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量瘦素(1eptin)在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瘦素对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符合人选标准的哮喘儿童患者急性发作期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IFN-1和1eptin,同时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人、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按GINA方案进行分级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取静脉血测IL-4、IFN-1和1ept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治疗后血清IFN-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同样,治疗后血清lept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前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直线相关(r=0.749,P=0.05);治疗后leptin水平与IL-4/IFN-γ比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同样直线相关(r=0.745,P=0.013)。【结论】血浆leptin水平和Thl/Th2细胞因子间的存在负相关,和哮喘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可能参与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12个月后检测血清IL-4、IFN-γ、血浆总IgE浓度,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因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1.02±0.92)次,呼吸道感染的次数(1.32±1.03)次,而对照组分别为(2.17±1.52)和(3.78±1.81)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频率和哮喘再发次数正相关(P〈0.01)。治疗后,两组IgE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无明显改变,IFN-γ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两组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V不仅增强呼吸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而且能够纠正机体Th1/Th2类细胞表达的偏移,调整哮喘患儿的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哮喘儿童血清Th1/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患者4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服泛福舒(BV)。对照组16例,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入选患儿随访1年。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12个月后检测血清IL-4。IFN-γ。血浆总IgE浓度,测定肺功能。 【结果】 治疗组因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1.02 ± 0.92)次,呼吸道感染的次数(1.32 ± 1.03)次,而对照组分别为(2.17 ± 1.52)和(3.78 ± 1.81)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频率和哮喘再发次数正相关(P < 0.01)。治疗后,两组IgE水平无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无明显改变,IFN-γ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升高;两组IFN-γ/ IL-4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IFN-γ/ 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BV不仅增强呼吸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而且能够纠正机体Th1/Th2类细胞表达的偏移,调整哮喘患儿的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20例作为哮喘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FN-γ、IL-4、IL-10水平,检测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75%呼气中期流量(MEF75%)、50%呼气中期流量(MEF50%)、25%呼气中期流量(MEF25%)、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 两组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FN-γ、IL-10、FVC、FEV1、MEF75%、MEF50%、MEF25%、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低于对照组;哮喘组血清IFN-γ、IL-10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哮喘组血清IL-4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血清IFN-γ、IL-10水平与FVC、FEV1、PEF均呈正相关(P?<0.05),IL-4水平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组的血清IL-4水平升高、血清IFN-γ、IL-10水平降低,并且与患儿肺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盂鲁司特的干预作用。方法对6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4mg/d,1次/d,连用3个月。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液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和日夜间症状评分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培养上清液PBMC中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经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患儿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哮喘患儿存在着Th1/Th2平衡失调,免疫状态由Th1向Th2“克隆漂移”。孟鲁司特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可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婴幼儿喘息预后的影响。【方法】52例符合人选标准的首次发作喘息患儿首诊时取静脉血测IL-4和IFN-γ,并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24例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组:顺尔宁,4mg每日1次,疗程12周;糖皮质激素吸入干预组28例:出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200μg每日1~2次,疗程12周。并于我院儿科哮喘门诊随诊观察或电话联系1年,记录喘息再发的次数。两组患儿于治疗前24h内及疗程结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FN-γ、IL-4。另选10例健康同龄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检测血清IL-4和IFN-γ。【结果】婴幼儿喘息患儿IL-4浓度及IL-4/IFN-γ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顺尔宁干预组和糖皮质激素吸入干预组分别有6例和13例因故退出本试验。顺尔宁干预组儿童治疗后血清IL~4和IL-4/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干预组儿童治疗后血清IL-4和IL-4/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顺尔宁干预组儿童血清IL-4和IL-4/IFN-γ水平和激素干预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顺尔宁干预组喘息发作≥3次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吸入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其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起到调节作用,并有效减少反复喘息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影响.方法: 65例中、重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34例,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31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且同时口服银杏叶片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IL-4,IFN-γ水平,同时以2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两哮喘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两哮喘组治疗后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哮喘组治疗前、后血浆IL-4和IL-4/IFN-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IL-4和IL-4/IFN-γ均下降(P<0.01),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激素治疗组(P<0.01).结论: 银杏叶片与布地奈德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纠正失衡的Th亚群.  相似文献   

8.
周文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31-83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10mg口服,每晚1次,连用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L-4和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与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延雷  凌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01-102,105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儿童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3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7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制定的哮喘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匹多莫德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0.4 g,1次/d,连用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水平[(0.94±0.25)、(1.23±0.36)μg/L]较治疗前[(1.87±0.51)、(1.91±0.46)μg/L]明显下降(t=3.13、2.31,P〈0.01、P〈0.05),IFN-γ水平[(14.71±4.12)μg/L、(12.42±3.25)μg/L]较治疗前[(8.07±2.13)μg/L、(7.94±1.87)μg/L]明显上升(t=2.92、2.34,P〈0.01、P〈0.05),且匹多莫德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29、2.14,均P〈0.05);匹多莫德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χ^2=5.67,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IL-4水平,提高血清IFN-γ水平,从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对小儿哮喘及血清IL4、IFN-y、Ig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泛福舒)对小儿哮喘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泛福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4、IFN-γ以及IgE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l)、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较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IL-4、IgE明显下降,IFN-γ明显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福舒能够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降低血清IL-4、IgE水平,升高IFN-γ水平,纠正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的偏移,调整患儿的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4月在缙云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HDCP患者50例为治疗组,另选择同期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解痉、镇静、降压和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1周.测定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4水平[(0.31±0.0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0.87±0.21) μg/L],血清IFN-γ水平[(48.25±9.1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4.69±3.12) μg/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8、4.15,P< 0.01).治疗1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4水平[(0.59±0.12)μg/L]较治疗前[(0.31±0.09) μg/L]明显上升,血清IFN-γ水平[(29.72±5.27)μg/L]较治疗前[(48.25±9.14)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17,P<0.05).结论 HDCP患者外周血Th 1/Th2型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免疫平衡由Th2细胞因子优势向Th1优势漂移,从而表现出HDCP的各种症状.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纠正外周血Th 1/Th2型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使Th1/r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可见调节血清IL-4和IFN-γ水平可作为HDCP患者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进行SIT治疗1年,于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清IL-4、IFN-γ水平及检测肺功能.选择同期在我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儿童哮喘、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患儿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1年后,SIT组儿童血清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1%、pre-PEF%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儿童IFN-γ水平及IFN-γ/IL-4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pre-FEVI%、pre-PEF%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SIT组pro-FEVI%、pre-PEF%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SIT能够调节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维持哮喘患儿良好的肺功能,SIT可能对哮喘儿童气道重塑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17、IL-10与IL-4、IFN-γ失衡状态在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时检测血清IL-17、IL-10及IL-4、IFN-γ水平,同时检测12例正常人上述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清IL 17水平为(227.17±17.76) ng/L,高于正常组水平(148.92±15.50)ng/L(P<0.05).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清IL-10水平为(202.29±8.07) ng/L,低于正常组(265.11±12.97)ng/L(P<0.01).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2)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为(139.45±5.52)ng/L,高于正常组(78.70±4.75)ng/L(P<0.05).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IFN-γ为(6.58±1.80)ng/L,低于正常组(47.19±5.87)ng/L(P<0.05).治疗1周、1个月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 <0.05).结论: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同时存在IL-17、IL-10和IL-4、IFN-γ的失衡状态,提示IL-17、IL-10与IL-4、IFN-γ失衡共同参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苏沈九宝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对Th1/Th2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四省边际中医院诊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沈九宝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3、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87,P=0.01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4、IL-13、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FEV1、PEF、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4、IL-13、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PEF、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沈九宝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L-27水平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15名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36例MPP患儿和35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IFN-γ、IL-4和IL-27水平进行测定。血清IFN-γ、IL-4和IL-27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MPP组、NMPP组急性期及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73.1±29.2)pg/ml、(192.2±36.4)pg/ml、(152.3±28.2)pg/ml;血清IL-4水平分别为(124.8±34.7)pg/m、(100.4±31.9)pg/ml、(80.0±24.7)pg/ml。MPP组、NMPP组血清IFN-γ、IL-4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但MPP组IFN-γ/IL-4比值降低,而NMPP组则无明显变化。MPP组、NMPP组、对照组血清IL-27水平分别为(24.24±9.00)pg/ml、(29.76±10.18)pg/ml、(18.03±7.58)pg/ml,MPP组高于对照组(P〈0.05),NMPP组高于MPP组(P〈0.05)。MPP组及NMPP组患儿血清IL-27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849,P〈0.01),血清IL-27水平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r=0.884,P〈0.01)。结论 MPP患儿急性期IL-27应答不足,Th1/Th2应答失衡,在MPP的免疫病理损伤与肺外并发症发生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申鸿  周萍  白香妮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09-110,1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组46例、缓解期组46例)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4、IgE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缓解期组比较,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与IL-4、IgE水平呈负相关(r=-0.49、-0.52,均P〈0.05),IL-4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对患儿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SLIT)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确诊为变态反应性哮喘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反应86例患儿随机分为SLIT组(n=45)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41)。常规治疗组按照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SLIT组在常规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治疗后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及7干扰素(IFN-γ)的血清含量。结果:经治疗24周后,SLIT组的症状评分降低值及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组部分患儿出现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均于次日自行消失。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IL-4及IFN-γ血清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IT组经过SLIT治疗后,IL-4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IT组较对照组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能改善哮喘儿童的症状,纠正Th1/Th2的平衡,对儿童变态反应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与其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方法】治疗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均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共同48周,对照组40例两组进行比较。采用DAS-ELISA法检测患者IFN-γ、IL-4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A、CIV、PCⅢ和LN血清水平。【结果】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炎组、肝硬化组48周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肝炎组及肝硬化组的IFN-γ、IL-4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有密切相关。经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48周后,通过对Th1/Th2细胞因子调节使肝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在改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毅  张蔓莉  陆美琼 《广西医学》2009,31(4):543-544
目的探讨几种细胞因子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3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IL-4(白介素-4)、IL-10、IL-13、IFN-γ(干扰素-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35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中TNF-α、IL-4、IL-13均显著升高(P〈0.05),IL-10、IFN-γ明显减低(P〈0.01);与急性发作期比较,缓解期的TNF-α、IL-4、IL-13均显著下调(P〈0.05),IL-10、IFN-γ显著上升(P〈0.05)。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失衡状态的纠偏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克拉霉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IL-4、IFN-γ浓度,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浓度及IL-4/IFN-γ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IFN-γ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克拉霉素能明显缩短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病程,缓解其症状,降低其血清IL-4浓度,升高IFN-γ水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有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