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星宏  温桂兰 《重庆医学》2015,(15):2031-2033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Pim‐1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c‐M y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各30例,统计临床病例资料及跟踪后期病理结果,利用RT‐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 Pim‐1 mRNA、c‐Myc及 Pim‐1蛋白的表达,分析Pim‐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c‐Myc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im‐1阳性率、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98±0.083和0.394±0.107(P<0.01),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18例及6例(P=0.002)。Pim‐1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差距、性别差异、有无吸烟史、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升高,其表达量也随之上调。Pim‐1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33(P=0.017)。结论 Pi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趋势,且随着存在淋巴结的转移及 TNM 分期的升高,其表达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活化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3例胃癌以及其中27例相应癌旁组织中活化的Stat3(p‐Stat3)的活化及SOCS3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细胞核中p‐Stat3的活化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细胞质中SOCS3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非癌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p‐Stat3活化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SOCS3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胃癌中p‐Stat3活化水平与SOCS3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92,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Stat3的活化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χ2=-5.05,P<0.05);相反,SOCS3表达水平则与患者生存率呈显著正相关(χ2=10.852,P<0.05)。结论p‐Stat3水平增高及负调节分子SOCS3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为评估胃癌预后的潜在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VEGF表达特征及在大肠癌组织中侵袭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石蜡切块及10例正常大肠黏膜TGF-β1、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TGF-β1和VEGF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1.7%和43.3%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浆膜层,Ducks分期C-D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GF-β1及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深度在浆膜以内,Ducks分期A-B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TGF-β1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GF-β1阳性组中VEGF有61.5%表达,明显高于TGF-β1阴性组(P<0.05).结论大肠癌能同时分泌TGF-β1、VEGF;TGF-β1和VEGF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Ducks分期、癌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VEGF和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SS-1基因编码产物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eta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6%(34/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0/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6%(20/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9/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metast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同时检测大肠癌组织中VEGF与metastin表达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黎相照  薛小磊  许锦文 《广东医学》2016,(16):2452-2454
目的:探讨凝溶胶(GSN)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 法)检测69例结直肠癌组织(原发癌组)、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和3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中的 GSN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SN 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原发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癌旁正常组中的 GSN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癌组和淋巴结转移癌组,而原发癌组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6)。 GS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TNM 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低分化结直肠癌 GSN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结直肠癌(P =0.009),晚期结直肠癌(Ⅲ+Ⅳ)中 GSN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结直肠癌(Ⅰ+Ⅱ)(P =0.001),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 GSN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01)。结论结直肠癌早期,GSN 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形成有关,而随着肿瘤进展到晚期,GS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研究,探讨PTEN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的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PTE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且与VEGF呈负相关。联合检测PTEN、VEGF有助于提高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取30例癌旁正常的大肠组织(距肿瘤边缘〉5cm)作对照。结果L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中Livin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的关系(P〉0,05),随原发病灶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逐渐增加趋势(P〈0.01或P〈0.05)。结论Livin蛋白表达不仅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有关,而且参与了大肠癌的局部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频  狄建忠  郭明高  汪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3381-3383,3387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EG—VEGF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该院普外科胃癌根治术病例10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IMS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EG—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EG-VEGF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G—VEGF的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中EG—VEGF抗原表达的标志指数(1abeling index,LI)较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EG—VEGF表达指数与胃癌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0.05;EG—VEGF表达指数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情况、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EG—VEGF的表达指数在正常胃组织、胃癌癌旁组织中呈递增趋势,胃癌组织中EG—VEGF表达最高。胃癌组织中EG-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ERCC1蛋白质表达,分析其在二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RCC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在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 <0.01)。ER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822,P <0.05)和临床分期(χ2=4.40,P<0.05)相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Ki-67标记指数无明显相关( P >0.05)。结论ERC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鹏  张雷达 《重庆医学》2015,(30):4213-4215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CN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39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TGF和PCN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TGF、PCNP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1、51.46,均 P<0.01);CT‐GF、PCN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CTGF、PCNP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升,且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CXCR7与VEGF的表达.结果 (1)CXCR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3%,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2)VEGF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29,P<0.05).结论 CXCR7与VEGF在结直肠癌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肿瘤血管形成为肿瘤进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大鼠肉瘤蛋白活化因子2(RASAL2)的表达情况,分析RASAL2与乳腺癌临床发展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RASA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5,P<0.001).RASAL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Non-Luminal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38).且RASAL2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有无脉管侵犯有关(P<0.05).RASAL2在乳腺癌中低表达,且与乳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87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HOXB7 mRNA和HOXB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OXB7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4±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9.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3.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3% (P<0.05);HOXB7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HOXB7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结论 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欧小波  周密  冉启梅 《重庆医学》2015,(32):4519-4521
目的:探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与RhoA表达对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标本25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LC1与RhoA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中DLC1阳性率分别为44.00%和73.33%(χ2=4.889,P=0.027),RhoA阳性率分别为92.00%和50.00%(χ2=11.264,P=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DLC1与RhoA在乳腺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4,P=0.000)。结论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与DLC1低表达、RhoA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生长抑制因子 4(ING4)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67、ING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 9%)高于癌旁组织(6.7%)(P<0.05), ING4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 3%)低于癌旁组织(90%)(P<0.05). 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 ING4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有关(P< 0.05).Ki-67、ING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性(r=-0.428,P<0.05).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 9%,8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 4% 、45.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ING4表达情况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ING4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ING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血吸虫病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否与盐诱导激酶2(SIK2)相关。方法:标本来自于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的363例手术患者,其中结直肠癌伴慢性血吸虫病(CRC-S)患者56例,结直肠癌不伴慢性血吸虫病(CRC-NS)患者307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慢性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K2在各组结直肠癌标本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分析SIK2与CRC-S患者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RC-S组淋巴结转移率(62.5%)高于CRC-NS组(47.2%)(P<0.05)。CRC-S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吸虫卵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25/35,71.4%),CRC-S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吸虫卵主要分布在癌旁组织(17/21,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3,P<0.01)。SIK2主要位于胞质溶胶,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CRC-NS组比较,CRC-S组SIK2表达显著增加,且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IK2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虫卵位于肿瘤组织的患者SIK2表达水平高于虫卵位于癌旁组织的患者(均P<0.01)。结论:CRC-S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且虫卵位于肿瘤组织时,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SIK2的表达水平与是否伴发慢性血吸虫病、虫卵分布部位以及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 plus法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VEGFR-3染色的微淋巴管密度。结果:HIF-1α、VEGF-C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7.8%、83.0%和44.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HIF-1α阳性率为90.0%,无转移者为6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阳性率为95.0%,无转移者为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在直肠癌高、中分化组和低、未分化组HIF-1α阳性率分别为12%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阳性率分别为14%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相关关系(r=0.105,P<0.01)。结论:HIF-1α、VEGF-C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HIF-1α、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在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3年生存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病理科收集的9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符合纳入标准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3.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50%(P<0.05);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o.05);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33.80%)显著低于阴性患者(60.00%)(P<0.05);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与TNM分期、MTA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关系(OR=1.638、1.433,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MTA1蛋白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MTA1蛋白高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4%)高于癌旁组织(10.0%),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9%)高于癌旁组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HER2、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5,P=0.001).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4% 、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6.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TNM分期、HER2和Ki-67表达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均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HER2和Ki-67的表达,HER2和Ki-67阳性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