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事故医学应急是整个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远期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为解决核辐射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IAEA提出了有关建议,推荐了有关伤员的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1,2]。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立核事故医学应急的体制机构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3,4]。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严重核辐射事故后分级救治的基本原则、一般任务和组织机构。一、分级救治…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辐射事故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科技进步标志之一的核能与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但由于违犯操作规程、管理不善等,使核辐射事故仍时有发生。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自1940~2002年2月全球共有423起重大辐射事故,涉及133840人,135人因此致死。1990年以前辐射事故已在郭力生、葛忠良主编《核辐射事故的医学处理》一书中作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及放射损伤医学防治学”是一门重要的军事医学课程。其学科任务和范畴:研究战时核武器、放射性武器使用,以及平时各种核辐射和电离辐射事故所致人员损伤的医学防治;其基本内容,包括核武器的杀伤作用、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损伤、皮肤放射损伤、核爆炸复合伤、核武器损伤的辐射防护,以及核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4.
核能和辐射技术应用中,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但尚不能完全避免发生事故.针对核和辐射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1],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笔者按照核和辐射事故二级医疗救治的基本任务要求,结合医院基础建设和设施准备以及队伍培训、演练等工作实际,阐述了在核和辐射事故应急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化学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斋  霍鲁鹏 《人民军医》1997,40(8):443-444
化学事故通常指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突然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或较大社会危害的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在发生化学事故时,为迅速控制危害源、抢救中毒受害人员和财产,指导群众自我防护,组织撤离、疏散,消除危害后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而组织的社会救援活动。医学应急救援是整个救援行动的重点,为此,作者对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1化学事故的特点及危害由于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其主要特点是:(1)突发性:化学事故常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已开展对粮食和水源的放射性监测工作。至今,由于2次重大核电站事故,尤其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上扩散并在食物链中积聚,放射性核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急需量化评估,因此,食品中放射性水平的测量至关重要。笔者概述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常用测量方法,并对福岛核事故中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主要核素的具体测量技术和依据标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测量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技术和标准提供理论支撑,为核辐射的应急管理和恢复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实现为公众的健康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1962~2003年放射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能和辐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与当今经济建设和公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在利用辐射技术的同时,难免因各种原因会发生一些放射事故,由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相关危害。笔者将贵州省1962年至2003年间发生的放射事故进行统计归纳,并从事故中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为提高事故防范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是整个核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远期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为解决核与放射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1-3].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立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的体制机构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4-5].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6-8].  相似文献   

9.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影响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 6年 4月 2 6日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受灾国在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理事故恢复等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许多宝贵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核能过程中 ,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的。一、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及对环境的污染1 据估算这次事故共释放出 6~ 8吨放射性物质 ,占堆芯核燃料总量的 (3 5± 0 5) % ,其大体分布见表 1。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 (不含惰性元素 )约 5 30 0PBq ,其中主要是放射性碘和铯。1 3 1 I的总释放量约 1 760PBq ,约占堆芯中1 3 1 I存…  相似文献   

10.
陶永华 《人民军医》2009,(12):792-794
由于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英国皇家海军十分重视失事潜艇的援潜救生力量建设,目前,其援潜救生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他们除了建成系统化、系列化的援潜救生技术装备,如防险、信息收集、报警、指挥调度、搜索定位、自救、援救、医疗救护等技术和设备保障外,还建立了完善、可行的运行管理体系,包括防险措施及制度、应急预案、事故评估、计算机辅助决策、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自身辐射损伤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日本的长崎、广岛两颗原子弹爆炸及模拟核辐射动物实验所获得。尽管国内外有关人类意外核辐射事故损伤时有报道,但报道尸体解剖的资料却寥寥无几,笔者将两例在工作时意外遭受^60Coγ射线放射源照射致死病人的解剖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核技术在各方面应用的普及,核、辐射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也在增加,一年前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使很多人改变了对核能利用的态度,即使平民百姓也有可能受到核事故产生的电离辐射的威胁[1].当核、福射事故的剂量达到1.5~4.5 Gy时,就可能会引起人体的生物效应,导致放射性疾病综合征.为了进行合理有效的医学应急处理,事故后进行快速准确的剂量重建,对事故现场人群的受照水平进行筛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2].  相似文献   

13.
铀是核燃料循环中重要的放射性元素,尿样是估算人体摄入放射性核素总量的最常用样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将尿铀分析作为放射性职业危害的主要评价方法.随着我国核能的快速发展,核电站、铀开采、提纯、分离浓缩等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增加,分析其人员尿中铀和铀同位素丰度比值是职业危害评价和健康危害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鉴于核恐怖脏弹、贫铀弹的威胁,对尿中铀同位素的分析是保证公众安全应急分析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对尿中的铀及同位素丰度比的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核辐射事故中造成局部急性放射损伤和迟发性损伤的临床过程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王映红 《人民军医》2014,(4):372-373,375
核动力舰艇(包括潜艇)具有续航时间长、航行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等特点,国外海军尤其是世界海军大国,均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装备。据2012年统计,美海军拥有核动力攻击型潜艇54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14艘、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4艘、核动力航母11艘,共占美海军主要战斗舰艇总数的40%;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印度等国海军也拥有各种核动力潜艇、巡洋舰和航母等。由于核动力舰艇上的核反应堆在裂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核辐射,因此,其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医学防护问题。现将国外海军核辐射医学防护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急采供血方案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立  陈民才 《人民军医》2008,51(3):133-134
为应对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保证迅速、高效、有序、安全地满足临床紧急用血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提高军队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急需加强对军队应急采供血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辐射的认知状况和发展核能的态度,建立相关人群认知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做好与核电有关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方法 对某拟建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1 440名常住居民开展现场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49道题,内容包括对核能和辐射的知晓程度、对核能发展的态度、对政府能力的评价以及所处的信息环境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对调查对象认知水平的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公众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χ2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该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和辐射的知晓率分别为29.7%和39.5%。对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支持率为24.2%,低于对国家建设核电站29.0%的支持率(χ2=8.71,P<0.05);36.8%的人担心核电站的安全问题,78.5%的人担心核电站会损害身体健康,34.1%的人认为核电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有害影响。90.0%的人表示"很少"或"不能"了解到核电站相关的知识,71.1%的人有了解核电站相关信息的需求,48.4%的人最希望通过电视获得相关的信息,62.4%的人最信任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本调查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前的田湾、秦山核电站类似调查相比,核电站的安全性评价均低于上述两次调查(χ2=20.49、56.96,P<0.05)。结论 公众核辐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对核电的态度,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以增强公众对核能与辐射的了解;需要建立并完善有关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开展主动、持续的风险沟通,从而提高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致力于评估一些防治措施在减轻辐射所致动物和人肺损伤的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阐明防治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辐射致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的诊断治疗,人们越来越重视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辐射损伤不仅由原子弹和氢弹爆炸以及原子反应堆事故等造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治疗恶性肿瘤时所使用的放射线,或者从事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宇宙线辐射的宇航员等,均有发生辐射损伤的可能性。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由于受照射时的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机体各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也有明显的不同。对放射线敏感而易发生损害的器官有:骨髓、脾、胸腺、睾丸、卵巢以及粘膜组织多的消化道系统和皮肤。防护辐射损伤的措施有物理防护法和药物防护法。据大阪的抗放药中药研究组一系列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