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和胎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mRNA表达水平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娩发动前、后各 10例产妇子宫平滑肌和胎膜组织的EGFRmRNA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平滑肌EGFRmRNA表达水平由分娩发动前的 0 .91± 0 .3 2增高至分娩发动后的 1.3 3± 0 .2 3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胎膜组织EGFRmRNA表达水平由分娩发动前的 1.0 5± 0 .3 0增高至分娩发动后的 1.65± 0 .71,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分娩发动前、后子宫平滑肌及胎膜组织中EGFRmRNA表达水平升高 ;并与分娩发动有密切关系 ,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分娩动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内分泌调控学说多年来 ,分娩发动的内分泌调控学说一直占主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 :分娩发动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由非活跃状态进入活跃状态的过程 ,受多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其最终结果引起子宫体肌收缩及宫颈扩张 ,从而发动分娩。1 1 与分娩发动相关的激素 目前已发现多种激素与分娩发动有关[1] ,主要包括 :前列腺素 ,皮质醇激素 ,雌、孕激素 ,催产素等。其中前列腺素 (PGs)作用一直倍受关注和肯定。主要证据包括 :①分娩前子宫、羊水及胎膜等组织中PGs明显升高 ;②临床应用外源性的前列腺素可引起宫颈成熟及子宫收缩 ,诱发分娩 ;③…  相似文献   

3.
雌,孕激素含量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孕激素含量与分娩发动的关系姜立杰,周彦文雌、孕激素与人类分娩发动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多数结论尚停留于动物实验的阶段 ̄[1,2]。我们通过测定妊娠期及临产前、后血及羊水中雌、孕激素的含量,以期探讨性激素与分娩发动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足月妊娠妇女在分娩发动前后外周血及脐静脉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皮质醇 (CORT)、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水平 ,以探讨CRH、CORT及DHEAs在足月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4 0例自然分娩发动孕妇及 4 0例同孕周的选择性剖宫产孕妇外周血、脐静脉血CRH、CORT及DHEAs水平。CRH的测定用放射免疫法 ,CORT用 2 0 0 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DHEAs用酶联免疫法。结果 :(1)自然分娩发动组潜伏期及活跃期血CRH水平均显著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 (P <0 .0 5 ) ,而潜伏期及活跃期CR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自然分娩发动组潜伏期、活跃期及选择性剖宫产组之间的血DHEA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自然分娩发动组潜伏期、活跃期的血CORT水平与剖宫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 ,但 3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自然分娩发动组脐血CRH、CORT、DHEAs水平均显著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5 ) ,且CORT、DHEAs与CRH水平均呈正相关 (r1=0 .74 ,P <0 .0 5 ;r2 =0 .91,P <0 .0 1) ;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胎盘CRH与胎儿来源的CORT、DHEAs ,可能在足月分娩发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F2α受体(Prostaglandin F2α Receptor,FP)及前列腺素E2受体亚型-2(Prostaglandin E2 Receptor subtype-2,EP2)在足月妊娠临产前后子宫下段肌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GF2α、PGE2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有效地防治分娩发动异常所致的疾患提供理论基础。方法81例子宫下段肌层组织标本分别取自足月剖宫产术中,其中未临产组56例(妊娠37—38 6周16例,39—39 6周20例,40-40 6周20例),临产组25例(潜伏期12例,活跃期13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ER),半定量研究各组FP及EP2亚型的mRNA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的研究表明FP的mRNA的表达在临产组高于未临产组(P=0.003),两组EP2的mRNA的表达量无差异(P=0.38);未临产组不同孕周组之间比较FP、EP2的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足月妊娠37周后,临产的子宫下段肌层的PGF2α的受体FP的表达较未临产时增高,提示PGF2α受体FP的表达上升与分娩的发动有关,EP2的mRNA的表达变化与分娩的发动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分娩发动及早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分娩发动与早产发生的机理一直不清楚。近年来 ,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c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CRH)在妊娠期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有关研究表明 ,胎盘CRH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及早产发生的过程。下面就这一内容阐述如下。一、胎盘CRH的产生CRH是由 4 1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多肽。在 1981年首先由Vale等从羊的下丘脑中分离出 ,因其能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 ,ACTH)而得名。不久 ,从人胎盘中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白细胞抗原G1(HLA-G1)mRNA和NK细胞在足月妊娠分娩发动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足月妊娠晚期未临产组(剖宫产组)和临产组胎盘组织中HLA-G1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蜕膜中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与未临产组相比临产组胎盘组织中HLA-G1 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蜕膜中NK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未临产组(P<0.05)。结论:分娩发动时胎盘组织表达HLA-G1mRNA下降,蜕膜组织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推测HLA-G1表达下降激活NK细胞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黄体酮(P)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分娩时间的影响,探讨用于促胎肺成熟时可能存在的促分娩发动作用及拮抗作用。方法:选取57例妊娠34~36周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DEX组14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1次/12h,连用2天;DEX+P组14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给予黄体酮20mg,1次/d,连用2天;P组13例,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1次/d,连用2天;对照组16例,未给予地塞米松和黄体酮的胎膜早破孕妇。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测定4组孕妇外周血CRH含量及入院至胎儿娩出的时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RH含量,同时定期监测研究对象的体温、脉搏、外周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观察期间体温、脉搏、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4组孕妇入院时外周血CRH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24h及48h DEX组CRH水平高于DEX+P组、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4组孕妇均经阴分娩。DEX组的分娩时间显著短于DEX+P组(P<0.05)、P组(P<0.01)及对照组(P<0.01);(4)CRH水平与分娩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5);(5)4组研究对象的新生儿评分和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上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发挥促分娩发动作用,黄体酮可对抗地塞米松的促分娩发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宫颈超声测量与宫颈Bishop评分对分娩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颈测量对预测足月妊娠分娩发动的价值。方法 经阴道超声检测196例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同时行宫颈Bishop评分,观察1周内分娩发动情况,比较两者对分娩发动的预测价值。结果 1周内自然发动分娩共102例,宫颈长度≤23mm时,预测自然分娩发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9.5%、72.1%、77.2%和53.0%;而Bishop评分≥5分时则分别是  相似文献   

10.
分娩动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娩动因是当今科学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迷。异常的分娩发动如早产 ,过期产对围生儿可产生一定的危害 ,故分娩动因的研究是围生医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分娩动因有种属差异 ,目前虽然对啮齿类动物、反刍类动物及灵长类动物的分娩发动的机制有所了解 ,但由于缺乏适当的动物模型 ,对于人类自身的分娩发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人类的分娩动因较其它种属的分娩机制更为复杂 ,受母体 ,胎儿 ,胎盘单位的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共同调节。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妊娠期子宫收缩状态的分期  在整个妊娠期子宫的收缩状态分为 4个时期[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母血和新生儿脐血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择期剖宫产、阴道分娩的孕妇及产后 3~ 5 d的产妇各 2 0例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同时测定 2 0例经阴道产儿和 2 2例剖宫产儿的脐血胃泌素水平。 结果 分娩发动后母血清胃泌素水平为 (10 8.2 3± 2 4.39) ng/ L ,较未发动宫缩的足月孕妇血清胃泌素水平 (78.2 8± 31.13) ng/ L升高(P<0 .0 5 ) ;产后 3~ 5 d母血清胃泌素水平为 (143.33± 35 .6 1) ng/ L ,较产前明显升高 (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相比分别为 P<0 .0 5 ;P<0 .0 1)。经阴道产儿脐血胃泌素水平为 (138.37± 2 0 .2 8) ng/ L ,明显高于剖宫产儿脐血胃泌素水平 (10 1.2 3± 18.16 ) ng/ L (P<0 .0 5 )。 结论 阴道分娩有利于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妊娠晚期胎盘细胞凋亡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发动原因复杂,至今不明,不少学说试图解释,但均难以完整阐明,例如:机械性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神经介质理论等。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有关细胞凋亡与分娩发动关系方面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对临产前后胎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探讨细胞凋亡与分娩发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分娩中胎儿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分娩中胎儿生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在一定条件下,胎盘和胎儿均可调节胎儿-胎盘单位的氧耗。(2)胎儿-胎盘单位是反应性循环。(3)胎儿三个解剖分流在分娩的应激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4)胎儿心脏并不严格遵从Starling心定律。(5)轻、中度缺氧使胎心基线变异增加。(6)孕妇及胎儿血中升高的乳酸来源是各自独立的,分娩时孕妇乳酸产生增加可以影响胎儿乳酸向孕妇转运,致胎儿酸中毒。(7)引产与自然临产的胎心基线变异不同。  相似文献   

14.
分娩动因与早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产是指在妊娠足月(满37周)前发动分娩而将胎儿娩出。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00万早产儿出生,大部分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早产儿存活率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其救治及并发症的长期治疗大大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因此,对于分娩动因与早产的研究目前受到世界围生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分娩动因与早产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对早产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孕妇宫颈分泌物磷酸化IGFBP-1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临产后关心发动分娩的时间及阴道分娩能否成功 ,是其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测定了宫颈分泌物磷酸化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nsulingrowthingfactorbind ingprotein 1,IGFBP 1) ,探讨了磷酸化IGFBP 1与预测分娩发动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 42例 ,均排除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等因素 ,2 3~ 36岁 ,平均 2 6 .2± 2 .2岁 ,孕 37~ 42周 ,平均 39.2± 1.7周。依据Bishop评分法[1] …  相似文献   

16.
水中分娩在促进人类分娩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中分娩是指在产妇分娩发动以后,使其浸入特制的分娩池或浴盆中,采用非药物性减轻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在水中待产或分娩。为了保证水中分娩安全、有效、顺利的开展及普及,本文从水中分娩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安全性分析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Ⅱ-6)对胎膜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和前列腺素合成酶Ⅱ型(PGHS-2)的影响,以探讨细胞因子导致分娩启动的机制。方法:利用薄层层析法(TLC)和Western blot杂交法分别从酶活性、蛋白表达水平,研究Ⅱ-6、TNF-α对原代培养的人类绒毛膜细胞11β-HSD1及PGHS-2水平的影响。结果:TNF-α和IL-6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11β-HSD1还原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对绒毛膜细胞11β-HSD1和PGHS-2的蛋白表达均有上调作用。结论:IL-6、TNF-α对胎膜11β-HSD1及PGHS-2的诱导作用可能是其导致分娩启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余曼  张莹  申斌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11):844-84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结局及不同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62例双胎妊娠孕妇晚期流产及分娩结局资料,以1分钟Apgar评分≤7分为标准诊断新生儿窒息,对比分析不同孕周的晚期流产率,及在不同分娩孕周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结果:(1)双胎妊娠孕妇孕28周前流产42例,主要集中于孕26~27~(+6)周(18例)。(2)孕28周后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共834例,其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2. 16%)低于阴道分娩(12. 77%)(P0. 05),其中孕28~29~(+6)、孕32~33~(+6)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新生儿窒息率在孕36~37~(+6)周(0. 44%)明显低于其他孕周(P0. 05)。(3)大胎儿和小胎儿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阴道分娩(P0. 05),剖宫产中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小胎儿(P0. 05)。剖宫产中大胎儿在孕34~35~(+6)周的新生儿窒息率(0)明显低于其他孕周(P0. 05),剖宫产中小胎儿在孕36~37~(+6)周的新生儿窒息率(0)明显低于其他孕周(P0. 05)。结论:双胎妊娠应加强孕期监护,防止晚期流产的发生。双胎妊娠无明显并发症时可尽量延长孕周至36~37~(+6)周,但不宜过迟,采取剖宫产方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核因子-κB(NF-κB)在机体炎症、免疫、凋亡及细胞生长分化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妊娠期研究显示,NF-κB激活决定着受精卵植入时间,妊娠成功与否与NF-κB对凋亡过程控制密切相关;早产和分娩发动均有NF-κB激活,其阻滞剂可预防早产,是早产治疗和药物研究的新方向;正常妊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NF-κB被抑制而保护胎儿,子痫前期胎盘NF-κB激活与其发生及病理有关,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对激活NF-κB应激反应迟钝.揭示NF-κB与妊娠的关系有待深入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以及母血、脐血、羊水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tisol)的水平变化,分析它们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分析60例足月妊娠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Cx-43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产妇的静脉血、羊水及胎儿脐静脉血中CRH、Cortisol的含量。结果:临产组子宫肌细胞Cx-43的表达明显强于未临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产组母血、脐血中CRH、Cortisol及羊水中Cor-tisol与临产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且与子宫肌Cx-4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RH、Cortisol在分娩发动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Cx-43的表达参与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