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8例病人,女性2例,男性36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11个月,最大的为72岁,平均年龄34.4岁。2例为腹股沟直疝,其余36例为腹股沟斜疝。其中有4例为复发性斜疝。1例病人在静脉麻醉下进行,18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19...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 (附7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75例资料。结果72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70min,胆总管T管引流42例,一期缝合30例;术后有3例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6例有肝内残余结石,于术后1.5个月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结论作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择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安全、可行,但需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在老年人中严格掌握好适应证胆总管一期缝合亦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预防复发体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简便,有效地防止复发的手术方式-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法:1999年1月-2002年3月我院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89例小儿腹股沟疝,年龄在1.5-14岁,41例为右侧腹股沟疝,30例为左侧腹股沟疝,18例为双侧疝。病人均在微型腹腔镜直视下行疝内口缝扎加疝囊颈医用胶粘合术。结果:手术时间持续为10-35min,所有病人在术中和术后未发并发症,无复发。结论:本方法简捷,安全,对小儿的创伤小,恢复快,不需伤拆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对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肝切除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48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8例,EI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剂加精氨酸、谷氨酰胺;P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深静脉连续滴注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血WBC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术后7 d内肠道排气时间和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两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第7天,EIN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PN组(P均<0.05);EIN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时间短于PN组(P<0.05),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可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移位,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并可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6.
7.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尿线变细、尿线分叉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 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 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 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附1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术(PTCS)的新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改良传统的PTCS方法,选择剑突旁入路。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一周后,进行瘘道扩张并将隔离鞘套置入瘘道内,然后应用各种腔镜经鞘套进行胆道内碎石、取石、胆道扩张,置内支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就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全取净率为86.7%(13/15),术后无胆瘘与出血并发症。结论:对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残留或复发结石及其伴随的胆道狭窄和阻塞性黄疸,改良的PTCS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