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 张某,男性、40岁,住院号10043。双眼高度近视,三年前左眼突然视物不见,未经治疗。六天前在田间插秧时发现右眼前有黑影。而于1985年6月26日入院。检查:右眼,视力数指/50cm,眼压7.10mmHg,角膜(-),房水闪光(+),瞳孔(-),晶状体透明。眼底以-30D可见视神经乳头。3至10点钟视网膜脱离,后极部视网膜表面膜形成,黄斑部可见一纵椭圆形裂孔约1/5PD大小。左眼视力光感,光定位不确切,眼压<3.96mmHg,晶状体混浊。眼底不能窥入。诊断:1.右眼裂孔源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屈光性切削术(PRK)术后视网膜脱离已有报道。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男,23岁。左眼视力下降,上方有黑影4天,于1997年9月就诊。既往双眼有高度近视,1997年3月在某院行双眼PRK手术,术后视力有进步,右眼0.4,左眼50cm指数,双眼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区级(FDA混浊分级法),散瞳后见左眼玻璃体混浊,色素颗粒(材)。三面镜检查见左眼2:30~10:30方位包括黄斑在内视网膜青灰色隆起,后极部下方形成皱疑,7:30方位距角膜缘约14mm有一2/3PD大不规则形裂孔,周边网膜囊样变性。双眼压各5.5/5=…  相似文献   

3.
刘志旭  杜翠林 《当代医学》2009,15(30):85-8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以“右眼{9巴网膜脱离术后1个月,疼痛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我科局麻下行右眼视网膜脱离巩膜外环扎+放液+电凝+注气术,术后给予抗感染、降眼压等对症治疗,术后第14天右眼视力恢复至0.06(人院时视力:指数/30cm),眼底检查可见右眼网脱区视网膜复位良好,网膜下积液消失,右眼眼压18.7mmHg。患者住院治疗17d后出院,出院后患者在家自点氯霉素眼药水和环丙沙星眼药水,出院后第7天,突感右眼出现疼痛,逐渐加重,伴右眼结膜囊内黄白色分泌物,在附近诊所给予全身静滴青霉素(640万单位/日)、右眼滴氯霉素眼药水和环丙沙星眼药水(每日各6次),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血管瘤为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常发生于青年人,但多数在成年以后出现视力下降或伴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时才被发现。1997年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0岁。主诉左眼突然视物模糊,伴上方视野缺损十余天。检查:全身无特殊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FC/30cm,双眼前节正常,左眼玻璃体泥沙样混浊。眼底以-1D视清,视盘界清,色桔红。黄斑及后极部隆起约5D,中心凹反光消失,网膜呈粉红色,中央隆起处呈黄白色,周围有散在出血点,下方周边部网膜青灰色隆起,可见视网膜皱褶,以+4D视清。B超:左眼…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伴视物遮挡感2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05(矫正-7.00DS→0.2),左眼视力0.2(矫正-7.00DS→1.0);右眼前节(一),眼底:-6 D见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淡红,4:00~7:00位视网膜隆起,色泽灰白,最高处+1 D可看清,12:00~5:00位视网膜呈球状隆起,呈幕布样下垂,色泽灰白壁薄,边界清楚,有囊性感,血管爬行其上,最高处+6 D可见,黄斑区呈囊样水肿改变.左眼(一).  相似文献   

6.
患者刘某某,男,55岁。无明显诱因感右眼视物不清一月余,以右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患者一般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6戴-10.00D球镜矫正至1.0。右眼角膜透明,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虹膜正常,晶体透明,玻璃体絮状混浊。眼底视网膜全部脱离,未见裂孔,血管纡曲爬行其上,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20岁。因双眼高度近视、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6年行玻璃体切割网脱复位手术,术后右眼视力不佳,只有光感,因左眼自幼患病形成角膜白斑、视力差。本次入院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在眼;光感。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左眼角膜中央有约6mm×6mm白斑,眼内窥不过,仅从边缘透明角膜可见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其余组织窥不清。做眼B超检查,左眼玻璃体及视网膜正常。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7年6月28日在局麻下行左眼自体角膜移植术。手术方法:以右眼的透明角膜为供…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0岁,因"双眼视矇4年,左眼红痛,视力下降10天"于2006年6月2日以"晶状体全脱位(左眼)"收入院.否认外伤史,家族史、既往史无异常.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矫正至0.6,左眼手动/50 cm,不能矫正,光定位准确.眼压右眼14.7 mmHg,左眼10.3 mmHg.右眼前房清,中央轴深2.5 CT,周边1/2 CT,右眼房角窄2~4级,开放,眼底C/D=0.3.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于2005年10月31日因“双眼红,干涩3天”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视力欠佳,从未诊治。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6.左眼视力0.08;双眼结膜充血,滤泡(++),乳头(++);角膜透明,前房中轴和周边深度几乎相等,约6CT,虹膜和晶体相反方向震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正常,瞳孔不易散开(托吡胩胺眼药水每隔5min点1次,共点4次,1h后才散大至7mm);裂隙灯下可见晶状体小,直径约7mm,中轴较长,略呈球形,右眼颢上方悬韧带于9:00-11:00位断裂,左眼颢上方悬韧带于1:00-2:00位断裂,晶体向鼻下方震颤,晶体未见混浊,玻璃体混浊液化,眼底模糊可见,呈高度近视的变性改变;右眼眼压20mmHg、左眼眼压13mmHg;前房角镜检查:房角标志均能看到,周边部房角加深,虹膜末卷向内凹陷后退;眼部B超示双眼前房深,右眼4.83mm、左眼4.86mm,右眼晶状体厚度5.34mm、左眼晶状体厚度5.23mm,右眼轴长26.55mm、左眼轴长26.32mm,双眼玻璃体混浊。视野:双眼鼻侧及上方视野缺损30度左右。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以右眼白内障入院,视力检查:右眼4.0、左眼4.6,右晶状体浑浊( ),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结构较模糊。眼B超提示:右眼玻璃体透明,视网膜无脱离,入院后第3天应用美国产MTP2003型超声乳化仪行右眼白内障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设置:负压190mmHg,超声能量60(pow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双眼视神经乳头苍白,境界清晰,无水肿,视网膜光滑未见渗出,动脉反光稍强,双眼视力:右眼4.7,左眼4.8。矫正视力:右眼+1.00D.S.=5.0,左眼+1.00D.S.=5.0。视近眼镜:右眼+3.50D.S.,左眼+3.00D.S,双外眼(-),双瞳孔正常大小,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晶体反光稍强,双眼各方向运动自如,无复视。既往否认有外伤史、头痛等情况出现过。初步诊断:双眼视神经萎缩。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头部CT平扫脑质内未见异常。双眼周边视野无缺损,中心视野生理盲点无扩大,无中央暗点,双眼压检查:右眼17mmHg,左眼18mmHg。。未予任何药物治疗。患者于2个月、1年分别复诊,双眼视力、视野、眼压改变均同前,眼底视乳头仍呈苍白色,故确诊为先天性视乳头苍白变。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65岁,男性。主因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01年11月3日入院。l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眼前固定性黑影,门诊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双眼无充血,眼前节无炎症。右眼底1~10点,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2点位赤道部可见两个相连的直径约1 PD的马蹄形裂孔,周边部7~8点可见5个横形排列小裂孔,黄斑区视网膜亦呈灰白色隆起。左眼底鼻下方周边部视网膜可见一片状脉络膜萎缩斑块及视网膜变性区,周围血管未见闭锁及白鞘。诊断:(1)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右)。(2)陈旧性视网膜  相似文献   

13.
<正> 毛果芸香碱短期应用引起视网膜脱离为少见。现报道一例: 病史摘要 胡某,男,22岁。左眼胀痛3天,发病前一天晚上曾有饮酒,疲劳过度及失眠。患者于11年前因左眼纯挫伤致外伤性白内障行手术摘除。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手动/30cm,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轻度混浊,瞳孔散大约5mm,光反射消失,晶体部分囊膜残留,玻璃体液化,眼前朦胧可见视乳头色红、右眼眼压2.74KPa(20.55mmHg),左眼3.88KPa(28.97mmHg)、拟以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左眼后发性白内障治疗,给1%毛果芸香碱,每日3次及静推高渗糖等治疗.2天后患者自觉左眼前有黑影飘动,眼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脱离与青光眼都是眼科致盲的重要原因,而一眼同时患视网膜脱离及青光眼,在国内眼科报道甚少。我科遇到1例,特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儿男,10岁,汉族。因右眼失明两年余,左眼突然视力减退5天,于1982年4月21日住院。患儿两年余前感觉右眼看字模糊不清(无何诱因),但未重视;以后当其父发现患儿右眼球较左眼小时,方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7岁。因“左眼突发视力下降4 d”于2014年3月14日就诊于本院眼科。患者诉视远近物体均看不清,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既往:有轻度近视,否认外伤史,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无特殊家族病史。查体:身高体重正常,四肢发育正常。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2,屈光矫正:-1.50=-1.00×25。至0.5;左眼视力:0.08,屈光矫正:+9.50=+0.50×75。至1.0。双眼外眼检查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散瞳检查:左眼晶状体淡黄色混浊,向下方脱位入玻璃体腔内,可见晶状体上缘,视盘色淡红界清,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水肿及裂孔。右眼晶状体前囊下白色不规则片状混浊,视盘色淡红界清,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水肿及裂孔。眼压:右眼19 mmHg (1 mmHg=0.133 kPa ),左眼22 mmHg。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凝血、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全套、风湿全套均正常。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结果:二、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角膜内皮计数:左眼2422.0/mm。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结果:左眼房角宽、晶状体半脱位、周边玻璃体混浊。A超结果:眼轴右眼24.47 mm、左眼24.74 mm。 B超:左眼晶状体半脱位,玻璃体混浊(图1~3)。诊断为:左眼自发性晶状体半脱位,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完善检查后于2014年3月17日行“左眼经后路灌注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悬吊术”,在做好23 G后部玻璃体穿刺口并固定灌注管后,发现晶状体上浮至瞳孔区,然后做上方角膜缘切口,采用经前路晶状体囊内摘除术,晶状体圈套器从前房顺利娩出晶状体,切除脱入前房的玻璃体及残留晶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并用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0.6,球结膜轻度充血,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人工晶体位正透明,眼底未见异常。眼压:16 mmHg。术后1个月复查:左眼视力:1.0,眼压:14 mmHg (图4)。  相似文献   

16.
冯雅茹  温焱  张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50-450
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左眼视力模糊1个月于2006年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眼视力较右眼差,来院检查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1。右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晶状体轻度浑浊,玻璃体可见点状浑浊,视乳头下方,距视乳头1PD处可见4PD大小橘红色隆起肿物,周边视网膜呈现浅脱离,波及黄斑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右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乳头下方边界欠清晰,臂一视网膜动脉循环时间正常,静脉充盈迟缓,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21岁.因左眼前黑影及视力急剧下降6天于2001年5月12日入院,1986年患者6岁时曾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检查:左眼视网膜劈裂.有内层孔。无外层孔.无视网膜脱离.存在右眼视网膜周边霜样变性。当时进行左眼视网膜荧光照影检查,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视网膜劈裂”。2001  相似文献   

18.
1病例分析 患者男。36岁。左眼被木棒击伤1个月.雾视加重1周以“左眼球钝挫伤”.收住院。入院砬查.视力右眼0.8,左眼0.4,双跟外眼正常,裂隙灯检查左眼KP(-)、Tyndall征阴性。玻璃体未见游离色素。眼压右眼Tn,左眼0.53kPa,左眼敞瞳检查: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颜色正常,视网膜血管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后极部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其颞上方可见向心性.略呈同心圆排列、明暗相间粗大的弧形皱褶,12:00~1:00点周边部视网膜呈暗灰色球形隆起约3D,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们遇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例 1,男 ,6 3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 ,视物变形 1周。 3个月前右眼曾行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膜破裂 ,人工晶体植于残留后囊膜上 ,术后视力 0 6。既往双眼近视 - 2 0 0DS ,入院检查 :右眼视力 0 0 2 ,眼前节正常 ,人工晶体在位 ,玻璃体内烟叶灰色素 ,眼底 3∶0 0 - 7∶0 0视网膜隆起 ,5∶30周边视网膜园形裂孔 ,眼压 12mmHg ,左眼矫正视力 1 0。住院 3天后右眼行巩膜裂孔冷凝、放液、外加压 ,术后视网膜…  相似文献   

20.
病例1 患者男性 14岁自幼怕光、视力差、眼球不能固视物体。2岁时发现患先天性白内障,7岁曾配镜,右眼(+7-00DS)为0-1,左眼(+6-00DS)为0-1。来院行双眼白内障摘除术,于1987年9月11日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数指,左眼0-02,双眼球大小正常,无充血、角膜透明,裂隙灯下可见虹膜残端。右眼晶状体全混浊,左眼可见部分透明皮质。双眼底不能窥进。双眼交替性外斜视25°~30°,眼球水平震颤。入院后双眼先后行白内障线状摘除术。术后检查双眼底乳头、黄斑正常,可见处视网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