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南蛇藤素2 mg·kg-1·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ip)4周。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CD68和平滑肌α-actin表达水平,以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巨噬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南蛇藤素可能通过减少ApoE-/-小鼠粥样斑块内CD40配体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症反应,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IZZ1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粥样斑块内的表达。方法:C57BL/6JApoE基因敲除鼠及C57BL/6J野生型小鼠各9只,分别喂食高脂饲料及普通饲料,24周后处死,自主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离断整支血管,石蜡包埋后作连续切片,行HE染色及FIZZ1免疫组化,检测血管斑块内FIZZ1表达情况,RT-PCR检测斑块内FIZZ1mRNA表达。结果:ApoE基因敲除鼠高脂饲养24周后,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明显,斑块体积较大,免疫组化及其RT-PCR可见FIZZ1及其mRNA在粥样硬化斑块内明显表达,同龄野生型C57BL/6J鼠血管壁内未见FIZZ1及其mRNA表达。结论:FIZZ1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黄醇X受体(RXR)激动剂贝沙罗汀(Bex)和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骨化三醇(Cal)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胸主动脉硬化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6组:C57组、ApoE-/-组、STZ-ApoE-/-组、STZ-ApoE-/-+Bex(10 mg·kg-1·d-1)组、STZ-ApoE-/-+Cal(10 μg/kg)组和STZ-ApoE-/-+Bex+Cal组。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胸主动脉中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胸主动脉斑块的面积。结果:与C57组相比,ApoE-/-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别,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005);STZ-ApoE-/-组的血糖及血清TC和LDL水平较ApoE-/-组明显增高(P<005),Bex和Cal对小鼠的血糖及血清TC、LDL无影响。与C57组相比,ApoE-/-和STZ-ApoE-/-小鼠胸主动脉的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STZ-ApoE-/-组相比,Bex和Cal均显著降低NF-κB的水平(P<0.05),联合用药降低更明显(P<001)。与STZ-ApoE-/-组相比,Bex和Cal可缩小STZ-ApoE-/-小鼠的胸主动脉斑块面积(均P<005);与Bex组相比,联合组斑块面积缩小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ex和Cal可降低STZ-ApoE-/-小鼠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NF-κB的表达,联合有协同作用,由此推论Bex和Ca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其对NF-κB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高脂饲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12只,随机分为南蛇藤素组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每组各6只。均给以高脂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给予南蛇藤素2mg&#183;kg^-1&#183;d^-1或相当剂量的DMSO腹腔注射(ip)4周。麻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主动脉,以石蜡包埋,行主动脉根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CD68和平滑肌α-actin表达水平,以Image ProPlus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配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巨噬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南蛇藤素可能通过减少ApoE^-/-小鼠粥样斑块内CD40配体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症反应,而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兰尼碱受体3(ryanodine receptor 3, RYR3)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高脂饲喂20、27和33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根部制作连续切片。(1)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斑块面积和血管管腔面积,计算校正斑块面积(斑块面积/血管管腔面积)。(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不同周龄小鼠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RYR3表达变化。结果:与同周龄对照组小鼠相比,ApoE-/-小鼠体内RYR3表达显著减少(P<0.05),随着ApoE-/-小鼠周龄的增加,RYR3的表达明显减少,且与斑块面积/血管管腔面积呈负相关(r=-0.652,P<0.01)。结论: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RYR3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MRL/lpr狼疮鼠T-bet/GATA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周龄MRL/lpr狼疮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接受ATO(0.4mg·kg~(-1)·d~(-1))和同体积生理盐水(NS)治疗2个月,分离脾脏淋巴细胞,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et、GATA3、IFN-γ、IL-4的mRNA水平及T-bet/GATA3 mRNA的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和GATA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1)MRL/lpr狼疮鼠NS组T-bet、IFN-γ的mRNA及蛋白表达、Tbet/GATA3 mRNA比值均高于C57BL/6J小鼠NS组(P0.05),而GATA3、IL-4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低于C57BL/6J小鼠NS组(P0.05);(2)在MRL/lpr狼疮鼠中,与NS组相比,ATO组T-bet、IFN-γ的mRNA及蛋白表达、T-bet/GATA3 mRNA比值均下降(P0.05),而2组中GATA3、IL-4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3)在C57BL/6J小鼠中,NS组和ATO组之间以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TO可能通过影响MRL/lpr狼疮鼠Tbet/GATA3信号通路,降低T-bet表达,从而减少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7.
硫化氢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ICAM-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C57BL/6J和apoE-/-小鼠分为C57BL/6对照组、apoE-/-组、apoE-/-+硫氢化钠(NaHS)组和apoE-/-+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各8只,普通饮食饲养10周。硫电极法测定血清中H2S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ICAM-1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主动脉组织中ICAM-1 mRNA的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与C57BL/6J小鼠相比,apoE-/-小鼠血清中H2S的含量明显下降(P 0.01),血清中ICAM-1的含量和主动脉组织中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主动脉根部出现明显斑块;给予NaHS后,apoE-/-小鼠血清中H2S的含量明显升高(P 0.05),血清和主动脉组织中ICAM-1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1和P 0.05),动脉粥样斑块明显缩小(P 0.05);给予PPG后,apoE-/-小鼠血清中H2S的含量明显降低(P 0.05),血清和主动脉组织中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和P 0.01),动脉粥样斑块明显增大(P 0.01)。结论 气体信号分子H2S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ICAM-1的表达与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63/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WEAK)途径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以8~10周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及野生型(WT)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4组(n=10):APOE~(-/-)+普食(ND)组、APOE~(-/-)+高脂饮食(WD)组、WT+ND组和WT+WD组。喂养16周后检测血脂水平,主动脉油红O染色测定主动脉斑块面积以明确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CD163和TWEAK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163与TWEAK的表达及空间分布特征;细胞实验研究CD163对1型巨噬细胞(M1)及泡沫细胞TWEAK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下游作用途径。结果:血脂检测及主动脉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APOE~(-/-)+ND及APOE~(-/-)+WD组小鼠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免疫组化可见CD163主要表达于远离脂质核心的部位,而TWEAK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所有部位。主动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APOE~(-/-)小鼠主动脉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之相对应的是APOE~(-/-)小鼠主动脉中TWEAK表达水平较WT小鼠亦显著升高(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D163可显著抑制TWEAK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P0.05)。结论:CD163可通过抑制TWEAK/NF-κB途径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TRPC5)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对TRPC5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他汀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喂养至20和30周龄,分别取10只取血并处死。取主动脉根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TRPC5蛋白表达变化。取胸腹段主动脉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中TRPC5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血脂明显下降,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TRPC5蛋白水平及mRNA含量明显下降;30周龄模型组的TRPC5蛋白表达稍高于20周龄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周干预组较20周干预组相比,TRPC5水平有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RPC5蛋白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情志刺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浆、血小板、主动脉、海马及骨髓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揭示情志刺激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和情志刺激模型组,每组...  相似文献   

11.
<正>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斑块稳定期和易损期主动脉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基因表达差异。方法:以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为As模型,喂养3个月和6个月,复制斑块稳定期和易损期的As模型,用正常喂养的C57小鼠对照,采用小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芯片联合表达谱芯片筛选。结果:与正常C57小鼠相比,高脂喂养3个月组(简称3月组)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C57BL/6J和C3H/HeN两种小鼠肺成纤维细胞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后生物学行为的异同。方法原代分离培养C57BL/6J和C3H/HeN两种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F),应用2、4、6和8Gy的60Coγ射线照射后,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AgNOR染色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照射后两种LF的增殖活力、细胞周期以及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以2~8Gy照射后,C57BL/6J和C3H/HeN小鼠的LF增殖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未见明显增强。照射后,C57BL/6J小鼠的LF非整倍体增多,a-SMA高表达,MMP-1的表达呈弱阳性,TIMP-1的表达呈增强趋势。照射后,C3H/HeN小鼠的LF出现G2-M期阻滞,a-SMA的表达减弱至消失,MMP-1和TIMP-1的表达均呈增强趋势。结论以60Coγ射线照射后,C57BL/6J和C3H/HeN两种小鼠的LF生物学行为不同,C57BL/6J小鼠的LF呈“活化”状态,为该种小鼠易发生肺纤维化的细胞学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调控MRL/lpr狼疮鼠干扰素γ(IFN-γ)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 将20周龄MRL/lpr狼疮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制成脾脏淋巴细胞悬液。体外经植物血球凝集素P(PHA-P,终浓度20 mg/L)和白细胞介素-2(IL-2,终浓度106 IU/L)常规刺激48 h后,随机分为PBS组(空白对照)和 ATO(1.0 μmol/L)组,继续培养24 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IFN-γ的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IFN-γ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基于半定量PCR和Q-PCR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检测各组细胞 IFN-γ 启动子区乙酰化组蛋白H3、H4(acH3, acH4)及启动子区结合RNA聚合酶Ⅱ(RNAPⅡ)的水平。结果: (1)MRL/lpr狼疮鼠PBS组IFN-γ的分泌和IFN-γ mRNA的表达均高于C57BL/6J小鼠PBS组(分别P<0.01和 P<0.05),并且 IFN-γ 启动子区acH3、acH4的水平及启动子区域富集RNAPⅡ水平高于C57BL/6J小鼠PBS组(均P<0.01)。(2)在MRL/lpr狼疮鼠中,与PBS组相比,ATO组IFN-γ的分泌和IFN-γ mRNA的表达下降(分别P<0.01, P<0.05),IFN-γ基因启动子区域acH3、acH4的水平及启动子区域富集RNAPⅡ水平也下降(均P<0.01)。(3)在C57BL/6J小鼠中,PBS组和ATO组之间以上指标均无差异。结论: ATO下调MRL/lpr狼疮鼠IFN-γ的分泌和IFN-γ m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降低基因启动子区域acH3、acH4的水平减弱了RNAPⅡ依赖的转录,而ATO对正常C57BL/6J小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方法:9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饲喂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丁苯酞100及200 mg·kg~(-1)·d~(-1)进行干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在18周龄及30周龄时分别处死15只动物。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及进食进水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8周龄及30周龄各组小鼠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取主动脉根部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取胸主动脉进行real-time PCR检测VCAM-1的mRNA含量,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CAM-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18周龄及30周龄时体重、血脂及炎症因子均显著升高,且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丁苯酞对模型小鼠体重及进食进水量无影响;但丁苯酞100和200 mg·kg~(-1)·d~(-1)剂量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亦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减小;胸主动脉VCAM-1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丁苯酞可延缓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其同时降低血脂及抑制炎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主动脉VCAM-1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血管钙化是一种细胞介导的主动的、可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尿毒症背景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尿毒症背景下ApoE-/-小鼠动脉血管钙化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特点,明确造模成功。应用小鼠全基因组Agilent芯片筛查MAPK 信号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验证部分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通路分析来探索MAPK信号通路与血管钙化的内在联系。 结果与结论:造模12周后,尿毒症ApoE-/-小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特点证实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形成。Agilent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MAPK信号通路中存在14个差异表达基因,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合。经KEGG通路分析,ERK1/2信号通路可能在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明5/6肾切除ApoE-/-小鼠主动脉钙化斑块形成与MAPK 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该信号通路可能在平滑肌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探讨四君子汤通过铁死亡途径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 ApoE-/-小鼠20只饲喂高脂饲料8周,随机分为模型组(Apoe)和四君子汤组(Sjz),Sjz组小鼠每天灌胃130mg/kg/d四君子汤,连续4周;另选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 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PTGS2、NOXl、p53、FTL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四君子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提升HDL-C含量;抑制氧化应激SOD、GSH水平,提升ROS水平;铁死亡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四君子汤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p53、PTGS2、NOX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FTL.结论 四君子汤改善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抑制肝脏铁死亡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Ldlr~(-/-))小鼠喂养西方饮食(western diet,WD)6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并在饮食中添加或不添加3%omega-3 PUFA进行干预。使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血浆中PUF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油红O染色分析测定动脉树斑块面积及主动脉根部斑块脂质含量,HE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大小,天狼星红染色分析胶原纤维含量,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含量。结果:(1)与WD组相比,omega-3组小鼠动脉树斑块面积比例显著降低。(2)Omega-3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脂质含量和巨噬细胞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含量显著上升,斑块不稳定指数下降(P0.05)。(3)Omega-3处理组血清中omega-3 PUFA显著增加,分析代谢产物发现EEQ和18-HEPE水平显著增加。结论:Omega-3处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增加斑块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代谢产物水平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外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同时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C57BL/6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喂养至10、15周龄,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Movat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血管外膜厚度及斑块相对面积;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胶原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点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胸主动脉外膜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外膜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斑块相对面积明显减小,血管外膜厚度及胶原合成明显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明显下降。各时点模型组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干预后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调控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的改变,进而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不同周龄C57BL/6J雌鼠超排卵效果和卵母细胞质量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周龄、5周龄、6周龄、7周龄的C57BL/6J雌鼠每周龄各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处理组(2mg/kg/d)和高剂量处理组(5mg/kg/d)。超排卵前用DHEA给予灌胃1周,进行体外受精,收集卵丘细胞和卵巢组织。提取7周龄C57BL/6J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卵丘细胞mRNA进行qRT-PCR检测胚胎质量相关基因Has2、Ptgs2和Vcan的mRNA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l10的mRNA水平。提取7周龄C57BL/6J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卵巢组织mRNA检测Gdf9、Bmp15h和Fsh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DHEA处理的雌鼠超排卵后,4周龄、5周龄、6周龄、7周龄的C57BL/6J雌鼠体外受精(IVF)显示实验组异型卵比例下降,7周龄的C57BL/6J雌鼠受精率升高。7周龄C57BL/6J实验组卵丘细胞中与胚胎质量相关基因Has2,Ptsg2和Vcan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上调,Caspase-3的mRNA水平下调,Bcl2l10mRNA水平上调。7周龄C57BL/6J卵巢组织中Gdf9和Bmp15mRNA水平上调。结论 DHEA处理7周龄C57BL/6J后经激素超排,通过抑制卵丘细胞凋亡,提高卵母细胞的质量,提高超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青心酮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内脂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取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3组:动脉硬化组(n=8,im,等量生理盐水);青心酮治疗组(n=8,im,10mg·kg-1·d-1);辛伐他汀治疗组(n=8,im,10mg·kg-1·d-1)。所有实验小鼠均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至12周。取血检测内脂素、血脂;剪取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剪取主动脉根部斑块组织,观察斑块中内脂素的分布情况;行电镜切片,观察青心酮对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结构影响。结果:青心酮治疗组血清内脂素减少,血脂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减少,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斑块中内脂素含量减少。结论:青心酮能减少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可能通过抑制内脂素生成而降低血脂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