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似,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目前尚无特异性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或疫苗问世。中医药曾在SARS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专家号召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荐根据病情不同阶段予中医药辨证施治。本文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参合辨证探析新冠肺炎的防治,探寻其病因病机、归纳治法治则、药物选用及提出预防措施,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具有发病迅速、传播快、传染性强的流行特点。“治未病”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对急性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之中,是中医理论思想中的特色与精华部分,核心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运用“治未病”思想综合中医特色疗法如艾灸、导引等,指导中医药及早介入、全程干预,在疫情的防治中发挥早期预防、防止传变、缩短病程、愈后防复等重要作用。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思路,以期发挥中医优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中医香疗防疫的古今运用精华,为新冠肺炎的预防提供思路。方法梳理中医香疗防疫的文献资料,遴选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香疗防疫的相关应用,结合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理论加以研究和探讨。结果中医香疗防疫历史久远,记载史料丰富,根据24个省市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遴选出7省1市明确推荐香疗预防,应用形式多以香囊、香薰为主。结论中医香疗需要继承创新,组方用药当因体质而异,体现因人制宜,并结合时气与疫病特点加减化裁,同时规范应用,推进其发展,也为新冠肺炎的预防与康复提供思路,体现"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9版)中新加入“疫毒夹燥”一证。近期对于其中医病因病机病证研究中,诸多学者皆提及“燥”。此文通过对燥邪与燥证的联系与区别;燥之阴阳、内外;燥之致病特点、病机传变及其治法等方面对中医“燥”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当下新冠肺炎之“燥”予以论述。面对当下疫情,临床工作者应审证求因,随证治之,打开思路,提升中医药在疫病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岁月如流,往来如梭。我谨代表《福建中医药》编委会向关心支持《福建中医药》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向长期以来默默支持期刊发展的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治未病先进的医学思想、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辨证施治的诊疗手段和三因制宜的独特优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医药深度、全过程参与救治患者,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再一次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疫情发生后,《福建中医药》根据期刊特点,加强选题策划,设立“疫情专题”栏目,积极组织福建省新冠肺炎防疫专家组成员和抗疫一线的医生团队撰写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和研究进展论文,通过网络优先出版、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快速出版了新冠肺炎系列论文26篇,系列论文有效促进了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用方案和诊疗经验的推广。杂志社与万方医学网联合开展公益直播课,就新冠肺炎防控中要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为现代新型传染病防治贡献“中医智慧”“中国经验”等问题进行学术解读。《福建中医药》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医药期刊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正1厦门市中医药学会战"疫"在行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厦门市中医药学会结合自身优势,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医全程参与的总体思路,要求各会员单位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特色和优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中医力量。1.1协助组建中医防治组制定并适时更新中医药防治方案厦门市于2020年1月22日正式成立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组,小组由厦门市中医药  相似文献   

8.
通过反复研读中国针灸学会更新的两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的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后续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搜集整理针灸防治疫病的相关文献和古文经典,初步探讨此次抗疫过程中针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简称新冠肺炎)的诊疗思路与选穴特点。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针灸诊疗以"扶正驱邪"为核心思想,以"肺脾同治"为治疗大纲,各术协同,重用艾灸,在防治疫病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属中医"疫病""湿毒疫"范畴,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了7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比分析第三到七版《诊疗方案》中医诊治的内容,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的变化特点,归纳总结中医对本病认识过程的规律可见从已知到未知的逐步深入,为完善、优化中医药应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位在肺,中医将其归于“疫病”范畴,认为是机体“感受疫戾之气”而发病,其病机关键和特点是“湿、热、毒、瘀”。在治疗新冠肺炎时,需要紧抓“疫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疫毒”这一主要病因为主线,同时结合“因时、因地、因人”的中医治疗原则,结合当地发病特点来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人群普遍易感性传染病,自2019年12月以来,快速蔓延至全国甚至境外多个国家。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属中医之“疫病”,因感“疫戾”之气而致病,可用 “三焦辩证”论治。邪入上焦,则升邪解毒;次传中焦,需疏邪解毒;末传下焦,以决邪解毒。以祛邪逐秽为要,用三焦辩证,循化湿祛痰之旨,行宣上、畅中、渗下之法,疗今之疫难。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中医药》2020,(8):1107-1107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药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重要力量。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及时向世界介绍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医药在海外市场火了,背后是国际社会对其抗疫功效的认可。1中医药在海外市场火了中医药近日在海外火起来了。路透社记者走访美国纽约市中药房Kamwo Meridian Herbs发现,这里顾客盈门,空气中飘着草药的气味,店员正在用老式的秤给顾客称金银花、桂枝、药用牡丹等草药。纽约市针灸师、草药医师克莱顿·邵长期从这家药房进货。他告诉路透社记者,自确诊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以来,纽约市对传统中医药的需求大增。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悠久的防治疫病斗争史上,中医学谱写了辉煌的抗疫篇章:主动“避其毒气”,摸索出众多防护方法;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积极有效;众多医家前仆后继的丰富实践,积累出有效的治疫经验;中医学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保驾护航,而且在新中国的抗疫斗争如乙脑、非典的防治中也再立新功。历代医家在防治疫病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进行提炼升华理论,至清末已形成了一套理论较为完备的治疫辨证论治体系,同时发展出丰富多彩的防治疫病技术方法。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悠远,当前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中医学独特的防治理论及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应用;中西医防治疫病各有所长,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抗击疫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在未来中国特色传染病应对体制中要强化中医药的作用,使“中西医并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中医》2021,(1):24-24
近期河北省石家庄市、吉林省相继发布《石家庄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吉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注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将“清肺排毒汤”作为密接隔离人员干预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首选方剂。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临床医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各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我们将各医家对COVID-19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发现各医家均认为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为疫戾之气,但因各医家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不同,所诊治患者体质及病程阶段各异,故对于疫戾性质从寒湿、湿毒、湿热、温热、湿燥论者各异,总以湿毒和寒湿为主;治则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同时亦需全程顾护正气;分期分型辨证论治结合整体论治,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共同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药防疫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药香薰疗法作为中医药防治瘟疫的重要手段,对防治新冠肺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中药香薰疗法运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背景和迫切性、中药香薰疗法运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可行性、中药香薰疗法运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科学性和理论基础、中药香薰疗法运用于新冠肺炎防治具备丰富的前期经验、中药香囊制作和使用方法、中药香薰疗法的社区推广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挖掘中药香薰疗法防治新冠肺炎的价值,及时推出适宜家庭和社区推广的香薰防疫策略,以期彰显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深入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具有潜在优势。本文在古代医家治疗疫病的学术经验基础上,提出"截断扭转-扶正固本"防治策略,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中医经典文献有诸多关于疫病防治理论,为本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笔者认为本病的直接病因是感受"疫戾之气",根本原因是正气不足,外与己亥年的运气背景有关;早期的基本病证为寒湿闭郁脾肺、邪热内郁,治则当温散寒湿为主,兼以透热袪邪;若失治误治,病情则易化热化燥,传入阳明,治疗方向应迅速调整,在温散寒湿基础上加大清热解毒力度,或以清热解毒通腑为主;祛湿透邪、健脾宣肺贯穿始终。同时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中医预防方药及生活调摄方案,为新冠肺炎提供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报道以"寒湿疫"理论为指导,运用温阳健脾、化湿解表、补气升陷、回阳救逆之法治疗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各1例,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新发传染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急、传染性强及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针对新冠肺炎,尚缺乏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且无特效药物,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悠久,且积累了宝贵的防疫经验。中医特色疗法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采用。为进一步挖掘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的优势,本文以新冠肺炎病因病机为基础,对艾灸疗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按摩法、穴位贴敷疗法、中医情志指导及运动导引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为促进中医特色疗法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