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脑电图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评价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脑部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60例脑瘫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测术前和术后背景脑电图类型、双侧大脑半球异常波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测术前和术后双侧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结果 随访10~45个月,60例脑瘫患儿术后肢体痉挛改善率为76.7%(46/60),语言障碍改善率为66.7%(40/60),流涎改善率为25.0%(15/60),斜视改善率为31.7%(19/60),吞咽进食困难改善率为28.3%(17/60),总体临床效果评价有效49例(81.7%),无效11例(18.3%)。术前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局灶性改变、低电压驼峰波、睡眠纺锤波,术后随访异常脑电图数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有一定的确切疗效,可降低脑电图异常波形数量,增加局部脑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促进患者进食能力提高。方法选取35例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进食困难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进食困难的临床表现,总结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缺乏进食意识、咀嚼困难等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生理功能退化、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都是导致患者进食困难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其进食困难影响因素,从而给予相应处理,有效解决进食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据文献报道,我国CP发病率约为1.9‰-4‰,常伴有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等障碍。其中脑性瘫痪伴有吐舌的儿童越来越常见,不自主的吐舌行为严重影响患儿的进食、增加其喂养难度。本文旨在观察下颌运动训练在脑瘫儿童吐舌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康复治疗的患儿30例。年龄0-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加下颌运动训练。1天1次,15次为一疗程。观察期为两个疗程。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探讨下颌运动训练在脑瘫儿童吐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选取入组30例,中途脱落2例。有效观察28例。治疗组与观察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运动训练可有效干预脑瘫儿童吐舌现象,改善脑瘫儿童的进食难度,有利于改善脑瘫儿童的构音能力。  相似文献   

4.
师文  陈素兰  秦璐  蒋玮  高丽娟  薛玉洁 《医学争鸣》2009,(23):2738-2738
0引言颈动脉脑性瘫痪(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能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困难等并发损害.脑瘫的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但对并发损害及合并有扭转痉挛、紧张性痉挛等混合型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的康复治疗较为困难,属重症脑瘫[1].我院采用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离术治疗重症脑瘫8例,现就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小儿早期发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目前,世界各国脑瘫的发病率维持在2‰左右,在我国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92‰[1].脑瘫早期诊断困难,为提高对脑瘫早期诊断及预防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诊治的56例脑瘫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正在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和预防脑瘫的效果。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后大脑受到损伤所致,主要造成肢体残疾。患儿几乎失去控制运动系统的能力,不借助帮助想要站起来非常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贝尔法斯特二所医院的医生们正着手于应用肉毒杆菌毒素以改善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他们报告,给脑瘫患儿注射这种毒素,可以通过减轻肌肉痉挛,促进腿部肌肉生长,产生短  相似文献   

7.
周洪  张在空  羽平  谢臣明  张智 《重庆医学》2003,32(11):1543-1544
目的 探讨食管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后再梗阻原因以改进治疗。方法 观察了解带膜食管支架植入后病人再进食困难的原因。结果 观察40例食管贲门癌及术后狭窄,支架植入后再进食困难18例。结论 再进食困难常见原因有肿瘤生长、进食不慎、吞咽不协调或食管气管瘘呛咳、疼痛、食管瘢痕挛缩、支架滑脱、食欲减退、反流性食管炎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的1 204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了解脑瘫高危因素与合并症的关系以及与脑瘫分型的发生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1204例脑瘫患儿中1044例患儿存在高危因素,占86.71%(1044/1204),1102例患儿伴有合并症,占91.53%(1102/1204),合并智力低下868例(72.09%),语言障碍524例(43.52%),癫痫268例(22.26%),听力障碍266例(22.09%),视神经萎缩310例(25.75%),摄食困难702(58.47%),流涎914(75.91%)。不同脑瘫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痉挛型、手足徐动型与混合型脑瘫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存在高度相关性,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的心身发育,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康复,以利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整理归纳影响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负面影响因素。方法取笔者所在残疾人康复中心2015~2018年收治脑瘫儿童为分析对象,有60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回顾性方式分析。结果经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各项因素Logistics回归性分析后,提示影响因素包括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不全面、家属对康复训练治疗质量抱有怀疑态度两个方面。结论脑瘫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家属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良好的家庭支持对于脑瘫患儿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因此也应该重视对脑瘫患儿家属存在和面对的困难,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瘫儿童150例,所有患儿均行医院联合家庭康复治疗,通过随访研究分析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治疗护理依从性问题与难点。结果在调查研究之后发现,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经济、家长的疾病认知程度、家庭康复训练结果。结论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最为主要的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家长的疾病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大家属的脑瘫疾病康复治疗知识宣传力度,增加患儿康复治疗的扶助,健全医疗救助政策,减少患儿的家庭康复治疗依从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0岁,以进行性进食困难伴消瘦6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恶心,无呕吐,无腹部胀痛,无发热,当时未予诊治.之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进食困难,体质量下降,消瘦.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教师,因全身肌无力、呛咳进行性加重9个月,于1993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前9个月,患者开始出现无诱因进食呛咳,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并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持物费力及头部上抬、颈部挺直困难,3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进食困难,进食量...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病人进食时常可使心肺负担增加,这又会反过来加重进食的困难,从而使机体的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为了解进食与COPD病人的呼吸和低氧血症的关系,我们观察了COPD病人进食时血氧饱和度和鼻气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家庭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选取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治疗全过程实施综合康复并配合家庭训练者作为观察组(n=50),将不能实施综合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者作为对照组(n=50)。分析影响脑瘫儿童康复依从性的家庭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属对疾病康复了解程度、对康复模式认识程度、家庭平均收入是影响脑瘫患儿康复依从性的家庭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对脑瘫康复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对康复模式的认识程度较低、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脑瘫患儿康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家属脑瘫相关知识的教育,重视家庭康复的督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可提高患儿康复依从性,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5.
巨大贲门失弛症较为罕见,容易误诊纵隔肿瘤,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5岁。进食有梗阻感20年,加重伴呕吐1月於1986年2月26日住院。20年前即感进食困难,吃饭需同时饮水才能下咽,反复发作,但无喝水受阻感觉。入院前1个月进食困难加重,滴水不进并呕吐粘液。查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以及与脑瘫分型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602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了解脑瘫高危因素与合并症的关系以及与脑瘫分型构成比与合并症的发生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2例脑瘫患儿中有522例存在高危因素占86.71%(522/602),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因素、黄疸、宫内感染、多胎/双胎、颅内出血和脐带异常;有551例患儿伴有合并症占91.53%(551/602)、合并智力低下434例(72.09%)、语言障碍262例(43.52%)、癫痫134例(22.26%)、听力障碍133例(22.09%)、视神经萎缩155例(25.75%)、摄食困难352例(58.47%)、流涎457例(75.91%)。不同脑瘫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痉挛型、手足徐动型与混合型脑瘫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存在高度相关性,脑瘫是一种脑损伤引起的多重复合征,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的心身发育,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康复,以利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护理中的抱位姿势、卧位姿势、进食姿势、饮水姿势及进食困难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球麻痹是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表现为言语困难、发声障碍、进食困难。球麻痹患者非常容易发生气道误吸,特别是在进食时,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4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术前、术后全面护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进食困难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缓减,其中有20例患者可以进食普食,有10例患者可以进食软食,有8例患者可以进食半流食,有4例患者可以进食流食。结论: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治疗期间,给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显著地缓减患者的进食困难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是造成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鼻饲饮食是解决进食困难的主要措施。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需鼻饲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及时给予鼻饲营养,无1例因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而导致死亡。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