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试论穴位注射中的补与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穴位注射可根据不同疾病、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阶段,按照穴位的不同治疗作用,选用不同药理性能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要重视;(1)迎随补泻的运用;(2)推药快慢与补泻的关系;(3)提插补泻的运用;(4)药物的补和泻作用;(5)穴位特性中的补与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穴位刺激因素和药物因素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卵清蛋白致敏的方法复制AR模型。模型成功的大鼠保留4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药物组(穴药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穴生组)、非经非穴点注射药物组(非经非穴药组),每组11只。穴药组将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转移因子混合液注射于双侧"迎香"穴及"印堂"穴,每穴0.1mL,隔日1次,共7次;非经非穴药组将药物混合液注射于大鼠左右胁下1寸处和左臀部"后海"穴与"环跳"穴连线中点3个非经非穴点,给药剂量、时间同穴药组;穴生组将生理盐水注射于穴位,取穴、注射剂量和时间同穴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的一般行为学变化并评分,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穴药组、穴生组较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非经非穴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3个治疗组间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比较,穴药组明显低于穴生组、非经非穴药组(P0.05,P0.01),穴生组明显低于非经非穴药组(P0.01)。结论: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AR有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有效抑制鼻炎发生重要介质组胺的释放,减轻鼻黏膜局部炎性损伤。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的效源根本因素来源于穴位刺激,而效源增效因素来源于药物。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穴位注射在临床应用的方法,包括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推拿治疗、药物治疗,列举了近年来临床常用于穴位注射的西药和中药。分析穴位注射的效应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初步观察穴位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对卡介苗 (BCG)与脂多糖 (LPS)联合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的影响 ,并探索了穴位药物注射的特异性。结果发现 ,穴位药物注射能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 (P <0 0 0 1 ) ,而穴注生理盐水组与肌注药物组却未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ALT ,穴位药物注射具有穴位及药物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是针刺、穴位与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疗法。穴位注射作用包括针刺样作用、药物循经作用、药物与腧穴相互作用等,随着对其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效果的科学观察,必将推动穴位注射疗法的推广应用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淑贤  赵玉峰  李娜 《陕西中医》2012,(10):1392-1393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火针、穴位注射合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下关、其他配穴针刺后连接电针,频率每分钟300次以上;火针点刺"扳机点";穴位注射野木瓜针,下关穴1mL,其他面部穴位各0.5mL。结果: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高频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结合了三种针法的优点,使针感和药物直达病所以疏通面部经脉,达到镇痉止痛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穴位注射疗法[2 0 ] ,即在经络 ,腧穴或压痛点 ,皮下阳性反应物上 ,适量注射液体药物 ,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此法保留了中医经穴的作用特点 ,但采用了在经穴上注药这一手段 ,不仅具有对腧穴的机械刺激作用 ,而且同时增加了药物对经穴的刺激作用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因其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高等 ,从而引起众多医学界学者的极大兴趣 ,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近几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1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1 .1 穴位注射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的心[2 5-2 6] 、肺[2 7-2 8] 、肾[2 9-3 0 ] 、胃肠[3 1-3…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疗法是近现代西医学所常用的药物注射法与中医学针刺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疗法.它是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经-穴及药物,将适量的药液注入穴位、压痛点(阿是穴)、及反应点处,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穴位,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进而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临床以该疗法治疗多种病证,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2001年以来有关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疗法,穴位注射所用药物及选穴均不同.实验机理表明,穴位注射选取的药物及穴位具有特异性,穴位注射时选取适当的穴位,小剂量的药物可发挥常规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穴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盐酸654-2、地西泮、维生素B1、生理盐水.结果:观察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可把针刺与药物的药理性能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增强延续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氯霉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大鼠血、胃、小肠等组织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大鼠分别在足三里和非穴位对照点注射氯霉素后,按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和内脏组织,以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测定其药物浓度。结果:与非穴位点肌肉注射对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血药浓度影响不大,但可以迅速而显著地提高胃组织的药物浓度并维持较长时间;也可以显著而长时间提高小肠组织的药物浓度,但这种提升出现的比胃脏来得慢。在短时间里穴位注射改变内脏的药物分布状况,使胃组织的药物浓度超过心脏和小肠,仅次于脾脏。同时,也提高了脾脏的药物浓度。而对于其他器官组织,并无影响。结论:穴位注射的药效,主要来自于穴位主导药物靶向性输送的结果。这个输药途径与血液循环无关,更合乎经络的走向。因此,可以为临床提供一条新的给药途径,并为经络的研究给出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正>穴位注射是针灸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因其见效快而受到广大医生的信赖。黄芪具有补气作用,临床中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亦经常用于保健,但部分患者穴注后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笔者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药物性风疹1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以期与同道交流。1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2012年12月10日就诊。主诉:穴位注射后出现过敏反应5 min。患者为中医医师,自觉近期比较疲劳,取双侧足三里穴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在注射过程中感  相似文献   

13.
用小剂量药物注射于一定穴位中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应用较多.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企图使药物的作用与经络、穴位的作用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使较小剂量的药物发挥较大的疗效.为了探讨这种可能性,我们利用X线胃计波摄影术,以大剂量和小剂量的药物刺激、以及穴位和非穴位的注射,对比观察了胃蠕动的改变,从而对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的效果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治疗亚急性联合变性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艳  李润芳  宁君 《陕西中医》2004,25(3):264-26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疗效。方法 :辨证取穴 ,注射士的宁合剂 ,并与臀部注射常规剂量药物效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 43.2 %有效率 97.3% ,对照菹治愈率 37.1 5 %有效率 88.5 7%。( P<0 .0 5 )。提示 :此疗法具有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操作方法: 1.取穴:①循经取穴;②阿是穴(即疼痛最剧烈之点)。2.体位:一般取卧位,必要时可取坐位。3.药物:常用者有注射用水、生理盐水、阿托品、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等。4.药量:0.1~0.2毫升/注射点。5.注射方法:①局部常规消毒后,拉紧皮肤使针头与皮面几乎平行的方向刺入皮内,然后将药物徐徐注入呈皮丘状。拔针后无需按压。阿是穴需在穴位周围注射2~4个皮丘,其他各穴位均只需作一皮丘,有两同名穴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末梢神经炎。方法将天麻素注射液0.8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 L,注射特定的穴位。结果与结论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充分发挥穴位、经络和药物的多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颇具中医特色与优势。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点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就近5年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以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多穴位配伍等方面进行概括和综述。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药物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我院经过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两疗程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后,治愈者占73.3%,有效者占25.0%,无效者占1.70%。结论:穴位注射药物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注射与药物静脉滴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用穴位注射与药物丹参静脉滴注相结合治疗,7天1个疗程,2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显效195例,好转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注射与药物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竹 《四川中医》2007,25(12):104-10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例慢性咽炎患者实行廉泉、天突、大椎、阿是、三阴交穴位药物注射。随机抽样对照组200例慢性咽炎患者,服用山香园、草珊瑚含片含化。随访1~12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灸理论基础上,药物作用加药物刺激穴位,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