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黄斑部水肿、脱离为主要体症的常见病,荧光造影表现为黄斑部动脉期或静脉早期的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引起的荧光渗漏。笔者发现除黄斑部外,周边成旁周边也可出现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体征相似的病变,特报告如下: 2例患者视力无异常,眼底检查发现黄斑以外有局限性视网膜水肿,荧光眼底造影见黄斑以外水肿区有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造影相似的荧光渗漏,并逐步扩大。(见图1、2) 2例患者有视物变形,视物不清,眼底检查有黄斑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黄斑变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眼球钝挫伤,各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如眼部拟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弓形体病,弓蛔虫病和结节病等均可导致黄斑部盘状变性。来源于脉络膜循环的新生血管,穿过Bruch膜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侵入视网膜下间隙。这些新生血管管壁菲薄,常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视网膜发生浆液或出血性脱离,最后形成纤维瘢痕,相应的视网膜受到破坏。作者为模拟黄斑盘状变性的出血性视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眼底的脉络膜常有新生血管发生,这种新生血管穿过有病变的玻璃膜侵入视网膜,在色素上皮下蔓延。当色素上皮发生病变时,又可侵及视网膜下间隙,形成很薄的一层血管膜。大多数的新生血管膜很少引起患者的主觉症状。少数浸润性的新生血管膜有渗漏。渗漏出的浆液和血液常聚积在组织间隙中,引起视网膜水肿和色素上皮脱离,或知觉上皮脱离,并有纤维组织增生。病变的形态多呈盘状,因此人们称之为盘状反应(disciform response)。病变发生在黄斑部,中心视力受到严重损害,是目前较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也见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血管样条纹、多灶性内层(似组织胞浆菌病)脉络膜炎、以及长期视网膜色素  相似文献   

4.
病理性近视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OCT和FFA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婕  陆豪  严良  秦洁 《眼科》2005,14(4):267-269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设计临床病例研究。研究对象23例(25眼)伴有黄斑部CNV的PM患者。方法对上述患眼行OCT和FFA检查,对比分析结果。主要指标黄斑部CNV的OCT和FFA图像。结果OCT检查,18眼(72%)CNV呈纺锤形或类圆形团块状,呈强或中等强度反射,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上突出,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7眼(28%)CNV呈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9眼伴视网膜色素上皮出血性脱离,6眼伴视网膜前膜形成,2眼伴黄斑裂孔形成,15眼伴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增厚和水肿。FFA检查中有19眼显示造影早期黄斑部的盘状或不规则荧光渗漏,6眼仅显示病灶处荧光遮蔽和/或透见荧光。结论PM黄斑部CNV的OCT图像以在色素上皮层增生的类圆形和纺锤形纤维血管膜为特征,其范围较局限,常伴有色素上皮层出血性脱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5例5眼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tear of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m,RPE)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例RPE撕裂灶边缘进行了光凝治疗。结果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多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浆病、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激光治疗后,也可发生于特发性葡萄膜渗漏。接受激光治疗的2例病例,病情都得到了控制,RPE渗漏停止,视网膜脱离得到了复位,患者视力较前均有提高。结论RPE撕裂好发于黄斑部及其附近。其在检眼镜、FFA、ICGA及OCT等检查中有特征性改变。激光对于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RPE撕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老年黄斑变性已日益为临床多见,并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我们对已经眼底检查和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的53例(101只眼)老年黄斑变性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为61.3岁,双眼患病的有48例,单眼的有5例,52只眼属右眼,49只眼属左眼,本病分成二型:干性型和湿性型。本文中,70只眼是干性型,其眼底表现为黄斑部色素紊乱,散在的玻璃疣,中心凹光反射溅弱或消失,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窗样缺损和晚期的残留荧光,其中有65只眼(92.9%)的视力在0.6以上。另外31只眼为湿性型,其眼底和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多种多样,最多见的是眼底有黄色融合性玻璃疣,灰白色的视网膜轻度隆起,视网膜内出血,荧光血管造影为黄斑部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或伴有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的高荧光区,及出血而致的遮蔽荧光,有17只眼(54.85)的视力在0.3以下,其中15只眼均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结果表明在本病早期不一定出现视力障碍,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脉络膜新生血管长人视网膜下。因而特别强调对老年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和及早发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1%过碘酸钠和眼底YAG-532倍频激光制作接近临床状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兔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青紫蓝兔10只,美多丽散瞳后在全麻状态下行左眼眼底激光光凝,同时按40mg/kg的剂量自兔耳缘静脉注入1%过碘酸钠溶液,考虑动物的生存质量,模型动物右眼均未予处理。建模后第2周和第1个月,分别观察动物眼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动物视网膜电流图、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改变。结果模型动物中除1例意外死亡外,其余生存状态均良好。建模后第2周,模型动物眼底有新生血管长出,FFA检查可见荧光渗漏;OCT检查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处色素上皮层增厚;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变薄,颜色稍深;视网膜色素上皮已有萎缩,视网膜电流图检查可见波幅明显降低。建模后第1个月,眼底荧光渗漏较第2周时减少,OCT检查见新生血管处色素上皮结构破坏,上方视网膜变薄;视网膜组织切片可见色素上皮层厚度明显减少;视网膜电流图检查基本呈痕迹型。结论本模型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同时有明确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是比较接近人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的临床特征及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方法 回顾分析12例PCV患者12只眼的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其5例5只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资料。 结果 12只眼均可见深层和(或)浅层出血,黄色脂质渗出。其中6只眼病变处见橘红色病灶,2只眼伴视网膜前出血。FFA检查,静脉期6只眼橘红色病灶内点状荧光,4只眼病变处可见脉络膜血管网。晚期均见息肉状强荧光点荧光素渗漏,2只视网膜前出血眼晚期未见荧光素渗漏。ICGA检查,12只眼晚期见强度不等、簇状或孤立的息肉状扩张灶,4只眼显示明显的脉络膜血管网。OCT检查,4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高反射层呈穹窿状隆起,1只眼无改变。 结论 PCV眼底多见黄斑区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和(或)神经上皮脱离,黄色脂质渗出。FFA及ICGA检查可见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及末梢膨大息肉状扩张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310-312)  相似文献   

9.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循环特性,了解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的程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早期发现。方法:采用日本产TOPCONTRC-50IX眼底红外摄像机对7例(14只眼)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均进行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并采用两种图像对比分析。结果:FFA;早期像可见裸露脉络膜血管及小片状遮蔽荧光。晚期后极部斑驳状荧光,未见渗漏。ICGA:早期脉络膜血管稀疏。细丝状呈僵硬走行,其中两只眼黄斑部荧光较强,中后期荧光渗漏,另有12只眼中后期后极部一片强荧光,在其周围小片状弱荧光,表现呈纱幕状荧光缺如。结论:由于ICGA使用ICG为染料,用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穿透色素上皮遮挡,通过高速摄影的方法,直观地动态了解脉络膜的血循环状况,弥补了FFA的不足之处,同时更确切地反映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的程度及范围,另外,FFA未发现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通过ICGA能辨认出来,因此,FFA和ICGA联合应用,更能反映本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视网膜血管病(Purtscher)是一种与头部外伤有关,表现特异性眼底改变的疾病。多为双眼,单眼者极罕见。作者报导1例单眼患者。男性44岁,地震时胸部挤压伤、头及腰部挫伤,后左眼视力差。视力右1.5,左0.3。左眼底除小动脉硬化外,视乳头附近约4PD范围内散在有形态及大小不等的絮状白斑,位于神经纤维层内,未发现出血。眼底荧光造影动脉期无异常,毛细血管期可见与白斑大小相符的血管闭塞区,其周围一部分毛细血管扩张,一到静脉期周边部血管即有渗漏;后期见白斑处有荧光增强。右眼底除有小动脉硬化外,未见异常。伤后1周视力恢复到0.7。眼底白斑较前缩小,境界清晰,视乳头附近出现线状及火焰状小出血。第2周视力达0.9,视网膜白斑及出血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脉络膜循环特征 ,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病因素。方法  14例(2 8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按常规方法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结果  14例 (2 8眼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动脉显影时间 12 .92± 2 .14s。造影早期脉络膜背景荧光暗淡 ,周边视网膜可见细点状色素上皮萎缩透见荧光及色素斑块遮蔽荧光 ,中晚期周边及后极部视网膜荧光素渗漏 ,呈斑片状强荧光。吲哚青绿造影动脉显影时间 13.86± 2 .73s。造影显示周边及后极部脉络膜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结论  FFA和 ICGA造影结果表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造成的脉络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视网膜感光细胞营养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0岁以上成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本病早期表现为黄斑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轻度萎缩,视力可无改变或轻度下降。此期没有专门有效的药物或外科治疗能纠正其视力下降。大多数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MD)病人只有轻度视力障碍。有些病人玻璃膜疣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区融合,并会引起中心视力的严重丧失。约10%AMD 病人视力降至20/200或更差,其病眼只有一些萎缩性改变。而90%的病人视力更严重下降的原因是异常的新生血管从脉络膜长入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化或新生血管膜)。不经治疗,新生血管膜在黄斑形成瘢痕组织并由此导致中心视力的永久丧失。早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感觉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和呈灰绿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色改变,硬性渗出(脂质沉着)在此期也很常见。这时作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强荧光充盈新生血管膜及渗漏勾画出了新生血管区域的轮廓。如果在新生血管长入中心黄斑区或瘢痕组织形成前就发现,可用激光作光凝治疗。以最近的荧光血管造影为指导,用强激光对整个新生血管区作光凝。在新生血管长入黄斑中心或瘢痕组织形成以前就作激光治疗可使严重视力障碍的危险降低50%以上。应对有发生新生血管危险的病人进行监视,对有新生血管形成早期体征和症状的病人应给予充分评价。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浆液性脱离形成一独特的临床及血管造影表现,发生在不同疾病过程中。Gass设想在很多疾病,此间隙在色素上皮下形成,并发新生血管长入,继之有出血机化,形成一纤维血管疤痕。本文报告初期非血管性病变有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及有关临床萤光素血管造影研究。材料及方法: 浆液性RPE脱离大小均超过1/4PD,作立体有色照像及萤光素血管造影临床观察后,短期内对每个患者进行研究。伴有脉络膜肿瘤、严重近视及血管线条者除外。血管造影及眼底镜下显示或提示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除外。包括1972年1月—1977年3月作者所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40患者50只眼,男15,女25,年龄42—82,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黄斑部出血的病因及眼底血管造影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42例152只眼黄斑部出血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结合病史、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98只眼黄斑部出血患者的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其中老年黄斑变性湿性型39例44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特发性CNV)23例23只眼,高度近视22例25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4例4只眼,多灶性脉络膜炎1例1只眼,诊断不明1例.在非脉络膜新生血管所致的52例54只眼中,高度近视漆裂纹出血17例19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12例12只眼,黄斑区小分支静脉阻塞8例8只眼,黄斑前膜5例5只眼,脉络膜外伤4例4只眼,脉络膜血管瘤4例4只眼,诊断不明2例.结论 眼底血管造影对黄斑部出血疾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娟娟  黎铧 《眼科学报》2017,(3):138-142
目的:探讨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不同病变阶段的眼底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患者眼部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分析不同病变阶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总结该病发展转归的临床规律.结果:Ⅰ期:眼底彩色照相:黄斑区轻度色素紊乱,可累及或未累及中心凹.FFA示:中心凹附近高荧光,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面积及程度尚不足以透见下方粗大的脉络膜血管.Ⅱ期:眼底可见一类圆形的低色素区域,荧光造影可见与眼底彩照对应的高荧光区,随造影过程延长可见萎缩区荧光素渗漏.Ⅲ期:黄斑区萎缩灶外围边界模糊,其中可见一部分边界清晰、稳定的完全萎缩灶.FFA:萎缩灶内边界清晰的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完全萎缩,周边在造影晚期可见未完全萎缩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区域.Ⅳ期:黄斑区边界清晰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黄斑中心凹累及.FFA可见与眼底像相对应的脉络膜萎缩灶,其中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周围部分未见活动性荧光素渗漏,病变稳定.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反映的脉络膜萎缩程度是不同阶段病变阶段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由于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黄斑部出血、渗出得到比较详细地观察和研究。我们对21例24眼黄斑部病变患者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现就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下所见和荧光眼底  相似文献   

17.
风疹性视网膜病变是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特征为色素沉着和色素上皮改变。病变可累及整个视网膜,也可仅在黄斑部,个别情况下只侵犯视网膜的一小部分。根据文献报告,这种病变一般预后良好,只有在并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致盘状瘢痕时,方影响视力。作者报告1例曾并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但自然恢复后未形成盘状瘢痕。患者为28岁女性,主诉3周前右眼出现视物模糊和视物变形。既往无眼病史,但患有先天性聋哑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视力右眼1/200,左眼20/20。眼底检查右眼后极部有明显弥漫性色素斑,黄斑区有色素上皮脱离,脱离周围的视网膜下间隙有出血,左眼底的色素沉着与右眼相似,但以鼻下方为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右眼黄斑区确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视网膜电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发性后极部色素上皮病变(multifocalposte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4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5例51眼MP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常规视力、裂隙灯、直/间接眼底镜检查,同时行眼底彩色照相和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视网膜仪(HRA-2)的同步FFA和ICGA检查。结果:多灶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和脉络膜血管循环障碍(包括脉络膜血管充盈延迟以及脉络膜血管的扩张渗漏)是活动期MPPE患者在FFA和ICGA检查中的主要特征性改变。由于长期大量的RPE渗漏,部分患者会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中小部分在FFA检查中还有视网膜小血管普遍渗漏、视网膜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形成、晚期视盘强荧光着色等慢性葡萄膜炎的改变。静止期MPPE患者在FFA和ICGA中的荧光改变则主要为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而脉络膜血管充盈迟缓和血管扩张等循环异常变化基本消失。结论:MPPE有类似CSC的FFA和ICGA改变,但程度更重;其中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类似慢性葡萄膜炎的改变。MPPE的ICGA后期像中的暗黑色低红外荧光灶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有时易误诊为视乳头旁脉络膜黑色素瘤。作者报告2例具有特殊表现的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病例1:男性12岁,因斜视就诊,视力右眼20/200,左眼20/20。右眼外斜20度。左眼底正常。右眼视乳头上方为一神经胶质肿块遮盖,肿块处的视网膜血管明显纡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晚期相可见纡曲的视网膜血管向肿块内渗漏荧光。初步诊断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5年后,右眼視力降至20/400,眼底镜下可见肿块明显增大,胶质成分增多,视网膜血管更加纡曲,并可分辨肿块内的小血管。肿块扁平部的色素边缘与附近  相似文献   

2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近红外线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近红外线(near infrared,NIR)成像的特点。方法对26例(28眼)CSC患者应用Kowa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照相、新型海德堡造影系统HRA2进行NIR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眼底照相:20眼急性CSC表现为黄斑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2眼伴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ed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8眼慢性迁延性CSC表现为黄斑区色素脱失。FFA检查显示:20眼急性CSC均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渗漏;慢性迁延性CSC FFA早期表现为斑驳样透见荧光,晚期可见荧光素缓慢渗漏。ICGA检查:早期20眼可见区域性脉络膜血管充盈迟缓;ICGA中期可见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高,呈强荧光;18眼ICGA揭示的病灶要比FFA多。PED在FFA和ICGA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盘状强荧光。NIR检查:神经上皮层脱离区表现为椭圆形暗区,边界清晰或模糊;PED在NIR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暗区;RPE损害在NIR表现为灰白色区域。结论红外线成像技术为CSC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但有关CSC NIR像的特征尚需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