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的经验 ,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 799例 ,按是否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分 3组分析研究 :A组 2 0 7例 ,仅切开肝外胆管器械取石 ,未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 ;B组 10 5 1例 ,术中用器械取石 ,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残石 ;C组 15 4 1例 ,术前经良好的胆管造影 ,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术中未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结石率 39%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石率 5 % ,术中和 /或术后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 2 .5 4 %。平均 6年半随访的结果优良 :C组优于B组 ,B组优于A组 ,均经 χ2 检验P <0 .0 5。结论 胆道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 ,提高治疗效果 ,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术中胆镜及B超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术中胆镜及B超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术中采用纤维胆道镜及B超检查对常规器械取石后的肝内胆管进行残余结石的判断 ,并在纤维胆道镜及B超指示下取出残石。 结果  4 7例肝内胆管结石应用术中常规器械取石后的残石率为 2 9 8% (1 4 / 4 7) ,经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后的残石率下降到 1 0 6 % (5 / 4 7) (χ2 =5 2 6 7,P <0 0 5 ) ,经B超检查及取石后残石率为 4 7% (1 / 2 1 ) (P <0 0 5 )。 结论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及B超检查能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残石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肝内胆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0lympus CHF—P20型纤维胆道镜及FUJINON EO-270F电子胆道镜在581例胆总管探查手术中处理肝内胆管病变。结果:明显减少了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对胆道良、恶性狭窄配合手术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术中胆道镜检查具有诊断治疗双重作用,可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程度,结合活检可对病变做出正确处理;配合器械取石可显著降低残石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0~1993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59例。结石位于左肝230例(41.14%),右肝110例(19.68%).左右肝内均有结石219例(39.18%)。合并胆管狭窄245例(43.8%),共294处。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状况和病理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随访432例,1~12年(平均5.5年)。主要手术方法的远期优良率分别为:肝切除95.3%,胆管空肠Roux-en-Y扩大吻合89.91%,肝切除加胆管空肠扩大吻合联合手术88.24%,胆管切开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87.4%。经胆道镜取石的残石率7.28%,未用胆道镜取石的残石率29.17%。着重讨论了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选择。作者认为根据不同的结石状况和病理类型,分别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可望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术中纤维胆道镜、超声、螺旋水刀综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21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3组:Ⅰ组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70例,Ⅱ组术中B超、纤维胆道镜取石68例,Ⅲ组术中B超、纤维胆道镜、螺旋水刀联合取石73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Ⅰ、Ⅱ、Ⅲ组的残石率分别是21.43%、8.82%、4.11%,结石复发率分别是31.43%、16.18%、5.48%,胆管炎发生率分别是14.29%、11.76%、2.74%。结论纤维胆道镜、术中超声、螺旋水刀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降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和胆管炎发生率,同时能明确术前未能确诊的病变,有利于术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41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胆道探查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检查或取石.结果 41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检查,术后残石率由25.62%降低到8.19%.结论 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胆道术后残石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67例,分析肝内结石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结果 67例病人,64例治愈,1例死亡,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术后残余结石20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18例取净肝内残石。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尽量将急诊手术变择期手术,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术中采用切开肝门部胆管直视下取石并经肝切除的断面与其会师取石。术中,术后配合胆道镜取石可降低肝胆管残石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88例。在胆道手术中应用纤胆镜检查取石20例,术中取净17例,胆道术后残石率由未行术中纤胆镜的62%降至15%。在术后应用纤胆镜检查取石68例中,检查10例,取胆总管结石7例均取净,取肝内胆管结石51例取净48例。结石取净率为94%。本研究采用术中纤胆镜取石的改进方法,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的效果和手术的质量。本研究报告了结石在肝内Ⅰ~Ⅳ级肝管的分布和治疗效果,探讨了取肝内结石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264例肝内外胆管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4例中96例(36.36%)1次取石成功,165例(62.50%)2~5次取净结石,共261例取净结石,取石成功率98.86%;10例胆道镜取石后发热,6例少量胆道出血,5例腹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窦道断裂、胆管十二指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能有效清除胆管残余结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系统性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系统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81.11-2000.12收治的并经各种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786例,提出系统性治疗及纤维胆道镜外科技术应用的方法。①治疗前通过各项影像学检查,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数量、分布,有无肝胆管狭窄存在及程度,有无肝萎缩及范围;②术前系统性治疗:驱蛔、消炎利胆、经T管胆道冲洗;③手术与术中系统性治疗:以手术为主体,同时采用术中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④术后系统性治疗:术后胆道镜、经胆道外引流管射流震荡冲洗、持续灌注冲洗、溶液溶石治疗等。结果:术中胆道镜应用后使手术残石率由79%(314/398)降低为24%(96/398),经术后胆道镜等系统性治疗后,最终残石率降至2%(19/786)。结论:①只有采取系统性治疗措施,才能根本改善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②胆道镜外科技术在系统性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③主中胆道镜的应用有利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既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残石率,又能减少手术创伤;④术后胆道镜治疗,直接关系到肝内胆管结石最终残石率,应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系统化治疗,方法:对本院1992年11月-1999年9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流术61例,肝左外叶切除12例,对左,右肝管或肝门部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吻合9例,全部病例都进行术中或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或取石,使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残石率降至1%,术后服中成药预防结石复发及定期复查。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应用多元化,系统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术后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至2008年6年来胆道镜检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191例病例,按术中、术后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100例,B组:术后经T管窦道治疗者91例。结果A组结石发现率60%,取尽结石率55%;B组取尽结石率94%。结论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中检查可以避免结石残留及发现隐匿的疾病,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检查可以避免T管造影出现的假阴性,可以进一步治疗残石。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3.
130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行左肝部分切除结合胆总管切开取石51例,死亡2例,残石5例,残石率10%;行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69例,死亡1例,残石22例,残石率31%。对23例残石患者术后1个月经T管隧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清除残石12例。认为单纯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有易于手术操作,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低等优点,但残石率高;而高位胆管切开结合左肝外叶切除取石是治疗肝内结石的较好手术方法,术后胆道镜取石是治疗残石的重要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6例中术中联合纤维胆道镜检查32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74例。结果:术中发现结石18例,取石成功16例。术后发现胆道残石79例,取石成功69例。结论:纤维胆道镜是胆管结石手术和术后的必要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0例胆道探查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5.1%;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1.6%;其中有196例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均应用了纤维胆道镜检查者,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使胆管残石发生率由34.9%(65/186)降至8.1%(15/186),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使胆管残石发生率下降为1.6%(3/186).结论: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胆管残石的发生率,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2月至2011年2月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52例,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叶切除术、肝左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右后叶切除术、右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分析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结果不伴有肝内胆管狭窄的单纯性左肝外和/或左肝内叶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78例,术后胆道镜取石后无结石残留;孤立性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叶切除或肝右后叶切除术119例,可获治愈性效果,无结石残留;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右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分别为9.5%、2.3%、14.6%、20.9%及4.8%、0%、6.3%、13.9%,总计352例病人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分别为5.7%(20/352)、2.8%(10/352)。结论孤立性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可手术治愈结石病,不同部位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可减少残石率,结合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能更加显著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17.
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处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结石分布广、位置深、形成铸型及胆管狭窄等因素,术后残石难以避免。残石是目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已广泛开展,其成功率在50%~99%之间。自1993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我们采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646例胆道残石病人,其中329例为肝内胆管残石。我们重点讨论肝内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及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胆道镜微创技术联合常规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狭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及狭窄常规手术治疗结合胆道镜微创技术以改善疗效、降低手术残石率及最终残石率的方法。方法对1981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07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胆道镜治疗(包括膜状狭窄胆管的扩张治疗),并根据术中胆道镜探查结果指导手术方式。手术分别采用或组合应用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型术、肝叶切除术(包括肝叶、肝段、契形、不规则切除术)、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含皮下空肠盲襻)、肝内胆管引流术、肝内外胆管U形管引流术、胆总管T管引流术等术式。术后采用胆道镜取除残石、术后胆道镜介入下微创技术包括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狭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狭窄胆管微波切开治疗等。结果对带有T管的拟手术的4例肝内外胆管广泛结石患者,术前应用胆道镜治疗,手术费时少,术后较早拔除了T管。应用术中胆道镜,取除残留结石、扩张膜状狭窄胆管、指导术式选择,使手术残石率由78.0%(409/524)降低为24.4%(128/524)。术后经胆道镜取石治疗,最终残石率为2.4%(26/1076),其中17例胆管狭窄,经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狭窄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15例胆管狭窄,经胆道镜微波切开治疗,狭窄得以解除;25例巨大的或嵌顿性残石,经胆道镜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结石取净。结论肝胆管结石及狭窄常须手术联合胆道镜微创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有利于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既可有效减少手术残石,又能减少手术创伤;术后胆道镜及胆道镜介入下的微创治疗直接关系到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的最终治疗效果,应争取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前瞻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6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和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病人不同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下术后结石残留和二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初次手术选择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或肝叶/段切除术,其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初次手术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P<0.05);肝叶/段切除术的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较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有降低趋势;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行肝叶/段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其残石率与无胆总管结石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20.
联合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肝部分切除的胆道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总结九年来联舍肝部分切除的胆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58例,其中肝段、肝叶切除加胆管狭窄矫形胆道重建术31例(占53.45%),肝段、肝叶切除27例(占46.5%)以及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等。结果:手术后结石取净53例(占91.4%),纤维胆道镜取石3例,1例结石取净,总的结石取净率为94.7%(54/57),手术并发症9例(占15.5%),死亡1例(占1.7%)。随访1—9年57例,肝内结石复发2例(占3.5%)。结论:联合肝段、肝叶切除的胆道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有效方法。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与治疗对诊治残余结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