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总结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脑脊液培养隐球菌阴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
朱伟燕  熊晓玲  吴新元  周燕  胡宏鸯   《护理与康复》2017,16(12):1334-1335
总结1例人造血管内瘘术后血清肿伴感染老年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对出血倾向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切口高渗盐敷料换药及负压封闭引流,控制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患者伤口愈合,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总结1例大腿高分化鳞状皮肤癌行髋关节离断术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溃疡面感染、减轻疼痛、纠正营养不良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减轻幻肢痛,预防残端出血及感染,纠正患者自我形象紊乱,指导进行康复锻炼.本例患者住院61 d伤口愈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方法对15例确诊肝炎肝硬化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肝炎肝硬化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15例,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因病情恶化放弃治疗3例,3例死亡,其中脑疝死亡1例,因肝硬化其他并发症死亡2例。结论肝硬化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心理障碍多、经济负担重且易误诊,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对本病的充分认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疼痛、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与控制感染,在治疗中做好特殊用药的护理及腰穿术后的护理,减少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指导患者做好预防复发工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覃勇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73-627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病情好转出院34例,死亡15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护理要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颅内高压,做好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及腰穿术护理。  相似文献   

6.
王嘉颖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3):1235-1238
目的总结1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患者资料、临床表现、治疗过程中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等。19例患者中Child-Pugh评分B级12例,C级7例,均为肝硬化失代偿。合并基础疾病患者9例,合并有肺隐球菌病7例。结果最终1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4例,维持现状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结论对有复杂合并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需要重视病情观察,采取多学科会诊方式及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关注职业防护,防范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关心患者的心理活动,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采用注射器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和自拟症状评分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自拟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费用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减少了伤口与外界接触的面积,防止感染,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肝炎肝硬化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一例肝炎肝硬化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医、护、患三者密切配合,47天后病人基本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高热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指导以及加强心里护理和注重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模式在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3例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伤口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开放引流、瘘管科学处理,有效清创、控制感染、防止血流感染,合理固定、提高生活质量,科学营养支持、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人文关怀、多学科协作促进康复等湿性愈合伤口护理,所有患者均愈合,无病死、致残。结论湿性愈合伤口护理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创面治疗中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医疗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术在淋巴瘤皮肤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技术,对24例淋巴瘤皮肤损伤患者进行伤口护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结果经湿性愈合技术护理后,17例患者存在感染的伤口均已控制,24例患者其中13例伤口痊愈,7例患者伤口显效,3例患者伤口好转,1例患者死亡。结论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技术护理淋巴瘤患者的皮肤伤口,有利于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护士换药次数,降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例食管癌术后胸腔吻合瘘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吻合口瘘、加强基础护理、引流管路的护理和重视营养支持及感染控制等。认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吻合口瘘可以愈合,患者可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多处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评估后果断采取外科清创,减少毒素吸收;控制全身和局部感染;重视化疗期伤口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注重患者心理护理。经过383d的伤口换药和13次全身化疗,伤口全部愈合,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例失明耳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营养指导、有效沟通、病情观察以及大便失禁性皮炎的护理。认为及时的病情观察对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很重要,习惯性方式的建立可提高失明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胆石病术后T管引流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T管护理相当重要,保持引流管的适当位置,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防止逆行性感染和伤口感染,拔管后伤口护理等,都是促进病情痊愈,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罗苑植  梁月英  李力丛 《全科护理》2021,19(13):1783-1786
目的:总结3例回肠造口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在腹部切口处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回肠造口处使用两件式凸面透明造口袋,外接一次性引流瓶引流排泄物,做好VSD的观察和护理、肠造口及周围皮肤的观察和护理、营养支持等。结果:病人感染得到控制,伤口愈合,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回肠造口术后伤口不愈并发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人采用VSD联合造口袋,并加强各项护理,能够有效地隔离肠造口排泄物刺激周围伤口,控制感染,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7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在彻底手术清创的基础上,采取保持伤口冲洗引流通畅,做好病情观察、心理及生活护理,加强感染管理及监控,加强营养,积极预防卧床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伤口感染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感染伤口的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17.
26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6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隐球菌脑膜炎及AIDS的临床特点,总结了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要点:做好腰椎穿刺术的护理及职业防护;注意病情的观察与处理;做好特殊用药的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最终18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4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一例高龄盆腔巨大平滑肌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出血的护理体会。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平滑肌肿瘤术后并发盆腔的出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方法:采用监护、引流管的观察、检查判断出血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患者伤口愈合,康复出院。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术后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1例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血CD4淋巴细胞上升,17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复杂,但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积极地护理,可改变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3例患者住院时间4~137d,中位住院时间78.6d;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11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病情未愈主动要求出院,转外院继续治疗。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护士应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