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PY、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80例CHF患者血浆NPY、CGRP的水平,并以60例健康者作对照。观察CHF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注后血浆NPY、CGRP水平的影响。结果:CHF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浆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CHF安全、有效,可明显干预CHF患者血浆NPY、CGRP的水平,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郝建军 《吉林医学》2011,32(25):5250-525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0例采用帕罗西汀结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SP和NP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SP水平明显降低,NPY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SP和NP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效果好,可有效改变体内SP和NPY的变化,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筛选后的受试者按1∶1分配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调整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症候评分、血清CGRP及NPY水平,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GRP、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NP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地枣丹汤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地枣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收缩压、舒张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5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地枣丹汤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浆神经肽Y(NPY)、瘦素(LP)和胆碱酯酶(ChE)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分别予以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利培酮口服液单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疗效及认知功能,观察血浆NPY、LP和Ch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PY、LP水平均显著升高,ChE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者认知功能,且不加重利培酮引起的NPY、LP水平变化、体质量改变的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癫痫发作次数、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为(5.26±1.2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65±2.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NPY、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癫痫发作次数、NPY水平和BD-NF水平,其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RGH患者(病例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30 d及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浆中NPY、NT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RGH患者治疗前血浆中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0、30 d,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N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PY与病程、年复发次数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375 8、0.452 1,P均<0.05),NT与病程、年复发次数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2943、-0.3925,P均<0.05)。结论:RGH患者血浆中NPY和NT水平的变化与RGH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剖宫产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总发生率为26.09%(1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52%(3/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3%(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可显著降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9.
杨敏 《海南医学》2013,24(1):18-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神经肽Y(Neuropeptider,NPY)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因脑出血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3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点滴依达拉奉;余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由护士抽血检测NPY,并计算脑水肿体积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NIHSS),第7天、14天复查并再次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其各项检测结果。结果 7d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NPY较同期对照组降低(P<0.01);14d治疗后,对照组NIHSS评分才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NPY两组降低均较显著,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水肿体积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患者血浆NPY,阻断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0.
梁小华  王宁  马维维 《四川医学》2012,(11):1989-1991
目的观察高压氧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85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hs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压氧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测针刺对链脲左菌素(sterptozot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神经肽 Y(neurpeptideY,NPY)的影响。方法: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防治组,其余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0只。防治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针刺预防,取穴双侧“后三里”、胰俞穴,每日 1次,共治疗 14次。治疗组大鼠取穴同防治组大鼠,于造模后第 1天给予针刺治疗,每日针刺 1次,共 7次。疗程结束后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和 NPY。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和防治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升高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 NPY水平(P<0.05);且防治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使胰岛素、NPY水平降低,可能是针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之一;针刺防治结合效果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0.0%)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MFV和PS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I和R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脑部血液供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JP2〗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oCA、MMSE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s-CRP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和血浆Hcy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MCI,可降低炎症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8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绪相关指标及神经活性物质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NPY、5-HT、CG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NPY、5-HT、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IBS-D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施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变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变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80例LID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腰部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情况、下肢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M-JO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下腰痛M-J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可显著缓解LIDP患者的疼痛,改善下肢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通督扶阳针法联合自制穴位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脉瘀阻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脉瘀阻证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应用通督扶阳针法联合自制穴位贴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应用简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西药降压,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 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胶囊。治疗28 d后, 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OI)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两种疗法在降压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均取得一定疗效, 其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包括降压治疗和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为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1、2、3周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浆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1、2、3周后,观察组的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3周后,2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1、2、3周后,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1、2、3周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1、2、3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但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谢梦  曾黎华 《当代医学》2021,27(13):100-101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气血通畅、气血充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