸_(11)节为多。91.2%HRP标记细胞的直径在34微米以下。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15只成年家兔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内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来源的节段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动物的脊神经节和脊髓灰质中,标记细胞的节段分布似有一定规律。本文从功能和个体发生的角度对这些规律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大鼠副神经脊髓核在中枢内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HRP 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鼠副神经脊髓核在中枢内的定位。在同侧延髓锥体交叉平面至脊髓 C_6 节段内,见到 HRP 标记细胞主要位于 C_2 和 C_3 节段(占61.15%)。标记的副神经脊髓核似为复合体,可细分为4个纵列亚核,即前角外侧核、前角前核、前角背内侧核和前角中央核等。在脊髓前角内,C_1 主要见于前角背内侧核;C_2 和 C_3 见于前角外侧核;C_4、C_5 和 C_6 见于前角前核。自 C_1 至 C_4 节段,标记细胞从内侧趋向外侧分布,C_5、C_6 则又趋向前方。据1例大鼠脊髓连续切片观察,在前角内测量49个标记的副神经脊髓核胞体,其大小约34~68μm。属α运动神经元(直径大于37.5μm)占65.3%;属γ运动神经元(直径小于37.5μm)占34.7%。  相似文献   

11.
海兔5-HT能神经纤维与侧节感觉神经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海兔5-HT-IR纤维在侧节感觉细胞簇中的分布及其与侧节感觉神经细胞的关系。可见侧节感觉神经细胞胞体和轴突近侧段被含有大量膨体的5-HT-IR纤维所包绕。测量四个镜下视野区的5-HT-IR膨体的大小表明,膨体亚均短径为1.1±0.6μm,幅度在0.2—3.8μm。膨体大小呈偏斜频率分布,79%的膨体在0.2—1.4μm之间。另外可观察到至少四种类型的5-HT-IR纤维的存在。少数5-HT-IR纤维可有分枝发出,但通常发出点是在膨体上,从膨体发出2—4条细分支,每条分支上又可见数个子膨体的存在。发出分支的膨体的短径为1.7±0.5μm,幅度在1.0-2.4μm,某些小的膨体似与侧节感觉神经细胞胞体表面形成接触,但尚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大鼠胸腺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跨节投射——CB-HRP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CB-HRP注入大鼠胸腺,研究了标记细胞在感觉神经节的分布及初级感觉终末在脊髓、脑干中的投射。结果表明:1.在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中有标记细胞;2.在C_1-T_5段双侧脊神经节中有标记细胞,推测这些标记细胞可能随交感神经传入,其中C_3-C_4段的投射可能随膈神经传入;3.脊髓中的标记终末,见于C_1-C_8节段,主要分布在Ⅰ层内;4.脑干中的标记终末,主要见于双侧孤束核的全长及连合核中。在疑核标记的节前神经元附近有的也可见终末分布,提示胸腺的一级传入与传出神经元间可能存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神经激肽β(NKB)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书3228±11.89,C7~C8段脊神经节23.63±13.26,T1~T2段脊神经节24.25±1819,T3~T5段脊神经节25.53±12.34,C7~T5段脊髓后角28.65±16.59,孤束核26.34±18.36Pg/gwettissue)相比较,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结状神经节43.26±12.35,C7~C段脊神经节32.53±17.63,T1~T2段神经书32.25±20.65,T3~T5段脊神经节34.36±15.33,C7~T5段脊髓后角39.53±2028,孤束核3662±17.85Pg/gwettissue)NK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NKB在呼吸道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的NKB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CT图像数据建立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Mimics、Geomagic和Hypermesh软件对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椎体进行三维重建、模型修复和有限元前处理,对模型顶面施加±0.5、1、1.5、2 N·m扭矩,用于模拟人体前屈和后伸活动时所产生的载荷作用,使用ANSYS软件计算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节段在前屈和后伸承受扭矩载荷作用时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三维模型中C5~6、C6~7、C7~T1和T1~2各节段椎体在1 N·m载荷作用下,前屈时ROM分别为4.30°、3.21°、1.66°和1.41°,后伸时ROM分别为3.47°、2.86°、0.96°和0.92°。前屈时最大应力出现在椎体前缘,后伸时椎体后缘出现较大应力。ROM和应力分布的趋势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建立的脊柱颈胸结合部三维模型精确逼真,符合脊柱颈胸结合部的生物力学特性,模拟结果可为临床病理研究和颈胸部手术术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coracobrachialis muscle (Cb M) receives nerve branches from the musculocutaneous nerve (Mc N). Many textbooks describe that the Cb M is innervated by the C5, C6, and C7 spinal nerv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pinal nerve composition of the nerve branches innervating the Cb M and to evaluate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axons of the nerve branches. Two types of spinal nerve compositions were observed: type I, composed of both C6 and C7 nerves, comprised 88.9% (40/45) of the sides; and type II, composed of only C7 nerves, comprised 11.1% (5/45) of the sides. Of the type I branches, 245.4 ± 26.3 (mean ± SD, range 201–267) of the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were derived from C6 and 520.0 ± 41.8 (range 469–567) of the fibers were derived from C7. Of the type II branches, 836.4 ± 125.5 (range 709–991) of the nerve fibers were derived from C7. Imbroglio Modometer version 2.0 was us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fibers innervating the Cb M.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se nerve branches was the C7 spinal nerve. The C5 spinal nerve, did not contribute to innervating the Cb M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number of branches varied from one to four, with C7 being concentrat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branches. Therefore, these two branches may be suitable for the neurotization procedure as a donor nerve at the upper trunk (C5 and C6) lesion of the brachial plexu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椎脊神经沟内口与颈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2 0具成人尸体的颈椎标本 ,选用完整的成人颈椎 4 4套 ,测量颈椎脊神经沟内口的宽度和颈神经穿过脊神经沟内口时的横径 ,并统计两者之间的比值。结果 颈神经穿过脊神经沟内口处的横径为 :C3 为 2 .7± 0 .7mm ,C42 .7± 0 .7mm ,C5为 2 .8± 0 .8mm ,C64.8± 0 .9mm ,C75 .3± 1.1mm。脊神经沟内口的宽度分别为 :C3 为 5 .8± 1.0mm ,C45 .5± 0 .9mm ,C55 .6± 1.0mm ,C65 .5± 1.1mm ,C76 .2± 1.0mm ;颈神经穿过脊神经沟内口时的横径与脊神经沟内口宽度的比值 :C3 为 1∶2 .15 ,C41∶2 .0 5 ,C51∶1.98,C61∶1.14 ,C71∶1.18。结论 脊神经沟内口与穿过内口的颈神经受累关系密切 ,下颈段 (C6、C7)颈神经受累的机率大于上颈段 (C3 、C4)。  相似文献   

17.
将HRP注入8只家兔的肠系膜下节内,观察内脏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的分布节段,结果如下。标记细胞分布在双侧的T_(11)-L_6脊神经节,89.83%的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L_1—L_4节段,其中以L_3最多,占标记细胞总数的29.67%。向颅、尾侧逐渐减少,表明内脏感觉经交感途径的传入节段既有弥散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此外,路经家兔肠系膜下节的传入神经元与支配该节的节前神经元在分布节段上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能为内脏活动的反射通路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左、右侧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数量相差不多。标记细胞的基本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97.66%的标记细胞为50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  相似文献   

18.
用成年猫15隻,将30~50%的HRP20~30微升注入右侧甲状腺侧叶。结果除在注射侧的颈上节、结状节、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以及C_(7-8)、T_(1-6)后根节发现标记细胞外,并在对侧疑核也发现少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识别大鼠阿片μ-受体(MOR)C末端30个氨基酸残基特异性位点的豚鼠抗体,本文对日本猴颈、胸、腰、骶段脊髓和背根节内MOR-样免疫反应物质的分布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如下:强染色MOR-Li密集分布于脊髓吻尾全长的背角浅层,主要以Rexed第二层内侧部为主。在脊髓背角深层和中央导水管周围区域内也可见中到低等数量的MOR-Li标记。在脊髓背角浅层,MOR-Li广泛分布于Ⅰ、Ⅱ层内神经毯和神经元突起,但似乎只分布于第Ⅱ层神经元胞体。背角深层(Ⅳ-Ⅵ层)有些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也有较强的MOR-Li染色。MOR-Li在背根入髓区和Lissauer's氏束中分布密集且染色强。在后根节,MOR-Li主要分布于中、小细胞,其中MOR-Li阳性小细胞约占65.71%(1018/1562),直径平均为29.50±0.11μm(17.31~34.88μm),中等细胞约占34.19%(534/1562),直径平均为39.04±0.14μm(24.01~49.86μm),而MOR-Li阳性的大细胞只占0.64%(10/1562),直径平均为59.00±2.35μm(51.09~71.39μm)。本结果揭示猴脊髓内阿片肽主要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两种方式发挥镇痛作用,除此之外,还可能通过作用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部位的MOR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