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老年心律失常长期服用胺碘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回顾性分析 2 4例长期服用胺碘酮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胺碘酮用于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广泛性及长期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4~ 80岁 ,平均76岁。其中频发室性早搏 16例 ,房颤 7例 ,频发室上速 1例。基础病因 :冠心病 18例 ,糖尿病 2例 ,合并高血压病 3例 ,左房粘液瘤 1例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 3例。1.2 治疗方法 口服胺碘酮最小剂量为 0 .2 0 g ,1次 /d,最多4次 /d,达临床疗效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为 0 .1g ,2次 /周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作晕厥2次"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平素有频发室性早搏病史.第一次突发晕厥后急送外院急诊室,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电击复律并用胺碘酮微泵静注,之后留院治疗,予胺碘酮口服0.2,每天1次.  相似文献   

3.
贾斌  牛玉顺 《临床医学》2009,29(3):66-67
目的探讨胺碘酮小剂量治疗室性早搏保持疗效、降低副作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门诊有自觉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口服胺碘酮0.2g,每天3次,3d后治疗有效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观察组58例。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维持量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减至0.025—0.05g/d,观察组口服胺碘酮维持量0.2g/d。维持治疗第1、2周、第1、2、3个月,分别来门诊复诊1次。结果治疗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91%和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22%(P〈0.01)。结论胺碘酮小剂量治疗室性早搏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长期口服胺碘酮致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男,49岁。因频发多源性心律失常5年,干咳、乏力、呼吸困难1年,加重半年就诊。患者5年前因心悸、胸闷在我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予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治疗效果不佳,改用胺碘酮0.2g每日3次口服,心律失常得到较好控制,1周后逐渐减量,半个月后减至0.2g每日1次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93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mg,1次/d,2周后无低血压,第3周加量100mg,1次/d。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后测定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房内径观察组治疗1年后有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6.
男,70岁,1986年以慢支、肺气肿、心律失常、频发插入性室性早搏(室早)入院,当时1: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改服胺碘酮0.2g,3次,d,控制。此后患者11次频发室早住我院,每次必用胺碘酮,住院时间最长10个月,最短43d.出院时间间隔最长9个月,最短18d,住院期间频发室早持续早长23d,最末1次住院9个月,期间因频发室早服心律平200mg,3次/d,15d无效,加服慢心律200mg,3次/d,  相似文献   

7.
复方新诺明为合成抗菌素 ,其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反应 ,粒细胞减少及肾功能损害。[1] 但发生频发性室性早搏者很少见。我院曾接诊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 ,33岁 ,因咽部肿痛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给予口服复方新诺明 ,每日 2次 ,1次 2片 ,用药后咽痛减轻 ,2d后突然出现心慌、乏力、全身颤抖伴恶心。体温37℃ ,脉搏 140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2 /7kPa ,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 ,偶有二联律出现。给予静滴能量合剂 ,肌注辅酶Q10 10mg ,1次 /d ,口服氨酰心胺 1/4片 ,1次 /d。症状稍有减轻 ,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纤颤的疗效、安全性及最小维持量。方法口服胺碘酮 ,开始以 0 .2 g,3次 /d,连用 1周 ,然后0 .2 g,2次 /d,连用 1周 ,转复后改为 0 .2 g,1次 /d,连用 1个月 ,再改为 0 .1g,1次 /d,连用 3个月 ,并根据病情减量 ,直到最小维持量。转复失败者 ,2周后给予电复律 ,成功后改维持量。出现毒副作用者停药。结果 12 4例平均观察 (3 .8± 1.6)年。有效率达 79% ,转复后维持量每日为 0 .0 5~ 0 .2 g,平均为 (0 .1± 0 .0 4) g,并且对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者均有改善作用。毒副作用小。结论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维持量要注意个体差异 ,以最小量维持。适用于伴有各种心脏病的心房纤颤患者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致头晕、流涎、恶心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香  李春红 《临床荟萃》2003,18(19):1086-1086
患者 ,女 ,6 2岁 ,主因阵发性心悸、气短 7年加重 2天入院。心电图示 :心房纤颤。给予胺碘酮 (商品名 :乙碘酮 ) 0 .2mg每日 1次 ,肠溶阿司匹林 5 0mg ,治疗 3个月后患者出现头晕、流涎、恶心、食欲差 ,随自行停服胺碘酮。 1个月后心房纤颤再次发作 ,口服心律平 15 0mg ,每日 3次治疗 ,但疗效欠佳 ,房颤未能控制 ,后又口服胺碘酮 0 .2mg每日 3次治疗 1天后房颤消失 ,但出现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于口服胺碘酮第 5天再次出现头晕、流涎、恶心。查头颅CT、颈椎正侧位片均未见异常 ,将胺碘酮改为 0 .1mg每日 1次治疗后 ,头晕、…  相似文献   

10.
潘月娥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877-877
1 病历  患者 ,女 ,7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 10余年 ,加重 4h入院。患者于 10余年前开始感觉心前区闷痛 ,并向左肩放射 ,疼痛多于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时发作 ,曾 3次入本院治疗 ,症状消失后出院。出院后未遵医嘱自服胺碘酮 0 .2 g、2次 /d ,连服 2 5d ,共 5 0片 (医嘱让其出院后服胺碘酮 0 .2 g ,2次 /d ,服一周停药 ,自测脉搏 <6 0次 /min时即停药 )。入院当天 ,晨 6时行走时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被单位卫生所急救 ,神志清醒后转入本院。查 :心率4 2次 /min、律齐、心音低钝 ,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左肺底可闻及散在湿…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象是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35~83(48.5±8.02)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4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心脏瓣膜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心功能 Ⅲ~Ⅳ级(NYHA级),左室射血分数〈40%,有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30个/h,成对室性早搏,持续性VT≥30s和非持续性VT。给药方法: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胺碘酮0.2g3次/d、1周后改为0.2g2次/d,0.2g2次/d1周后改为0.2g/d,以0.1~0.2g/d维持治疗。根据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NYHA心功能分级确定疗效标准:①显效。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平均减少≥70%;成对室性早搏数量减少≥8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或达到心功能I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平均减少≥70%或连发室性早搏减少≥90%;心功能改善I级或未达到心功能I级,症状、体征有所改善。③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7.50%。Q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及便秘,但并未影响治疗,无一例因使用胺碘酮致心功能恶化。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高,副作用少。在严重CHF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法。方法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毛花甙C组(29例),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随后以1mg/min的滴速予以静滴;毛花甙C组静脉注射0.4—0.8mg,观察其复律情况、心室率的变化、QT间期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毛花甙C组阵发房颤29例,复律成功14例;胺碘酮组30例,复律成功23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QT间期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胺碘酮组复律平均时间为5.1h,毛花甙C组复律平均时间为3.5h。结论阵发性房颤的复律疗效胺碘酮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 1993~ 1999年对 6 7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单用胺碘酮、单用普鲁帕酮治疗 ,观察两种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停药 0 .5 a后复发率的比较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动态心电图示室早总数 >30 0 0次 / 2 4h,L own分型 3~ 5级而无窦房结及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者 ;2年龄>6 0岁 ,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 ,彩超示 L VEF>40 % (符合以上标准共 6 7例 ) ,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34例 ,普鲁帕酮组 33例。1.2 方法  1胺碘酮组 第 1周 2 0 0 mg,3次 / d,第 2周 2 0 0mg,2次 / d,第 3周 2 0 0 mg,1次 / d,逐渐根据疗效及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预防房颤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均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慢性房颤复律后患者 ,排除甲亢所致房颤病例。服用胺碘酮组 4 2例 ,普罗帕酮组 31例。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 0 6 g/d ,逐渐减量 ,维持量 0 1g/d至每周 1 0 g/周 ;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 4 5 0~ 6 0 0mg/d ,维持治疗量为 15 0~ 30 0mg/d。两组病例均长期随访 ,比较两种药物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 ,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服药顺从性。结果 疗效 :胺碘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37、35及 32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88 1%、83 3%及 76 2 %。普罗帕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 8、2 2及 17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90 3%、77 1%及 5 4 8%。副作用 :两组均见部分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普罗帕酮组 2例因心衰而停药 ,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作为药物治疗手段 ,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于预防房颤复发均有良好的作用 ,但长期疗效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9月~2008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予胺碘酮口服,用法、用量同治疗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8%,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头晕2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对 6 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静注、口服胺碘酮进行复律治疗 ,获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选择房颤发作 >48h的 6 5例患者 ,平均年龄 (6 3± 8)岁 ,男 32例 ,女 33例 ,均无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脏传导功能及窦房结功能不全。1 2 方法 入选患者经过有关基础情况检查后 ,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 (32例 )和安慰剂组 (33例 ) ,治疗组患者首先 1h内静注胺碘酮 30 0mg ,以后 2 4h内静注2 0mg kg ,并同时给 2 0 0mg口服 ,每天 3次 ,1周后改用每天一次 40 0mg维持 3周 ,安慰剂组患者第一天静注生理盐水 ,…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男,76岁。有多年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病史,间断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近1个月未曾服用此药。此次因心悸加重2d于2006—09—20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多次动态心电图检查未见室性心动过速。查体:T36.7℃,P76次/min,R18次/min,BP15.99/10.66kPa。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双肺无异常,心界叩诊不大,听诊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室早二联律。入院后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3min注射完毕,患者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吸氧、  相似文献   

18.
倪志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71-1072
目的比较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口服胺碘酮组。观察组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予胺碘酮0.2g/次,3次/d,连服1周后改为0.2g/次,2次/d,1周后再改为0.2g/a维持。两组疗程均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室上性早博、室性早博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心房颤动胺碘酮优于参松养心胶囊,而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早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参松养心胶囊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1992年 5月至 1997年 5月 ,我们对 3 6例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 (房颤 )使用卡托普利、胺碘酮联用预防复发 ,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 71例 ,均经心电图证实 ,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8例 ,男 3 1例 ,女 7例 ;年龄 62~ 83岁 ,平均 70 .9岁 ;病程 2个月至 15年 ,平均 6.3年 ;房颤发作频率 1次 /3天至 1次 /5个月 ,平均 1次 /2 .2个月 ;复律方式 :自行复律 6例 ,药物复律 3 0例 ,直流电复律 2例 ;基础疾病 :冠心病 14例 ,高血压病 9例 ,冠…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胺碘酮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的报道渐多 ,有人回顾分析 1999~ 2 0 0 0年住院的 13例TdP病人 ,7例是因为应用胺碘酮引起的[1] ,提醒人们在胺碘酮应用过程亦应严格监测Q -T间期 ,同时注意血钾、镁和与其他药物 (如地高辛 )联合应用情况 ,以预防TdP的发生。本文仅就 1例救治的病例与同行探讨。1 临床资料病人女 ,5 9岁 ,因频发房性早搏 ,口服国产胺碘酮 ,每天3次 ,每次 0 2g ,6d后出现阵发性头晕、黑朦 2次 ,于 2 0 0 1年10月 4日晚 8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U波、Q -T(Q -U)间期延长达 0 5 6s,心电监护偶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