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97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mini-cholecystolithotomy,MC)(45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52例),微创保胆取石组患者均经检查证实胆囊功能良好.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创保胆取石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复查B超未见胆囊或胆总管残石.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较低(P<0.05).两组随访3年,未见结石复发、胆瘘及胆管狭窄.结论 对于符合条件的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为5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成功施行保胆取石术,术后无胆囊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3例因胆囊壁坏疽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正确评估胆囊病变、手术操作难度,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是一项可行且疗效满意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妇女、老年人为多见,且常伴发胆管结石.目前治疗胆囊结石仍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的应用,加上微创和快速康复理念的推广,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也发生变化.现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取石术.鉴于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开展胆囊结石手术的术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保胆切开取石术和微创保胆取石术.四种手术方式疗效确切,但术后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特点有些差异.现将我院2006年1月~ 2011年6月胆囊结石术后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196例符合条件的胆囊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组(保胆组,103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胆囊切除组,93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 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保胆组 2例因术中取息肉后胆囊壁出血明显,改行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组比较,保胆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50.3±12.9)min vs.(61.2±16.7)min;(10.2±2.7)mL vs.(15.1±3.9)mL];术后疼痛、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首次排气时间缩短[16.83% vs. 32.26%;18.81% vs. 3.33%;(18.5±4.1)h vs.(26.2±5.3)h];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10.89% vs. 22.58%)(均P<0.05)。 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痛苦轻、康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微创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评估胆囊收缩功能,观察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术后8周时,80.95%(17/21)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其中71.43%(15/21)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到良好.结论 微创保胆取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中选取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保胆取石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开腹组)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保胆取石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LC组和开腹组(p<0.05),LC组优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方面,保胆取石组和LC组比开腹组短(p<0.05).结论:相比LC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疗效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56例患者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脐上做1 cm切口,建立气腹,行两孔或3孔法腹腔外、腹腔内保胆取石术。结果:54例手术获得成功,2例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B超,提示胆囊功能良好,术后13个月1例复发。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较高,操作简便,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适应症、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比较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分析2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肾孟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LQI)前瞻性测定26例内镜保胆取石术与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入院时.术前、术后4,8周的生存质量值.结果:26例成功取净结石,取出最大结石直径约2.1cm,手术时间40.8±10.5min,住院时间5~7d,无手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最长两年,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1例(3.84%).EMIC组和LC组病人入院时平均GLQI指数分别为114.2分和113.2分(P>0.05);术后4周GLQI指数116.9分,超过入院时水平;术后8周GLQI指数124.4分恢复至正常人水平.LC术后4周GLQI指数110.6分,低于入院时水平;术后8周GLQI指数120.5分,超过入院时水平(P<0.05).EMIC组GLQI指数高于LC组,且上升快.结论:腹腔镜、肾盂输尿管镜联合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以及胆囊功能,内镜保胆取石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生存质量高.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案。从综合结果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目前临床采用最多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各种术后指标和预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较少;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更少的住院时间,更低频率和较轻程度的并发症以及可接受的结石复发率,有进一步探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11月为104例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配合下应用肾镜直视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成功施行保胆取石术,3例因胆囊管无胆汁涌出、术中胆道造影提示胆囊管堵塞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71±5.72)min,无结石残留、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肾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肾镜术野宽广清晰、通道便捷、取石方便、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尤其颈部结石嵌顿患者,应用推、挤、吸、夹等方式可将结石松动,通道还可使用超声碎石等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镜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每组各48例。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双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急性阑尾炎且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5例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保胆组),同期5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5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4天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ALP、TBIL。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组患者术后血清肝酶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天,保胆组、LC组ALT、AST、TBIL升高,保胆组患者于术后第4天恢复正常,ALP无明显变化。结论:LA对肝功能无影响,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及LC均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均为一过性现象。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肝功能存在影响可能与术中牵拉、术后胆囊功能一过性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为14例胆囊结石患儿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与疗效。结果:本组14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无中转胆囊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45±10)min,术后无腹腔内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24 h开始进全流质饮食,术后12 h下床活动,术后随访3~8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可有效保留胆道完整性及胆囊功能,可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微创、术后疼痛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B超术中辅助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2例患者中,200例最终成功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11例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保胆的200例患者中,术中B超探查发现残余结石9例,反复取石直至取尽。术后随访1年以上,B超检查提示无一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普通B超能与胆道镜、腹腔镜优势互补,提供更丰富、更确切的临床信息,优化手术决策,利于取尽结石,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32例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经验,探讨术中胆囊和胆总管切开及缝合顺利的合理性。方法 总结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结果 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220min,平均(160±23)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0d,平均(8.7±1.5)d。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3~31个月,均无结石复发,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扩大了保胆手术的治疗范围,正确的选择术中胆囊及胆总管切开顺序对于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指征、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为126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顺利完成保胆取石术;2例因胆囊内泥沙样结石取石不满意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2例因术中切开胆囊后见白色胆汁流出,胆囊管基本闭锁,改行LC。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服用熊去氧胆酸6个月,随访3~15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把握手术适应证,双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保留了功能较好的胆囊,满足了患者对保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指征、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为61例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95 min,平均(52.3±14.8)min;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并进流质饮食,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0.2~21.6 h,平均(16.4±2.4)h;术后住院3~7 d,平均(4.2±1.1)d。术后1例出血,再次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未发生胆漏、肠漏、切口感染、胆管损伤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于保留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安全、可行、微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解放军第452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70例,与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比,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上,保胆取石组明显少于或短于胆囊切除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但是保胆取石术后结石的复发有待长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30例胆囊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成功取尽结石,结石直径介于1cm~2.5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出血10~30ml,平均住院5.5d。手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心肺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复发1例,复发率3.3%。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结石复发率低,适合胆囊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形态,分离粘连,若胆囊因结石嵌顿而胀大、积脓,先穿刺针吸脓减压,切开胆囊底部,纤维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定胆囊管畅通后,缝合切口,保留胆囊。结果拟行28例,22例顺利完成保胆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40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结石复发。另6例因结石位于胆囊管难于取出(2例),或取石后胆囊管不通畅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4例,LC不成功改开腹胆囊切除2例。结论胆囊结石伴炎症,乃至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病例也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